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1#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在学校的一个书社,看到了这本书,现在还在柜子里放着呢,感觉名字起得蛮有吸引力,店员也说此书蛮火的,于是买来拜读。。
      没想到是个尺度蛮大的书,但是书中所流露出的些个哲学观点,个人还是比较赞同的,时常会和作者有共鸣感,虽然我还是个没接触过多少世事的青涩的年轻人。
      只读了一遍,觉得是本可以读上几遍的书,待有更多积淀的时候决定再看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2#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推荐一本有的类似的书《当我们一起去跳海》。
    这群志同道合的自杀者成立了一个找死俱乐部,由坎裴南上校指挥,带领他们来一场有效率又震撼的“集体自杀”。经过热烈的讨论,大家想到的最佳死亡方式,就是乘着游览车,一路冲进欧洲最北端的冰冷大海!
    找死团踏上了这趟跑遍欧洲的最后旅程,可是随着终点的接近,原本死意坚决的自杀者们,开始出现奇妙的变化:有人尽情挥霍最后的生命、有人爱上了身边的伙伴,还有人则感觉活下来似乎也不赖……当游览车开到最北端的海角,当死亡的大门就在眼前,当我们要一起跳海的时候,生命会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转弯呢?
    亚托帕西里纳以其一贯黑色幽默的笔调,叙述生命中沉重和无奈的一面;透过书中角色荒谬而荒唐的际遇,我们可以发现,人生充满了许多未知,即便遇上最绝望的困境,也不一定是最后的终点!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3#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读《不能承受之轻》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米兰昆德拉的答案:人生根本就没有意义。在只有一次的经验里,是总结不出什么意义的,光为处理应接不暇的偶然,总使你改变原先对于生活的假设。
  也许在可以第二次,第三次的经验里可以,前提是前一次的经验必须积累在下一次里面。
  “意义”这个词在他看来是有问题的,是和崇高伟大相互牵连的,是‘媚俗’的,就像政治人物在人群中抱个小孩亲来亲去一样------“政治媚俗”。是为讨人喜欢而存在的,那不是他自己,是别人眼中希望的自己。人们喜欢献媚,哪怕是自己死亡的时候,在墓碑上都写上职位,头衔等来标榜自己的身世。
  
  人生是未知的旅程,尤其在专制的国度,究其制度本身就增加了人生的戏剧性,也是最出色剧本所最可渴望的东西-----不可以预知的情节。因为这是在控制中生活的人们,社会环境和气氛无法逆转,重要的是个人的选择也需要组织的批准,无论被动或主动,原因是他们有这样做的权利。
  
  托马斯偶然的遇到特蕾莎,后者又偶然的去找到他并敲他的房门,托马斯一直认为特蕾莎是在河流中摇篮里的孩子偶然的漂到了他的身边。开始惊奇兴奋,而后为之烦恼担忧,最后一起偕老,唯一不变的是:他在乎她,不论处在什么时候。
  
  特蕾莎最后发人深省的思考终于让人明白,作为受害者,他引导了托马斯所有人生的重大转折。
  原来毁灭一个男人是多么的容易,她滥用女人的软弱,步步逼近,使托马斯就范(托马斯根本没有选择余地),知道有一天他发现托马斯的头发已经花白,身体反应迟钝,手指僵硬,再也无法握起手术的解剖刀。她用一生的时间在追问,他爱我吗?他真的爱我吗?他爱别的女人是不是比爱我多一点?
  
  最后他如常所愿,心满意足,双双暮年,垂垂老矣。
  她为什么如此内疚?她似乎在残忍的利用着托马斯,用自己的脆弱,因为她也知道托马斯在乎她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4#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这群志同道合的自杀者成立了一个找死俱乐部,由坎裴南上校指挥,带领他们来一场有效率又震撼的“集体自杀”。经过热烈的讨论,大家想到的最佳死亡方式,就是乘着游览车,一路冲进欧洲最北端的冰冷大海!
    找死团踏上了这趟跑遍欧洲的最后旅程,可是随着终点的接近,原本死意坚决的自杀者们,开始出现奇妙的变化:有人尽情挥霍最后的生命、有人爱上了身边的伙伴,还有人则感觉活下来似乎也不赖……当游览车开到最北端的海角,当死亡的大门就在眼前,当我们要一起跳海的时候,生命会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转弯呢?
    亚托帕西里纳以其一贯黑色幽默的笔调,叙述生命中沉重和无奈的一面;透过书中角色荒谬而荒唐的际遇,我们可以发现,人生充满了许多未知,即便遇上最绝望的困境,也不一定是最后的终点!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5#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我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我才高中。那时候我反复的看这本书,看了很多很多遍。可是我现在已经走过本命年,现在在异国他乡流浪。那本书,我已经有五六年没有看过。
  
  那时候我最爱的是那个背叛一切的画家莎宾娜,我记得书最后说,当她背叛了一切,那种亢奋感已不再,而是遍野的虚无。那时候,我觉得人生就像托马斯那般,是灵肉分离的。上不上床,和爱不爱一个人无尤。
  
  我不知道这本书对我有多大的影响。但这么多年来,我感受着背叛带来的虚无和快感交替着在我灵魂里游荡。或许我不知道这种感觉是不是,我试着体验,试着看别人体验,试着像游荡在古城墙一样,抚摸着那些斑驳的瓦砖去感受历史的沉淀那般,去抚摸着那些微妙的快感和虚无。
  
  那时候喜欢小学同学的时候,我其实没想过我和他会有什么结果。因为我喜欢他的时候,我不也在和别人调情happy。只是想着那种因为一个人想改变自己的心情,我会莫名的亢奋。想着有一天我可以更优秀更努力变成更出色的人,我觉得我平静如水的人生可以有那样一个人让我改变,可以让我去发奋,让我不再慵懒,让我想改变我自己,是何等幸事。让我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燃烧。让我背叛那样一个冷冷冰冰的我,外表看上去热情如火骨子里冷到冰凉的人。我只是想露出那种坚毅的眼神,然后,在深夜里不停得对自己说,我想有一天混得人模狗样,我想变得更媚俗。更功利。我对自己说,如果我去了哥伦比亚,我就奖励我自己去联系他。如果我去了某大学教书,我就奖励我自己去联系他。其实,这些与他无尤,只和我自己的前途有关。但是,我又是那么懒散而安于现状的我,谁若像鞭子一样抽动我,我只想飞驰着抓住着仅有的动力。
  
  到后来,和zl。我的所有精力都突然转化成好奇。我只是好奇他为什么会想离开那个和他在一起三年情投意合的人,我只是好奇她走之前他可以痛哭流涕伤心欲绝,却转眼在她走之后,马上移情别恋。我只是好奇这样一个一开始看上去那么完美的人,为什么是如此的不完美。我只是好奇为什么看上去那么美的爱情,其实只是那么金絮其外,败絮其中。我只是好奇为什么人的感情如此动荡不堪。我,冷眼看着他折腾,想我是那样一个我,一生,心里只有我崇高的专一的情愫。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6#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刚开始买下这本书纯粹是因为朋友的推荐和书店市场的炒作,翻了两页就看不下去了。后来经历了一场爱情,伤痕累累之后又翻起这本书,一字一句都仿佛闪烁着宝石的光辉。
  被中国的应试教育锻炼出来的,我看书还是相当快的,可是这本书,几乎每一页我都会反复的看上两三遍,一边看,一边想,有时候豁然开朗,有时候心中苦涩不已。
  我的理解能力还没到能完全读懂这本书的时候,我还要继续慢慢读,思考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7#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在不同的情境下读过几遍这本书,但是每次再想起来,还是完全不记得书中讲的到底是什么,人物姓名情节发展开头结尾一律没有丝毫印象,再拿起来还是可以像新书一样从头读到尾。实在要被问起来,这本书是讲什么的,大概会瞎说:“仿佛卸下套的牛马,熟悉了劳役的沉重节奏之后,站在无所事事的晴好天气里突然觉得害怕了一样。”
  也许书里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不过既然被问起来,索性敷衍个新故事来听听。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8#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像是一个藏匿着悖论的修辞,比如“含泪的微笑”、“甜蜜的忧愁”、“清醒的迷茫”之类。往往我们总叫嚷着生命中有太多负累,重的我们难以承受。而一旦有人旗帜鲜明地打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标语,我们先是瞠目结舌不得其解甚至会群起而攻之,然后冷静地在某个暗夜里叩问下自己彼时清醒诚实的心,才发现:哦,原来生命里真的是有太多东西单薄而轻,我们甚至无法承受。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我们亘古传唱的爱情呢?没有分量?无足轻重?
      托马斯在遇到特蕾莎之前,也曾久久伫立,目光像是穿过洪荒寻不到来路般迷乱吗?特蕾莎“像是被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的孩子”顺水漂流,漂至托马斯的床榻之岸,让他对她产生出无法解释的爱。可是这爱仍不足以撼动托马斯对女人的渴望和恐惧,以及这恐惧和渴望之间他寻到的妥协——“性友谊”。因此他以为他会一生与爱情绝缘,在篮子里的孩子顺水漂至他的床榻之岸生命之岸前。
      生平第二次见到这个偶然走进他生活的“可怜的乡间女招待”。他跪在她身边听到她因高烧微微呻吟,感到她双唇间呛人的高烧的热气味,他“吸着这股气息,仿佛想啜饮她身体的隐秘”,那一刻,他确信他想死在她身边。于是他迷惑了:究竟是出于疯狂,还是爱情?
  和特蕾莎在一起好呢,还是一个人好?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正。”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是生命本身,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那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昆德拉一开始就把问题摆在了托马斯面前,而他也只能借柏拉图的“永恒轮回”之说给托马斯一点暗示,答案是没有的,昆德拉从来是只提问题。
      托马斯的问题还不曾有答案,他的决定却已经做出了。大概半个月后,特蕾莎离家出走来布拉格找他,之前他还在担心她会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他,他是否接受。现在他却忘了追寻问题的答案,带特蕾莎回家后,他对这样不符合他原则的做法感到万分惊讶。是爱情不可思议的力量?托马斯一直认为:“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愿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无疑,他愿意和她共眠。
      然而风流成性的托马斯仍旧断不了他的“性友谊”,这让特蕾莎深深地恐惧。她常常做恶梦,白天难以抑制的妒意在睡梦中来的汹涌猛烈,她没有任何出路。他无法控制对女人的占有欲,然而他那些艳遇对特蕾莎没有任何威胁,这一点他比任何人都心知肚明。
  他娶了她,还给她弄了只小狗,为了缓解她的痛苦。
  然而无济于事,他一天不放弃他的放荡,她就一天不能摆脱痛苦和恐惧。他做不到,她也是。
      苏俄攻占布拉格,刚学了摄影的特蕾莎冒着生命危险去街上拍俄国士兵的镜头,恰是这样的日子,她的夜晚不再属于电视剧般的噩梦,俄国人用他们的坦克给她带来了安详。
      可是狂欢节结束,她又无法逃离那些夜晚,她发现,让她充满力量和快乐的环境是存在的,她渴望到国外去,找到类似的环境。
  托马斯像是接受判决一样接受了特蕾莎的这一愿望。于是没过多久,他们来到日内瓦。
      而萨比娜,和托马斯的“性友谊”无比牢固的萨比娜,在瑞士。特蕾莎却天真地以为“日内瓦不是苏黎世”,萨比娜在又如何,自己肯定不会像在布拉格那样对她在意。
      萨比娜是个画家,她的油画主题模糊。她曾在做爱时对托马斯说“当我看着你,我感觉你同我油画中的永久主题渐渐融为了一体。两种世界的相遇。双重的展示。”她是托马斯感觉最好的情人。他们在她的画室里幽会,这里,托马斯总能看到他往昔生活的记忆,那是他牧歌般美妙的单身汉日子。
     特蕾莎终于发现自己错了。萨比娜恰巧在日内瓦办画展,托马斯浪荡子的生活方式是走到哪带到哪,就像蜗牛驮着整个家。他割舍不了“如同割舍不了身上的阑尾”。特蕾莎和萨比娜代表着他生活的两级,相隔遥远,不可调和,但两级同样美妙。
     她摆脱不掉那些噩梦,她觉得离开或许会好些,所以她说要“在不可救药之前承担后果”,她留书给托马斯,不辞而别,回到布拉格。
  托马斯离不开她,不管是因为同情心还是因为爱,他想象特蕾莎一个人留在布拉格,这让他受不了。他回去布拉格,特蕾莎在那儿,一直在等他。当他又睡在她身边时,她含着热泪,无限幸福地听着他在身边呼吸,全身心充满了对崭新生活的渴望。
     这还刚刚只叙述了故事的一个开端,如果这是一个故事的话。我已经感觉到要完全讲清楚所需要消耗的时间和精力之大了。读者比作者更痛苦,作者可以只讲故事,而不去告诉我们他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的主旨、意义是什么,故事的一步步为什么这样发生,故事的结构是怎样的巧妙地安排着。这些都是读者中那些愿意做评论者的任务。一部伟大的小说,想用短短的篇幅就阐释文本,可笑不自量。
     所以我只截取了托马斯和萨比娜的一部分爱情略加论我自己的所思所想,至于灵与肉的辩证、轻与重的抉择,政治与媚俗的对立与妥协,伟大进军的嘲讽,不解之词的深刻,卡列宁微笑的牧歌般的温情,此时的我,笔太轻,思想太单薄,暂时扛不动。
     凡故事,总要有个结尾的。卸去托马斯和特蕾莎生命中的浓墨重彩,我们关注的目光停留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刻好了。他们的生命结束得有些猝不及防,至少他们自己未曾预料到。在托马斯回去找到萨比娜之后,在特蕾莎做了一段时间酒吧招待,托马斯因为拒绝政治媚俗丢了医生的工作而成了一个玻璃擦洗工之后,他们搬到了乡下,试图原理城市的喧嚣,远离战争、政治以及媚俗。而他们也确实做到了,过了一段特蕾莎心目中的幸福的日子,只有“他们俩”的幸福。幸福日子里一次的度假,归途中,车祸,他们双双丧生。
     我一直在想,直面死神时,托马斯关于轻与重的问题是否有了答案,至少在爱情里,他承受不了的,是轻还是重呢?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吗?
      托马斯留下了什么?
      一句碑文:他要尘世间的上帝之国。(09.9.15)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9#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不能承受的,从来都不是重量,而是那些生命之轻;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在地上。
  这些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
  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共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0#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这注定是一本以后会反复再看的书,感觉昆德拉是一个伪装成小说家的哲学家,好吧欧洲作家好多都是这样的……
  
  特别对小说里的所谓“媚俗”(Kitsch)的概念有感想,要怎么去理解这个词,我认为“媚俗”这个词貌似不是很适合,其实“装B”更适合一点,(当然一本正经出版的书是不会用这样的翻译的。从这来看的话“媚俗”一词本身就很Kitsch了)是属于高级别的装B。
  
  Kitsch起源于“无条件认可生存”的理想,我笑是因为我觉得应该如此,我哭是觉得我应该如此,我愤怒是觉得我应该感到愤怒,毫不怀疑其中的理由。大概如此,我认为Kitsch是属于更深层的有关哲学层面的探讨,而不是仅仅单纯的停留在政治、生活的层面上。于是乎,就看到很多我认为是错误的解读,很多人认为作者有嘲讽的态度在里面,比如柬埔寨的那一段,他们认为那边的沉默是一种对所谓伟大进攻的嘲讽。如果真这样理解恐怕就误解作者的了(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果我们说所谓激动和赞扬是一种Kitsch,那讥讽和嘲笑何尝不是另一种Kitsch??
  
  整部作品作者的态度是及其的克制的,无论是对于侵略者,对于反侵略的人,对于那些内心纯洁但专做坏事的人,对于那些在柬埔寨的人,对于那些激动的法国人那些微笑的美国人,大家真的看出了作者对他们有什么态度吗??没有,一点也没有,这才是终极的一种反Kitsch的态度。反Kitsch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将你认为是Kitsch的人拖出来嘲笑讥讽一番,你那个不过是另一种Kitsch而已罢了!!就像整天嘲笑讥讽别人装B的人,不过是在装另一种B而已~~
  
  
  为了不让自己陷入另一种Kitsch,作者的态度就是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一些,然后说其实我不喜欢这样,就是不喜欢这样。
  
  作者说出了自己的不爽,但是根本就没有给我们提供答案,不要Kitsch,但是然后呢?我们应该如何过我们的生活,看到喜剧之后我们还要开心的笑吗?看到令人愤怒的事我还要愤怒吗?
  
  我想我还是要做一个Kitsch的人,能够抛开这一切当然很坦荡,但是这种轻这种自由是无法承受的。所以我还是会笑,还是会哭,还是会愤怒,还是会恶心,看到我的小孩(如果有的话……)在草坪上追逐打闹的时候我还是会觉得他们很开心。
  
  当然我还想特地区分一下我理解的Kitsch和普遍意义的“装B”和“演戏”的区别。就像书里面的,如果你真的信仰某某主义,真的愿意为了你的信仰去做一些行动,好!我很Kitsch的佩服你!!但是我们现在的事实是根本就没有人真正的信仰什么,有的人觉得信仰某某主义很酷于是去信,那是装B,有的人表面上极度的虔诚地信仰某某主义,但是背地里什么都不信,信的仅仅是自己的利益,那是演戏!装B都算不上。
  
  今天芒果台的节目就恶心死人了,看着上面的美女一个个拼了命的演戏……恶……恶……恶……对,我还是会很Kitsch的活着,直到找到另一种生活方式……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5 03:38 , Processed in 0.05395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