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风筝的人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71#
发表于 2012-8-28 14:03:11 | 只看该作者
     一直以来对阿富汗这个神秘而又多灾多难,饱经战火的国家充满了向往。
  当我从报纸上的书评上看到《追风筝的人》这本书的时候,便迫不及待的买来一睹为快。
  小说其实是男主人公阿米尔寻找心灵救赎的回忆录。 
    阿米尔从小生活在阿富汗一个富足的家庭里,从小失去了母亲,但有一个同样从小失去了母亲但情同手足的仆人哈桑。
  哈桑对阿米尔忠心耿耿,无论是阿米尔做了什么,他总是一味的信任跟包容.在阿米尔遭受坏孩子的欺负的时候,他也是挺身而出,为朋友两肋插刀
  可是,在阿米尔的内心深处却清楚的感觉到,自己并没有把这个出身低贱,目不识丁的哈桑当作自己的朋友。
    在阿富汗,一直都有冬天赛风筝的传统,并且按照惯例,那些被击落的风筝可以被看作是胜利者的奖赏,
  哈桑聪明机灵,是个追风筝的能手。
  某年冬天的赛风筝会却让阿米尔和哈桑友情彻底的决裂。那次的比赛,阿米尔成了冠军,哈桑为小主人去追那只被击落的风筝。  
    习惯了哈桑的一诺千金,阿米尔知道他肯定能顺利完成任务,他满心欢喜地等着哈桑为自己带来战利品,可哈桑迟迟没有回来,阿米尔只好出去寻找。
  可却在找到哈桑的那一刻惊呆了。
  原来,追到风筝的小哈桑遇到了麻烦:正被几个曾经找过阿米尔麻烦的坏孩子胁持,对方逼迫他拿出风筝,而哈桑不愿意,于是,势单力薄的他因此遭受了自己人生最大的耻辱——被这几个坏孩子强暴了!
  而即使在这样,他死命地保护好那只被击落的风筝。——残酷的一切,站在巷口的阿米尔全部看在了眼里,可是,他却没有勇气上前制止 !
    那次事件之后,阿米尔内心就开始被羞愧与痛苦所折磨,他知道自己很对不起朋友,自己懦弱,虚伪愧对朋友的忠诚。这样的感觉一直把他压不过气来,终于,他在父亲面前撒谎说哈桑是小偷,让父亲赶他们走。而即使是这样莫须有的伤害,哈桑也毫无怨言地承认了。虽然父亲执意留下他们,他们还是黯然地离开了。
     几年之后,阿米尔随父亲去了美国,先前优越的生活没有了,在美国的日子,他们过的很窘迫,可父亲还是一贯地有担当,靠着父亲卖力的打苦工,阿米尔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开始工作,恋爱,结婚,直到父亲去世。对他而言,平淡的生活正好是他用来淡忘过去回忆的良方。
    父亲去世后的某一天,阿米尔居然意外得知哈桑居然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回到阿富汗,哈桑已经死去,阿米尔找到他留下的孩子,往事一幕幕,他带着这个小侄儿,决定替哈桑承担做父亲的责任.。跟哈桑的儿子谈到他父亲追风筝的时候,阿米尔充满了钦佩和尊敬. 他带着哈桑的小儿子一起去放风筝。
  很多人把目光聚焦在阿米尔的自我救赎之上。其实每个人的生活很平淡,可能没有那样的事情让你来面对与阿米尔类似的困境:犯一个禁锢着自己一生的错误,为此感到遗憾,难堪,让我们总是为此耿耿于怀。也没有人太多的人回象小说里的阿米尔那样,在自己犯了错的多年以后,还能有重新赎罪的机会。这种太过巧合的事在小说中读来自然流畅,但现实中并没有太多机会去体会,也不会有太多的人愿意有这种机会来体会。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你也许会像阿米尔童年的时候那样,有一个亲如弟兄的人,可能你们身份不同,职业不同,甚至是国籍不同。当他们全心全意对你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你是觉得这是必然的呢,还是这是你应得的,你有没有好好想过自己应该如何珍惜这样的一个人。而不是在自己犯错之后找个借口与这个人断绝关系呢?
  也许很多人会说:我也一样对他的阿,我也一样为他着想,也一样愿意尽我的一切力量去完成他的愿望。但是真正当一件足以影响你们一生的事情发生时,你是否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你那个最亲的人。
  人们往往会忽视那个永远躲在角落,但是却是永远对你最亲的人。觉得他们都跟我那么亲了,根本用不着费力来维持这种关系,而是随随便便,马马虎虎的对待他们,比如说我们的父母。曾经有人当面对我说过:“为什么所有人的意见你都能耐心听取,唯独你父母的意见你却一点也听不进取。”想想以前,无数次为了一点小事跟父母摆臭脸,难道我这样做的资本就仅仅是父母总是无条件的支持你,在我最不开心的时候,本想来开导的却最后总是成为我的出气筒,事后又总是来嘘寒问暖,我们却为了自己那一点小小的自尊而不理不睬。我们就是这样对待那些对自己全心全意而又别无他求的人的吗?虽然长大后象阿米尔一样尽量找机会弥补,而父母也像阿哈桑一样仁就毫无怨言的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但是当初为什么要为了自己那个小小的风筝,那个现在想来毫无价值的自尊心而忽视自己身边的人。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他想要追逐的风筝,有的人追到了,有的人没有追到,有的人凭借自己的力量追到了自己心中的风筝,有的人凭借他人的力量追到了那个风筝。但是,请记住,在你追逐你心中的风筝的时候,不要忽视了自己身边的人,忽视那些往往躲在角落里,毫不起眼但却是最最关心你的人,给他们一点关爱,哪怕就一点。不要认为他们对你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更不要为了自己的那只风筝而让那些人作出了痛苦的牺牲,最后才哭往往比笑到最后更令人印象深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72#
发表于 2012-8-28 14:03:11 | 只看该作者
  有一天早上出门,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阅读这本书的少年人,当时我正拍窗外的一场人造雪。
  我忽然回身,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
  我看了他一会儿,他似乎有所察觉,不动声色的把书缓缓倾斜,让我看到书的扉页。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由一个追风筝的人,变成了追逐风花雪月,心中忽然冰清玉洁,寂寞如雪。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73#
发表于 2012-8-28 14:03:11 | 只看该作者
      在生日的前一天晚上,打定主意要给自己一个特别的日子。于是乎,关掉手机,睡到中午才起来。
     那个时候还在过年。下午,在家,我小心翼翼的扯掉包装,开始看这本书。
     我只能说,这本书不停地让我想到自己。少年时沉重不快乐的那些日子。通常都是蜷缩在自己的小房间,无人能走进我的内心。想要被人关注。阿米尔想要他父亲的眼睛,而我,是朋友,以及假想中的爱人。
     三人行中永远受忽略的那一个,像个友谊中的奴仆,敏感、没有安全感。这样的状态持续了我的整个中学时代。
     时至今日,我已经无意再去重复那个时期的不如意,不要说写出来,就是自己想想,也是说不清理不清了。我只是觉得,我们的童年少年遭遇的那些东西,会成长到我们的身体里,成为自我的一个部分。你甚至不会注意到他。然而,你今生所有的悲喜,其实在人生伊始就已经注定了吧。在你无知无觉的时候,左右你的内心,你的选择,你的灵魂。这,就是命运,是么?
     但是我现在已经宽宥了人性。不必苛求那么多完美吧。也许,那也正反映了一己之私。这样一想,觉得好分裂啊。值得追求和坚守的就那么多,放弃了,人世间还有什么美好的?
     认识自己和认识人类实在是至难的事情。看到这一点,对自己的不完美和无能为力就有些释然了。无数的偶然构成我们的人生。我们却想紧紧握住那些必然的东西。
     窥视自己,倒有些害怕。
     扯远了。我觉得阿米尔是个很可怜的孩子。没办法,人总是对际遇相似感受相似的人心怀善意。毕竟没有人完整的教过他要怎么去应付人世间的这些东西,是不是?他的父亲高朋满座,但是从不和小阿米尔谈谈心。他懂得他父亲的那种方式吗?他懂得怎样定义朋友吗?从小说的前半部分看,阿米尔童年的唯一想望就是获得他父亲的肯定。友谊,在他的内心中吗?
     但是即便是这样说,他性格中的那些懦弱仍然是显而易见的。保护自己是人的本性。人们会因为不同的事情克服本性。阿米尔显然没有因为友谊克服它。后来,他也没有因为救赎而克服它,他回到阿富汗是拉辛汗起了很大的作用吧。
     这是他的缺失,也是他的伤疤。
     每个人都有。
     但是阿米尔难得的是他始终能认识到这一点,并且深深自责。
     所有的读者们啊,千万别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谁的灵魂里没有点不堪的地方?读书岂是为了执着于对虚拟人物的批判?看看自己,想想自己。
     剩下的就是选择了。用怎样的方式与自己和解,与人类和解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74#
发表于 2012-8-28 14:03:11 | 只看该作者
  看的是那部电影《追风筝的人》,连续看了好多遍,被里面的那个阿富汗的小男孩深深吸引了。赞叹他的勇敢,聪慧,忠诚。为了那个风筝,被按压在雪地上打,还是不屈服于比他大很多岁的几个人。然后拖着小小的身躯,一瘸一拐的走在雪地上,血一滴一滴。。。。遇到危险挺身而出。尽管可能一生都不了解自己的身世,依旧不失尊严的活着。学读书,练好字,为了写信给童年的好朋友,也是自己的哥哥。当阿米尔就救回哈桑的儿子时,当带着哈桑的儿子回到美国时,当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再次回想时,真的被震撼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75#
发表于 2012-8-28 14:03:11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见到这本书是在一个朋友那里,当时并没有很注意,只是觉得书的封面给人的感觉也很温暖。
    第二次在书店里面见到他的时候,我被他那温暖的色彩所诱惑,于是决定将他买下来。
    无论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我见到他的感觉都是温暖。但是看过后总有一种被骗了的感觉。
    一直是一个感性的人,看到一点悲伤就会泪流不止,所以总是刻意的逃避那些让人难过的文字。以前看书,只要有一点那样的苗头,马上就会把书放到书柜里面,然后就再也不去碰一下。但是他那种略带悲伤的文字却让我坚持看完了,连自己都不得不佩服他。
    看完了整本书,给我印象最深,感悟最深的地方有三个,下面我来一一的解释一下。
    首先,最震撼的是哈桑被坏人强暴的时候而阿尔米却躲着。当时我就义愤填膺啊,人家对他那么好,他怎么能在别人遭难的时候转身跑掉呢?人活在世上不是义气很重要么?怎么能够随便抛弃?可是慢慢思考,我却又觉得阿米尔那样做实在是人之常情。记不得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说的是,人的身体里面有一种天生的自保基因,遇到事情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先保护自己。我不禁问自己,如果我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会挺身而出么?会拼命的去保护的的朋友么?答案,到现在我也没有想出来。大概也比阿米尔好不了多少。
    其次,最吃惊的是阿米尔为了救他的侄子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76#
发表于 2012-8-28 14:03:11 | 只看该作者
   为你  千千万万遍。  就此一句,别无其他。  {豆瓣嫌弃我评论得短,不让我发,我又在这啰啰嗦嗦了些无关紧要的话,【刚才我又试了一遍,他还是不让我发,看来我得继续说。】好了,我又再试了一遍,豆瓣兄弟还是对我说抱歉,我要打多少字才能把我在豆瓣上发表的第一条评论给送出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77#
发表于 2012-8-28 14:03:11 | 只看该作者
  又是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当然,现在都流行这样。
  对父亲的无比爱戴,
  对自己的无比自卑,和对哈桑的无比复杂心情伴随着自己长大。
  
  但是结果却是父亲不是想象的那么神圣,他也有偷窃。
  而哈桑的身份也并不是那么卑微,他是我同父异母的兄弟。
  
  well,穿插着人生无常,风云突变的政治环境下,
  每个人都显得微不足道,
  原来,保命,生存,过好自己,真的是件幸福的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78#
发表于 2012-8-28 14:03:11 | 只看该作者
  火红的晚霞下,一只风筝飘荡空中,远远的,甚至看不清它是什么颜色?也不知道它预示着什么?  这是《追风筝的人》的封面,一幅让人捉摸不透的画面,那长长的风筝线后面到底是什么呢?       “为你,千千万万遍。”牵绊着生命中多少爱恨情怨。读着它,有如读一个久远而苦涩的梦,梦里的那片秘土,上演着昔日的繁华与安宁,今日的苦难与战乱。生命竟是一点点幸福,一片片心碎,一丝丝悔恨,一缕缕无奈所组成的复杂的耐人寻味的情感集合。          危机关头的懦弱无助;亲人面临危险时的慌乱无措;失去亲人时的悲伤孤独。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无法推卸;应该克服的困难,我们无法逃避;应该面对的人生,我们无法选择。这就是生命,它要求我们在风风雨雨中勇于前进,敢于承担,在点点滴滴中细细回味每一份苦与甜,慢慢体会每一份情与怨。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79#
发表于 2012-8-28 14:03:11 | 只看该作者
  “为你,千千万万遍”......
  
  哈桑,兔唇、塌鼻子,黝黑的脸庞,他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他的招牌笑容,消失在街角之后。他去追逐那只蓝色的风筝,为了阿米尔,他的少爷,他心中最好的朋友,他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那个人。
  
  我喜欢阿甘,我喜欢哈桑,他们身上的单纯、正直、诚实和善良,就像孩童一般,清澈纯真,不求回报,从未抱怨。哈桑永远把阿米尔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一直想着他,念着他,哪怕这个少爷曾眼睁睁地看着他被别人欺辱而袖手旁观,哪怕这个少爷为了逃避心中的内疚而陷害他把他逼走。他仍然一如既往地爱着他,尊重他。
  
  是什么能让哈桑如此宽容呢?是主仆的身分让他不能怨恨?是曾经过于美好的往事让他太珍惜这个好朋友?是他的性格使然?也许没有什么原因,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当作者还在内疚和自责地回顾那段往事时,哈桑早已快乐地开始新的生活,他的心中没有怨恨,没有不满,没有痛苦,只有爱。对妻子、孩子、父亲、老爷、阿米尔深深的爱。虽然他们一家都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但他拥有的更多的是感恩和知足,他的生活很简单,他的思念很真实,他像一个天使,似曾相识,他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部分。
  
  阳光照在身上,看着自己和影子,一面是光明,一面是阴暗。
  
  不断地审视自己,不断地和自己对话,才能更好地看清自己,每一个念头,每一个行为,从而让自己朝着阳光前行,那些正直、善良、诚实、宽容,是永远不能丢弃的品格。
  
  在那些迷途的时刻,在那些困顿的时刻,在那些脆弱的时刻,在那些不知所措又让人濒临崩溃的时刻----
  
  
  不要忘了你的那只风筝
  
  遮天蔽日
  逆风飞翔  
  迎着光明
  灿烂千阳
  
  
  我愿意永远做那个追风筝的人。
  
  很喜欢这部小说,尤其是前半部。动人心魄,又让我泪流满面。“为你,千千万万遍”。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80#
发表于 2012-8-28 14:03:11 | 只看该作者
  以一个简单的少年故事作为开头,经历了爱、恐惧、愧疚、赎罪四个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平复自己多年的负罪感。。。此书的最大魅力并不仅仅是其本身的文学色彩,而是触动人心。人生匆匆数十载,我们对身边的同学、朋友和亲人等并非面面俱到,或许小小的错误就会使我们内疚一辈子,尽力弥补才是真的。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6 15:40 , Processed in 0.06679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