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风筝的人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1#
发表于 2012-8-28 14:02:50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阿富汗还在怎样的战乱中,不知道阿富汗人民处在怎样的水深火热中,不知道阿富汗领土在遭受怎样的蹂躏和摧残。战争、混乱、浩劫,所有这些不幸都只是一个处于东西方交界点的小国在承受。在同情阿富汗时而感到力不从心之余,只是尽自己所能去多了解一个灾难的民族,但是这里不想滥用同情,只是去感受一个异域文化的风俗。
      读了《追风筝的人》,我所感受的它不仅是一部极优秀的文学作品, 也反映了当地丰富的本土习俗。就是这样一个深受灾难的国家,它也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人文风采。卡勒德胡塞尼这位旅美作家让我们在领略了纯文字的忧伤之后,也看到了这个国家根深蒂固的传统风俗,即便是在逃亡美国之后,他们也保留着自己独有的传统。
      最先看到的是阿富汗的放风筝习俗,风筝在全书中是一个主要线索,串起了上层人物阿米尔及其仆人哈桑之间脆弱的友情。阿米尔少爷是普什图人,而小他一岁的、天生便是兔唇的哈桑是哈扎拉人;阿米尔是逊尼派,而哈桑则是什叶派。实际上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先赋地位和身份的差别注定了两人友谊的脆弱以及蕴含其中的悲剧,阿富汗人是注重血缘的,内部同样的存在种族歧视。这里不对故事做过多的叙述,通过这本书让我领略了阿富汗特有的传统风俗。在这里习俗的民族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冬天放风筝在阿富汗是一种带有名誉性的比赛,不像我们,是在春光明媚,吹着和风的三月,拉着风筝线在宽敞的地方乱跑,仅供娱乐,是纯粹的放风筝,而他们是斗风筝,他们尊重风俗,但是讨厌规则,所以斗风筝的规则很简单:放起你的风筝,割断对手的风筝线。而最体现乐趣的是在风筝被割断之后,有一帮孩子去追逐那个断线的风筝。如果追风筝的人手里拿着风筝,没有人能将它拿走,这是风俗,而不是规则。对追风筝的人来说,能够在这冬天的比赛中捡到最后那只被割断的风筝将是无上的荣耀,人们会将其挂在壁炉架之下供客人欢欣赞叹。就在哈桑追到最后的那个风筝时却被人强暴,阿米尔的懦弱使其对此视而不见。于是在以后的人生中,阿米尔走上了一条救赎与自救之路。这是一个关于背叛和赎罪的故事。
      风筝比赛后的一天是回历最后一个月的第十天,即伊斯兰教历的12 月10 日这时候开始为期三天的宰牲节,又称古尔邦节。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之一,是伊斯兰教传统的年节。古尔邦节是根据古代阿拉伯地区的宗教传说演变而来的。传说北部阿拉伯人的始祖先知易卜拉欣夜间做了一个梦,梦中安拉责备他有过失行为,启示他杀死自己的儿子伊斯马仪以考验他对真主的忠诚。易卜拉欣是个虔诚的信徒,决定杀死儿子,在他杀子献祭的时候,魔鬼撒旦三次巧言引诱易卜拉欣违抗安拉旨意,放走献祭的儿子,易卜拉欣不为所动,投出石块斥退魔鬼。安拉被易卜拉欣的坚定信仰所感动,决定以羊代替,在易卜拉欣举起刀子的一瞬间,安拉派遣特使牵着一只羊匆匆赶到现场,命令他宰羊代替献子。从此以后,阿拉伯民族便形成了在这一天宰牲献祭的风俗。公元7 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承袭了古代的这一风俗礼仪,把古尔邦节定为宗教节日之一。
      所有的穆斯林在这一天都按照传统习惯欢度节日,就像我们的春节一样。节日前,家家户户打扫得干干净净,精心制作节日食品糕点。节日显得格外繁忙,人们要准备宰杀的牛、羊和节日的瓜果;宰杀的羊必须满一百八十一天,牛是两年零一天。节日清晨穆斯林要沐浴熏香,穿戴干净整齐,到清真寺参加会礼,能入寺的只有青年及中老年男子。宣布参拜开始后,穆斯林们互相祝贺,互道节日祝福,然后由“伊玛目”(领拜人)带领,边颂赞词,边步入礼堂大殿进行节日会礼。参拜的时候寺内寺外所有的信徒一律向麦加圣城方向行磕头礼,礼拜以后观看宰牲仪式。礼节后便是各家各户的宰牲活动,经济宽裕的都要宰一只羊。宰羊之前,法师要祷告,完成祷告后开始宰羊,但是不能让羊看见刀,还要喂给羊一块方糖,据说这也是风俗——让死亡变得甜蜜些。宰好羊以后,立刻剥皮、掏出内脏、砍去头蹄、用水洗净、晾晒干燥、涂上作料,用火烤熟或煮熟,晚上全家围坐品尝烂熟的羊肉。还有一个分肉仪式,要求人们把肉分成三份,一份给家人,一份给朋友,一份给穷人。阿米尔的家庭在喀布尔是一个富裕且有声望的家庭,每年他的父亲都会把肉全部分给穷人。他说:“有钱人已经足够肥了。”
      追风筝之后两个少年的友谊已经破裂。阿富汗也经过一系列的动乱,君主制的终结、苏联入侵、内战、塔利班当权、911事件等等,国内的不安全使阿米尔随父亲去了美国,结束了优越的喀布尔生活,在美国他们过的很窘迫,对于阿米尔来说,流落美国是一种解脱,他可以把所有的往事埋葬。他可以继续学业,完成之后开始工作、恋爱、结婚。而哈桑则留在仍然动乱的阿富汗。
      阿米尔在美国的婚俗仍旧是按照阿富汗的习俗来操办。根据传统,如果子女到了合适的年龄,父母会帮他们物色合适的对象。主动提亲的一般是男方,男孩子的父亲会先到女方家里提出求婚,并带上儿子的照片以及一些礼物。无论女方对这个男孩满意与否,第一次一定要拒绝。此后,女方家长会与家人及女儿一起商量对男方的看法,等过段时间男方再次拜访时,女方家长就可以明确对男方表态了。不满意就直接拒绝,满意的话就提条件。女方家里会举办订婚宴会,就是所谓的“食蜜”仪式。之后是订婚期,一连持续几个月。随后是婚礼,所有费用都将由男方家庭支付。为了婚礼,阿米尔的父亲花了三万五千美元,那几乎是他父亲毕生的积蓄。阿富汗人的婚礼隆重而盛大,耗费堪称巨资。这就是一个明证。
      原来按照阿富汗的传统,新郎和新娘在结婚前不能见面,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婚礼当晚,有人在新人头上盖一块布,两人拿着一面镜子,从镜子里第一次看到对方。但现在随着社会的开放,镜中相见这一习俗慢慢被打破,婚前见面变得很平常,但是手拿镜子的习俗仍然保留了下来。另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仪式就是颂读《古兰经》。“毛拉”(伊玛目也称为毛拉,即领拜人)读《古兰经》,然后几个人用一块绿色的大布将新人盖在里面。过了大概一分钟,绿布掀开,念颂仪式结束。之后,双方家长给新人们手心抹上一种指甲花的染料,并用红布把手缠住,这样经过一晚上之后,手心就会有红褐色的印记,这种仪式只有在结婚或者生子等非常重要的庆祝仪式上才会进行,代表了最真挚的祝福。《古兰经》对于信徒生活的各方面,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经商等都有规定,信徒们的宗教信仰、世俗生活、人生礼仪都包容在其中。
      在阿米尔婚后不久,他的父亲去世了。阿米尔从小就渴望得到父爱的父亲,却经常偏袒哈桑的父亲,为儿子做了最后一件事之后安心的离去了。文中这一次涉及了阿富汗的丧葬习俗。据较详细资料,人死后要净洗,全身裹上写有经文的白布,送到清真寺,然后把尸体放在一个特定的木盒中。在清真寺举行仪式,然后亲友们护送尸盒到墓地。一路上都有“毛拉”念着《古兰经》,妇女们在后面号淘大哭,表示哀痛。穆斯林都有公墓,把死者从匣中抬出,放入事先挖好的墓坑中,死者的脸要朝向麦加的方向,以便死者能继续礼拜。穆斯林的葬礼比较简朴,没有丧服的规定。墓上没有标记,以示众生平等,反对个人崇拜。
    人生就是简简单单的从生到死,人生仪礼的模式是单纯的,大体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丧葬礼,在同一文化模式下的生命个体对共同的民俗生活具有相似的感知,所以不同民族也就有其自身的民间风俗,虽然阶段相似,但是内容不同,各具特色,各有风格。在我们领略了纯文学的美之后还能看到一个异域民族的不同文化之美,也算是人生的一个洗礼,了解了不一样的风俗,浸透了另一种文化。
  
  阅读书目: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008-11-19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2#
发表于 2012-8-28 14:02:50 | 只看该作者
  比起种族、战争、文化和宗教,我更偏向把它当做一部情感小说= =来看。好吧,说我俗也好,怎样怎样也罢,我真有些无法原谅阿米尔,他这算是标准的渣啊。陷害哈桑,然后抛弃哈桑和阿里,和自己的父亲逃去美国。虽然后来回国寻找哈桑,可哈桑已经死了!和他妻子一起因为保护阿米尔的房子死了!可能会说是因为战争、恶劣的环境造成的悲剧,大家只能惋惜,因为这不是单单某个人的力量造成的。但阿米尔懦弱又自私,最后却和妻子在美国平静的生活着,这太不公平了啊掀桌~!哈桑带着兔唇和私生子的秘密出生,从小以仆人的角色长大,没有上学,却善良又忠心。受到严重的伤害(是神马伤害自己看书吧= =)后,还被陷害抛弃。终于坚强的活下来却被正义束缚,又被拉辛汗找回来守护房子。灾难从阿里--哈桑延续到索拉博,阿里--哈桑是阿米尔的父亲使之延续的。哈桑--索拉博是阿米尔使之延续的。冥冥中“富人”不断的伤害着“穷人”。爱他胜过任何人又有神马用呢?就算是亲弟弟也还不是狠狠的伤害了。善待一切,别让自己变成草丛里的毒蛇,湖底的鬼怪。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3#
发表于 2012-8-28 14:02:50 | 只看该作者
  前面三分之二或者四分之三的内容,都显得拖沓,有着过份的抒情,让人变得没有耐心。不过到最后,也就是阿米尔回到那条“重新作一个好人的路”之后,才有了荡气回肠的感觉,才有了深深的感动。  感动于那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  感动于他对小男孩的赎罪似的乞怜。  不过后来还是在想,这书被传说得那么经典,是不是由于某种政治意义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4#
发表于 2012-8-28 14:02:50 | 只看该作者
         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      
  
      转型期开始的第一本书,我把它给了阿富汗,给了卡勒德·胡赛尼。洋洋洒洒22万多字,《追风筝的人》将悲悯的阿富汗人民、阿富汗文化描绘的栩栩如生。关于本书的详细内容在此我无须赘述,因为读过它的人都明白,我们无法主观臆断,将其简单的归结为爱情、友谊、救赎、忠贞...正如我们品苦丁茶一样,“行者意毒,墨客恋古”,但是我们共同体味出的重生之意却深深地在我内心打下烙印,的确,我最初的选择没有错,上天把它赐予了我,它使我坚定了信念,使我前方的道路更加光明。
  
      回到现实,看看摆在我面前的境况。诚然,我不具有阿米尔那样富庶的家庭,也不具有类似阿瑟夫一样的死对头,回首这18年,其实我最不具有的是像哈桑这样的仆人、挚交、帮手,更重要的是一颗火热的心,哪怕他是令人蔑视哈扎拉人,一颗愚笨而不能再愚笨的心!
  
      十八年,云烟散尽,有无数人情世故从我身旁悄悄的溜走,有的留下了画卷,有的留下了碎片,余下的也仅剩怀念。没有哈桑式的人物在身边,我独自一人,头顶着日月星辰,脚踏着奔波的步履,带着小丑一样的面具,以戏谑的言语,浮夸的表演,在成功之路上,彳亍前行。这样的行路方式,尽管能像乌龟一样,将自己伪装保护得近乎于完美,然而坚硬的外壳加上夸张的面具,将本可以属于我自己的哈桑、拉辛、索拉雅一个个撞倒,击碎,之后仍旧倔强的独立,扬着高傲的头颅,誓天。
  
      由此,我毅然的取消了欧洲游,也将韩国计划推迟至7月初,我明白旅游只是陶冶情操、拓宽视野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洗礼与重启。在看完《追风筝的人》之后,我不想立即拿起《灿烂千阳》,而是给予我一些时间,鼓起勇气,斟酌当初的决定:转型——重生。
  
      无论结果如何,“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现实将不会改变,新凤凰待烈火洗礼后会更傲展雄姿,展翅翱翔去远方;与此同时,亲自用叶筋笔勾勒图案的风筝也将缓缓飘起,使其畅然游于无垠天际,随风自由飘荡。
  
      至于我——或静坐于麦田,痴痴地望;或奔跑于草原,轻轻地追。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5#
发表于 2012-8-28 14:02:50 | 只看该作者
  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的情谊是这世间难得的宝藏,哈桑对待他的阿米尔少爷的那种我不愿称之为忠诚的友谊让哈桑自己变得勇敢而坚韧,我也很喜欢阿米尔的父亲,他拥有一个男人的力量和品格,我觉得我可以理解一个像他那样的父亲对自己的独子可能会有的期望,但阿米尔就是阿米尔,他没能变得如他父亲般地顶天立地,甚至在哈桑的友谊面前他也变得懦弱可耻,可是,好吧,也许风筝知道,阿米尔终究是幸运的,他最后获得了那孩子嘴角浅浅的微笑,他可以快乐地追他的风筝,因为可以弥补就是莫大的幸福!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6#
发表于 2012-8-28 14:02:50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在很多年前就读过,所以书评也是很多年前就写下来的,现在分享出来,供大家指指点点....
  
         高飞的风筝,就象希望一样,离我们很远,但是却始终被我们拽在手里。
  
    追风筝的人,风筝给你带来的难道仅仅是奔跑的乐趣吗?
  
    从来不了解,也从没想过去了解这个出了世界头号恐怖分子的地方,直到他的出现,
  用虽遭受过巨大苦难和不公,却依然纯洁如玉,保有一颗忠诚的心将我的目光紧紧锁住。
  
    哈桑与拉米尔,谁曾想到,一对身份悬殊的奴仆,身体里却流着相同的血.潜藏在人思想 中执拗的俗世偏见,给了哈桑与生俱来的低微和痛苦,但是他用始终如一,最原始的良善对待 他的主人,也是他的亲哥哥--拉米尔施以的不公和愚弄,并且发自内心的说出:“为你,千千万万遍!”
  
    拉米尔,理所当然的享受着出身所带来的一切荣光和财富,高高在上的俯视着哈桑的痛苦.他的懦弱给哈桑的人生带来了毁灭性的改变,而在良心的谴责下,他选择了用最卑劣的手段驱除内心的不安:赶走哈桑。
    埋葬或救赎,随着真相的揭露,拉米尔最终在人性的自我拷问下选择了后者.在风筝的追逐中,完成了一颗高贵心灵的最后升华:“为你,千千万万遍!”
  
  ....................................................................
  
    曾以为日本人在战争中变成禽兽是日本“和”文化和武士道精神的外延。可是了解了阿富汗人民在战争中遭受的来自俄国军队以及其它政权的蹂躏后,我终于明白战争其实就是为人类提供一个释放兽性的理由。前两年炒得沸沸扬扬的阿富汗虐囚事件女主角英格兰,在美国家中还是一个听话的乖乖女,可是到了战区,就变成了另人发指的刽子手,其原因也许正在于此。太残酷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7#
发表于 2012-8-28 14:02:50 | 只看该作者
      人性的懦弱和自私让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背负着一份自卑和羞愧。在狭窄的小巷尽头,年少的阿米尔在不远处亲眼目睹了忠诚的伙伴哈桑遭受巨大的摧残和凌辱,而哈桑自愿选择不幸遭遇的理由却是为了满足阿米尔自私的虚荣心。伟大的忠诚和懦弱的背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阿米尔从此丢失了心中那支自由翱翔于蓝天的风筝,长久生活在自我的阴影之中。其实,经历这种遭遇的又何止是阿米尔一个人。当我们以毫无准备的姿态面对各种心灵考验的时候,很多人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技巧来做出正确的选择。而随着岁月的涤荡和精神殿堂的构筑,曾经作出的错误抉择便开始无情地侵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寂静的夜晚无法安然入睡,饱受折磨。然而阿米尔是幸运的,当他的精神世界在无意识的麻木中即将崩溃的时候,他选择了自我救赎。他冒着失去幸福家庭、安稳生活甚至生命的危险,孤身潜回到战火肆虐的故乡,用奄奄一息的生命,顽强地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救出了魔掌,并最终让这个蒙受巨大心灵创伤而将自己深深封闭的孩子重新回到了灿烂阳光之下。
      现在的时间是上午10点,我正准备为刚刚合上的这本书写点什么。即使这本书仅仅是在网上购书时为了凑够得以免收配送费而临时塞进购物篮的,即使我一向不大读小说,即使这本书摆在我的案头已然数月……
      星期五下午打开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有这样一个诗意名字的故事能够稍许改变一下我一周以来极度低落郁闷的心情,这种心情仅仅是因为自己看到听到的东西没有一样能让我高兴的起来,即使这些东西是影像,是文字,是虚无的东西,但对我这么一个性情中人来说冲击力巨大……我是个理性的人吗?扮相似乎很有那么点意思,但内心却无法掩饰感性的力量肆意蔓延……
      我想自己应该调整一下,不能总是这么任由还无节制的感情在心灵中激荡并且影响到我的生活。
      这部360页作品彻底修正了我对伊斯兰世界的看法,这之前,在《文明的冲突》影响之下,我眼中伊斯兰,似乎是一个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怪物”,原教旨主义整天叫嚣向全世界追讨着不知何时欠下的血债,制造着一桩桩让无数无辜生命烟消云散的惨案,疯狂肮脏没有人性。而读完这本书,我遥想伴着黄沙和血腥的阿富汗,也许还应该有兴都库什山脉上皑皑的白雪,温暖的阳光,孜然飘香的咖喱羊肉串,泛黄的古老建筑,喀布尔的蓝天,天上的风筝,还有追风筝的孩子们……即使现在,那里没有人在意这些,美丽或破碎的景色,可怜或可爱的人们,没有人在意他们的死活,因为这个国度很久以前到不久以前到目前为止都经历着动荡和血腥。但,这些温润的元素是确实存在的,无法否认的。
      在朋友面前总是慨叹自己心已老,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总觉得自己看淡看穿一切,岁月的尘霜一度让我认为自己已经失去了感动的能量,正如青春逝去的阿米尔一度认为永远无法追回的那支风筝。 但实际上内心深处喷涌而出的感动再次让我感到了自己那颗仍未苍老麻木的心。
      追风筝,追的是什么,少年的时候,是一种骄傲,步入中年,就只是一种勇气。用书里话来说,这里有一条让你重新成为好人的路。那你有勇气重新上路,再次面对吗?这条路上,你要见到最不想见到的人,经历最厌恶的事,你要不断跌倒,能不能爬起,很难说。你还要追吗?如果无法面对,奉劝自己永远别踏上“重新成为好人的路”,从一开始,就让自己做个好人。
      哈桑给阿米尔的信让我泪流满面:“我梦到我的儿子长大成人,成为一个好人,一个自由的人……我梦到花儿再次在喀布尔街头盛开……风筝再次在天空飞翔……”哈桑,那个手上有厚厚老茧,老是带着弹弓的孩子,将陪伴我很久很久,在我心中,他将永远是忠诚和善良的代名词,这个人物就像飞的高高的风筝,让我渴望,让我追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8#
发表于 2012-8-28 14:02:50 | 只看该作者
  在哈桑为了阿米尔不顾自己的安全保卫风筝的时候
  当哈桑面对伤害仍然默默忍受的时候
  当哈桑知道一切真相,仍然保护朋友的时候
  甚至在朋友远在美国,还是天真的保护他们房子
  
  除了爱,人生没有其他意义。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我们晓得我们都有知识;但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爱心能造就人。
  
  为你,千千万万遍。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9#
发表于 2012-8-28 14:02:50 | 只看该作者
  新闻中了解到的阿拉伯世界的故事总是复杂、暴力和倔强,而作者给我们展现了伊斯兰人纯洁、善良、勇敢的一面,透着烤肉味和泥土味的文字,正是这个故事感人所在。
  任何无神论者对宗教世界的指指点点都是很难令人信服的,只有曾经身处其中的人才有可能公正客观地讲述那些鄙陋和光荣,除了真实还是真实,这点最为可贵。
  无论是阿富汗,加沙,车臣或者新疆,一些极端的穆斯林们以自己的信仰和肉体抵抗着外部世界的入侵,苦难过后是激烈的反抗,关于这个古老庞大的群体,总是麻烦不断。只有沟通和相互了解,才有可能化解仇恨。
  前半部写阿富汗的童年最为精彩,有普什图人与哈扎拉人,或者说逊尼派与什叶派的矛盾作背景,注定这会是个凄惨的故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0#
发表于 2012-8-28 14:02:50 | 只看该作者
  一晚上读完,心情复杂,感觉沉重。值得一看,关于负疚,关于心灵,关于我们不知道的阿富汗,塔利班....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9 18:38 , Processed in 0.04730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