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风筝的人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1#
发表于 2012-8-28 14:02:29 | 只看该作者
   我为你  千千万万遍 我从没想过 你真的会看的起我 待我像真诚的朋友吧, 但我想 我有对你的那份深情 我们一直 相伴 你也是我生命中倚赖的交集。 友情 便是我们最基本的情感 一分轻 一分 刻骨铭心。 只有多年之后 我们看淡了许多事情 知道了许多事情之后 才开始 怀念这一过往的 欢乐。  只是 我们从来就有 差异 你是少爷 我们 是不同的派别 还有不同的性格 虽然我们 整天看着 对方 却 始终 看不到内心的独白。 我把所有给了你 但 对你 却是 平淡无奇 生命没有 不一样。 就像你不停的追逐这风筝 帷幕 落下 风筝飘落。  我所要的不是 这种欢愉  只是那风筝的荣誉 我想要的是自私的爱 ,我想你从我的生活中消失 这样我认为 这更是自己的生活。 也许 我想我的生活里 没有你 会更开心 因为你挡住了好多 东西 只是因为 我太自私 自私 的认为你带给我的都不是快乐 可以轻易的 将它 弃之一隅 。胆怯的原因 是因为不够勇敢 不够勇敢的 来面对你 不够勇敢的 证明自己 只是因为 我无法超越你。 你是天空的风筝 , 我只有放开手中的线 你远远的 离开 尽管 是我让你 遍体鳞伤~  为你  千千万万遍  只是  那都是回忆。 如果时间 倒回那个 时光 我依然 无法勇敢 这是宿命 只有让你飞到看不见的地方 我才可以 证明自己的存在  因为我不够勇敢~  没有人能教会我 就像无法 在天上 寻找到 一股安全感一样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2#
发表于 2012-8-28 14:02:29 | 只看该作者
  书里这句话一共出现过3次,第一次是在哈桑给阿米尔追风筝之前;第二次是为阿米尔开车的司机所说;第三次是阿米尔为索拉博追风筝时对自己所说。
  每一次出现“为你,千千万万遍”我的眼睛都是发热的……很想知道原文是怎么表达的,翻译的如此动情,好感人!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3#
发表于 2012-8-28 14:02:2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看《追风筝的人》是在青海师大的自习室里,那里的自习室人很少,阳光也很吝啬地撒向那片知识的海洋,因为那样的背景,每每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有一股寒意袭来,尤其当我读到哈桑被欺负而阿米尔因为懦弱不肯出手相助,并因为内疚最终将哈桑父子赶走的一幕时,内心的凄凉尤其难以压抑。
  这本书是一部能够震撼人心的好书,但正是因为是它描述有关情感的东西,所以我总是觉得用语言很难表达出那种共鸣,这也不得不感慨作者的才华。
  读完整本书,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其实很多人说它是有关友情的,但是我在怀疑,如果阿米尔不知道哈桑是他的兄弟的话,他还能够在兵荒马乱之际去救哈桑的小儿子吗?与其说是救赎,不如说是血脉相连的亲情使得他变得勇敢,由此是不是应该说,友情神马的都是浮云的,血浓于水才是不可改变的永恒真理。
  我不懂阿拉伯世界的宗教和政治,但我确确实实被这本书打动了,也许关于感情的东西,是不分种族不分国界的,那是一种上天赋予人类的最最原始也是最最美好的沟通方式。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4#
发表于 2012-8-28 14:02:29 | 只看该作者
  哈桑,把善良和真诚发挥到了极致。
  
  在一次次受伤之后情感依旧真挚,多难能可贵。多少人拿受伤作为变坏变自私的理由,都是弱者吧,在哈桑面前显德多么渺小和世俗。
  
  受伤怕什么,做自己,我还是我
  得小利又如何,你已不是原来的你
  
  瘦弱的可以是我的身躯,但绝不是我对你的情感
  飘忽的可以是我的财富,但绝不是我自己的内心
  
  如果我的太过真诚让你害怕,那就请虚伪的独活,不要靠近吧。
  
  哈桑,是个天使,不是谁都配和你在一起。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5#
发表于 2012-8-28 14:02:29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救赎”的故事,不仅仅在还自己的债,也包括上一辈的。。。阿米尔~哈桑,终究你们追上了风筝,终究你们的结局是不用面对彼此。
  风筝在天上自由自在的飞,那是一种解脱,一种释然。时常在想,我的那个断了线的风筝在哪,我又能去哪寻回它。人生处在不同的阶段,总会定时出现某根线牵引着你,那种似断非断最终却断掉的线真的不好弥补,只能祈求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握紧,能够认知。。。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6#
发表于 2012-8-28 14:02:29 | 只看该作者
         很早就看过这个电影了,可能由于对于人物生活的背景不了解再加上对阿富汗和穆斯林了解也不多,虽然觉得电影很不错,但是有些地方自己还不是很理解。最近又在很多地方看到有人推荐这本书,看来他真的是很不错,自己终于也买了一本。
         伤不起的上班族,牙缝里面挤时间,一般情况下,一本小说我至少要花两个星期才能看完。每次看着看着就抵挡不住周公的诱惑,但是这本小说显然不一样,每每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我都欲罢不能。一周不到的时间我就把它看完了,绝不是走马观花的浏览式。它强大的魔力吸引着我时而舒心一笑时而痛苦流涕;时而伤心难过时而欣慰不已。那些遥远而陌生的生活场景此时此刻就好像在我身边,我的心情随着情节发展而起伏不定,总之一句话,我,入戏了。这本书就有这样的本领,他在你不经意间就把你拉到了那个环境中去,身在其中,成为他们中的某一个。
          除了那些感人的情节故事之外,也让我对阿富汗这个灾难深重的国家有了一些了解,知道了频频出现在新闻中的字眼塔利班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组织;穆斯林里面原来还分两派;阿富汗人是由高低贵贱之分的;种族歧视是如此的严重;满街飘香的烤肉是那么的诱人;风筝比赛竟是这样的规则。随着情节的发展,揭开了阿富汗神秘的面纱。心里忍不住为这个战乱不断的国家和人民祈祷祈祷再祈祷,愿最最仁慈,悲悯的真主阿拉能给这片土地带去福祉。
          为你,千千万万遍。每次看到这句话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那个穿着青色长袍,嘴角有浅浅裂痕,勇敢机灵的温暖男孩——哈桑。作为一个虔诚的穆斯林教徒,一个忠贞的哈扎拉仆人,他是那么的善良,勇敢,他的纯就像是青藏高原那一碧如洗的天空,能让浮躁的内心变得祥和安静。终其一生的为阿米尔付出,无怨无悔。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信仰支撑着他?对于我这种没有信仰的人恐怕一辈子也很难知道。
           那个颀长瘦弱,白净敏感的少年阿米尔,我对他充满了深深地同情,甚至对于他心里所想也都感同身受,很多时候自己何尝不是这个样子呢?胆怯,懦弱。不过说到底,阿米尔还是一个善良的人,小的时候为了获得父亲的爱牺牲了哈桑,可是那个时候他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因为这个行为他内心深深地谴责和负疚感对于他的懦弱的惩罚也就够了。不过等他二十五年后再回来拒绝去救索拉博(哈桑的儿子),我就对他不再怀有深深地同情,甚至有点厌恶了。一辈子他都没有把哈桑当做真正的朋友,不能像哈桑对他付出的那样对他。我甚至在想,如果拉辛汗没有告诉他哈桑身世(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他是不是真的就不去救索拉博了?他是不是就错过了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在他眼里,哈桑就始终是仆人么? 当恶行导致善行,也就得到了真正的获救。不管怎样,我还是希望阿米尔获得了救赎。
        感动于哈桑与阿米尔之外,我也喜欢自己身边也能有像哈桑或者阿米尔那样的人,有的时候我希望自己是哈桑,能对我爱的那个人说出:为你,千千万万遍。有的时候我希望自己能有阿米尔那样的好运气,能听到有人对我说:为你,千千万万遍。但是我最希望的还是我们都是哈桑能对彼此说:为你,千千万万遍。我泪如雨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7#
发表于 2012-8-28 14:02:29 | 只看该作者
                 我知道近一年是不会去看这部电影了,除非淡忘了情节,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乱世佳人》。因为当文字先入为主后,你便对情节有了自己的画面。
           花了几天看完这部小说,没有虎头蛇尾的原因是,我想知道后来阿米尔又遇见阿桑没有。此前我恨过阿米尔的懦弱,责骂过无数次他的软弱,却又为他终身的愧疚而怜悯。后来看到他俩居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我震惊了。阿富汗是一个伊斯兰国家,随便一滴口水都足以让一个家族身败名裂,甚至处死。
           这种社会环境下足以见得阿里和阿米尔父亲的情感。当他们被迫离开这个家的时候,除了阿米尔短暂的轻松,其他人都流淌着割肉般的疼痛。随后便是终身的牵挂,当我看到同父异母这个词,突然回想起“喝过同一个人的奶的人,就是兄弟”,开始感动,掉眼泪。
           看完整部书,对阿富汗这个神秘国家有了更深的理解,比如塔利班、本拉登以及他们的“圣战”。书的前面了解阿富汗的风俗人情,比如冬季赛风筝的节日,多民族的等级制度,伊斯兰文化等等。后面了解了阿富汗的战争,人民辗转,流亡在美国的日子……但始终贯穿阿米尔对阿桑的牵挂,我一直希望他们战后再次相见,也许阿桑过得更好,他应该有个好报,或者让阿米尔表达出多年的歉意,让他也放下这个心结,可惜都木有交代……
           阿米尔收养了阿桑的儿子,为他追风筝,“你爸爸曾是最厉害的追风筝的人,他从来不看风筝的方向……”
           同时我想起了另一部宗教性质的电影《我的名字叫可汗》。里面也提到了穆斯林之间的战争,以及911事件后穆斯林人民受到的屈辱歧视。
           百度一下,原来这样:穆斯林:Muslim,意思是顺服伊斯兰教的神阿拉的人。一般提到的穆斯林都是泛指伊斯兰教徒。此外,穆斯林也可以指穆斯林世界,占全世界的23%。伊斯兰教的教派纷争起源于哈里发继承问题。哈瓦利吉派(阿桑和阿里,注定低人一等,从事卑贱的工种)是仅残存的一个小教派易巴德派。什叶派(阿米尔及阿赛夫)的各支派,约占伊斯兰教信仰的吉卜利勒天使占穆斯林人口的10%左右,只承认阿里是穆圣的合法继承人。
           早上看微博说:利比亚希望美国不要干涉他们的内政,避免成为第二个阿富汗。在这之前,也许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但是现在我清楚知道美国肯定也不想再有第二次911事件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8#
发表于 2012-8-28 14:02:29 | 只看该作者
                 我知道近一年是不会去看这部电影了,除非淡忘了情节,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乱世佳人》。因为当文字先入为主后,你便对情节有了自己的画面。
           花了几天看完这部小说,没有虎头蛇尾的原因是,我想知道后来阿米尔又遇见阿桑没有。此前我恨过阿米尔的懦弱,责骂过无数次他的软弱,却又为他终身的愧疚而怜悯。后来看到他俩居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我震惊了。阿富汗是一个伊斯兰国家,随便一滴口水都足以让一个家族身败名裂,甚至处死。
           这种社会环境下足以见得阿里和阿米尔父亲的情感。当他们被迫离开这个家的时候,除了阿米尔短暂的轻松,其他人都流淌着割肉般的疼痛。随后便是终身的牵挂,当我看到同父异母这个词,突然回想起“喝过同一个人的奶的人,就是兄弟”,开始感动,掉眼泪。
           看完整部书,对阿富汗这个神秘国家有了更深的理解,比如塔利班、本拉登以及他们的“圣战”。书的前面了解阿富汗的风俗人情,比如冬季赛风筝的节日,多民族的等级制度,伊斯兰文化等等。后面了解了阿富汗的战争,人民辗转,流亡在美国的日子……但始终贯穿阿米尔对阿桑的牵挂,我一直希望他们战后再次相见,也许阿桑过得更好,他应该有个好报,或者让阿米尔表达出多年的歉意,让他也放下这个心结,可惜都木有交代……
           阿米尔收养了阿桑的儿子,为他追风筝,“你爸爸曾是最厉害的追风筝的人,他从来不看风筝的方向……”
           同时我想起了另一部宗教性质的电影《我的名字叫可汗》。里面也提到了穆斯林之间的战争,以及911事件后穆斯林人民受到的屈辱歧视。
           百度一下,原来这样:穆斯林:Muslim,意思是顺服伊斯兰教的神阿拉的人。一般提到的穆斯林都是泛指伊斯兰教徒。此外,穆斯林也可以指穆斯林世界,占全世界的23%。伊斯兰教的教派纷争起源于哈里发继承问题。哈瓦利吉派(阿桑和阿里,注定低人一等,从事卑贱的工种)是仅残存的一个小教派易巴德派。什叶派(阿米尔及阿赛夫)的各支派,约占伊斯兰教信仰的吉卜利勒天使占穆斯林人口的10%左右,只承认阿里是穆圣的合法继承人。
           早上看微博说:利比亚希望美国不要干涉他们的内政,避免成为第二个阿富汗。在这之前,也许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但是现在我清楚知道美国肯定也不想再有第二次911事件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9#
发表于 2012-8-28 14:02:29 | 只看该作者
                 我知道近一年是不会去看这部电影了,除非淡忘了情节,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乱世佳人》。因为当文字先入为主后,你便对情节有了自己的画面。
           花了几天看完这部小说,没有虎头蛇尾的原因是,我想知道后来阿米尔又遇见阿桑没有。此前我恨过阿米尔的懦弱,责骂过无数次他的软弱,却又为他终身的愧疚而怜悯。后来看到他俩居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我震惊了。阿富汗是一个伊斯兰国家,随便一滴口水都足以让一个家族身败名裂,甚至处死。
           这种社会环境下足以见得阿里和阿米尔父亲的情感。当他们被迫离开这个家的时候,除了阿米尔短暂的轻松,其他人都流淌着割肉般的疼痛。随后便是终身的牵挂,当我看到同父异母这个词,突然回想起“喝过同一个人的奶的人,就是兄弟”,开始感动,掉眼泪。
           看完整部书,对阿富汗这个神秘国家有了更深的理解,比如塔利班、本拉登以及他们的“圣战”。书的前面了解阿富汗的风俗人情,比如冬季赛风筝的节日,多民族的等级制度,伊斯兰文化等等。后面了解了阿富汗的战争,人民辗转,流亡在美国的日子……但始终贯穿阿米尔对阿桑的牵挂,我一直希望他们战后再次相见,也许阿桑过得更好,他应该有个好报,或者让阿米尔表达出多年的歉意,让他也放下这个心结,可惜都木有交代……
           阿米尔收养了阿桑的儿子,为他追风筝,“你爸爸曾是最厉害的追风筝的人,他从来不看风筝的方向……”
           同时我想起了另一部宗教性质的电影《我的名字叫可汗》。里面也提到了穆斯林之间的战争,以及911事件后穆斯林人民受到的屈辱歧视。
           百度一下,原来这样:穆斯林:Muslim,意思是顺服伊斯兰教的神阿拉的人。一般提到的穆斯林都是泛指伊斯兰教徒。此外,穆斯林也可以指穆斯林世界,占全世界的23%。伊斯兰教的教派纷争起源于哈里发继承问题。哈瓦利吉派(阿桑和阿里,注定低人一等,从事卑贱的工种)是仅残存的一个小教派易巴德派。什叶派(阿米尔及阿赛夫)的各支派,约占伊斯兰教信仰的吉卜利勒天使占穆斯林人口的10%左右,只承认阿里是穆圣的合法继承人。
           早上看微博说:利比亚希望美国不要干涉他们的内政,避免成为第二个阿富汗。在这之前,也许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但是现在我清楚知道美国肯定也不想再有第二次911事件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0#
发表于 2012-8-28 14:02:29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先看了电影再来看书的,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男主角(忘了名字 Orz)长大后为了找回昔日好友的儿子而深入危险的战地那一段,最后把他救回来,慢慢打开心扉,最后在捡风筝的时候真诚地说“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然而书中的这一段竟然只有“经历了很多的艰辛”一句话。
  
  我当时真的愕然了,就这样了?就这样就解开了心结了?就这样就完成了救赎的过程了?
  
  书的前半部的确很好,尤其是关于那段 当你做什么就剥夺了别人什么权利的那段,但是电影更增添了一些细腻的成分,比如被扔柿子后仆人(忘了名字again…… Orz)的反应,救出了好友的儿子后,男主在清真寺醒来,沐浴梳洗后磕头做祈祷的场面,或者这是编剧考虑到商业吸引而增加的煽情垂泪元素,但是正是这些细节让我想去看原著。毕竟“原著一定比改编好”是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
  
  不过,也总有例外,比如李碧华的书。
  
  《追风筝的人》我觉得也是如此。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9-28 19:15 , Processed in 0.0472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