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风筝的人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21#
发表于 2012-8-28 14:03:01 | 只看该作者
  不喜欢后面回阿富汗的那部分,和前半部分差别太大了,几乎把前半部分阅读体验推倒重来。前半部分的阅读体验是“我在看一个真实的故事”,后半部分的体验是“这也太假了吧”。觉得作者写出来的东西太多了,压缩了读者阅读创造力发挥的空间。还是喜欢有所保留的作品。不过对了解一点阿富汗还是有帮助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22#
发表于 2012-8-28 14:03:11 | 只看该作者
  这部书里最喜欢的莫过于哈桑
  
  不是不喜欢阿米尔,因为他才是像个人
  
  显露了人的本性 人的自私 最后人的忏悔
  
  哈桑是个神人般的存在
  
  为了他的少爷  他原谅了他的一切
  
  他为他做了那么多忍辱负重的东西
  
  最后依然不变的为你,千千万万遍
  
  我做不到哈桑那样
  
  所以 我喜欢哈桑
  
  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一只风筝
  
  扶摇直上 又摇摇坠下
  
  它象征着目标也好
  
  象征着救赎也罢
  
  我要做的是
  
  找到那只风筝
  
  然后去追那只风筝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23#
发表于 2012-8-28 14:03:11 | 只看该作者
  生活已然在前进,留下爸爸在后面。
  亲者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看书期间,豆瓣上有人评论说:不怎么样,只是因为他人介绍才看的。
  所以或多或少受到这人的影响,不是很投入感情。
  
  但是不得不说,作者非常熟悉阿富汗。那是他的祖国。虽然因战乱逃离。
  描写地非常生动,没有牵强附会。只有真情实感。
  那一幕幕场景平铺在眼前。让人非常想去了解那时的他们,他们的生活。
  描绘了许多阿富汗的风俗,他们的信仰、为人作风、生活习惯。他们的故事和他们的纳斯鲁丁毛拉笑话。这些统统都跟我相差甚远。
  
  已经很久没看到一本让人沉浸其中不可自拔的书了。分了几个晚上看完,在被打扰的时候,觉得很难回到现实世界,很难脱离作者创造的世界,营造的氛围。
  
  看完后才去看的作者前言,要多么感谢作者的妻子,如果不是她,就不会看到如此的书籍。
  
  书中有个片段描绘美国人不喜欢知道故事的结局。我也是如此。不喜欢剧透。但阿富汗人不同,他们关注结局。
  
  生活在继续。
  就像阿米尔说的,虽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索拉博还是给他了一个小小火星点的希望。
  
  每次在后文中看到“为你,千千万万遍”就忍不住想掉眼泪。
  
  这世上最严重的罪行是盗窃。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24#
发表于 2012-8-28 14:03:11 | 只看该作者
  那像是一个美好的世界,生长在两个孩子的心里,就像是悄然开放的花朵,隐秘而又美好。我想我再也看不到如此的书了,感谢那个推荐我这本书的人,让我有机会触摸到这样美好的东西。阿米尔和哈桑,像两朵各自结果的花,心里有属于自己的想法,那样的生命,把他们最美好的颜色绽放在喀布尔美丽而略微残忍的街上,这书是令我震撼而又悲怆的,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苍凉。苍天啊,我想我是被打动了。那些混杂着腐朽的肮脏的美,像尖刀一样撕裂了我的胸腔,然后湿润的热风又灌进来,既温暖又疼痛,然后压出了眼泪,眼泪又生硬的滑过脸颊。      突然觉得有兔唇的孩子,是有着残缺花瓣的花,但他们依旧开放,想哈桑一样的美好,很希望有这样一个人,能陪伴我度过童年啊,比阿米尔更温馨的、不会有愧做和遗憾的童年。春天又再度来临,到了放风筝的好时节,此刻的我,只能坐在家里,望着窗外,幻想着阿富汗的风筝......          只希望能做到——棽棽吾杕不怛。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25#
发表于 2012-8-28 14:03:11 | 只看该作者
   读完追风筝的人,哈桑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让我泪流满面。也许从某种角度来说,阿富汗战争中,美国才是正义的大哥,至少他赶走了塔利班,至少他让那些被阿富汗人歧视的哈扎拉人得到了尊严,至少,他给那个民族无望的民众带去了重生的希望。我一直以为阿富汗战争以前,他们的人民是幸福的,至少是和平。然后看完书,我才知道,他们一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对宗教的虔诚没有给他们的统治者统治派带来任何的良知,反而他们可以借用安拉之名来行使他们不公平不公正甚而是邪恶的权利。篡位夺权,俄国侵占,塔利班的介入让阿富汗人民本以为可以摆脱俄国佬的欺压,但是没想到,塔利班夺权之后带来的是一系列的种族屠杀与谋杀。他们认为,阿富汗是一座装满垃圾的美丽大厦,而那些垃圾,就是他们所谓的哈扎拉人,于是,他们效仿西方的种族屠杀,来开始清扫他们的大厦,而且无耻的说是奉安拉之命。
  
   读完《穆斯林的葬礼》,我就曾感慨过,没有文化的信仰,很可怕。看完这个,又是另一番,含有邪念的信仰,它何止是可怕?!“对偷情的人扔石头?强奸儿童?鞭打穿高跟鞋的妇女?屠杀哈扎拉人?而这一切都是以伊斯兰的名义?”那个从小欺负人的啊塞尔成为了塔利班的一名高干,那些心里只有邪念的人,你说让这样的人来统治国家,人们能幸福吗? 有那么一句话说,阿富汗有很多儿童,但是他们没有童年。小孩大人都不敢走出房子,怕在大街上被抓走拖走,或者不小心踩到地雷被炸死;每天只能祈祷安拉之主,保佑自家的房子不会被突如其来的雷给炸到。
  
   我想到了那句话,在有些地方,有些事情比真相更重要。阿米尔的父亲,德高望重的人,他和他的仆人阿里,哈扎拉人,从小一起长大,阿米尔的父亲做了错事,让阿里的妻子莎娜芭怀了孕,生下了哈桑,哈桑和阿米尔又一起长大。但是他瞒了阿里一辈子,瞒了哈桑一辈子,他让哈桑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哈扎拉人,成为别人欺负的对象,他是他没有勇气去承担哈桑是自己儿子的责任。他只是不断在做救赎,他接济穷人,盖孤儿院,等等,他对阿米尔说,世上他最痛恨的罪就是盗窃罪,说谎就是之一,因为它剥夺了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他会用一生来还他的债,我想。
  
   我最喜欢的人,无疑也是所有读者都会喜欢的人,就是哈桑,他的善良无法用时间任何一种语言来形容,他会用他的生命来保护他对阿米尔少爷的忠诚,无怨无悔,就是他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让我泪流满面,一个人,会教自己的儿子说,要原谅坏人,因为那些坏人自己都不知道做什么是好,那只有是哈桑。他挨阿塞尔(前面提到过的恶人)的毒打,守护住了阿米尔少爷的风筝,而这个少爷,却躲在角落里,任由他被人欺负不出声,而因此,他也背负了一生的罪,一生的心理负罪感。
  
   阿米尔父亲爱哈桑,因为那是他不敢承认的儿子,只是,他不得不用其他的方式。而阿米尔,对爸爸对哈桑的爱产生了妒忌,在哈桑床下偷放手表诬陷他好让爸爸赶走他们。哈桑走的时候一句没说,他肯定知道事情的真相,但是他没说,因为他知道,如果他说他没做,阿米尔的爸爸是会相信他的。所以他承受了这一切。这一切,让阿米尔,负罪一生。
  
   但是,只有是心地善良的人才会对自己所犯的最心存负疚感,不是吗。
  
   随后,阿富汗暴乱,阿米尔和他的父亲逃到了美国。N年后的阿米尔,回到故国去寻找他的过去,寻找哈桑,去寻找那片可以让一个人再次成为好人的土地。也是在那里,他知道了这个惊人的真相,可惜,故友已不在,哈桑和妻子都已因为哈扎拉人的身份惨遭塔利班毒手,儿子索拉博也落入虎口。阿米尔说服自己,说服自己不勇敢的心,千方百计从恶人手中救出了索拉博,这位受了严重心理生理创伤的孩子(从阿米尔对他的描述,还有后来的对话中,我猜塔利班逼他在做女人的事,而且包括sexual abuse)。
  
   本以为一切都会好起来,他可以被领养去美国一起居住,然后在移民局遇到的一系列事情,让我愤愤不已,比之于法律,人道主义被放在了什么位置?手续中的一切都需要阿米尔出示证明,索拉博的孤儿证明,父母的死亡证明,而且要阿富汗的政府批准。正是这些,把一个人的希望抹杀掉的。
  
   之后还有好多情节,我最庆幸的事,索拉博活了下来,虽然他不愿张口说话,虽然他对这个世界充满厌倦,但毕竟,他活下来了,那样就会有希望。
  
   最后,在美国,追风筝的时候,索拉博笑了,我想,阿米尔所说的一个小小的奇迹,就是这个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26#
发表于 2012-8-28 14:03:11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断断续续,但总算是读完了。这几天耳边一直萦绕着那句话,“阿米尔少爷,为你,千千万万遍。”小说是那么的残忍,作者也是那么“残忍”,把那个惨烈的画面活生生的展现在眼前,丝毫没有顾忌。我记得书中“父亲”对于欺骗的痛恶,以及自己的所作所为的救赎,正如拉辛汉信里那样这道:“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获救。”
         最后,索拉博获救了,阿米尔也获救了,真主永远这样仁慈,原谅那些善良的人,救赎那些迷茫中的灵魂。
  为你,千千万万遍~~~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27#
发表于 2012-8-28 14:03:11 | 只看该作者
  过去的一年内还读过两本关于中东的书,一本是《本拉登传》,拉登的发妻及一个儿子合著的;一本是内塔尼亚胡的《持久的和平》。通过这两本知道了许多相对客观的事实,尤其让我知道了伊斯兰世界并不只是清真寺、塔利班、狂热宗教的大沸炉。但波澜壮阔之余,我没有办法读到任何一个普通中东人的喜怒哀乐。
  
  《追风筝的人》有着卓越的故事设计,行文自然而内敛,举重若轻,时常用淡淡的文字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仅仅是其将个人命运与重大历史事件、时事政策的巧妙结合,以及其对人物性格恰到好处的刻画,就已经足以使之成为一部优秀的作品。此外,为世人所陌生的地理、文化背景,包括坎大哈、贾拉拉巴德、白沙瓦等现在世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方在几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面貌从个人的角度很好地描绘了出来。加之哈桑等既描绘得栩栩如生,又保持着一种神秘的距离感的人物角色,使这本书更充满魅力,不能不说是很经典的小说。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28#
发表于 2012-8-28 14:03:11 | 只看该作者
  书我看的断断续续,看的过程中我的情绪很低落。在我生活的世界,从未发现过如此丑陋的模样。哈桑是那样的单纯,一生却是那样的不堪。即便如此,他也对阿米尔忠诚至死。如果不是因为阿米尔,他可爱的孩子也许不会……
  阿米尔最后追风筝的执著让我动容。但内心深处,却无法原谅他。其实我自己也是个阿米尔,像他说的:“我就是那个水怪。”只是形式不同而己。自从我自己有了生活的准则以后,我便对自己说,别再撒谎,别再做坏事。
  阿米尔妻子对于孩子的渴望我感同深受,那种无能为力,失落彷徨我一直在体会。
  愿单纯的人永远能自由的单纯下去。愿不单纯的人能活的单纯一点。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29#
发表于 2012-8-28 14:03:1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本很有深意的书,注重情节生动的人也许不会喜欢。看完有一点伤感,作者一直在追曾经的友谊,欲追不回~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30#
发表于 2012-8-28 14:03:11 | 只看该作者
  For you,a thousand times over.
  为你,千千万万遍。
  是,直到现在我还是这样认为。
  I will be there for you in every way that I can be.
  总有些人是我们愿意放下所有去付出去奋不顾身的吧。
  我愿意做你的哈桑。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7 16:17 , Processed in 0.05103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