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1#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巧合,巧合
  相爱了,分手了,互相折磨。
  相遇,相遇
  遇见了,离开了,彼此不舍。
  
  生命里唯一一次选择
  留你在身边-
  
  你熟睡的脸
  你紧握的手
  你焦灼的梦
  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
  你的自私
  你的狡猾
  你的恶毒
  无时无刻不在伤害我
  而我-
  只留你在身边
  只让你一人走进我的世界
  我知道,你紧握的手是害怕失去我
  我知道,你焦灼的梦是因为嫉妒
  我知道,你的自私,狡猾,恶毒是因为你爱我。
  我知道,不是我们选择了彼此
  是爱情选了我们
  是命运做了安排
  
  命,生命,为你而存在,可以放弃一切,如果你离开。
  让你看见我的老态心里却像个小孩。
  我猜忌,多疑,忧郁。
  你却成熟,稳重,美丽。
  
  结局,我们在一起,纵使青春老去。
  因为命中注定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就是-命中注定的相爱。
  我们必须沿着命运的齿轮走,迟早相遇。
  巧合和相遇组构了我们的爱。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2#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现代文学史始自卡夫卡,昆德拉的文学创作始自现代文学史开始后不久。与同一时期爆炸文学运动的先驱们相比,昆德拉的小说不算难读,尤其是因为作者真正所要表达的都是我们在小说里能够直接获取的,能否理解的区别只在于读者是否能把关键点抓住。如果说卡夫卡是以非常简单的形式构造复杂、微妙、多变的庞大世界,昆德拉则是以复杂多变的形式表述唯一的、具有延续性的主题。卡夫卡的小说类似于取之不竭的金矿,当我们第一次阅读的时候,自以为读到的就是小说的全部,而每当再一次翻开它,总会发现上一次读到的仅仅是小说的封面。昆德拉的小说则恰恰相反,其手法极具隐蔽性以及欺骗性,很容易给人造成错觉:我们正在阅读的并不是作者真正所要表达的,也就是说,我们是在阅读小说的封面,而真正的小说在别处。不妨说一句玩笑话:如果把世界文学比作大家庭,卡夫卡无疑是单纯、忠厚的哥哥,昆德拉则是早熟、狡猾的调皮鬼弟弟,就连相貌也很像狐狸。
  我认为阅读昆德拉的最佳方式是从小说的结构入手。昆德拉是作曲家出身,对于小说结构、节奏的把握承袭于古典乐谱,创作手法也借助于古典音乐的经典形式,以至于提起他,就不能不提到对位法、复调小说。昆德拉把大部分小说分为七个乐章,每个乐章分为数十个长短不等的小节,有的小说,比如《好笑的爱》,以第四乐章作轴,采取一七、二六、三五的对位法则,还有的小说,比如流传最广的《不能忍受的生命之轻》,则以第三乐章作轴,采取一五、二四的对位法则,以第六、第七乐章作总结。仅从结构与手法上讲,学过音乐、能看懂乐谱的读者在阅读上占有一定优势。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前五章可以简单归纳成“分裂”,第一章与第五章是灵与肉的分裂,第二章与第四章是轻与重的分裂,第三章《不解之词》则以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语义分歧,彻底把“分裂”推向了新的高度。昆德拉的对位法不仅仅表现在小说的整体结构上,也表现在人物形象以及场景的创造上。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的小说人物并不取自真实生活,而是取自“动机”——不同的形象代表不同的“动机”,很像是颇具象征色彩的寓言——,几乎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有与之对应的产自同一动机的其他人物,比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托马斯和萨比娜都诞生于“背叛”,弗兰茨和西蒙都诞生于“kitsch”(媚俗——kitsch中文翻译成媚俗其实不太恰当,但除此之外确实也找不出更恰当的词语,我们姑且把媚俗当成kitsch的代号,至于它的真正含义,昆德拉已经做过详细的解释,简单来讲就是因理想美学而产生的激情,因自我肯定而产生的幻觉,理解了kitsch,就是抓住了通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其中一把钥匙),萨比娜以背叛弗兰茨的形式逃避kitsch,托马斯则以与妻子离婚、与儿子西蒙断绝关系的方式逃避kitsch。萨比娜逃到美国,依旧生活在kitsch的包围里,托马斯逃到乡村充当体力劳动者,而命运恰恰把他最不想遇到的儿子也发配到乡村扎根。托马斯去世之时,儿子强行(由于生命已经消逝,托马斯无法抗拒,也无法逃避)在他的墓碑上题词:“他要尘世的上帝之国”,其表达的正是绝对的kitsch!小说强烈的讽刺意味不免使我们倍感惊恐:无论萨比娜,还是托马斯,甚至是全人类,都不能完全脱离kitsch;kitsch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存状态。
  与人物形象同理,几乎所有的重要场景都有与之对应的被赋予同一意义的其他场景,比如《笑忘录》中儿童岛的浴室和裸体海滩。
  先是浴室里的情景:浴室是铺着方砖的一个大房间,这是孩子们生活的中心,隐秘思想的中心。一边,有十个便桶,另一边有十个洗手池。总有一组人翻卷衬衣坐在便桶上,另一组赤裸着站在洗手池前。坐着的看着在洗手池前赤裸着的,而洗手池前的孩子回过头就可以看到坐在便桶上的孩子。整个房间弥漫着一种神秘的肉欲,它唤醒了塔米娜遗忘许久的一个模糊的记忆。
  再看裸体海滩上的情景:他们赤裸着身体走下楼梯,来到海滩,那里成群的人都在裸着身休息、散步、游泳;赤裸的母亲和赤裸的孩子,赤裸的祖母和他们赤裸的孙子,赤裸的青年和赤裸的老人。女人的乳房多得不可胜数,形状千姿百态,美的,不那么美的,丑的,大的,皱缩的等等。扬不无伤感地意识到,在年轻的乳房面前,年老的乳房不显得年轻;但是相反,年轻的乳房却显得更老,而所有这些乳房都同样的奇奇怪怪,无足轻重。
  以对位的方式加强力度正是昆德拉小说,或者说古典音乐的魅力所在。扬和塔米娜被赤裸的身体包围,感受到一条模糊的界限。所谓界限是轻与重的界限,是魔鬼之笑与天使之笑的界限,是记忆与遗忘的界限,是有与无的界限(总让我想起老子的“有无相生”),一旦过界,世界就不再是原来的世界,“我”也不再是原来的“我”,充满裸体的场景给主人公们造成的视觉冲击把两极世界的分化演绎到了极致。彻底过界意味着毁灭,然而从不过界就等同于彻底生活在幻觉里,无论选择哪一边都不太妥当,人究竟该何去何从?昆德拉早在第二乐章的轴,也就是第四小节里写道:“如果世界有太多毋庸置疑的意义(天使们的权力),我们会被它压垮。如果世界丧失了所有的意义(魔鬼的统治),我们也无法活下去。”其潜在含义正是:人不能完全选择任何一边。因此与“kitsch”类似,徘徊于模糊的界限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存状态(又让我想起老子的“不如守中”,越分析越觉得昆德拉的艺术构思跟老子的哲学观念相像,也许他也读过《道德经》?)。
      我们当然不能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简单地理解成对kitsch的讽刺,kitsch仅仅是小说的其中一条线索,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线索。为解释线索之间的关系,必须引入复调小说的概念:什么是复调小说?复调小说即多声部小说,它并不着重刻画故事情节、小说人物的命运,而是把各自拥有不同价值观、不同信念、不同世界的人物(有时也包括作者本人)置于同一平面,众多人物的思想意识时而互相解释、互相包容,时而互相冲突、互相碰撞,所有的人物都畅所欲言,没有人能掌握唯一的真理,因此复调小说总是由一组词语构成,而不是由单一的词语构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是复调小说的典范,被法国文学史忽略,而昆德拉却倍加推崇的《宿命论者雅克》也是优秀的复调小说:雅克、雅克的主人、雅克的朋友、雅克主人的朋友、酒店老板娘——所有的人物都被作者置于同一场景,不停地进行自白、转述别人的自白、打断别人的自白,对同一事物的一种看法很快地被另一种看法掩盖,既没有一种看法是绝对正确的,也没有一种看法是绝对错误的,尽管竭尽全力,但谁也不能以自己的声音压倒别人的声音,所有的声音共同构成了暧昧的、相对的艺术世界。昆德拉创作初期即受到复调小说的深刻影响:长篇处女作《玩笑》完全以路德维克、埃莱娜、雅洛斯拉夫、考茨卡等人的独白构成,短篇小说《座谈会》则让我们看到柏拉图《会饮篇》的影子,在中期创作中,昆德拉虽然以作者的身份插入了自己的叙述与想法,但他依旧仅仅是交流平台的提供者以及合唱的参与者,而不是凌驾于小说人物之上,成为真理的掌握者。作者的加入并没有破坏复调小说的原则:建立在人人平等基础上的盛大狂欢。
  昆德拉习惯于反复使用特定的词语,而他的专用词语除了代表它们本身的意义之外,无不具有引申义,也就说,昆德拉的词汇所表达不仅仅是表面意义,还常常伴随着特定的感受、特定的意象(其狡猾程度可见一斑)。关于昆德拉的常用语,大可不必举例说明,因为他本人早已在文学随笔中总结得非常详细(参看《小说的艺术》第六部分《六十七个词》)。每一个新词在他的笔下都是一次伏笔,或者是对前文的暗示(这也是我说他的手法极具隐蔽性的原因),起先我们不一定能理解他执著于阐述新词的用意,但所有的新词总能在几章之后,或者在我们回顾前几章的时候放射出强光,把我们晃得头晕目眩,不妨借用王小波在散文《茫茫黑夜游》里的比喻:昆德拉通过小说与读者交流时,兜里总藏着一块板砖,时不时就要掏出来给你一下。
  或许小说中的界限同时也意味着昆德拉在艺术创作中的界限:难道他不是站在界限的另一边向我们叙述他所见到的复仇欲望( 《玩笑》 )、爱情( 《好笑的爱》 )、生育( 《告别圆舞曲》 )、诗歌( 《生活在别处》 )、理想之美(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在昆德拉的艺术世界里,一切都失去了重量,或者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构筑人类世界观的基石摇摇欲坠,濒临崩塌,于是身为读者的我们也不免感到脚下坚实的土地正渐渐塌陷,灵魂渐渐变轻,向天空飘去,犹如“飞翔着的天使”;对昆德拉从懵懂到理解的过程就是从自我怀疑到自我摧残的过程。让我们再一次回到本文开篇时的比喻:昆德拉和卡夫卡是一对同时出现在小学课堂上的兄弟,神童卡夫卡总能发现别人难以发现的问题,因而带着一本正经的表情频频举手提问,惹得老师无比厌烦,因为卡夫卡所提出的无从解答的问题远远超出了他的知识范围;调皮鬼昆德拉也很聪明,也有很多问题,但从不向老师提问,只热衷于趁前排同学起立回答问题时玩“撤椅子”的游戏,因为他从心底里怀疑老师,怀疑课堂,甚至怀疑问题本身,更因为没有人比他更深刻地了解“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3#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巧合,巧合
  相爱了,分手了,互相折磨。
  相遇,相遇
  遇见了,离开了,彼此不舍。
  
  生命里唯一一次选择
  留你在身边-
  
  你熟睡的脸
  你紧握的手
  你焦灼的梦
  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
  你的自私
  你的狡猾
  你的恶毒
  无时无刻不在伤害我
  而我-
  只留你在身边
  只让你一人走进我的世界
  我知道,你紧握的手是害怕失去我
  我知道,你焦灼的梦是因为嫉妒
  我知道,你的自私,狡猾,恶毒是因为你爱我。
  我知道,不是我们选择了彼此
  是爱情选了我们
  是命运做了安排
  
  命,生命,为你而存在,可以放弃一切,如果你离开。
  让你看见我的老态心里却像个小孩。
  我猜忌,多疑,忧郁。
  你却成熟,稳重,美丽。
  
  结局,我们在一起,纵使青春老去。
  因为命中注定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就是-命中注定的相爱。
  我们必须沿着命运的齿轮走,迟早相遇。
  巧合和相遇组构了我们的爱。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4#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听说争议很大,但是我读了之后觉得妙不可言,怎么会有什么争议呢?这本书可以不看情节,随意翻到一页读起来都是一本好书~
  但是后来我借给另一个人读,才知道原来争议真的存在。好吧。。我解释为这是本比较深刻的书,思考量少的同志有点难以找到共鸣。。。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5#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还是不能完全理解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书名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韩少功版本的是节译。
  
  这本书颠覆了我对社会的一些基本看法,这是非常重要的。
  
  媚俗,这个翻译好像不能表达清楚。art, objects, or design that are thought to be tastelessly bright and showy or too sentimental.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6#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昆德拉的书,当时还顺道买了本《不朽》,为什么先看这本坦白了讲就是为了装13,小资情调还没练就,不能半途而废。看完以后第一感觉是这书进入畅销书行列,反复出现在所谓“好男人必读的一百本书”或者“气质美女必读的五十本书”之类的榜单上的消息要是让昆德拉知道,估计他会哭笑不得(个人疯想,没有依据)。一个优质的坏男人变乖的悲情故事,加上一些似懂非懂的句子有多吸引人可见一般啊,难怪这么多人视其为小资经典之一(当然还是有不少人学会了对于一切不爽的集群都可以满脸鄙视地骂一句“媚俗”)。接着就是惭愧,装13果然需要一定常识啊,什么“资本主义是庸俗,社会主义是媚俗。(忘了,似乎是这么说得,切勿引用。)”到底是哪位总结出来的?这话当时让我眼睛一亮,立马拿来泄私愤了,想想自己比那些拿着昆德拉装小资的人还要无耻(前几星期在街上看到一宝马车前窗摆着两本崭新的书,凑近一看,有本是《左耳》,饶雪漫+BMW,一“小”一“资”,这才是小资,而且还是特清纯的那种!)。昆德拉是喜欢挪揄讽刺,而且透着一股子傲气,可在这书里多就事而发,基本不会出现什么社会主义有什么问题,资本主义有什么问题这类句子(现在看明白了,这种句子只会出现在一些乏味的论文里面,好点的评论也不屑这么总结)。比如书中他讽刺当时苏联的狂热和盲目写下了这么一句“两个俄罗斯人之间所能产生的最严重的冲突,不过是爱情的误会:他想象她已不再爱他,她也想他不爱她了,他们相互拥抱,幸福的泪水夺眶而出。”,这种思想简单到近乎愚蠢的现象不是某个国家的特色,相对于八大样板戏总还过得去,起码人家还有爱情。看完第一遍我划出来的基本都是这种句子,挖苦讽刺对我而言有种突破的美感,昆德拉的讽刺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并不限于某一主题。举些例子:1大学教育:档案馆里堆的那一捆捆发黑的论文,比墓地还要凄惨,即便到了万灵节,也不会有人去看一眼。2跟风:那些女人为大家的身体一模一样,没有丝毫区别而兴高采烈,她们其实是在庆贺面临的死亡,因为死亡终始她们变得绝对相似。3偶像:一句话,若出自于康德,哪怕是一声“早安”,要是说得到位,听起来也可能像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命题。4爱:人类的博爱都只能是建立在媚俗的基础之上。甚至还有“反人类”的句子:人类是母牛的寄生虫,这也许是非人类从他们的动物学角度给人类下的定义。他的这些讽刺充满了思辨的意味,过瘾又点到痛处。
  
      关于思辨性,其实很多作家都有,熟悉的像托尔斯泰也老是一整套一整套的来,不过昆德拉的思辨显然不像托老那么执念,从头绕到尾都在强调“不以暴力抗恶”之类的救赎性心理暗示,他的内容复杂的多,不适合拿来教育小朋友。我还是要举个实例,在这本书的结尾昆德拉写下了这样一个句子“忧虑是形式,幸福是内容。”这是特蕾莎的一句心理议论,也就是她对自己心理感受的评价。此时她和托马斯都已经发生了精神核心上的变化,其内容有一部分很明显,但也有很多不能轻易道明,好说明的部分(作者自己已经袒明,全书的章节小标题就是这些内容)是特蕾莎对于灵和肉以及弱与强之间的思索,托马斯对于轻与重以及自由与禁锢的思索。而这一句话就是特蕾莎关于强与弱的终极思索(原因在于之后特蕾莎和托马斯便去世了,此“终极”可以等同于终结)。当他们一起来到乡间生活时特蕾莎终于感觉到托马斯和她之间的力量对等了,但她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安全感,她意识到自己的软弱简直是一种对托马斯的戕害,这软弱对于托马斯而言就是最为强大的力量,而她自己用这软弱将托马斯摧毁了,也只有在这种近乎摧毁了托马斯的情况下特蕾莎才证明了托马斯对她的爱是存在的,从而在对托马斯的无力的忧虑下,特蕾莎出现了短暂而真实的幸福感。这样说来似乎有些难懂,其实就好比一些女同胞常常问他们男朋友的一个问题,你愿不愿意为我去死,不愿意说明你不爱我。特蕾莎要求托马斯为了她变得和她一样软弱,以此来证明托马斯的爱,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她认为托马斯付出了他所不希望付出的沉重代价。这完全是出于特蕾莎的认识,托马斯对于他与特蕾莎之间关系的思索小说中又有另一部分完全独立的描写,至于原因这里无法一一说明,小说中的一句话可以解释一部分原因,“他们完全明白彼此所说的话语在逻辑上的意思,却听不到话语间流淌着的那条语义之河的低声密语。”,这里就不再说了。不过这种在否定中得到肯定的方式却是贯穿全文的,小说中人物对于生活的考量总是在不停地否定,永远无法在某一点上驻留,他们能够确定自己当下处境的方式,无论是精神上的或者是物质上的,最普遍的方式就是时刻意识到在不久的以后,这种处境就将消失。萨芬娜在教堂中遇到的美是被青年工地所挤压下的一种存在,于是她明白了“美就是背弃的世界”。托马斯与不同的女人发生关系,其中一个原因似乎也是想通过对这样一种关系的否定来确定特蕾莎对于他的不同,他曾经认为“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而体现出来的。”,说明他确定特蕾莎对于其独一无二的方式就是比较这两种欲望,这两者对他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另一方就无法实现。这种验证方式无疑是昆德拉所挚爱的,由此凡是单一的没有矛盾同时存在就被大众用某种概念确认的东西在他看来就是不全面的,而这样的思想就是小说中“媚俗”的体现。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说昆德拉的作品充斥着哲学意味,他在用小说的方式辩证着许多命题,而不是像托尔斯泰的《复活》那样用小说来向读者证明某种观点的正确性。这种方式胜于普通哲学家的理由在于小说所具有的延展性,这些命题源自于人的心理,社会,文化,环境等等,当它们出现在哲学著作中往往显得死板,而在小说的体系中则非常鲜活,直接连接着人以及人所处的世界。在小说中这些命题若隐若现,没有固定的数量。重复与变化,死亡与生存,偶然与注定等等,可多可少,可深可浅。所以我觉得昆德拉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拯救着支离破碎的现代哲学,解构主义在它面前找到了某种释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7#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老实说,最开始却读得索然无味、不明所以然。感觉似乎是昆德拉抛出了很多质疑我们原以为“正确、理所当然”的常理、惯性思维,冲着名字和名气耐着性子读下来,越到后面越是令我深思、爱不释手。直至一口气读完。
  
  看到那只狗狗与主人公的种种无感情纠葛,我震撼了,突然间很想养一只狗狗。
  
  轻轻地读过这本书,沉甸甸的心思从此生根。生活,没那么简单,承载了心中不能言说的苦与乐、伤与爱。生命,一旦诞生,幻化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自由飞翔,是我过去、现在、未来、来生来世的执著。只是不能承受生命之轻,我得心在静静滴、渐渐滴迷失,也在遗失。
  
  摘录下经典语录:
  
  P4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
  
  P5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倒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P9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时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好像一个演员没有排练就上了舞台。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
  
  P17 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
  
  P23 出于同情爱一个人,并非真正爱他。
  
  P41 在物理实验课上,任何一个中学生都能验证科学假设的准确性。但是,人只有一次生命,绝无可能用实验来证明假设,因此他就永远不可能知道为自己情感所左右到底是对还是错。
  
  P42 我们都觉得,我们生命中的爱情若没有分量、无足轻重,那简直不可思议;我们总是想象我们的爱情是它应该存在的那种,没有了爱情,我们的生命将不再是我们应有的生命。
  
  P48 肉体是囚笼,里面有个东西在看、在听,在害怕,在思索,在惊奇;这东西在肉体消失之后还在,还残存,它就是灵魂。
  
  P52 如果母性是一种大写的牺牲,那么做女儿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大写的过错。
  
  P58 在我们看来只有偶然的巧合才可以表达一种信息。凡是必然发生的事,凡是期盼得到、每日重复的事,都悄无声息。
  
  P67 自学者和学生的区别,不在于知识的广度,而在于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异。
  
  P94 我可以说眩晕是沉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却并不去抗争,反而自暴自弃。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P110 背叛,就是脱离自己的位置。背叛,就是摆脱原位,投向未知。
  
  P144 人生的悲剧总可以用沉重来比喻。人常说重担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背负着这个重担,承受得起或是承受不起。我们与之反抗,不是输就是赢。
  
          你可以背叛亲人、配偶、爱情和祖国,然而当亲人、丈夫、爱情和祖国一样也不剩,还有什么好背叛的?
  
  P163 因为正在严肃的问题,是孩子能提出来的问题。只要最天真的问题才真是严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没有答案的问题是一道令你无路可走的路障。换言之,正是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标志人类可能的局限性,划出我们存在的疆界。
  
  P189 爱情诞生的时刻就像这样:女人无法抗拒呼唤她受了惊吓的灵魂的声音,男人无法抗拒灵魂专注于她声音的女人。
  
  P196 要逃避痛苦,最常见的,就是躲进未来。在时间的轨道上,人们想象有一条线,超脱了这条线,当前的痛苦就不复存在。
  
  P249 爱开始于一个女人以某句话印在我们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
  
  P262 小说人物不像生物那样诞生自母体,而是产生于一种情境,一个语句,一个隐喻。隐喻中包含了一种处于萌芽状态的人生的基本可能性,在作家的想象中,它只是还未被发现,或人们还未论及它的实质。
  
  P263 小说不是作家的忏悔,而是对于陷入尘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
  
  P265 一次不算数。一次就是从来没有。波西米亚的历史不会重演,欧洲的历史也不会重演。波西米亚和欧洲的历史是两张草图,出自命中注定无法拥有生死经验的人类之笔。历史和个人生命一样轻,不能承受之轻,轻若鸿毛,轻若飞扬的尘埃,轻若明日即将消失的东西。
  
  P284 爱情,是对我们自己失去的另一半的渴望。
  
  P299 当心灵在说话,理智出来高声反对,是不恰当的。在媚俗的王国,实施的是心灵的专制。
  
          人类的博爱都只能是建立在媚俗的基础之上。
  
  P347 幸好,我们同他人的关系在何种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感情,即我们的爱还是不爱,是善待还是仇视,而且,它们在何种程度预先受个人实力对比的制约,这是永远都无法下确切定义的。
  
  P347-8 人类真正的善心,只对那些不具备任何力量的人才能自由而纯粹的表现出来。人类真正的道德测试(是最为彻底的测试,但它处于极深的层次,往往不为我们注意),是看他与那些受其支配的东西如动物自己的关系如何。人类根本的失败,就是这方面造成的,其为“根本”,是因为其他一切失误均由此而产生。
  
  P357 对伊甸园的怀念,就是人不想成其为人的渴望。
  
  P358 如果我们没有能力爱,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总渴望得到别人的爱,也就是说我们总希望从别人那儿得到什么(爱),而不是无条件地投入其怀中并且只要他这个人的存在。
  
  P359 人类之时间不是循环转动的,而是直线前进。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不可能幸福的缘故,因为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
  
  P366 恐惧是一种撞击,是彻底失去理智的一瞬间。恐惧没有一丝美的痕迹。看见的,只是所期待的未知事件的一束强光。忧虑则相反,它意味着我们是有所知的。
  
  经典语录二(按章节)
  第一部:轻与重
  
  
  
  1、永恒轮回是一种神秘的想法,尼采曾用它让不少哲学家陷入窘境:想想吧,有朝一日,一切都将以我们经历过的方式再现,而且这种反复还将无限重复下去!这一谵(zhan)妄之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2、若法国大革命永远地重演,法国的史书就不会那么以罗伯斯庇尔为荣了。正因为史书上谈及的是一桩不会重现的往事,血腥的岁月于是化成了文字、理论和研讨,变得比一片鸿毛还轻,不再让人惧怕。一个在历史上只出现一次的罗伯斯庇尔和一位反复轮回、不断来砍法国人头颅的罗伯斯庇尔之间,有着无限的差别。
  
  3、橘黄色的落日余晖给一切都带上一丝怀旧的温情,哪怕是断头台。
  
  4、尼采说永恒轮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
  
     但是,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者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5、对他而言,她就像是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的孩子,顺着河水漂来,好让他在床榻之岸收留她。
  
  6、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7、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
  
  8、在物理实验课上,任何一个中学生都能验证科学假设的准确性。但是,人只有一次生命,绝无可能用实验来证明假设,因此他就永远不可能知道为自己情感所左右到底是对还是错。
  
  
  
  第二部:灵与肉
  
  1、托马斯就产生于einmalist keinmal 这句话,特蕾莎则产生于肚子咕噜咕噜叫的那一刻。
  
  2、如果一件事取决于一系列的偶然,难道不正说明了它非同寻常而且意味深长?
  
  3、人生如同谱写乐章。人在美感的引导下,把偶然的事件(贝多芬的一首乐曲、车站的一次死亡)变成一个主题,然后记录在生命的乐章中。犹如作曲家谱写奏鸣曲的主旋律,人生的主题也在反复出现、重演、修正、延展。……人就是根据美的法制在谱写生命乐章,直至深深地绝望时刻的到来,然而自己却一无所知。
  
  4、梦不仅仅是一种信息交流(也许是一种密码信息交流),还是一种审美活动,一种想象游戏,这一游戏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梦是一种证明,想象或梦见不曾发生的东西,是人内心最深层的需求之一。
  
  5、萨比娜的画: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
  
  6、我可以说发晕是沉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却并不去抗争,反而自暴自弃。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第三部:不解之词
  
  1、萨比娜发现:从音乐到噪声的蜕变是全球性的过程,令人类进入了极端丑陋的历史阶段。
  
  2、极端标志着生命的终极之界,极端主义的激情,不论是政治上的,还是艺术上的,都是一种改头换面的对死的渴望。
  
  3、萨比娜: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只有当迫害者误将它遗忘在某个角落时,我们才能与它不期而遇。美就隐藏在五一节游行的场景背后。要发现美,就必须把那场景击破。
  
  4、萨比娜认为,失去私密的人失去了一切,而心甘情愿放弃私密的人则是怪物。
  
  5、人生的悲剧总可以用沉重来比喻。人常说重担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背负着这个重担,承受得起或是承受不起,我们与之反抗,不是输就是赢。
  
  6、赋予我们的行为以意义的,我们往往对其全然不知。
  
  第四部:灵与肉
  
   1、特蕾莎从童年时代起脑子里就总在琢磨这些问题。因为真正严肃的问题,是孩子能提出来的问题。只有最天真的问题才真正是严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没有答案的问题是一道令你无路可走的障碍。换言之,正是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标志着人类可能性的局限,划出我们存在的疆界。
  
  2、爱情就像是帝国:它们建立在信念之上,信念一旦消失,帝国也随之灭亡。
  
  第五部:轻与重
  
  1、罪恶的制度并非由罪人建立,而恰恰由那些确信已经找到了通往天堂的惟一道路的积极分子所建立。他们大无畏地捍卫这条道路,并因此而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但若干时间以后,事情变得无比清晰明了,原来天堂并不存在,而那些积极分子也就成了杀人凶手。
  
  2、小说不是作家的忏悔,而是对于陷入尘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
  
  第六部:伟大的进军
  
  1、当北极靠近南极,当两级几乎相触及时,地球就会消失,人类就会跌入真空,令人晕头转向,经不住堕落的诱惑而倒下。
  
  2、人类的博爱都只能是建立在媚俗的基础之上。
  
  3、特蕾莎的梦揭露了媚俗的真正作用:媚俗是掩盖死亡的一道屏风。
  
  4、我们全都需要有人注视我们。根据我们生活所追求的不同的目光类型,可以将我们分成四类。
  
     第一类追求那种被无数不知名的人注视的目光,换句话说,就是公众的目光。
  
     第二类是那种离开了众多双熟悉的眼睛注视的目光就活不下去的人。如玛丽·克洛德和她女儿
  
     第三类,这类人必须活在所爱之人的目光下,他们的境况与第一类人同样危险。一旦所爱的人闭上眼睛,其生命殿堂也将陷入黑暗之中。特蕾莎和托马斯应归于此类。
  
     第四类,也是最少见的一类,他们生活在纯属想象、不在身边的人的目光下。飞、如弗兰茨
  
  5、在被遗忘之前,我们会变为媚俗。媚俗,是存在与遗忘之间的中转站。
  
  第七部:卡列宁的微笑
  
  1、人类之时间不是循环转动的,而是直线前进。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不可能幸福的缘故,因为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
  
  2、恐惧是一种撞击,是彻底失去理智的一瞬间。恐惧没有一丝美的痕迹。看见的,只是所期待的未知事件的一束强光。忧虑则相反,它意味着我们是有所知的。
  
  3、某天,你作出一项决定,你甚至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而且这项决定有其惯性力。随着一年年过去,要改变它有些困难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8#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9#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托马斯和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情感生活并不仅仅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又是一部哲理意象繁复的小说,小说从生命“永恒轮回”开始讨论,让人进入了对生命之轻与重、灵与肉等一系列现实问题的思考。   书中涵义丰富,有对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有对人性的考察、还有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米兰·昆德拉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其中既有隐喻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生中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0#
发表于 2012-8-28 13:49:01 | 只看该作者
  全篇主要阐述了一对夫妻托马斯和特蕾莎,以及萨比娜,弗兰茨相互情人与情人的感情,反复阐释轻与重,更多的时候是通过一件件的小小事情上升哲学层面。个人觉得也是对一种教化与体制的郁闷的抒怀,作者作为一名捷克人,在没有主权处处被俄国压制的高压制度下,探讨轻与重。是想逃避却又无法回避,既有对国家的担心,又有个人生活的探讨,事情都很简单,简单中蕴含着强大的探索,一方面反复强调贝多芬的“非如是不可”一方面又觉得可轻可重,渗透了对生命的思量。个人觉得外国作品都是在平实中透着生命的定义。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7 07:53 , Processed in 0.06617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