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风筝的人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2-8-28 14:01:39 | 只看该作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筝,它可以是你所想,所牵绊,更可以是你为其千万次辗转反侧的东西。文章的文字并不难懂,没有一字千言。只是简单的温馨,一种情感,从孩童简单相伴的日子到缠绕着爱与背叛,它穿梭在岁月织起的网中,从喀布尔到美国,再回到原点,我们可以从这本书里去看到自己拼命想打破成熟这面墙所要寻找的东西,也能洞悉你许久不敢面对的东西,你不会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本书会给你一个怎么样的人物,它掠过的岁月太长太久,以至于当你读完整本书的时候,每个人物都才饱满,它用千千万万的文字,拼出了一个完整的人。好好读这个故事,读到你与每个章节一起递进,读到你也在书里的某个角落某个字里行间,看到了自己的风筝。为自己,为某个人,去读这本书,去追,属于你的风筝,它可能藏在过去的日子里,也许明天就能看到。如书的封面一般,将自己追随风筝的影子映在千阳之下。我追,为那终露出的极浅极淡的微笑,我追。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2-8-28 14:01:39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本很真实的小说,我一再感叹,阿米尔和哈桑的命运或许早已注定,少爷和仆人,成为朋友和兄弟。
      故事还有很多,这本书里最着重写的是阿米尔,还有阿米尔那细致心理路程,而我只是攫取其中的一点,来说说我的感想。
       很难想像,居然会有这么一心付出,而不求回报的人,而哈桑便是。他的身世很凄惨,从小备受歧视,而他一直为他的少爷阿米尔着想,把他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在阿米尔读着书给他听的时候,耐心地听着;在阿米尔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故事时,他给与他支持与肯定,哪怕当时的他不认识字;在每年的风筝大赛时,为阿米尔去见那最后一个风筝,他说,为你,千千万万遍……更是在他被诬陷后,他却把原本不属于他的罪名安在了自己头上,选择了离去。
      故事还有很多,这本书里最着重写的是阿米尔,还有阿米尔那细致心理路程,而我只是攫取其中的一点,说说我的感想。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2-8-28 14:01:39 | 只看该作者
  “上世纪70年代生活在阿富汗的两个孩子--12岁的埃米尔,以及他家的仆人  追风筝的人哈桑,两个人是感情很深的好朋友。由于都对风筝有着难以抑制的喜爱,他们参加了斗风筝大赛,而埃米尔因为父亲对哈桑过多的赞扬和奖励和对自己的冷淡失望,心中一直感到挫败和不平,希望通过这次风筝大赛来获得父亲的认同和赞赏。他们最终赢得了斗风筝大赛,然而在哈桑为埃米尔追回他们赢来风筝时,遇到了一个来自于普什图族的暴徒......"故事从此刻起便渐渐揭开主人公心中多年的自责的缘由。
  
  同样也是关于阿富汗的故事,与库菲的书不同的事,这边是以男性的眼光,讲述了男孩子间的故事以及他们眼中的世界。
  
  虽然所经历的不同,但发觉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也多少有过作者同样的心境与选择,我们总是在关键时刻为了保护自我而选择逃避责任,我相信哈桑心中永远没有怨恨,希望世界上越来越多哈桑这样的人,希望他们都能幸福。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2-8-28 14:01:39 | 只看该作者
          如题,在我看来,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小说”。为什么要在小说上打引号呢?因为我想告诉大家,这,就是一本小说,或者说,是一本写的很好的小说。但是,它在我心里,距离  经典、巨著  这类标签,还有距离。
       这本书里,讲述了阿米尔与哈桑之间的纠葛,涉及到了阿米尔的“救赎”。看到很多朋友在书评里对本书表现的救赎大加赞扬,可是在我这个比较肤浅的人看来,阿米尔的救赎来的实在是太被动,需要拉辛汗用他最后的底牌,才能促使阿米尔走上那条自我救赎的道路。当然,不可否认,无论最开始踏上这条路的阿米尔是否是主动的,至少,他踏上了这条路。
       本书对阿富汗的一些历史背景也略有涉及,我的历史不好,中国史都搞不太懂,更不要提离我如此遥远,如此动荡的一个国家的历史了。因此这方面对我的触动很少很少。
       在看书之前,看到一篇关于本书的书评,忘记是哪位朋友写的了,但是有一些话,我记得很深,他在他的书评中说,在他看来,没有真情的文学作品,不是一流的作品,就像他从来都把钱钟书老先生的《围城》划分到二流作品中一样;而他在本书中看到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所以,认为这是一本一流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说出这一段,只是想稍稍表达出一下我自己的不同见解,对本书十分钟情的朋友掠过吧。。。
       不可否认,追风筝的人这本书,确实,有作者的真情,读起来也很吸引人,给人一种想一口气读到底的感觉。可是在我感觉,这本书里少了一些可以被我划分为一流作品里的东西,我形容不出那是怎么一种感觉,就像这本书只是一个故事,它没有灵魂,或者说,没有那么强大的灵魂。
       我呢,正好在看本书之前刚刚看完《围城》一书,说实话,《围城》看的我稍微有点累,因为它没有那种引人入胜的,丝丝入扣的情节。甚至连里面的爱情,写的也不够细腻。但是我依旧认为它在文学的进程中是无可取代的。在我看来,《围城》写作的目的并不是给出一个引人的故事,而是想通过这个故事,来表达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不仅仅在当时的年代适用,知道几十年后的现在,里面的“东西”依旧引人深思,让人警醒。
       你不能期待鲁迅先生的作品,会像哈利波特一样有趣味,一样吸引人,因为作者本来对于写作的态度就是不一样的。
       好像跑题了,不过追风筝的人这本书中,有一段话,说到了我的心里,不是那句“为你,千千万万”也不是那最后一段强烈排比的“我追...”而是索拉博割腕后的那句话:“我想要爸爸和亲爱的妈妈,我想要莎莎,我想要跟拉辛汗老爷在花园玩,我想要回到我们的房子生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2-8-28 14:01:39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除了作者自身想要表达的东西,我还看见一种隐藏的美国力量。看了这本书,不自觉会为美国发起的战争,产生认同感,这是美国的力量之一—宣传。
      二:美国的研究。不同于中国连中文系都在学高数,美国的研究很自由,有的人甚至可以研究一个小镇里的小宗教,当那个地区发生时间的时候,美国抽调这些人的研究,来看看是否会对他们产生影响,从而迅速作出反应,而中国仅仅依靠几个人的政治嗅觉与智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2-8-28 14:01:39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追风筝的人,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我苍白的大脑早已想不出什么字眼能形容这个故事,我本就是个语言匮乏的人。
  我脑海中浮现的,这是个生动的故事….文笔细腻….生动….都是一些令人厌恶的死板的词汇,用来答题的。没有什么可以形容,荡气回肠,是我先在的感受。
  我一口气读完这个故事,连午觉都没有睡,我跟着阿米尔的思绪,回到他小时候,看他生活的世界,想象着他和哈桑一起爬上山顶坐在石榴树下,他给不识字哈桑念书;想象着他们一起追风筝,这传统的阿富汗民俗,如此激烈,如此让人着迷,这是一个民族热爱的活动,这是他们骨子里性格的体现。我无法忘却哈桑,他说,为你,千千万万遍,正如阿米尔一样,在回忆中,在噩梦里,阿米尔无数次想起哈桑,想起他的兔唇的微笑,阳光,质朴,想起他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阿米尔,他有统的身份,他住在宽敞的大房子里,穿着干净的衣服,每天穿上哈桑叠好的衣服吃过哈桑准备的饭去上学。
  而哈桑每天跟着他父亲阿里,布置房间,收拾好每一个角落,将花园的花草打理的整齐漂亮,他不识字,住在阿米尔大宅子对面的泥土房里,对自己的命运似乎没有一丝的不满,因为他是哈扎拉人,正如他父亲阿里是阿米尔父亲的仆人一样,哈桑是阿米尔的仆人,名义上是这样的。
  他们吃一个女人的奶长大,在阿富汗人的眼里,吃一个人的奶长大的人就是兄弟。而事实亦是如此,他们是兄弟,只是知道哈桑死时,他也不知道这个秘密,不知道自己和阿米尔有同一个爸爸。
  盗窃,抢走一个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叫做盗窃。阿米尔的父亲这样告诉阿米尔。而20年后,36岁的阿米尔知道了真相。他没办法再逃避。
  他恍然大悟,记忆忽的一下回来,原来一切早有预兆,为什么爸爸总是记得哈森的生日,为什么那次扔石子哈森一口气扔了7个,爸爸开心的拍了拍他的背,为什么爸爸找来唇腭裂整形医生,看着哈桑的新嘴唇笑的那么开心。拉辛汗说,你爸爸被一分为二,一部分是被社会承认的,可以继承遗产的你,另一部分,是继承了他高贵,正直血统的哈桑。他把对哈桑的愧疚发泄在你身上,他一直很痛苦。
  所以,阿米尔,必须为哈桑做点什么,不仅是因为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还因为他对哈森欠下的债。
  为你,千千万万遍。
  哈桑,愿意为阿米尔做一切事情。
  他的忠诚不会因为阿米尔因为他不识字而讽刺他而改变,也不会因为阿米尔和体面的孩子在一起玩时不带他而改变,更不会因为阿米尔在他床下放钱陷害他逼得他不得不离开而改变。。。他始终认为,阿米尔是他最好的朋友,他总记得他们一起追风筝的事,他愿意为阿米尔做一切。即使受到侮辱,也不会放下那只蓝风筝,他坚持着对阿米的忠诚与承诺。
  而阿米尔,对自己童年时犯得错深深自责,还因此不断逃避,他不愿意面对哈桑,他的朋友,他的兄弟。可他当时只是个孩子,他对自己太过严苛。
  所以,他人生中唯一一次的挺身而出,为了索拉博,哈桑的儿子。而你千千万万遍,他对索拉博说,他和哈桑生命的轮回,终于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救赎。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2-8-28 14:01:39 | 只看该作者
      这样一个故事,很难用"悲剧"或"喜剧"之类的词笼统地形容.从整体上看,结局算是圆满,也有很多发展的空间.但看完整本书:哈桑和阿里离开的背影,索拉博流着泪祈求阿米尔不要把自己送进孤儿院,阿米尔看到索拉博割腕自杀时的竭斯底里,阿米尔的父亲面对死亡的无能为力和坚强...总让我感到难受.简介里说,"故事如此残忍而又美丽",觉得这句话特别点睛,完全应该印在封面上,印在每一面上!太精辟了啊!
      书的主旨是"救赎".书前有这么一句:"救赎并不必然等于幸福."在阿米尔找到拉辛汗的半年前,哈桑写信给阿米尔.那时候的他是这样的:"看着这张照片,人们一定会想,这个男人认为世界对他来说很美好."而拉辛汗离开一个月之后,阿米尔和他太太法莎娜被枪毙在街上,索拉博被送到孤儿院,后受到阿塞夫的性虐待.
      命运和时间确实非常残忍,它让人得到一些东西,在认为已经抓住它的时候又可能突然收回去,而人对此完全无能为力.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12-8-28 14:01:39 | 只看该作者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一个发生在阿富汉的凄美故事......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又有几人如此执着?
  总是觉得有些凄惨,唉。。。。。。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2-8-28 14:01:39 | 只看该作者
  是个好故事
  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隔断风筝线的描述
  两只迎风飞翔的风筝
  相遇的时候却要面临着纠缠后一同坠落或者隔断其中一个放飞另一个的选择
  
  四五年前看过的故事
  如今细节已然记不清楚了
  
  但是每每想起这个故事
  留在心底的却是一种无畏面对死亡后的惨烈痛感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2-8-28 14:01:39 | 只看该作者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句话,哈桑说了一遍。阿米尔说了一遍。每一遍都让我泪眼朦胧。
    没有看过这部书的话,很可能认为这是情人之间呢喃的情话,可是事实上这句话的分量远比那些缠绵缱倦的旖旎情话来的有分量的多。它是一句字字生根的承诺。朋友之间,兄弟之间。里面是今生今世烙印下的爱。
    喝过同样乳汁长大的人就是兄弟,这种亲情连时间也无法冲散。哈桑与阿米尔便是这般。
    可是有些时候爱不能主宰全部,这便是人生。
    人不只有神性,也有兽性,这边是人性。
    无法纵容自己沉沦,也无法干干净净的抽身,唯有红尘万丈中的纠缠,生生世世,不得跳脱。
    哈桑为什么甘愿忍受屈辱也不交出那个蓝风筝?我想大概是他舍不得跟阿米尔之间的友情,对于卑贱的哈扎拉来说,这样的一份友情弥足珍贵。所以他甘愿忍受身体上的屈辱,也要守住那个风筝,守住那份珍贵的即便是不平等的友情。作为哈扎拉,卑贱到泥土中的哈扎拉,回报阿米尔给自己的爱的唯一方式只有自己的忠诚与隐忍,做一只沉默的羔羊。当哈桑和阿里在大雨中离开阿米尔家时,我的心中有个声音呐喊,即便是这样的隐忍也不行吗?为何人生是这样的艰难?
    阿米尔又为何在哈桑隐忍之后还要把他赶出去呢?不仅仅因为他的懦弱,还因为他的愧疚,哈桑的存在时刻提醒他是一个有罪的人,他在自己的兄弟最艰难的时候抛弃了他,仅此一点他的良心就时刻让他在地狱里煎熬。他深深地爱着哈桑,也因为父亲对哈桑的亲睐,些微的恨着哈桑,就是这样,爱恨交织。
     人们总说,人性是复杂的,每个人都可能同时有着这样那样的一面,有些光明,有些黑暗。看啊,感情也是这样的,对一个人,很难有纯粹的爱憎,当那个人近在咫尺的时候,永远不可能只是纯粹的爱或恨,总有着各种各样的调味剂,譬如嫉妒,譬如防备,譬如蔑视,不一而足。那么纯粹的感情去哪寻呢?他们往往在回忆里,当一个人逝去或是今生难得一见时,才会发觉那份爱有多深,深到难以自己。
  呵呵,挺奇怪的一件事儿呢!这个时候,伴随着的就只剩下悔意了!
     很多人喜欢这本书,因为它的主题关于友情,关于亲情,而这是我们一生的课题。有些说他关于赎罪,我想,还关于成长。
     谁小的时候生来勇敢坚强?必然是经过生活的洗礼,历经岁月的磨擦,才学会跌倒了爬起,听从心的教导,勇敢的保护爱着的人。
     所以阿米尔没有救得了哈桑,但是救了他的儿子。
     我喜欢这样一个积极阳光的结尾,因为明天总是好的,对吧?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3 14:35 , Processed in 0.10260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