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1#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喜欢米兰.昆德拉的文章和他独特的写作风格,虽然有时会突然迷失于章节之间的回顾于倒叙。那个小镇上的人物,她们的语言,还有朴素的生活和当时的政治环境、社会文化息息相关。一个时代早就一个人,我想他就是那个时代平凡的佼佼者。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2#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米兰昆德拉作品的底色是战争带来的悲哀,他笔下人物的命运和爱情总是浸透着一股淡淡的忧伤,小说的结尾又像是电影镜头定格在那里,仿佛还没结束,特定色彩和画面的安排留下诗意的感觉。
    感动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特蕾莎像是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的孩子,等待托马斯收留,一双手握紧另一双颤抖的手,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母亲子宫之外幸运地找到守护者。“如果,您偶然有一天来布拉格……”他们的爱情来自偶然或者命运,多年之后,山上的小村庄,变老的夫妇和卡列宁一起散步,死亡夺不走他们俩的永恒。这段感情之于托马斯是“非如此不可!Ja,es muss sein!”纵使萨比娜以及其他女人占用着他的身体,灵与肉的分割,他的心里总会想着特蕾莎。
    集中营对私生活的掠夺,俄军占领布拉格整个国家弥漫的绝望气息,知识分子亢奋的伟大的进军,死亡、屠杀、暴力、狂热,战争把小人物卷进无法左右的命运,把希望和梦想冲刷殆尽。一对无助的夫妇,在纷乱的世界里不停地寻找庇护,特蕾莎的梦境,托马斯的情人,生命的轻重不能选择,当所有人都对你报以奇怪的微笑的时候,对女人身体无限的追求,是为了回归出生前就一直依恋的母亲,那里最安全。
    卡列宁在临终前笑了,因为它从未被逐出过伊甸园。如果,您偶然有一天来布拉格,只有公园,只有长凳,只有偶然的单纯的爱情。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3#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读的这本书,是电子书还是实体书,已经完全忘却了,只记得这是本非常好的书,记得几个东西。记得作者是米兰·昆德拉,记得故事发生在布拉格,记得是在冷战时,记得主人公有一男一女,其他都模糊了,我想又找机会再看一遍的必要。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4#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相当粗糙的翻完了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第一条感想是,没想到这故事还挺好看的。作者叙事的功力很深,往往简单的几笔就能交代出很多前因后果;结构安排也挺有趣,有人说像一个一个乐章,我同意,相互之间是贯穿的但又有其各自的主题,很精致。第二条感想是,爱好哲学的男人真可怕——狗罗嗦。整本书就好像自带了一个“弗洛伊德”外挂程序,还没两分钟剧情呢就跳出来长篇大论分析一通,比唐僧还烦,恨不能掐死他,留点白让读者自己感想会死吗?当然这么做也有他的好处,首先是作者自己算是爽到了,一开头就说了小说是其哲学思想的载体嘛;二来,那些爱读书的小布尔乔亚(我新学会的词)也跟着爽到了,摘抄本上大概多了很多妙语警句吧。
  
  小说里米兰昆德拉反复谈论的关键词中,我最感兴趣的是kitsch,在小说里面翻译成“媚俗”,很不准确;如果反过来说,叫作“媚雅”的话可能还接近点,但大体来说这事跟雅俗没太大关系。关于kitsch最准确的解释,作者用了一个比喻说明:
  
  “kitsch引起两种前后紧密相连的泪流。第一种眼泪说:看见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着,多好啊!
  第二种眼泪说:和所有的人类在一起,被草地上奔跑的孩子们所感动,多好啊!”
  
  第一种眼泪顶多能被称为“自媚”,或者说有点“矫情”,基本无可厚非;第二种眼泪,就是十足的kitsch了。
  
  我认为这个词被翻译成之前的任何一种(媚俗、自媚、矫情),全都不准确。因为其本质是一种情感和审美的专制,我觉得某件事是美好的,就要求大家都承认这种共同的情感。这就是kitsch,哪怕这事本身是“雅”的是“美”的,这种排除异己的宣传手法仍然是kitsch。米兰昆德拉在书中多次提到:
  
  “在媚俗作态(kitsch)的王国里,心灵的专政是最高的统治。”
  
  “kitsch所引起的感情是一种大众可以分享的东西。”
  
  “地球上人的博爱将只能以媚俗作态(kitsch)为基础。”
  
  “政治并不产生kitsch,但它需要kitsch。”
  
  讽刺的是,我们明明生活在一个典型的充斥着无数kitsch的大环境下,却偏偏在自己的语言中找不到一个可以准确对应的词汇。kitsch令人身不由己的进入一种看似崇高的氛围,其实是对个体选择权的无视和剥夺。
  
  小说中的女画家萨宾娜终身躲避kitsch,最终选择轻如鸿毛的“背叛”之路,没有故乡没有亲人甚至没有墓穴。而与之形成有意思的对比的是萨宾娜的爱慕者弗兰兹,他恰恰为了表示“忠诚”参与到一场kitsch大闹剧中,而昆德拉则意味深长的指出他属于“第四类人——生活在想象中某一双眼睛之下的——梦想者”。哈,梦想者恰是kitsch的重要来源之一!多么有趣。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5#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是我很喜欢的一本,连带着《笑忘录》,现代的作家还没几个我真正喜欢的,米兰昆德拉是排在第一名的·····            因为这本书我买下了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很喜欢······          意义就不说了,我说不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6#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感情是,抛却了那些杂芜的物质、那些浮华的谈资、那些无关紧要的旁人,仅仅是这段关系中的两个人,安静地呆着,只因为彼此,也觉得自在和快乐。
  
  两个都是我女儿啊,我两个孩子都要,要知道,生只是一瞬间,养却是二十年。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7#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在想,生命应该有一种什么基调呢,是负担,还是逃避,是大地,还是天空,不可否认,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一种轻松的无责任的无负担的自由的轻快的生活,可是,我们终究抛离不了一些生命之中,也逃离自己内心对生命的审视,我们终究渴望有意义的生命,渴望生命真切的体验,渴望在生命终结时的无憾,似乎摆在我们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生命无法承受的是轻,而我们会在负重中真切的体会生命的质感和意义。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8#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二)
  
  前文一 http://book.douban.com/review/4567041/
  
  背叛之路
  
  最喜欢萨比娜(Sabina),有人说旧译萨宾娜更好,却未说缘由。我也有同感,“宾”,一种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感觉,仿佛仅为过客,远离而又超脱。
  最喜欢,却又最不解——为什么反对一切媚俗的萨比娜、崇拜轻的萨比娜、背叛所有的萨比娜却会渴望“偶尔的暴力”,为什么在托马斯“侮辱”她的时候她反而更加兴奋?为什么她会喜欢墓地?
  
  萨比娜到底在想什么?她为什么既如此的美丽、又如此的脆弱?
  
  萨比娜这一意象产生于“背叛,且不知该如何在那条如此美丽的背叛之路上止步。”——昆德拉
  萨比娜认为“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
  对于她来说,媚俗就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就是每天听同样的口号、一起游行、扮演一个角色,成为一名妻子……媚俗就是让人喘不过气来的重,无法生活。反而在背叛的一瞬间,可以体会到一种清新的美,所以“每一次新的背叛,既像是一桩罪恶又似一场胜利,时刻在诱惑着她。她不愿意固定在自己的位置上,决不!……过分的激烈并没有让她不舒服。相反,萨比娜觉得自己刚刚获得了一次胜利,仿佛某个看不见的人在为她鼓掌叫好。”
  但,这种毫无认同的状态,终究,是生命所不能承受之轻。
  “自我陶醉很快被惶恐不安所代替:有朝一日这条路会走到尽头!总有一天要结束背叛!永远终结,一了百了!”
  
  由此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背叛一切的侧脸下,萨比娜仍会时常显出些柔弱——她其实早就明白了快乐与悲伤不过只在念头的转瞬之间,背叛重的限制,同时便注定落入轻的无力,无可逃脱。
  那么,她为什么会喜欢托马斯的暴力与“侮辱”呢?
  
  因为托马斯身上有一种她所欠缺的、在轻与重之中反抗的力量,而不是简单的背叛逃离。
  托马斯从未逃离。即使不得不抉择,他也总能遵从自己的意志,而不是按社会的要求、不是按某个团体的决定。其中以“当局要他签字”和“儿子要他联名”这两件事最为典型。看起来托马斯似乎是选择了成为“我们”或“他们”,可实际上他完全不在乎这些——不签字是因为无法忍受那些自封为“同道中人”的友善,无法忍受那些自以为“道德高尚者”的鄙夷,无法忍受自我被他人决定;而不联名则是因为他忽然意识到当初之所以要写那篇被反抗者归为“同仁”的文章,完全是由于特雷莎的柔弱让他想起“罗慕洛斯、摩西和俄狄浦斯的故事”而随手拈来,继而悟到特雷莎才是他唯一所真正在乎的,他不能做任何可能伤害她的事。
  托马斯的选择源于自由意志,这不同寻常——自愿放弃对异性的追逐探寻,和按社会要求、按特雷莎的要求只爱一个女人,形式一样,内涵却完全不同。
  
  而萨比娜,选择了背叛。
  她误以为处于某种状态中就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行事,她不敢想象在与父亲在一起时反抗父亲,不敢想象在学校里反抗专制,不敢想象和弗兰茨结婚而不按妻子的标准行事——不得不说,萨比娜的身上缺少了一种力度,一种在形式中反抗的力度。
  潜意识中她早已暗暗相信——如果形式上进入媚俗,精神上就必须符合它的要求——她既反抗媚俗,又认同媚俗。所以,她才会不断的在形式上背叛——却从未真正在精神上得胜;所以她才会给我这种感觉——既美丽又脆弱,美丽是因为看到了真相,脆弱是因为无力面对;所以她才会如此的渴望力量——不是弗兰茨肉体上举起木椅的强壮,而是托马斯精神上反抗媚俗的强大。
  
  由此,更深刻的认识到,“媚俗”,就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无论何时、何地、何境,社会、群体、他人总会对一个人进行定义、提出要求,而个体也会不自主的迎合大众——如小说中“粪便”这个极端的例子。
  所以,只要这种无意识还存在,那我们便永远无法在形式上逃离媚俗——因为背叛“此”,又落入“彼”。可精神上的超越却是可期的,就像托马斯一样。
  又想到了受神罚而周而复始的将滚落回的巨石推上山顶的西西弗斯,幸福远不是形体自由那么简单,形体自由也绝非我们自以为的“背叛现状”后就能获得。——此刻我终于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加缪会说“应该设想,西西弗斯是幸福的。”
  如果每个人都能看透,在此刻——那些定义与评判、应该与不应该,其实都只不过是陈旧的历史、经验与记忆,不过是别人早已设定好的“二手人生”,那我们会怎么做呢?——我们能像托马斯一样吗?追随自由意志,即使在形式上加入了“你们”“我们”“他们”,但这个人的、一次的、鲜活的选择,在精神上让我们与众不同。
  如果每个人都能看透,那媚俗还会存在吗?——也许那时我们才能真正从形式中解脱。
  
  这样,或许就可以解释萨比娜为什么会喜欢墓地了——如她所言,“亡魂都如孩子一般纯洁”——因为亡魂不会落入形式,无人可对他们提出要求。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9#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读这本书,你会体会到并且学到很多很多东西,但是,关键是你不知道你体会到了什么?而且越思考越混乱,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每一页纸上你都会有所感慨,每一章都令你难忘,但是看完整本书后,你无法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审美思维上升到一个整体的概括的高度,但是你若回头总结重新阅读细节,却又发现自己其实有一个整体的思考,它影响着你抓不住细节。这本书就是米兰.昆德拉的《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觉悟,而这些精神产物体现在他们各自生活中具体的客观东西上,这些客观东西就是米所说的不解之词,对于你来说,陌生人对一个事物的情感在你看来是不可想象的,这些东西就是你们之间的不解之词,但是每个人就是根据这些词谱写着自己的生命乐章,假若其他人要把自己的名字写进这乐章来,那好,除非我们相爱了,不然我们有太多的不解之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轻和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牧歌和媚俗,但是有两个基本前提是:1.我们都是人,而且是有情的人。2.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时间的世界,而且时间一去不复返直线前进。这两句话对于人的意义就是:我们的人生只有一次,而且是连续的一次,不管你做了什么,因此每个人在这个层面上是公平的,人都会死的;第二,正因为只有一次,每个人只能做一次选择,不管对与错。就是在后者上,人生便展开了轻与重,人们开始追逐牧歌和媚俗,于是每个人又有了选择,我们面对人生的下一步都有无数的选择,因此我们的人生有无数的可能性。以上是我的理解,但是《轻》里还有一种说法:一次不算数,一次等于从来没有。是啊,一次太少了。
  
  不管在哪里,爱情总挣不开,每个人都渴望一种自己所认为的那种爱情,但是事实告诉我们:这不可能!于是爱情很多时候就连累了自己一整个人生,就像托马斯那样,日子越过越差,最后头发花白,但是我所说的这些只是爱情的一个维度,况且托马斯自己根本就没有这么认为,更重要的是假如流漂床榻之侧的特蕾莎,他从一开始就愿意和她一块死去,没有她,他就觉得生命不可承受地轻,可是有了她,生命又不可承受地重,但是这里的轻和重绝不是一对矛盾,而是事实。对于特蕾莎来说,有了他,生命的重却是因为他的生活对于她不可接受,理智告诉她这不影响他们的爱情,可是她总是做沉重的梦,双手颤抖。其实他喜欢生命的轻,就像轻轻地牧歌式的小村庄,她是对的,因为幸福就是对重复的渴望,在小村庄,她放牛他开车,生活多么有规律,他们也许幸福了(这里说也许是因为这是特蕾莎喜欢的,是这不是托马斯想要的)他们走到了人生的最后一站,而且他们在一起。我很难说托马斯的生活方式是错的,因为没有人会过俩次人生证明这是错的,况且他是真爱特蕾莎!他们过上了重复的生活,但是人生也走到了尽头。
  
  不解之词之媚俗:媚俗,文中给了一个定义——是把人类生存中不予接受的一切排除在视野之外,并且举了一个例子:看到草坪上奔跑的孩子流泪。媚俗这个词没有对与错,只有产生的结果在某种情境下有当与不当之分。《轻》里,萨比娜就代言了这一词,她一直在背叛和叛已所叛中,她背叛的是媚俗,可是又投入了下一次要背叛的媚俗中。她不可承受的轻就是对媚俗的厌恶,她的重却是对媚俗的背叛后的厌恶,最后她终于叛无所叛了,就想起人生的起点——家,她也想要重复,可是这不可能,说句心里话,我同情萨比娜,因为她没有爱情,托马斯对她没有爱情(有喜欢),弗兰茨有但很勉强,因为他们间充满了不解之词。但是萨比娜绝对是一个有追求有理想有勇气的人,她也很自信。媚俗可以令人你讨厌的东西(如谄媚),但是别忘了媚俗产生于人类心灵的感觉。也许媚俗还有意在指与灵魂对应的肉体。
  
  偶然和必然:我们在生活中感到的都是偶然,必然并不被我们所关注,我们不会去关注每天都见的阳光,但我们会关注阴天没有阳光。就是说我们会被生活中的偶然事件吸引,对必然事件却不置一顾,因为它没有意义,可关注了偶然,你在某件事后却会惊叹若当初没有什么什么就不会有今天了,正如托马斯所悲伤的——他发现对特蕾莎的爱建立的六个偶然事件上,一想到这他就极度悲伤,因为若没那些偶然,与她相爱的不会是他。其实正因为这些,他们的生活才没有过多的不解之词。想一想,我们身边的那件事不是偶然的结果?有时候,偶然便是必然!不要再因为偶然去悲观。
  
  卡列宁的微笑,却是生命最后的微笑。卡列宁是狗,狗没有情感,但是有时间,与人类的直线前进不同,狗的时间是轮回着的,也因此卡列宁是幸福的(事实上狗就没有感情,哪来幸福?)也许作者这样写是不想让它流浪(托和特不久也死去),另一种情况是:与托的死相映衬。还有一种解释,卡列宁根本就不是卡列宁,是因为托马斯和特蕾莎的爱情让它成为卡列宁,若不是他们,他不可能成为卡列宁的,卡列宁因他们存在而存在!可是我终究没有弄清楚,卡列宁的死意味着什么?为何叫做卡列宁的微笑?
  
  虽然我也没有弄清楚灵与肉的关系是什么,关系有多强,但是我却相信了灵魂的存在,灵魂绝对存在的,不仅仅是科学所揭示的大脑皮层,科学总是很客观,但科学是我们的工具,我们也不能太迷信,因为人是人啊,人是有感情、思想的啊!
  
  此外,作者绝对受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的强烈影响,不只是卡列宁、安娜等人名的存在,而且感觉有很多很多相似,虽然我实在说不出来。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0#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第一本让我第一眼就震撼的书。看她是初中,当时接受不了这样一种成熟的话题,但是慢慢长大,重读的时候,真的感觉完全不同,一本好书,能让我一次次重读,一次次感悟,一次次    体会  那样一种感觉
    人这一生,真的很短暂!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总在承受 失去  接受 慢慢的了解的多了,总觉得都承受不了了,亲情、友情、爱情  真的越多,就越难以承受。
    昆德拉的话,轻的就像一片云,但是读进心里,就是受不了的承重感,就是关于命运,关于人生的思索,一次次,成长。。。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5 08:14 , Processed in 0.0691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