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飞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雨天的书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3-9-19 03:22:26 | 只看该作者
  学校图书馆不大,中文书更少,排不到三行书架,主要是古典及现代文学作品,远自诗经,近至郭四。
  
  前段时间找了几册周作人先生的散文集翻看,摘录一段至此:
  
  因此般若堂里的空气,近来很是长闲逸豫,令人平矜释躁。这个情形可以意会,不易言传,我如今举出一件琐事来做个象征,你或者可以知其大略。我们院子里,有一群鸡,共五六只,其中公的也有,母的也有。这是和尚们共同养的呢,还是一个人的私产,我都不知道。他们白天里躲在紫藤花底下,晚间被盛入一只小口大腹,象是装香油用的藤篓里面。这篓子似乎是没有盖的,我每天总看见他在柏数下仰天张着口放着。夜里酉戌之交,和尚们擂鼓既罢,各去休息,篓里的鸡便怪声怪气的叫起来。于是禅房里和尚们的“唆,唆——”之声,相继而作。这样以后,篓里与禅房里便复既然,直到天明,更没有什么惊动。问是什么事呢?答是有黄鼠狼来咬鸡。其实这小口大腹的篓子里,黄鼠狼是不会进去的,倘若掉了下去,他就再也逃不出来了。大约他总是未能忘情,所以常来窥探,不过聊以快意罢了。倘若篓子上加上一个盖,——虽然如上文所说,即使无盖,本来也很安全,——也便可以省得他的窥探。但和尚们永远不加盖,黄鼠狼也便永远要来窥探,以致“三日两头”的引起夜里篓里与禅房里的驱逐。这便是我所说的长闲逸裕的所在,我希望这一节故事,或者能够比那四个抽象的字说明的更多一点。
  《山中杂信(三)》,收录于散文集《自己的园地》。
  
  大概是我近半年来读到的最别致的逸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3-9-21 01:59:37 | 只看该作者
  我是看到不少我敬佩的人称赞这本书,说是上佳之作才买来翻看的。但读后才发现我似乎不太能欣赏,也许是看多了林文月的散文之类,觉得周作人的时代白话文还太粗糙;也或许是相隔年月太久,不能完全理解;也觉得他道德的说教还是很多,不合我的口味。
  
  虽说不太喜欢,但也从中获得了些微的乐趣,窥见一些周作人的性情禀赋。如他说喝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与汪曾祺:看看披拂的兰叶,清香素雅的兰花箭子,闻嗅着兰花的香气,真不知身在何世。都是一样的性情中人。
  
  在豆瓣看了书评,有好几篇应该是写的很专业,从作品和生活上分析了周作人的文章,及有与其兄鲁迅的对比。《雨》如作者所说:“进来作文极慕平淡自然地景地。”对于这句话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这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看周作人的文章,不能联系其他给出什么有价值的评论。唯我,能从书中获得一点点意外之喜便已足矣。
  
  书中有一篇文章叫做《苦雨》,是写给“伏园兄”的信,述说北京近况——多雨及雨中之事。写的平淡饶有一点乐趣,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叫“苦雨”。很巧的是,几天以后,我刚好在田晓菲的《尘几录》第122页的注脚里看到有对“苦雨”诗所做的说明,大意是说表达了在连绵阴雨中思念友人的情绪。让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喜出望外。
  
  这大概就是读书的乐趣吧,本来毫无联系的两本书,就这样被“苦雨”二字联结了起来。这里的困惑,伴着随意的读书得到了解答,成为构筑“我知”的一个重要环节。这般偶遇是美好的,就如一个温馨的黄昏一样让人可以回味良久,虽抵不得十年尘梦,也可供我欢愉几日。
  
  突然就想起了史铁生的那句话: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而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包含感知世界的所有感官和变动。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3-9-22 02:02:20 | 只看该作者
  或许是因为同样来自绍兴,同样身处异乡,每当那一个个静谧的夜晚,手捧这发黄的书卷,胸中的共鸣总让人莫名的欢喜,想手舞足蹈一番,愿意用心和作者一起去记忆里寻找故乡。无论窗外是初霁的叽叽喳喳,还是燥热的聒噪蝉鸣,总是能从中找出与故乡的异同,家终究是最有归属感的,于是我也感到与作者归属到了一起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6 02:49 , Processed in 0.10746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