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风筝的人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1#
发表于 2012-8-28 14:02:40 | 只看该作者
    在我的身边也有这么一份友谊。
       “ 为你,千千万万遍。”
        在作者的笔下,有时候会掠过自己的影子。会不禁停下来想想:诶,这不就是我自己吗!?
        有那么几次,发自内心的憎恨阿米尔,怎么可以对哈桑这样?怎么可以辜负这么一份友谊?但是,有时,我又何曾不是这样呢。我们又何曾不是为了让自己的内心好受些,而去伤害那个已经为了我们遍体鳞伤的人。我想这就是人性,总是免不了自私。但作者的一生都几近活在这件事所带来的深深的愧疚中。如果那时不那么冲动,不那么自私。
        看到最后,才知道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惊不仅仅只是在于哈桑的无私,哈桑的付出。更在于,有时候,命运就是那么不公平。同样的父亲,但却不能享受到平等的权利。不过阿里弥补了哈桑的父爱上的缺失。阿里和阿米尔的父亲,我想,阿里更能称的上是一名优秀的父亲。
        哈桑走的那天下雨了,知道父亲病情的时候也下雨了。这两场雨,也让我的心饱受悲伤与阴郁。就在哈桑离开的时候,他们每个人的心中会是多么的排江倒海。那份在心中深深的感情,却无法表达。这雨水中混杂着友情,亲情......
       父亲一直就是一位铁血男儿。即便一把枪对着他,面对死亡的威胁,他还是会站出来,因为他无法忍受这么一份不公;他把食物券扔下的时候,始终有一股傲气,不懦弱,不低头的气息。我想父亲的骄傲,不屈,也是为了弥补那么一份愧疚吧。从始至终,在作怪就是那份虚荣。如果他勇敢的说出哈桑是他的儿子,那么哈桑也就不会不认识字,不会只是个仆人的儿子,阿塞夫也就不会欺负他....但这一切又有什么用呢?赎罪和弥补,永远都带来不了什么,最多也只会让你的心里少几分自责。父亲说他最憎恶的就是欺骗,但是,他却欺骗了哈桑一生,哈桑也许到死都不知道原来他和阿米尔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最为令人恐怖的还是别人的看法,也就是虚荣。我们总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名誉,为了自己的安心,而不惜出卖最爱我们的人的感情。但是什么都不可以重新来过。就好像,和索拉博放风筝的时候,“我”不会真正的回到12岁,回到那个冬天,回到那个小巷子里。时间是永远都无法倒退的,有些人错过并不在。
       这也许不公平,但几天内发生的事情,有时甚至是一天内发生的事情,也足以改变一生。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2#
发表于 2012-8-28 14:02:40 | 只看该作者
  年少时不成熟,没有勇气,设身处地的想想,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需要挺身而出,面对的是有可能失去生命,我也未必有这个勇气。年纪长些,对自我的救赎,主人公还是很善良的,只是当年没有勇气去坚持这一份善良。对他我觉得没有什么可以批评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3#
发表于 2012-8-28 14:02:4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是简单的情节。
  出于懦弱,出于嫉妒,出于种族,对身为仆人而其实是同父异母的弟弟有着复杂的感情。时光荏苒三十年后,真相和累积的愧疚转动了因果。
  
  中间涉及许多政治和宗教,大致会对穆斯林的世界有所了解。
  忽然想起《穆斯林的葬礼》。笑,现在看它大概很难理解几十年前的年轻小孩为之哭泣的原因吧。
  
  要说有所触动的话,那就是不要犯让自己后悔和遗憾的错。无论当时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
  
  追风筝的人不比罗拉,他没有那么勇敢,没有那么干脆。很讨巧的角色在于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4#
发表于 2012-8-28 14:02:40 | 只看该作者
  说这本书让我泪流满面绝对没有夸张,第一次哭出来是哈桑说,你可以告诉我,我可以改。第二次是看到哈桑的儿子拿着弹弓像他的父亲那样对着阿塞夫的时候,之后我便看一点哭一点。本来对哈桑就这样死了很郁闷,可当我看到哈桑的儿子出场后,我就得哈桑的生命确实得到延续。至于说它到底要表达什么,我觉得无法一概而论,我想,一部好的作品应该让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看出不同的东西吧。还有,我自己的一点小建议,在看这本书之前,最好不要看电影,这部电影确实不怎么样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5#
发表于 2012-8-28 14:02:40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真的,给我的触动太大了
  那样的友谊经历过背叛之后
  该是怎样的伤口
  又需要什么样的过程
  才能重新愈合
  十几年后
  你是否依然记得那个为你追风筝的男孩
  你是否记得他因你而受得委屈
  你是否记得
  他虔诚的言语
  为你,千千万万遍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6#
发表于 2012-8-28 14:02:40 | 只看该作者
  一直不停的美化美国人,不就是因为自己后来住在美国了么
  笔端流露出对美国的各种向往和若隐若现的优越感
  在作者心中,哈桑再怎么好都是奴隶,撇开那些假慈悲种族反思,懦弱不谈,在作者内心深处,他就是高人一等
  不就是为了卖书么,连带把自己国家民族同胞全部骂一遍,顺便把自己也骂了,你说这书美国人能不爱看么?
  就像一人当众拍我马屁,连自己尊严都不要了,把自己兄弟姐妹全骂一遍,我只想说,这人,真贱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7#
发表于 2012-8-28 14:02:40 | 只看该作者
  在这本书被我看了三分之一的时候,也就是哈桑被阿米尔赶出了家门的时候,我放下了书准备睡觉。入睡前我一直零零碎碎的回想着书里的情节。这个时候,我还并不知道哈桑和阿米尔身份的秘密。哈桑还是那个“为你千千万万遍”的虔诚少年,而阿米尔是那个懦弱少爷。
  我以为一切的过错源于阶级矛盾。
  阶级这个概念早在TC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时候就被有意藏了起来,或者它成为了统治者炫耀的种工具。是的,统治者。我一直被教育TC的统治者是广大人民,而我们社会再无阶级可言。而阶级这个东西,正如清朝的八旗子弟与平民,民国的军阀子弟与平民,革命时期的革命人士子弟与平民,再然后的国有企业管理人与平民到今天的富二代、官二代与平民一样,一直有形或无形地突兀在两个层次之间。就像今天的民族平等一样,那些自视甚高的大城市里人一向视有着高鼻子和深邃轮廓的新疆人为小偷一样,道貌岸然。我就不信这TMD是相貌歧视!
  
  现在我吐槽完了我最愿意吐槽的部分,至于剩下的三分之二,我是在失眠的时候读完的,那感觉很糟糕,像是在一杯浆糊里添加香槟酒。不过故事的整体不错,我为我的失眠的夜晚感到安慰。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8#
发表于 2012-8-28 14:02:40 | 只看该作者
  
  最早看到“追风筝的人”五个字,是一个挚友的Q名,这位只看了三次1/2这本书的朋友,亦是我愿意追的风筝。今天翻起这本书,就深陷其中了。看书很少会痛苦的,这本书便是会让你痛苦的其一了,尤其是作者引以为傲的一个个“高潮”,当真震得你直抓头皮,恶狠狠地希望作者不这么可恶,偏要安排这样虐的情节来。
  
  封底上瞥到一句话,似乎说“风筝”是隐喻,隐喻男主人公Amir想追求的那种、趋近与他父亲的仗义的气质和心性。这种隐喻很合理,但我感受到的,确非如此。
  
  Amir追到风筝之前,唯一能概括他的词大概就是“懦弱”了,并且是一次次、令人痛心的懦弱。不能谴责一个孩子在强权面前选择躲避,但当从所作所为上来看,懦弱的Amir选择的却是逃避一切:强权、心理的谴责和良心。当他逃避良心的时候,正是他把Hassan赶走时,那种表现出来的无责任感,和无可奈何的Ali以及背黑锅的Hassan一比,再扎人不过了。
  
  而另一个有着悲惨命运的Hassan,则表现出对“风筝”——这里我认为风筝是其效忠的主人 的惟命是从。惟命是从是个中性词,说的是他无条件的效忠,即便是被一次次的背叛,并对背叛心知肚明后,选择的仍是对Amir的怀念、对Sohrab说Amir的大恩德、直到死都是为了保住风筝的房子。Hassan选择这样的效忠多半是因为Baba对他和Ali太好了,无以为报的他就自然将这种忠诚转移到少主身上。这是一种感动的友谊吗?我看到的是单方面无止境的付出,无边际的信任和一次次令人扼腕的背叛。不双向,不对等,或许真如Assef所说,主仆关系而已。
  
  Sohrab这个后来出现的人物亦给我很大的震撼。他的命运比他爸爸更为凄惨,一次次的相信不同的人,却一次次被不同的人抛弃。他相信的人伤害了他,他爸爸相信的人也貌似的放弃了他,他很难再去承受这种被放弃的滋味,选择了最后去离开。而后陷入黑暗中,给了Amir赎罪的机会。
  
  说赎罪,但谁都知道。对于Hassan的恩德,Amir和Baba都无以为报。有着兄弟的血缘,却被选择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被对待。活在不同的阶层,扮演着截然相反的角色。同样的对你好,一边是施舍,一边却是应得。这种时间铸就的友谊,这种瞬间被弱点征服的背叛,又有什么话可以说呢?又会有什么方式可以去弥补这一生的伤害。再追一次风筝,也追不回被割断的心。
  
  也许如原作者所说,书最动人的地方就是真实。这种细腻的笔触,即使是译文,遇到强烈冲击性的情节,也不觉得唐突了。接下来或许看看《灿烂千阳》,再感受这样的笔调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9#
发表于 2012-8-28 14:02:40 | 只看该作者
  支教培训,去贵阳的卧铺上,借了崔的书,完成了这本不算厚的书。
  看到封面总会在脑海里编织一幅画面,四周破旧不堪,“贫民窟”点缀在富丽堂皇的西域建筑中,两个孩子追逐着自己的风筝,在纵横的街道里奔驰,天空中有他们的梦想。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0#
发表于 2012-8-28 14:02:40 | 只看该作者
          岁月是一把有情有意的刻刀,他会在你的心里刻下很多让你刻骨铭心的玩意。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读起来很有点意思,感觉像是一种无懈可击的忠诚还有忠贞不渝的追随。
  
        深深的沉迷于小时候少爷与仆人的故事,或许是对那个陌生世界的好奇,但是故事的情节没有什么亮点,像是看了一遭经不起推敲的电视剧,少爷为了陷害仆人,把名贵的手表和钱财趁着仆人不在放到了他的被褥下面;以及再后来被告知那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还有那个被就的那个小孩在身披铰链,被训练着跳舞的情况下竟然会有弹弓在身上。
         假如这一切真的就是发生了,那么对塔利班的表述真的就是那个样子么?我读起来感觉那是完全美国意识形态的丑化,根本等同于美利坚的宣传。我觉得事情绝对不可能完全这么跟宣传的相吻合,即便是他们可能真的就是那么坏。
        亲身经历的感触,与跟着宣传的捏造读起来真的就是千差万别。
  
        虽然有这么些无法让我满意的情节,但是读完之后仍然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于是我怀着我比憧憬的心情,下载了电影版,据说电影还是在中国的喀什拍的
       看着看着,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与书本比起来电影所表现出的东西太空洞,太无力。
  
       是好书么?也许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4 09:42 , Processed in 0.04574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