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风筝的人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1#
发表于 2012-8-28 14:02:50 | 只看该作者
  很久以前读的了,而且,很久没有读第二遍了!
  所以,很多内容,都记不太清了,更何况,我读书一直是很快~然后还不求甚解!
  
  但是,很深刻的记得,因为追风筝的人才爱上外国小说,后来才陆陆续续读了一些别的!
  还记得坐在公交车上看这本书
  趴在床上看
  早上出门前抽空看
  迫不及待的想读完
  所谓引人入胜,应该就是这样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2#
发表于 2012-8-28 14:02:5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令人震惊的悲惨故事,一个人灵魂的救赎旅程,一个古老名族的乱世动荡……有时候,一部文学作品真的能够让世界的目光重新聚焦到那个被遗忘的角落,我不知道这本书在多大程度上塑造了西方人对穆斯林世界的看法,又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西方人对穆斯林的偏见。这部小说让我了解了阿富汗、塔利班;了解了普什图人和哈扎拉人,后者还有着中国人(或蒙古人)的血统;了解了斗风筝和阿富汗人的荣耀;了解了罗斯坦和索拉博……
  
  小说中阿米尔的父亲是一位真正的男人,一个因为背负罪恶而走向至善和伟大的人。哈桑是忠诚。阿塞夫是恶的化身,但并不是最恶俗最下贱的那种,他的恶似乎也是有“品级”的,是“受过教育的”恶,比如:他用强暴教训了哈桑之后并没有顺便夺走他的风筝,他在被索拉博的弹弓打瞎眼睛之后并没有立刻报复。拉辛汉则好比基耶斯洛夫斯基《十诫》里的“上帝之眼”,当然,他不仅仅“看”,而且还作为一个指引者,导演着命运的进程。阿米尔,是一部成长的心灵史,一部救赎的心灵史。
  
  其实,我最怀疑的是能否把这本书称作“小说”。这本书叙事性极强,场景和细节保真度极高,以至于令人难以相信其中有“创作”的成份。毫无疑问,这是一本自传小说,但我真的很想知道哪些部分是真实的,哪些部分是创作的。书中有太多的前后呼应,难道这一切都是真实的故事吗?难道生活真的比故事更精彩吗?
  
  顺便说一句,这部作品的电影改编糟透了,叙事和人物塑造都差到极点。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3#
发表于 2012-8-28 14:02:50 | 只看该作者
      对我们这种不关心政治的人来说,阿富汗不过是众多国家中在平凡不过的一个,战争对于已经习惯现世安慰太的我们早已经恍如隔世。
     若没有轰动天下的911事件我们不会知道一个叫本拉登的男子,也不会了解到一个领土五分之三交通不便农业是主要的经济支柱,但可耕地还不足农用地的三分之二,人口只有2900万,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这样一个地方。
      战争是可耻的,发动战争是无耻的。战争烟火下的人民是痛苦伟大的。
     故事始于春暖花开结束于战火纷飞,那里现在看来无比可怜的难民也曾在穿梭于明亮的街道,在碧绿的草坪单纯的放着风筝,四周的街角飘着香喷喷的烤羊肉的味道。而不是如今战火纷飞下的残垣断壁。更不是一群未曾拿笔便先学会拿枪保护自己眼神犀利满眼防备的孩子。
     两个阿富汗少年梳理一段阿富汗战争史,一个住别墅衣者光鲜举止高贵优雅的阿米尔少爷,另一个住破帐篷天生兔唇的残疾仆人,一个一出生便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4#
发表于 2012-8-28 14:02:50 | 只看该作者
           看完最后的“我追”两个字,心情没了多少激荡。可能是情节渐趋平缓,可能是看书时间拖得太长,也可能因为在家里读完的最后几章。当初的动容变成了此刻的平静。故事的参与者多已离去,新的故事刚刚开始,我猜,以后的故事将充满美好。
            下面的文字有些无病呻吟。既然读完故事,总会留下些许东西,哪怕是几声呻吟。
            在我看来,这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成长是个夹杂着喜悦和痛苦的过程,给以后的自己留下或美好或心酸的回忆。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人的参与,正是这些参与者的差异性造就了成长道路上故事的精彩。有的人对于恶人敢于拉满弹弓,有的人却躲在墙角目睹他人施暴于好友,有的人为了挚爱终生未娶,有的人却对自己好友的妻子毫不客气…当此刻成为过往,是非自明,或回避,或遗忘,或忏悔,或救赎。能否心安,只有亲历者自己能够知晓。
           成长不只是下巴的胡须日渐浓密,不只是额头的皱纹日趋明显。外在的行动--将侄子救出苦海也并不能标志成长的完成,成长更多时候是个心理的过程:敢于直面自己的过去,承认那些为人不齿的往事,接受那个想想就会反胃的曾经的自己。过去的罪行导致善行,内心必然会获得救赎。
           每个人的成长历程都是一个故事:或者如《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那个美好的梦境,或者是凤姐为了获得绿卡不惜自我作贱,或者是肖申克监狱中的替罪羊为了自由而卧薪尝胆,或者如梅岗城的小姑娘经历的一场不公平的官司。虽然,我们的成长历程没有那么多跌宕,但,我相信从这些故事中我们会看到自己的影子。一路走来,更多的人不再奢求什么宏大的梦想,只求如同阿米尔,回首往事时自己能够心安。谁都渴望自己哈桑得多一些,即使阿米尔的父亲一些也能接受,至少,对无耻之徒他敢反抗,不惜送掉自己的老命。但现实是,更多时候我们是懦弱、逃避的阿米尔。所以,我们的内心也有这样那样的悔恨等着自己去消化,有一个遭人鄙视的自己要被救赎。
            对于阿米尔的懦弱、回避我没什么愤恨,因为我知道自己可能还不如他。我也在逃避,逃避压力,逃避现实。只愿有一天,自己也能如阿米尔般,夹杂在一群小孩中间,心安理得地追逐心中的风筝。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5#
发表于 2012-8-28 14:02:50 | 只看该作者
         南美小憩之后再次“转战”中东,捧起《追风筝的人》。这本书说实话我是怀有很大期望去读的,结果也应我所愿,得到了一些平日里不能触及的东西,比如人性,比如救赎。也许我们对这些词并不陌生,可以说是耳熟能详,电影里,交谈中多会听到类似的字眼,司空见惯了。但是我们也只是语过耳边而已,从未从心灵深处去触摸这些词语。读完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长这么大第一次体验到了什么是人性的救赎,随着黑白文字可以说是身临其境,感受颇深。感动和思考庶几近之了。
  
         纵观全书,用37度2的温度去书写和讲述,字里行间凝聚着2个词:友谊和救赎。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该如何抉择?
  
         全书开篇第一句话算得上大师级的:“我成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个阴云密布的寒冷冬日,那年我十二岁。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趴在一堵坍塌的泥墙后面,窥视着那条小巷,旁边是结冰的小溪……”倒叙的手法拉开了回忆的序幕,同时为后面的弥天大谎埋下伏笔。童年的友谊纯洁无暇,童年的回忆干净美好。有人说这本书是三分读其一,其实我也认同,前半部分阿米尔与哈桑的童年生活描写的很精彩,与很多描写儿童的小说不同的是,作者把孩子内心的那份邪恶和懦弱刻画的很到位,人物形象也塑造的很饱满,加之精彩曲折的故事情节,所以读完之后用一个词来形容:惊艳。
  
   但是中间部分关于阿米尔与父亲逃往美国的章节与前半部分相比就显得单薄了很多,很多情节和人物都成为累赘,我就要在心里暗暗念叨了:这弥天大谎啥时才能揭晓?最后一部分还是可圈可点的,心灵救赎曲折历程与故人相继离世足以让人感动和震撼。结局温馨而美好,淡淡的美好。又是“淡淡的”,我太喜欢这词儿了!中庸之道好啊,不极端不重口味,讲求合乎情理、顺其自然、曲径通幽是大师文字的境界啊。
  
        最后详细的说一下关于中东地区的一些问题。也是我近来时而思考的。
  
        阿富汗,这个中东国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以前是“穆斯林”“巴米扬大佛”,现在变成了“基地组织”“塔利班”的代名词。在新闻联播中,在美军的袭击画面中,在人道主义救援的现场中,我们看到了阿富汗。可是,在战争的旋涡中,身处泥潭的阿富汗究竟是个什么模样,阿富汗人民的真实面目是什么,我想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到答案和真相。就像陈丹青接受凤凰卫视时说的话,现在的一些事实都被现象盖住了,人云亦云,往往得到的并不是真相和本质,所以溯本求源,还是书中来的真切和诚实。911事件过后,全球恐怖袭击肆起,就连中国人提到塔利班和阿富汗也谈虎色变,人肉炸弹、自杀性爆炸、虐待战俘等等情景都会浮现在我们的脑中,阿富汗人是好战的,巴基斯坦人是好战的,就连前一阵子巴基斯坦和以色列打的不可开交之时我们就会说一句:越穷越打,越打越穷。其实我们都错了,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上帝赐予这个穆斯林世界石油,石油转化为金块,金块换得入侵和杀戮。塔利班一开始是由人民圣战组织组成,为阿富汗人民求解放求自由,可是打退苏俄盟军后塔利班便逐渐变质了,违背了真正穆斯林的信仰和《古兰经》的教义。用书里拉布幸的话说是:这些人坏透了!
  
       《追》与《三杯茶》都是讲述中东的感人小说,后者的主人公穿梭于巴基斯坦和美国,前者的主人公从美国回到阿富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重回故地,物是人非,过去的童年已不再。阿米尔说:以前,这里整街都是羊肉串的香味。而如今到处是汽油和血的味道。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有种方法叫做比较分析法,有了比较才有差异,才能显现出症结之所在。美国人民自由民主富饶的生活和中东战乱,独裁,杀戮的世界可谓南辕北辙。911事件后美国人民还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的,反求诸己是民族进步的表现,虽然战乱仍然不断,交火时有发生,但是我们也算找到了彻底治理中东地区的解药:尊重人性和普及教育。不是炸弹和坦克,这就是小布什愚蠢的一点。
  
          看完原著后,书的扉页里写着本小说正由梦工厂投入拍摄。于是我又在网上找到了这本书的电影版,看完之后还是老问题,电影翻拍不如原著好,我们也不能吹毛求疵,毕竟影视语言是不能和文字语言相比的,但是在读完这个美丽温馨的故事之后在银幕上见得真实的一幕幕,这种感觉还是很奇妙的,很满足,乐趣就在于此,足矣!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6#
发表于 2012-8-28 14:02:50 | 只看该作者
      《追风筝的人》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估计不同的读者应该有不同的答案。然而,能够一致肯定的是,该书得到广泛的反响,主要是作者卡勒德胡塞尼向世人展现阿富汗不为人知的一面,也是换个角度来呈现与众不同的世界观。
  
      有人认为《追》的主角是阿米尔与哈桑,讲叙他们友谊、兄弟之情。在这样的主线里,种族矛盾、嫉妒与欺骗、背叛与救赎穿梭其中。以下是我感受最深的体会。
  
  一、亲情却不能超越种族分隔、社会阶级
  
         阿米尔的父亲隐瞒阿米尔,没有告诉他真相:阿米尔与哈桑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阿米尔的父亲是普什图人,哈桑的妈妈是哈扎拉人。阿富汗的人群被分为结果阿米尔是普什图人与哈扎拉人。普什图人曾经对哈扎拉人妄加杀戮,迫使他们离乡背井。种族矛盾也意味着社会阶层分层,大多数普什图人成为上流人士,而哈扎拉人却成了社会的底层。虽然阿米尔的父亲与哈桑是父子,但由于种族世代的矛盾、世俗的眼光使得阿米尔的父亲无法承认哈桑,只能够让哈桑留在身边,成为仆人,照顾阿米尔。在血浓于水的亲情前面,种族分隔与社会阶层分层思想的根深蒂固让阿米尔的父亲永远无法完成之于哈桑的父亲的义务。
  
         最后,阿米尔千山万水回到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其实是阿米尔对于背叛哈桑,以及阿米尔父亲对哈桑的亏欠的一种自我救赎。从更高层面来说,作者是想通过这种个人救赎来呼吁对因种族矛盾与社会阶层分隔造成的背叛与欺骗的救赎。
  
  二、盗窃的更大更高意义理解
  
       “没有比盗窃更十恶不赦的事情了,阿米尔。”爸爸说。《追风筝的人》作者借阿米尔的爸爸之口道出自己对盗窃的深刻理解——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一条性命;你偷走他其自身为人父的权利,夺走他子女的父亲;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
  
       他对盗窃的理解通过扩展盗窃对象的内涵外延得到升华,如性命、完整家庭、真相、公平等等。但似乎卡勒德胡塞尼进一步控诉层面与力度不仅满足于此。当战争席卷阿富汗时,“废墟和乞丐,触目皆是这种景象。……如今乞食的多数是儿童,瘦小、脸色冷漠,有些不超过五六岁。妇女裹着长袍,坐在繁忙街道的水沟边,膝盖上是他们的儿子,一遍遍念着:‘行行好,行行好!’还有别的,某种我一开始没有注意到的事情:几乎见不到有任何成年男子在他们身边——战争把父亲变成阿富汗的稀缺物品。”战争以及塔利班是不是将一个个家庭应有的幸福美满给夺走,将国家应有的繁华自由给夺走,他们才是最暴戾的盗窃者。
  
   三、追风筝——不在乎追·什么
     
         作者运用了一种轮回的手法来讲叙这个感人的故事。哈桑为他的主人阿米尔作出任何牺牲。为你,千千万万遍。故事开始,追风筝的人是哈桑,为的是主人阿米尔。故事结束,追风筝的人是阿米尔,为的是他兄弟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这种亏欠与救赎的轮回,估计没人会逃避。也许有很多人问如何才能逃避这样的轮回,或许禅僧能给我们一点提示:谁把你捆在轮子上呢?
  
        不管这风筝为谁而追,为了何种目的而追,是否能够追得上,风筝是否能够随风飘到彻底展开的双臂里,已不再重要。关键是,追的过程,追能够给我们带来的喜悦或情感释放。或许,人生正是如此。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7#
发表于 2012-8-28 14:02:50 | 只看该作者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始终贯彻着整书!
  
  战争、种族歧视,世界为什么如此混沌,战争带来的整个人生的毁灭!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8#
发表于 2012-8-28 14:02:50 | 只看该作者
         本篇有些文不对题,也不是什么文学鉴赏和评价,像后面说的,只是个人觉得相似度虽不高却也有些意思的比较。文中所陈也仅是个人愚见。
     
      我在图书馆遇到的是09年6月第28次印刷版,再印了这么多次。
      前言中,作者的妻子在鼓励作者投稿时说这本书将让人们看到阿富汗人的另一面。我也确实看到了。
  
      记得那时我还是个小学生,2001.9.11,世贸大厦突然塌了,如今已过去近十年,本拉登刚死不久,众人皆说这真真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不太记得当年那场灾难的细节,我只隐约记得从某天起,央视在某个时段开了一档节目,专门报道阿富汗战争。那大概是我对于那个中东国家最早的印象。又记得读中学时,周围人总是在提及阿富汗战争时说着美国人的不是:不热爱和平的表现,别有目的...诸如此类。历史教科书上也只提到2001.9.11,飞机撞向大厦,之后,美国人发动对阿战争。
      再过了很久我读了这本颇受好评的书,之前有许多人推荐过,我却把这件事延到现在,于是我大约了解了9.11之前的一些事,一些我不曾知道的事。查了资料后,我本想就这段历史做个评价,但思及如今正热的利比亚问题,我觉得可以做个相似度虽不高却也有些意思的比较。
      前苏联以侵略者的身份攻打阿富汗,普什图人组建塔利班,以铲除军阀、重建国家为目标,一说此时美国人扶持塔利班,谋求中亚军事存在永久化。总之,塔利班后来掌权,又化身极端民族主义者。关于那个时期阿富汗国内的种种状况,作者在书中已有描述,我不再多说,但我想引用让我感触较深的两段阿塞夫说的话:
      “如果你没那么干过,一定不知道‘解放’是什么意思。站在到处是靶子的屋子里面,让子弹纷飞,忘掉负疚和悔恨,知道你自己品德良好,善良,高尚,知道你自己在替天行道。真叫人兴奋。”
      “那也不算什么秘密,谁都知道新政府仇恨有钱人。他们出身贫贱...现在用枪口指着我,向我下令。他们手臂别着新政府的旗帜,胡言乱语说什么有钱人通通该死,仿佛他们翻身的日子到了一样。到处都是这样的事情,冲进富人家里,将他们投入监狱,给志同道合者树立起榜样。”
      两段都是关于塔利班作为的描写,看到这两段,有种莫名的熟悉感,具体是什么,各人有各人的体会罢。
      9.11之后,美国人来了,或许他们真的是向那些处于苦难深渊的阿富汗人伸出了援手,拉他们脱离那塔利班掌控下的苦海,至少我个人并不认为他们有什么别的不可告人的目的(捉拿拉登和打击恐怖主义不算“不可告人”的目的)。
  
      接着说说利比亚。卡扎菲是个专制统治者,朝野上下充满了他的(家)人,反对派想要推翻他的专制统治。两边交战,北约由法国牵头出来帮助反对派,空袭持续了很久,也有某些国家政府对利比亚问题总保持着摇摆不定的态度:卡扎菲政权还是反对派?的黎波里还是班加西?这是个问题。
      战事尚未结束,我们难下定论。但读完此书后,我又想,倘若反对派成功,利比亚的未来会否像当年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一样。大约不会吧,我不知道,只有等待最后,时间给出答案。
  
      最后再回到原著。书的最后,阿米尔仿佛又看到了他童年时的喀布尔,童年时的阿富汗,看到了阿富汗人苦难的结束,美好生活的到来。他们重新开始放风筝。少年时,哈桑为阿米尔追风筝,后来,阿米尔为索拉博追风筝。
     
      为你,千千万万遍。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9#
发表于 2012-8-28 14:02:50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这本书不好,读到一半我被颠覆的剧情震惊了,什么曾经仆人的儿子真是父亲的私生子,我自己看着原著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自己没有理解,感觉就跟老掉牙的中国家庭伦理剧有什么区别。但是我很喜欢描述民族遭际的部分,还有父子移民到美国后的父爱的描写,这些是这本书出彩的地方。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90#
发表于 2012-8-28 14:02:5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又把这本书翻出来看了一遍,虽说很几年前的我想法有差异,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 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不管最后怎么样,为了你,付出所有,因为——值得。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9 18:10 , Processed in 0.0518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