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风筝的人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1#
发表于 2012-8-28 14:02:40 | 只看该作者
  作者就是用整本书来解释“愧疚”两个字,感人至深,发人深省。人与人之间永远都是不平等的,家庭,地位,金钱,能力,智慧,环境,诸多的因素让人与人之间的完全平等变得不可能,但是在真情面前,人,最终都会被被剥得精光,除掉一切的修饰和伪装,真情面前,人人平等。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2#
发表于 2012-8-28 14:02:40 | 只看该作者
  阿米尔两次追风筝,第一次,他追的是父亲的认可,第二次,他更成熟了,迈着更坚定的步伐,他追的是多年来丢失的人性(虽然有点严重哈)。
  不厚的一本书涵盖了太多的内容:种族、战争、友情、亲情、忠诚、背叛、赎罪、悔过……人都难免犯错,可是,有的错误却会让人追悔一生,永远都无法挽回了。尽管如此,阿米尔最终在犯的错误中学会了责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3#
发表于 2012-8-28 14:02:40 | 只看该作者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往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的26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条荒芜的小径。  
  
  哈桑,那个兔唇的哈桑,那个追风筝的人。
  
  无关乎这些事,因为历史不会轻易的改变,宗教也是。最终,我是普什图人,他是哈拉扎人,我是逊尼派,他是什叶派,这些没有什么能改变的了。没有            
  
  随着时间的过去,肿胀消失,伤口弥合。不就,他的嘴唇上就只剩下一道弯弯曲曲的缝合线。到下一个冬天,他变成淡淡的伤痕。说来讽刺,正是那个冬天之后,哈桑便不再笑了。
  
  我仍有最后的机会做决定,一个决定我将成为何等人物的机会。我可以冲进小巷,为哈桑挺身而出——就像过去无数次为我挺身而出那样——接受一起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后果。或者我可以跑开。
  结果,我跑开了。
  
  有一部分的我渴望有人醒来听我诉说,以便我可以不在背负这个谎言度日。但没有人醒来,在随后而来的寂静中,我明白这是个下在我身上的咒语,终此一生,我将背负这个谎言。
  我想起哈桑的梦,那个我们在湖里游泳的梦。那没有鬼怪。他说,只有湖水。但是他错了。湖里有鬼怪,他抓住哈桑的脚踝,将他拉近暗无天日的湖底。我就是那个鬼怪。
  
  对我来说,美国是个埋葬回忆的地方。
  对爸爸来说,这是个哀悼过去的地方。
  
  早在俄国佬的军队入侵阿富汗之前,早在乡村被烧焚、学校被烧毁之前,早在地雷像死亡的种子那样遍布。儿童被草草掩埋之前,对我来说,喀布尔就已成了一座鬼魂之城,一座兔唇的鬼魂萦绕之城。
  
  而我的理由是:也许在某个地方,有某个人,因为某件事,决定剥夺我为人父的责任,以报复我曾经的所作所为。
  
  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就没有得到更伤人。
  
  我希望阿辛汗没有打过电话给我。我希望他没有把真相告诉我。但是他打了电话,而他揭露的事情使一切变得面目全非。让我明白我的一生,早在1975年冬天之前,回溯到那个会唱歌的哈扎拉女人还在哺乳我的时候,种种谎言、背叛和秘密,就已经开始轮回。
  那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他说。
  一条终结轮回的路。
  带上一个男孩。一个孤儿。哈桑的儿子。在喀布尔的某个地方。
  
  真主真的存在,他必须存在。而如今我将祷告,我会祈祷他原谅我这些年来对他的漠然不觉,原谅我曾经背叛说谎作恶而未受惩罚,只有在我的危难时刻才想到他。我祈祷他如经书记载的那样慈悲、仁爱、宽宏。我朝西方磕头,亲吻地面,我承诺我将会施天课,将会每天祷告,承诺我在斋月期间将会素食,每当斋月结束,我会继续素食,我将会熟背他圣书里的每个字,我将会到沙漠中那座温湿难当的城市去朝圣,也会在天房之前磕头。我将会践行所有这些,从今日后,将会每天想他,只要他实现我的这个愿望:我的手上已经沾上哈桑的血,我祈求真主,别让他们沾上这个男孩的血。
  
  微笑。
  斜斜的。
  几乎看不见。
  但就在那儿。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4#
发表于 2012-8-28 14:02:40 | 只看该作者
  我有心里的风筝嘛,没有。主人翁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他有自己的风筝,最最纯真的友情,但是飞走了,失去了,终身的愧疚。看完这本书以后,久久不能平静,那么沉重的友情在现在社会是越来越少。心里很难受,有时候想如果没有看这本书该多好。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5#
发表于 2012-8-28 14:02:40 | 只看该作者
  客观上的主线,全书的矛盾集中在人类集体思维造成的家庭伤害(父亲迫于传统思维不敢承认哈桑),社会动荡(什叶派与逊尼派的种族迫害),国家价值(索拉雅在从阿富汗到美国价值观转化的迷茫)。
  主观上的主线,个体在面对种种伤害时选择的路,父亲的退缩,阿米尔的自我救赎,哈桑的默默承受。。。最可悲的是众多在思维冲突中被剥夺了生存权力的民众。
  最需要救赎的是人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6#
发表于 2012-8-28 14:02:4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部关于自我救赎的小说。友情,夹杂了欺骗和背叛。我无法忍受这无情的字眼。欺骗,就意味着抹杀了了解真相的权利;背叛,就意味着除去了获得真心的机会。被自己信任的人出卖,又或者是背叛自己的发小,我想我会一辈子惴惴不安。还好,小说的结尾没有让我觉得世界是浑浊的。我依旧相信,我的真心会得到回报。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7#
发表于 2012-8-28 14:02:40 | 只看该作者
  忠诚也是可以遗传的么!
  哈桑的父亲阿里明知,老爷侵占了自己的妻子,还是隐忍着若无其事的在他家当仆役,本分而忠诚的干着自己的活,抚养呵护着这个不是自己儿子的儿子。
  哈桑,为少爷能“千千万万遍”,即使身受凌辱也不肯放弃为少爷博取亲情地位爱心的风筝,即使明知自己被污蔑也要保护那个污蔑自己的少爷,即使被杀害也不肯放弃少爷家已被遗弃的庄园。
  这是这国家的传统阶级分明的一种奴性么,但为什么身为下奴却拥有那么一颗宽容,丰厚的爱心,为你千千万万遍。
  阿米尔的父亲,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他能直面自己的过失,侵犯阿里的妻子后,他善待着阿里,把他当作自己的兄弟,自己的朋友,也照顾这哈桑-这个没有公开承认的自己儿子的成长。
  在看到同伴遭受凌辱的时候能挺身而出,在身处异乡,悲苦条件下,保持着自己的尊严,自食其力。
  阿米尔,我只能说他是一个懦弱的孩子。也许和他的家庭环境有关吧,上面有威严富贵的父亲罩着,下面有哈桑关键时刻绝不迟疑的献身,从小过着养尊处优,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不知人间疾苦,圈养了一颗懦弱的心。
  父亲对自己的极为漠视,却对自己仆人的重视关爱,造就了他扭曲仇恨的心,不仅无视哈桑的被凌辱,而且事后为了逃避愧疚,再次使出诡计伤害哈桑,将其逐出家门。要是他父亲有知,一定气的从地底下爬出来,扇他几大刮子。他父亲的坚毅担当在他身上一点也不着痕迹,难怪会看不起他!
  还好他们最后离开了家园,来到了异国他乡,能让他暂时的忘掉过去,重新开始,而父亲的不适又让他在父亲面前找回了一点尊严爱护,还非常幸运的娶到了美丽贤惠的妻子,在这里他终于表现出了一点勇敢。
  阿米尔的父亲的朋友,一个最后揭开谜底,且一直关心爱护阿米尔成长,鼓励他发扬自己的优点,最后让他找回重新做好人的路的人,积极追求自己幸福的不幸者,旁观着阿米尔家的一切,不时提出中肯的意见。
  最后,阿米尔看着哈桑那身心破碎的儿子,终于找到了救赎的路,所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啊!
  总之,这本书故事情节不错,人物也很丰满,能让人读了就不想撒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8#
发表于 2012-8-28 14:02:40 | 只看该作者
  他的橡胶靴子提起阵阵雪花,已经飞奔到街角的拐角处。他停了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一脸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之后。再一次看到他笑得如此灿烂,已经是二十六年后,在一张退色的宝丽莱照片上。
  
  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
  
  我不记得那是何年何月的事情了,我只知道记忆与我同在.将美好的往事完美的浓缩起来,如同一笔浓墨重彩,涂抹在我们那已经变得灰白单调的生活画布上。
  
  现在,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追风筝的人》
  
      记得很多年前,在高中的时候,在《读者》上看到过这本书的节选。摘录的就是两个人小时候追那只蓝色风筝的片段。没有开始,不知结束。所以,无所谓痛苦,感觉不到忧伤。只是知道了,哦,原来阿富汗有这样的一种运动。
  
      当时隔若干年后,当纽约时报的热销书排行榜已经不知道换过多少本书后,当徘徊于图书馆好久,终于在角落的桌子上看到这个熟悉的名字后,一切都变了。
  
      不是不知道阿富汗的动乱,也不是不知道塔利班武装的凶猛,但是,没有故事的时候,那些冷冰冰的新闻也许永远也走进不了我们的内心。记得前不久,趴在KFC大大的窗子边看《三联周刊》分析塔利班的时候,只是当做新闻在看,一点想法都没有。
  
      当这样的一个故事,无论真假,发生在了这个特定的环境下的时候,总让人不得不去思考一些问题。关于人生、关于亲情、关于友谊、关于爱情、关于善良。。。。
  
      终其一书,从开始到结束,我们都会记得那句话:
  
      For you , a thousand times over.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句话,每出现一次,就觉得心融化了一回。是怎样的感情,可以让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承诺如此之多?为你,千千万万遍。心属于你,灵魂属于你,至死不渝,一生无悔。
  
      是不是因为没有生长在阿富汗,所以永远也理解不了种族和宗教到底决定了什么。可以磨灭友情,可以销毁记忆,可以让人背弃自己的爱人与朋友。可以让两个血缘相近的兄弟,有着那么不同的命运。
  
      但是,还好,结局终究还是幸福的。
  
      曾经的无数次,都是哈桑在无怨无悔的对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所以,他努力的照顾着阿米尔,他为他追风筝,他听他讲故事,他在阿米尔被欺负时候勇敢的站出来,哪怕是明明知道自己被欺负的时候阿米尔跑开了,他依然没有怪他。最后一次,即使被冤枉,依旧顺从的承认偷了阿米尔的手表。只因为,他知道,阿米尔希望他走,也许他走了,阿米尔就会好过些。那么,他就走。
  
      他曾经坚定的说阿米尔是他的朋友。这个时候,我真的怀疑,他真的不懂吗?不是,他懂的。他只是坚定的守护着阿米尔,无论事实究竟是什么。
  
      可是,那样的社会,那样的环境,终究容不下一个所谓种族低下的友谊。
  
      当经历了那么多年的自我折磨,阿米尔过的也并不好吧。背负着愧疚的日子并不好过。所以,在他知道哈桑是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的时候,他是那么的震惊。他明白了,为什么父亲一直对他那么冰冷。因为愧疚,是一个人一辈子无法逃避的噩梦。
  
      所以,在哈桑死后,他努力的去寻找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当他再次遇见童年那个恶魔阿赛尔,被打成重伤的时候,我猜他的心里一定格外的轻松。因为,这是他欠哈桑的。
  
      最感动的一幕,是在书的最后,他和妻子陪索拉博放风筝。当风筝被割断后,他问索拉博要他去追风筝吗。索拉博点头,他对索拉博,他的侄子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跑向远方。
  
      那一幕,让我格外的感动。
  
      风筝,是一个象征。是自由,美好。是亲情,友情。是正直,善良。是人格中最美好的一面。追风筝,就是努力去抓住生命中美好的品质,做一个完整的人。阿米尔丢失了几十年的那一半自己,就在他像索拉博承诺的时候,找到了。我想,他终于获得了自己的救赎。
  
      对,这是一个关于RELIEF的故事。
  
      很棒的一本书,看到了不曾关注过的阿富汗的生活与文化,看到了成长过程的诱惑与迷茫,看到了人性善与恶对立的统一,看到了一个人自我救赎的努力与欣慰。看完最后一页,真的是有种恋恋不舍的感觉。阿富汗是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看完书,接着看了梦工厂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追风筝的人》。
  
      据说因为塔利班武装禁止在阿富汗拍摄,所以电影前部分阿富汗的镜头都是在中国取景。因为种族宗教问题,还有个别阿富汗演员被强暴的镜头,所以电影没有在阿富汗上映。
  
      如果,没有看书,直接看电影的话,也许会觉得还不错。但是,看过书再看电影,觉得电影差的有点大。
  
      情节被删除了一大部分,内容变得略唐突不连贯。而且,真的演不出书的那种感觉。所以,总觉得有点上当的感觉。梦工厂对这个电影,处理的有些粗糙了吧?!但是,斗风筝的那段,因为是电脑后期制作,所以,风筝飞在高空的场景,伴着风声,非常的漂亮。
  
      看《血钻》、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看《追风筝的人》这样的电影,总会觉得有些压抑。我们每一天都抱怨着生活怎样,抱怨着学习太忙课太多,抱怨着工资太低待遇太差,抱怨着政府腐败社会黑暗,可是,与那些地方的人们相比,我们有什么权利抱怨?
  
      没有经历过,永远不知道自己现在过得有多幸福。
  
      伊拉克、阿富汗、非洲、印度的部分地方,还依然每天在战火与贫困中挣扎,死亡每天都会发生。各种武装政权的争夺,各种宗教信仰的冲突,各种毒品武器的贩卖,各种疾病病毒的传播。我们没有资格抱怨生活的不公,因为,我们已经足够幸福。
  
      永远不要以为,新闻只是冷冰冰的文字。那些冰冷的文字背后,是无数的生命在低低的哀泣。
  
      我不伟大,不高尚,我没有能力与胆量去说我可以拯救那么多人。我能做的,就是怀着感恩的心去生活。感谢我能看到每一天灿烂的阳光,能闻到每一寸空气中美丽的丁香花的芬芳,能努力去经营自己平凡但不平淡的生活,能爱每一个应该爱的人。
  
      然后,为你,千千万万遍。
  
      For you , a thousand times over.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9#
发表于 2012-8-28 14:02:40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差点通宵看这本书。我被震撼了,战争给阿富汗带来的灾难使我震惊,
  
  为了赎罪,为了弥补自己年少时犯下的错误,阿米尔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拯
  
  救他朋友哈桑的儿子也就是他的侄子索拉博离开塔利班....哈桑,一个单
  
  纯的忠诚的勇敢的哈扎拉人使我感动。
  
  为你,千千万万遍。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0#
发表于 2012-8-28 14:02:40 | 只看该作者
  在生命中,如果有一个人愿为你,去追寻那胜利的风筝,一千万遍他也心甘情愿。你,也会愿意为他追寻吗?
  许久没有看过这样感人的影片了,看这部电影之前先是看了原著,一气呵成的将它在一天内搞定,厚厚的一本书,却在字与字之间留有较大的空隙,仿佛是为了讲时间与空间留给读者,去思考,去体会,这故事里散发的一切与人性相关的气息。至少,我沉迷于这样的布局,并且深陷其中,直到控制不住的泪水决了堤。
  还是别人老美会抓住人内心的东西。童年的往事,像Amri对父亲的畏惧,以及希望得到父亲肯定的那种心态。在一不足十岁的小孩子身上反应的是那么自然。以及对童年玩伴的残忍,也可以说是自私的心态做祟,他无法保护他_哈山,那个童年的玩伴,那个愿意在危险时刻站出来保护他的朋友,那个愿为他追回风筝,一千万遍也愿意的仆人。Amri没有珍惜这份有谊,甚至想法把哈山赶出了他的世界。因为他无法愧疚的面对自己,因为他不想受到良心上的遣责,因为他自私的认为是哈山的存在分享了属于他的父爱。
  我并不想对一个小孩的这些做什么批判,谁的童年没有一些小小的自私感呢?或是伤害了某些珍贵的朋友,或者失去了某些生命中的情感源泉。我们的内心中一定都还有那么一些愧疚,对于我们的曾经,对于我们的过错,只是我们应该明白除非我失去了表达的能力,一切都还有挽回的可能。不要让生命中留有遗憾。
  我能理解当Amri知道哈山是他弟弟时,他的内心一定有着多么大的自责,那些童年的往事如同一快破破烂烂的遮羞布,怎样也挡不住那暴露在阳光下的羞耻感。对啊,那些曾经的罪过,我们花上一切时间去遮掩的罪恶,一但被人性的善念暴露在阳光下,那是怎样的一种灼热的伤痛,可是一切皆源自我们内心的私欲,只是为了我们内心孩子般不能满足的贪欲,为此我们负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一辈子,一生,直到气若游丝的那一刻,都成为我们今生永不抹灭的伤痛与疤痕。
  我想Amri一定是体会到了,所以他才愿意挺而走险,回到故土找回哈山的孩子,当然也是他的侄子。破败,失去往昔繁荣的故乡,或许就像Amri重踏上这片土地时的心情一般,永远也找不会曾经的那份属于自己的快乐了。沉重的除了对往日的回忆,当然还有这份土地上一切相关的,亲情,友情以及民族感。对于故事的结局,我也是很满意的,Amri找回了哈山的孩子,当然也不是那么的容易,也经历了一些波折。但当他带着小哈山回到妻子身边。我想,对于他的内心,那份责任感,才是他真正应该去保护的,或许此刻他更应该高兴的是,他终于成为了父亲心目中欣赏的孩子,一个有能力站出来保护自己所爱的斗士。
  “哈山,帮我那顶蓝色的风筝追回来。”
  “是的。Amri主人。为了你,一千万遍也甘愿。”
  那个追风筝的人,在我们心中,在我们的生命里,在我们走过的每一阶理想的阶梯的时光里,才是我们应该用生命去固守,去保护,去战斗的情感。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4 09:44 , Processed in 0.07204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