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风筝的人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发表于 2012-8-28 14:02:18 | 只看该作者
  一直以来,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不能坚持一口气看完一本外国的作品,也许因为翻译的原因,也许是因为外国人的写作方法或思路的原因,总之,每次看外国作品都是对我极大的考验。
  
  追风筝的人,也不例外,从开始阅读,到最终读完,中间停顿了有3次,每次间隔时间不等,后来实在是看到各排行和评论对这边书的盛赞,自己觉得必须要读完。
  
  真正用心读到最后,非常感动,看到那一句帕米尔说的“为你,千千万万遍”,心中暗涌泪流。哈桑的忠诚和付出,帕米尔的自我救赎,在那个特定的阿富汗社会环境中,人性的叩问,友情的历练,真实感人。
  
  到最后,我真正明白这本书好在哪里,为什么那么多人推荐和感动。一切值得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2#
发表于 2012-8-28 14:02:18 | 只看该作者
  读过电子版,又看了电影,隔了很久以后买了书,买了书很久以后再看书...
  阿米尔,阿米尔少爷,一直想得到爸爸的肯定;而爸爸与拉汗辛在一起聊起阿米尔的时候说过哈米尔身上缺少一种东西.
  有很多次机会阿米尔可以为哈桑挺身而出,在他们在街上碰到三坏蛋的时候,在他躲在墙后面的时候,在那个雨天哈桑和阿里离开的时候...但他都没有这样做.
  阿米尔有富足的生活有占优的种族有学校教育有很多书读,还写了那个流眼泪变成金子的小说.与其杀了妻子而流泪,为什么不使用洋葱呢?
  阿米尔缺少一颗心.无论接受了多少外界的认知和观念,阿米尔的内心里没有一颗爱和勇气的心.
  从第一页开始,就能感觉到文字里渴求原谅的味道,就如同阿米尔渴望得到爸爸的认可一个感觉;这本书和那个蓝风筝,竟是如此的相似.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3#
发表于 2012-8-28 14:02:18 | 只看该作者
  过年时在家里看的实体书,很佩服作者的扩写能力,怎么就能吧不计其数小事支撑起22.6万字,现在想来,完全是只用只言片语就能把这个所谓的故事发展情节交代清楚。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脑袋里总是把哈桑给想象成鲁迅笔下的闰土,同样的是家里长工的儿子,同样是相仿的年龄、儿时的玩伴。但不一样的是身为少爷的鲁迅敢于去“踢鬼”!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4#
发表于 2012-8-28 14:02:18 | 只看该作者
  还可以吧,不过,感觉配不上这个小说的名声 影片也看了 描述的还算不错,比较细腻, 小说残忍而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关人性之旅的,无论什么样的种族、文化和宗教背景,都能接受它。”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5#
发表于 2012-8-28 14:02:18 | 只看该作者
    高三前夕看的这本书,记得当时很多女生都在寝室里面玩。女生聚在一起就会又吵又闹又好耍的。但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一个在座位上看的痛哭流涕的。。。。把大家搞得很尴尬,只好换一个寝室继续疯。。。
    但是!就是这本书!让之前空傻的我开始思考,也让我在高三期间成熟不少。我觉得没得这本书,说不定现在我还是之前那种傻呵呵的性格,什么都不去想。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6#
发表于 2012-8-28 14:02:18 | 只看该作者
  我时常在想,纯粹的友谊在夹杂利益的诱惑之后会是什么样子,在这样一个几乎变态的社会环境,它真的能够牢不可破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原因可以是这样逻辑,或许我们在真心对待彼此之前会自发地产生危机意识,我将来可能跟这个人有利益冲突,我们可以建立友谊,但告诫自己必须点到为止。或许我们关系已经推心置腹,但你害怕自己在面对机会时,相互谦让而萌发慷慨义气的想法,最终选择沉默,尽管对方更适合这次机会。在工作和生活中,这样的人太多了,这里不讨论对错,也没必要。”为你,千千万万遍“,真的可以是千千万万吗?它对每个人来说,其实都是奢侈品。
  当置身于阿米尔和哈桑童年时天真纯洁的故事情节,我们不禁感叹自己小时候的伙伴也是那么的可爱和美丽,那时候的友谊安静而祥和。
  任何悲剧的发生并不是空穴来风,总有它的根源,一个少爷阿米尔,一个仆人哈桑,两个不同的社会阶层纠葛一起,命运必将来一场肆无忌惮的胡闹,愚弄世人后扬长而去。不管阿米尔是生性懦弱还是坚毅刚强,那条偏僻小巷发生的一切永远不可能被阻止,哪怕当时阿米尔挺身而出那也是他的一时冲动,还会有许多的意外让他走上赎罪的道路。他们玩耍一起,情同手足,但在阿米尔心中,哈桑只是一个仆人,不是朋友。
  我无法想象哈桑为少爷忠诚不二的那份情感,面对贵族恶霸时挺身维护阿米尔,在风筝比赛天真无邪的那种鼓舞,这种种的动力是来源于友谊,还是天生的奴性。
  每个人身上都有那只被割断线的风筝,善良、正直、诚实、勇敢……,我们一生都在寻觅,追寻一个健全的自己,对亲情不离不弃,对爱情忠贞不二,对友情肝胆相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7#
发表于 2012-8-28 14:02:18 | 只看该作者
         哈桑坦诚,担当,纯净,好像上帝在造物的时候将所有的美好的品质都给了这个“低等”的阿富汗人。是不是就是这些美好的东西让他能够在经历过那么多的不公,伤害之后还能在原地等待,坚守?
     阿米尔就像是“正常人”的一个缩影,懦弱,嫉妒心,占有欲,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是让我嫉妒,因为有另外一个人会对他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8#
发表于 2012-8-28 14:02:18 | 只看该作者
  有的时候,一本书可以给人矛盾的印象:它给予你惊喜,同时亦令你感到些微失望,然而这并不是对其优缺点一分为二的看法,因为从头到尾,令你惊喜与失望的,一直都是同一件事。若套一句古语,那便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我想,《追风筝的人》就是这样一本书。在书中,童年阿米尔与哈桑相处的情节令我惊喜而动容,情节发展与人物性格几乎完美契合,自然无比,让人回味无穷,更产生无尽的期待。然而情节的急转直下却让我失望而惋惜,封面封底的宣传语上,“救赎”二字处处可见,然而我在痛惜中分明看到,被救赎的光明结局不过是表象,那最初令人感动的、最珍贵的东西,依然埋葬在一幕幕残忍的画面里,无人问津。但是,待到读毕细想,却又发现,若要把那些遗憾直接扣上“败笔”的帽子,似乎又太过苛刻。救赎的不完美,恰恰是因为人物的所作所为太符合他们的性格。换句话说,在这里,一切故事的发生几乎都是注定的,它不够令人满意,或许只是因为现实太残酷,而故事太现实。
  先说一说那些惊喜吧。在故事的开始,阿米尔与哈桑儿时的嬉戏时光被一点一滴娓娓道来,回忆温暖蕴藉,如在眼前。两个男孩子共同长大,一处玩耍,在天真的年代里共度慵懒快乐的时光。他们一起在树木之间捉迷藏,一起用绳子折磨蜜蜂,一起追逐过路的游牧部落,一起看西部电影,一起追风筝。当读到两个身份悬殊的孩子在等级分明的阿富汗, 一起爬上属于他们的那颗树,摘下红红的石榴果实的时候,我分明看见,有一道美丽的友谊之光越过了种族偏见的鸿沟,几近于马丁路德金当年慷慨激昂道出的梦想。我感到不忍与期待:不忍看这样美丽的友谊为已经预料到的悲剧情节所摧折,但更期待着这样一段友谊能够克服万难,最终挣脱种族偏见的桎梏,那样,将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
  
  令我惊喜的还不止于此。这个故事最大的闪光点,莫过于它细腻真实到可怕的性格塑造与情节推进。金庸曾说,小说写到某个时候,人物的命运就不再为作者所控制,而是随着已经成型的性格发展,作者需要做的,只是把这一切如是记录下来而已。只有这样的故事才显得真实可信,流畅自然无比。《追风筝的人》在这一方面无疑是优秀的。在第一人称的叙述下,我们看到,阿米尔是一个善良但懦弱的孩子。他善良,因此他并不仅仅当哈桑是个仆人,呼来喝去,而是与他亲密无间,在某个夏日,用小刀在树干上刻下“阿米尔与哈桑,喀布尔的苏丹”;但他更是懦弱的,因此被社会灌输的种族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不敢反抗,明知哈桑在自己心中地位的不同,却始终耻于承认他是自己的朋友。善良与懦弱在性格中的交织使他陷入了矛盾与痛苦之中,无意识地选择着逃避。而哈桑则不同,他真诚而热忱地对待着阿米尔,虽然“少爷”二字从不离口,但在心底,他却全心全意地希望与阿米尔做平等的好友,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就是最好的证明。或许,作为社会地位较低的那一个,哈桑要越过种族的偏见确实比阿米尔容易一些,但二人对待对方态度的不同,也相当生动地勾勒出了相异的性格,也隐隐预示了日后的种种。
  
  于是悲剧发生了。在读到阿塞夫对哈桑的侮辱时,读到哈桑惨遭阿塞夫的蹂躏时,读到阿米尔处于愧疚与恐惧,竟陷害逼走哈桑父子时,我感到心如刀割。因为我知道,出于对友谊的幻想与信任,哈桑必会红着脸鼓起勇气反驳阿塞夫,从而引发残酷的悲剧;出于懦弱与对种族偏见的犹疑,阿米尔只能怀着恐惧,转身跑出小巷,抛下哈桑,亲手葬送一段美好的过去;出于一以贯之的包容与爱,哈桑在诬陷面前一定会低声答出那一句“是”,替他的阿米尔最后一次牺牲,从此为种族的鸿沟深深隔断,直至生死永别。性格所致,于是一切的选择都是命中注定,一切的发展都在意料之中,一段美好的友谊就在可怕的种族观念面前分崩离析,所有人都无能为力。我感到真实的无奈与悲凉,同时又不禁要想,接下来,要有什么样的际遇,才能让阿米尔真正的救赎自己?那一条“重新成为好人的路”,究竟会在何方?
  
  后来,几经坎坷,那个所谓震撼的“转折点”终于出现了——哈桑竟是阿米尔父亲的私生子,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在听到哈桑最后仍为他而死,而其子索拉博深陷危险之中的消息之后,阿米尔终于鼓起勇气甘冒大险,最终救出了索拉博。我看到评论中这个情节颇得赞誉,但自己读时却始终心中郁郁,掩不住惋惜与失望——我发现,阿米尔在美国多年,对当年往事虽无法释怀,却始终怯懦,不曾鼓起勇气。最终促使他站出来的,不是对种族偏见的觉醒顿悟,而是对哈桑身世秘密的得知。为低贱地位一生受苦的哈桑到头来其实是备受尊重的普什图人,这的确是极其辛辣有力的反讽;但与此同时,阿米尔之后突然勇敢的所作所为,便再也不是对种族偏见的弥补与救赎,反而像是对血统的捍卫保护。最后的结局无法令我释然,因为阿米尔从来都不曾填平心中种族的鸿沟,他不过是在索拉博身上给自己多年的负疚找到了心理安慰,就好像小的时候,他用高深的字眼恶意地为难哈桑,然后送给他做补偿的破玩具与旧衬衣。那时的他安慰自己说足够了,这时的他自以为找到了“重新成为好人的路”,但我们知道,并非如此。
  在我心中,这样的结局,与真正的救赎相去甚远。种族的偏见依然存在,倘若哈桑并不是阿米尔的兄弟,仅仅是个曾经情同手足的家生仆人,阿米尔是否还能克服恐惧,为了哈桑的儿子再次直面阿塞夫戴着不锈钢拳套的双拳?或许否定的答案太过悲观,但毕竟,作者也没能给出完美的回答,作为一部本以种族与救赎为主题之一的作品,这确实不能令人满意。
  
  可是,问题究竟在哪里呢?读毕全书,我始终有种挥之不去的矛盾之感。性格与情节的契合一如既往,阿米尔始终走不出当年的噩梦,是性格中善良的驱使;犹豫再三终于回到阿富汗,是拗不过父亲旧友拉辛汗的恳求与“这里有重新成为好人的路”的暗示;就连令我感到失望的、他得知哈桑身份后突然勇敢起来的态度亦是合情合理——以他对父亲的敬重崇拜,挽救他的血脉自然是义无反顾的事。没有生硬的情节,一切都如现实一般自然而无破绽地发生着,只是并不完美,那不是救赎。我发现,我喜爱这本小说对于种族偏见的洞见,喜爱它尊重人物性格,极具现实感的发展,却叹息这情节自由发展下去的结果没能完美弥补种族偏见的鸿沟。我所赞叹与不满的,本是一体的事物。他们相伴相生,几乎不可分离。
  
  于是我突然明白,并不是故事讲得不够好,只是一厢情愿的希望太过理想,以至于这样一个现实到注定遗憾的故事,最终被美化成了一个救赎的童话。有些事情很难改变,因此在阿米尔的心中,兄弟永远比一个哈扎尔玩伴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更值得他战胜多年的怯懦,义无反顾。他自己恐怕是意识不到的,因为他早已混淆了二者,只认为他们都是哈桑,而哈桑的真实身份更加深了他的歉疚而已。他一心想把欠哈桑的补回来,却从未想过当年他背叛的是一个哈扎尔人,现在拼命补偿的却是他的普什图兄弟。作为读者的我们也是一样,故事本身已太过残忍,因此当看到阿米尔救回哈桑的儿子,我们只为这看似“救赎”的结局而宽慰,却不愿去想,倘若没有拉辛汗说出的那个秘密,索拉博的命运又将如何。而作者呢?或许,他早已洞悉这残忍的一切,只是不说,想给读者们留一些温暖蕴藉,就如同当年鲁迅先生《药》中,瑜儿坟上平添的那个花环;又或许,他在写作过程中也不自禁陷入了阿米尔的思维圈子,并未发现这所谓“救赎”的缺憾。倘若如此,那恐怕就是更深刻意义上的一个悲剧——连洞察种族不平等的作者最终仍不免落入这样的窠臼,足见这样的观念的暗示影响之广。真相究竟是哪一种,我们无从得知,但不需言说的是,无论哪一种,都无法补全这一场注定的遗憾。
  
  这一切都是因为现实太残酷,而故事太现实。我渴望从中寻得反种族偏见的答案,却反而在这个看似温暖的答案中发现了无比现实的绝望。种族主义仍然没有解决,不仅仅是因为当权者的恶政,更是因为那些偏见,早已深植于人们的头脑之中。地区性的偏见广泛存在,固然极难改变,而阿米尔更让我悲哀地看见,即使只是一个人,身处相对自由的地区,想要彻底改变自小形成的惯性偏见,亦是难于登天。而这样电光幻影般的“美好”结局被普遍解读为感人的“救赎”,是该感动于人们希望的美好,还是该为他们的视而不见扼腕长叹?
  
  然而我也知道,扭转一种偏见,犹如兴建罗马,绝非一日之功。《追风筝的人 》没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但毕竟,它已经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为之努力过。这让人想到前人曾为此付出的种种努力:《圣经》说,神爱世人,眼中的众生毫无差别;马丁路德金发下“高山夷平,深谷弥合”的鸿愿,听者无不动容;Sarah Connor唱着Love is Color Blind,“爱不分种族”的优美歌声响遍世界。《追风筝的人》就与这些令人感动的事情一样,不论结果如何,终归为种族的平等努力贡献过,给予过希望。因此,这仍然是一个值得一读的故事。它不够完美,只是因为现实还不够完美。
  
  现实太残酷,而故事太现实。也许现实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美好起来,然而从这个隐藏遗憾的故事里,我们即使未找到真正的救赎,毕竟还是得到了明日的希望。这希望,就是故事的最后,索拉博那个淡淡的微笑,虽不是完美的结局,至少仿佛一缕微光。就如同迅哥儿痛心自己与闰土的深深隔膜,而在宏儿与水生身上倾注的愿望一般,我祈望着,也许这个孩子从此能远离偏见慢慢长大,从此用毫无偏见的眼真诚的面对世界,也许会有更多的孩子也能像他一样,而他们的未来,会更加光明,会在这条本来坎坷的路上行得更远,会真正地得到救赎,而不再重复这个故事中,掩在团圆背后的深深悲哀。
  
  ——纵然现实太残酷,故事太现实,至少,我们还拥有希望。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9#
发表于 2012-8-28 14:02:18 | 只看该作者
    错与对从来不是站在决绝的绳索上让你选择其中一方。即使阿米尔的背叛是赤裸裸的错,他的存在对于哈桑却也是深深的救赎。他给了哈桑友情,给了哈桑最重视的一切。哈桑的为你千千万万遍,告诉你阿米尔是他永远的救赎。没有什么值得也没有什么不值得。
    当时间敲开阿米尔的内心那层硬硬的壳,当他看着哈桑的儿子跑在追风筝的路上时,他知道他被救赎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0#
发表于 2012-8-28 14:02:18 | 只看该作者
  我从来都未曾了解那个国度。与中国相距千万公里,神秘的,有着穿白色长袍蓄着络腮胡子的男人,和在黑纱之下用一双明亮眼睛展望外界的女人。他们是否曾经活在我们的想象之中,来往穿梭于熙熙攘攘的小镇,顶着炽热的烈阳悠闲自得的生活在黄沙遍布的家园里,与你我一样在这个安静美好的世界中,祖祖辈辈永远繁衍下去,生生不息。
  半个世纪以前的阿富汗,的确如此。没有战争,也没有死亡。
  我能够想象着个子小小的哈桑飞快的穿梭于喀布尔的每个角落,在断线的风筝飘落于地之前,他自信满满的小脸散发出红润的光泽,他知道自己总是能够第一个追到风筝,成为捍卫阿米尔少爷最光荣的守护者。没有人不会爱上那个天真可爱的孩子。那个圆脸,有着兔唇和塌鼻子的哈桑,那个总是认真听《沙纳玛》五十遍都不会烦的哈桑,那个用手里的弹弓保护自己最好的朋友的哈桑。或许,哈桑的灵魂生来就是受安拉指引,为了赎去自己父亲背叛妻儿的罪行,心甘情愿的为阿米尔少爷付出一切,从不计回报,也不需要怜悯。
  可以说,哈桑是贯穿全书的灵魂。当我们闭上眼睛慢慢想象,脑海里总是他追逐风筝的场景。一个弱小的孩子在拥挤的人群里显得那样的显眼夺目。他的橡胶靴子踢起阵阵雪花,飞奔到街道的拐角处,他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哈桑给阿米尔的承诺。一辈子的承诺,用生命最终换来的承诺。
  可悲的阿米尔胆怯,懦弱。他从来都没有真正把哈桑当作是自己的朋友,只是在缺少玩伴的时候想起他。可是他不知道,当他们在一起追逐打闹,一起去电影院看西部电影,一起在石榴树上看书讲故事的时候,一种真正的友谊从那时起便扎根而生。又或许是因为他们身上都流淌着同一位父亲的血液,在阿米尔无意识和哈桑真诚相待的情况下,这种感情在两个人身上起了不同的化学反应。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在若干年后某一天,他们最终都会得到真主安拉的庇佑。阿米尔的赎罪,能够让一切的往事变得纯洁无暇,不带有一丁点杂质。或许,在很多年后踏上重新做好人的道路时,那段快要被美好的生活沉浸在过去的往事,才可以真正活在他的心中。
  在这本书中,作者向读者们描绘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男孩。一个善良,正直而诚实;一个在生活中摇摆不定,无法面对现实。两个男孩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命运,造就了不同的人生。可以说,在开始描绘喀布尔的一段童年时,阿米尔和哈桑就已经成为了我们心中定格的形象。阿米尔是令人不解和值得同情的。他没有继承父亲运动的天赋和勇敢正直的内心,却是胆小而懦弱的。相对于哈桑的勇敢和坚强,阿米尔看到的是更多的自卑。他嫉妒父亲送给哈桑的生日礼物,嫉妒哈桑总是能够得到比自己还要多的关爱和重视。以致最终,他亲手断送了他和哈桑的友谊。阿米尔或许本以为接下来的日子将永远活在赎罪的痛苦之中,却不曾想过,哈桑从来没有因为任何一件事情责备他,他总是心甘情愿为自己的阿米尔少爷做事,即便是为了一只断线的风筝,他宁愿忍受被性虐待的屈辱,也要一辈子守护他的忠诚,他最好的朋友,最好的阿米尔少爷。
  我为哈桑而潸然泪下。他的宽宏大量和无私的奉献,无不使人动容。从一生下来开始,他就属于喀布尔的庄园,属于他的老爷赐予他美好的生活之中。他一辈子都在感激着真主安拉的庇佑,能够在有生之年遇到一个收养自己和父亲的主人,和最亲爱的阿米尔少爷。当他被塔利班粗暴驱赶时,他是怎样不惜一切的反抗着,誓死捍卫着他儿时记忆的美好,他曾有过的温暖,他温存于心的友情?当他将自己所有的爱奉献给了那段往日岁月时,所有的人的心灵在须臾之中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每个读者心目中那个单纯正直的男孩走了,他飞去了真主安拉所在的天堂,他永远活在每个人的心中。
  我总是能够将哈桑和索拉博拉着弹弓对准阿塞夫的样子联系起来。这是在书中我最感动的两个相似的场景。我能想象哈桑将阿米尔挡在身后,虽因害怕而涨的通红却瞄准目标的坚定勇敢的脸孔,稚气但那么深刻。若干年后,索拉博也和父亲一样,在拉弓的目标前,用化了眼线的黑眼睛死死盯住阿塞夫那张丑恶的嘴脸。就像是父亲那样,用自己的勇气和行动来抵挡一切或许会遭受的苦难。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在读过这如此相似的场景后感慨万千。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受着和父亲一样的痛苦经历,在内心被阿富汗的战争和硝烟浸染之后,依旧继承和保留着他父亲的美好品德,冒着生命随时遭到危险的可能,保护着素不相识的男人。也许,是哈桑在天堂指引着自己的儿子吧。这样让人心神无法镇定的场景,让读者在深受震撼的同时,也感悟到那一份沉甸甸的,最真挚的感情。
  我无法想象战争给阿富汗人民带来怎样的苦难,但我知道,那是一种比天灾还来的可怕罹难。因为有人发动这样的战争,就有人不会拥有真主和信仰。在阿富汗的土地上,有许许多多哈扎拉人,他们本是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却被塔利班残忍杀害。他们有权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但最终却饱受死亡和疾病的痛苦。当一个孩子在亲眼目睹父母在大街上当众枪决,自己又遭受塔利班分子残酷的性虐待时,他弱小而不再温暖的心灵会残缺不堪到什么境界,我们根本就不敢想象。可庆幸的是,他拥有一个好父亲,在他幼小的内心世界里扎根进了哈扎拉人令人钦佩的品质,在他下意识的去保护眼前这个遍体鳞伤的男人时,他让阿米尔痛苦挣扎了几十年的心,刹那间释然。
  我们能够庆幸,故事的最后,索拉博随着阿米尔,一起来到了美国。他不再担惊受怕,也不再饱受身体和心灵的摧残。在这个呼唤民主和自由的国家里,一切都变得平淡而宁静。为了赎罪,阿米尔将一切的感情倾注于索拉博身上。他爱他,就像爱自己的孩子,就像爱着陪伴自己童年的哈桑一样。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阿米尔才真正意识到,原来,他心中早就认定哈桑是自己的好朋友,那个对自己以诚相待,从未谴责过自己的罪行的哈桑,是他一辈子都血浓于水的亲兄弟。
  书的末尾,当阿米尔追逐着风筝向前奔跑,他似乎看到了哈桑站在街道的拐角,脸上带着他特有的微笑,大喊着:“为你,千千万万遍!”手中那只断线的风筝,疲惫的坍在他的手中,就像一个勇敢的骑士,带着他的战利品,耀眼的光芒在他身后萦绕。他的头稍微有些倾向太阳,但更多的是体现在他的微笑上。看着他,人们一定会想,这个男孩认为世界对他来说很美好。
  是的,在哈桑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很美好的。愿真主安拉与他同在。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5 15:49 , Processed in 0.05237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