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风筝的人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1#
发表于 2012-8-28 14:03:0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自然、亲切,恰似一潭静静使人沉入水底的湖。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故作呻吟。故事显得真实,但是有情节同样跌宕起伏,大快人心。      很精彩,很赞!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2#
发表于 2012-8-28 14:03:0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年轻的时候,总是把创作冲动误以为是创作才华。钱钟书那句话我觉得真是误了不少人,没错,创作冲动不是创作才华,但创作冲动有时候是比创作才华更宝贵的东西,因它而点燃的激情所可能催生出的作品有时候反而更伟大。才华可以让你达到一定层次,比如钱钟书自己的层次,但是要更高,则需要更加伟大的激情和灵魂——而这,有时候就是一种不竭的冲动而已。
          而我嫉妒的,是人家有那么好的故事,并且知道怎么让看的人为之动容。
         厚厚的一本书我用了大家晚上睡觉的时间读了一大半。剩下的部分打算在明天晚上回京的飞机上读完。看这本书的时间前期大约有4个小时,这应该是我读书速度最快的一次。因为这本书读起来就让人欲罢不能,让我不想吃饭不想去睡觉,大有不读完就誓不罢休之感。
         这是一个残忍而又美丽的故事:12岁的阿富汗富家爷阿米尔与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事,哈桑被一恶棍强暴。在这情景下,他退缩了,他没有勇敢的冲上去像他的伙伴义无返顾的保护他那样去保护他的伙伴。从此自责就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他,折磨着他。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逃往美国。
    。。。。。
  
        这是看到小说中的前部分梗概。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佩服作者胡塞尼的构思的巧妙,也不禁想象着这样的人终究有何等的魅力,让我如此埋头于书中的每一个环节。
  
        我沉醉了```
  
        看到这里我不禁有很多感想,评议一个民族、政治、历史是我没资格的,这个范畴太大太远太深,书中折射出的人性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
  
     “人性”,基本解释: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或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不通人性。物性就是求我生存,人性必然与物性有相通之处,人性是什么?答曰:求我幸福。就这么简单吗?就这么简单。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解答太过浅显。但细而究之,它实际上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
  
        我想自从好奇心诱使潘多拉打开了那只魔盒,人类就注定无法避免一些与生俱来的品性上的弱点,胆小或者暴虐、自私或者贪婪,这些本性之恶往往会在幼年时就暴露出来(其实在婴儿身上就已尽显无遗),但这并不足以泯灭完美社会的愿景,因为借助于教育,每个人都有充分的时间剿灭至少是镇压这些邪念以成长为一个性格完善的成熟个人。不幸的是,社会性的偏见为这些人性的阴影提供了藏身之所,使之得以在体内寄生发育为蚕食灵魂的恶魔,使心灵的病害四处散播,进而加深已有的并创造新的偏见。就如欧洲人之于犹太人,犹太人之于巴勒斯坦人,就如在我亲眼见到第一个日本人之前,我已经学会了对东洋岛国的深深反感甚至是仇恨,这并不像是一场喜剧的开局。 不仅我如此,周围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亦如此。
  
  
         不可否认,有些时候我们在怀念逝去的和谐时代,怀念那个时代的美德,比如那些关于忠诚的故事,但是那并不公平,那些美丽的传说都是建立在个人的悲剧之上,就如同哈桑对阿米尔的忠诚会被描述为正面的封建故事。而在我们这个时代,尊重个人必然要成为每个现代社会的基础性共识,这与宗教无关,无论在美国,中国,伊朗还是阿富汗,如果有一种“文明”反对个人的解放,那么,它必将被颠覆和改变,我们无需惋惜什么。但现实并不乐观,推翻了塔利班,并不一定意味着解放;在伊拉克,逊尼派与什叶派的流血冲突已经令人麻木,难道他们不都是同一个真主的子民吗?即便是小说的作者所标榜的“自由民主的美国”,偏见也依然广泛存在,阿拉伯人要在海关饱受责难,西班牙语移民的抗议声浪尚未平息。四海皆兄弟,这个梦到底有多远???
  
  
  ——我们没有必要知道断线的风筝会飞到哪里去,甚至连它的影子都不值得去追随。只要你能为它而付出真心,它一定就在你所追寻的方向!
  
  
  PS:小说中提到伊斯兰教的两大派系,或许有的朋友跟我一样不是很清楚,这里给补充一下。
  
         所谓伊斯兰教分为逊尼(sunni)和什叶(shi'a)两大派系。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两大派的分别主要在于对于默罕默德继承人的合法性的承认上,按什叶排的观点,只有像小说中阿里及其直系后裔才是合法继承人,而逊尼派承认艾布、阿里、欧麦尔、奥斯曼四大哈里发的合法性。
  
         逊尼派被认为是主流派别,又被称为正统派,分布在大多数伊斯兰国家,中国穆斯林也大多是也是逊尼派;什叶派的信徒主要分布伊朗,还存在于其它一些国家和地区,比如伊拉克等国。两派的分别主要在于对于穆圣继承人的合法性的承认上。按什叶派的观点,只有穆圣的女婿兼堂弟阿里及其直系后裔(即穆罕默德·哈希姆家族)才是合法的继承人,而逊尼派则认为哈里发只是信徒的领袖,穆圣的宗教领导人的身份的继承者,无论是谁,只要信仰虔诚,都可以担任哈里发。也就承认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前3任哈里发的合法性。不管是逊尼派、还是什叶派,都是穆斯林兄弟。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3#
发表于 2012-8-28 14:03:01 | 只看该作者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情感人,一切的情感都在字里行间流露着,随着故事的发展,越来越感动读者。作者也在揭开一个谜,一个很少人知道的谜,让人们更加有兴趣去阅读。故事的结局还很完美,我以为哈桑的儿子能很快融入阿米尔的家庭,和阿米尔以及阿米尔的妻子以及家人相处的非常融洽,感情会非常好。可是我错了,作者让哈桑的儿子不开口说话,最后通过追风筝来使故事更加完美,结尾更加温暖。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4#
发表于 2012-8-28 14:03:01 | 只看该作者
  正如书封上阿连德评价的那样,读完《追风筝的人》使我感到我此前读过的其他书在一瞬间相形失色……这本书洋溢着人性的光芒,你能了解到什么是伟大的亲情和友情,伟大的父爱。这部作品直抵人心最柔软的地方,给人深深的震撼。胡塞尼的文字忧伤而隽永,优美而流畅,真是不可多得的一位好作家。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5#
发表于 2012-8-28 14:03:01 | 只看该作者
  想起一个朋友  很喜欢唱歌   嗓子也不错 擅长高音  晚上  大学学校操场  很多地雷的   背景
  有一次我和他在操场  趁着月黑风高  他突然来了性子(不要乱想,我们很单纯的哦)  一首接一首的开唱  终于整晚操场嘹亮着他美丽的嗓音  地雷们开始很陶醉  后来受不了纷纷散走   我想回寝室(大姨妈来了,挺痛苦的)他死拉着我不让走  我哭笑不得求他让我走吧  以后再听  他不知内情  边唱边拦着我  还强制性把我按着不准走 ….很想念 ,喜欢那个可爱的男孩子,以后真的再也没有机会听他唱歌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6#
发表于 2012-8-28 14:03:01 | 只看该作者
  阿米尔,追到了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成为了健全的人。  哈桑,战争真可怕,种族歧视真可怕,你是个可爱的人。  哈桑对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阿米尔对索拉伯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The Kite Runner,某人说为什么不叫放风筝的人……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7#
发表于 2012-8-28 14:03:01 | 只看该作者
  记得把这本书拿起的时候是2011年1月17号的下午,那天外面也在下着雪,记得很冷,很冷。
  15、16号刚考完试说实话感觉很糟糕,当时觉得没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绝望的事情了。
  2外没戏了,我的同传梦也同样折了,复习了一年多,真的疯狂了很长一段时间,书馆,寝室,食堂,三点一线。如此单调,却又甘于承受。很没骨气的回到家,蒙着被子,我哭了。
  17号,觉得脑子理想快炸掉一样,必须要找件事情做,随手翻起的一本书,就是这本《The Kite Runner》 ,本来是想平复下自己不稳定的情绪,结果却激起我内心深处更大的潋滟。
  
  故事开头,阿富汗,少年,风筝,父亲
  这是终始贯穿Amir讲述故事的关键词
  事实上 这是一篇有关于无法救赎的救赎的故事
  Amir 一个从小不知人间疾苦的富家少爷,有着忠诚跟随的仆人朋友Hassan
  Amir和Hassan年纪相仿,都是一出生就失去了母亲,和自己的父亲相依为命。Amir的母亲因为生Amir时难产而死亡,Hassan的母亲在生了Hassan五天后和别人私奔。Amir的父亲请Amir的奶妈,来奶Hassan。并一再告诉Amir,吃同一个人的奶长大的人,在血缘上已经建立了兄弟一样的联系。
     Amir会说的第一个词是父亲,Hassan会说的第一个词是Amir的名字。
  Amir的一生都一直在做一件事,获得父亲的认可,直到父亲去世。
  Hassan的一生都一直在遵循着一个信念,忠诚于Amir,直到他自己因为这信念被塔利班处死。
  为你,千千万万遍。。。
  Khaled在文中说:,“哈桑就是这样,他真是纯洁得该死,跟他在一起,你永远觉得自己是个骗子。”
  
  ----
  
  “Hassan!” I called. “Come back with it!”
    
     He was already turning the street corner, his rubber boots kicking up snow. He stopped, turned. He cupped his hands around his mouth. “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 he said. Then he smiled his Hassan smile and disappeared around the corner.
    
     “哈桑!”我大喊,“把它(风筝)带回来!”
    
     他的橡胶靴子踢起阵阵雪花,已经飞奔到街道的拐角处,他(哈桑)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一脸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之后。
  Hassan帮Amir去追落下的风筝。可是时间过了很久,Amir没等到Hassan回来,这对于最擅长追风筝的Hassan来说是极不正常的。Amir到处去找Hassan,后来在一处山坡上,他看到了他要用一生来忘记的一幕。。。
  他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好吧,我偷了钱。好吧,我离开你。”
      “我从没埋怨过你,你却宁愿我怨恨你。”
     “我给你追风筝,那只你赢得第一名掉下来的蓝色风筝,无论怎样,我把它拿回来了。 ”
  Hassan 我背叛了你 我放弃了你 我离开了你 你却还是你
  再一次回到阿富汗,再一次回到喀布尔,而却无法再见到哈桑,他是来忏悔的,但二十六年实在太长,Hassan等不到。他写给阿米尔的信中说“我梦到花儿再次在喀布尔街头盛开,音乐再次在茶屋响起,风筝再次在天空飞翔。我梦到有朝一日,你会回到喀布尔,重访这片我们儿时的土地。如果你回来,你会发现有个忠诚的老朋友在等着你。”
    Amir尔回来了,但是Hassan,你在哪里?
  Rahim Khan 说,“There is a way to be good again, a way to end the cycle.”
  于是我来了,Hassan,我来赎罪,我的罪和父亲的罪。
  命运的轮回,沉重的让我说不出话。
  Sohrab将是我心中永远的痛,Sohrab始终没有得到解脱。
   直至,天空再次高高地风起风筝。Amir再次割断旁边的风筝,在四分之一世纪后,再度用Hassan的方法,将对手打败。
  我俯视Sohrab,他嘴角的一边微微翘起。
     微笑,斜斜的。
     几乎看不见。
     但就在那儿。
    虽然,眨眼间便消逝不见。
    但我看见了。
    他的喉结吞咽着上下蠕动。风掠去他的头发。我想我看到他点头。
    “为你,千千万万遍。”我听见我自己说。
   然后我转过身,我追。
   它只是一个微笑,没有别的了。它没有让所有事情恢复正常。它没有让任何事情恢复正常。只是一个微笑,一件小小的事情,像是树林中的一片叶子,在惊鸟的飞起中晃动着。
   但我会迎接它,张开双臂。因为每逢春天到来,它总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许我刚刚看到的,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
   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的微笑。
     我追。
     为你,千千万万遍。
     只为你,哪怕千千万万遍。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8#
发表于 2012-8-28 14:03:01 | 只看该作者
  阿富汗——在读了追风筝的人后,我一遍遍的吟诵这个名字,这个故事感人至深——他渗透着阿富汗人民的血与肉,阿富汗民族骄傲而又悲怆的灵魂——这是个让人哀伤的故事。我很后悔两年前为什么没看清它——国家,民族,儿童,文化,辛酸和血泪,荣辱与背叛,信仰,赎罪与救赎,让人心碎的怅惘笼罩着我——也许在若干天后我会像以前一样把它忘记,但现在,我想着喀布尔的天空像太平洋的大海一样清澈湛蓝,干净纯洁,依然有美丽的风筝在上空飘荡——真主啊,如果你在那里,请保佑你的人民停止战乱,请保卫你的国家不受侵犯,请你赐予那里的孩子爱与被爱的力量——主啊,我从一本书里看到阿富汗人民饱受战争的创伤——主啊,这一刻,至少在这一刻,我真诚而又永久的期盼——我仿佛听见那个干净的嗓音无比坚定而又清亮地说道:“为你,千千万万遍!”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9#
发表于 2012-8-28 14:03:01 | 只看该作者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为你,千千万万遍。
  
  (NND,豆瓣嫌我的评论短,我才重复这么多遍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10#
发表于 2012-8-28 14:03:01 | 只看该作者
  先买的书,但一直没有放在书柜里。直到有一天偶然在HBO看了半截的电影,刚好从哈桑父子离家看起,一下被哈桑犹豫的眼神吸引。抑制不住激动,抱起书细细的品味,边读边心在滴血。书和电影都很好,建议都去看一遍吧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30 06:45 , Processed in 0.04694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