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风筝的人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1#
发表于 2012-8-28 14:02:05 | 只看该作者
  正在看这一本书
  感觉写的很好
  情感真实
  哈桑就像是一面镜子
  能照到我们的心灵深处
  他是那么的纯洁干净
  总是在为阿米尔少爷奉献着一切
  就算是去送死
  他也是愿意的
  为你 千千万万遍....
  但是他为之奉献了一切的阿米尔少爷确是那么的懦弱
  用谎言来达到自己的不可告人的目的
  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之下
  他们俩注定要发生那些改变了他们命运的事
  最后的结局注定是悲剧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2#
发表于 2012-8-28 14:02:05 | 只看该作者
  我是看了很多人介绍才看这本书的。。。我先看了灿烂千阳。很喜欢。。心一直在纠结。。。这本书。。没灿烂千阳的激动(原来我文笔不好,我只会用这个词)。但是有种默默的震撼。为你,千千万万遍。我本来还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现在理解了。。。。我们生活真的很美好。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幸福。。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3#
发表于 2012-8-28 14:02:05 | 只看该作者
  主角的一生都在为小时候做错的事赎罪。主角的理想呢?人并不是能随心所欲,全心追随理想的,还有环境的阻力,人的羁绊。甚至为了人的羁绊,付出一生。
  哈桑一生,以及主角的前半生都生活在一个巨大的谎言下。谎言被拆穿的话,就像主角发现谎言后,感到非常震惊和愤怒。但也有像哈桑那种到死也不知道的。感觉哈桑好悲剧啊。这个谎是不应该的。但是有时候,真相真的就那么重要吗?你说出真相也不一定有人信。只要没有害人的心,诚不诚实有什么关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4#
发表于 2012-8-28 14:02:05 | 只看该作者
                 里面的残酷延续给了下一代,看到最后孩子拼命的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会有要窒息的感觉,才真正意义上明白了,种族歧视,贫富之差的可怕。有一句话叫做“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主人公处在这种感情里,他也是痛苦的。
           还有里面的隐忍,也让人心痛,养着自己老婆和主人的儿子,种种的痛苦,救赎交织在一起。追风筝的人,诞生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5#
发表于 2012-8-28 14:02:05 | 只看该作者
                 里面的残酷延续给了下一代,看到最后孩子拼命的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会有要窒息的感觉,才真正意义上明白了,种族歧视,贫富之差的可怕。有一句话叫做“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主人公处在这种感情里,他也是痛苦的。
           还有里面的隐忍,也让人心痛,养着自己老婆和主人的儿子,种种的痛苦,救赎交织在一起。追风筝的人,诞生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6#
发表于 2012-8-28 14:02:05 | 只看该作者
  就是这本书,用了两天读完,在最后塔利班逃离阿富汗,美国的阿富汗人民聚在一起,阿米尔终于再一次放起风筝,他在心里对索拉博说,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曾用这句话触动阿米尔。这句话也无数次的触动读者。为你,千千万万遍。暂且不说这是友情还是兄弟情或者说是仆人对主人的忠诚,不管是出于什么感情都让人无法忘记这几个字的重量。印象中,前些年看《梦里花落知多少》和《夏至未至》时会狠狠的掉眼泪,但从没有一次向今天这样哭出声来。这是一个关于兄弟关于朋友关于救赎的故事。祝愿我们的风筝飞得又远又高。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7#
发表于 2012-8-28 14:02:05 | 只看该作者
       自从知道这本书后,一直对这本书情有独钟。最初喜欢的是它的名字,追风筝的人,这人该是个多么执着多么向往自由多么勇敢的人。一直想买这本书,然后就在网上结识了它的封面,越看越喜欢,但一直没买,也许因为得不到所以它在我心中愈加美丽。
     封面是一片浓云,几乎遮盖住了整个天空,黄色的云,黄昏时候的炫灿,这种不顾一切的炫灿给人强烈的冲击,让我感受书中或许有的浓烈感情。黄昏的浓云占了整个画面,如果仅仅是这个,也没什么稀奇,可深思的是底下的地平线,平坦的地面给人一种广阔深茫的感觉,遥远而又孤独。一只风筝自地面升起,飘荡,向我们飞来,我们知道追风筝的人就尾随在这风筝后面,慢慢驶向这片苍茫的黄昏。
     书中的节奏比较快,情节发展并没有在一件事情上做过多的停留。少年时的主题阿米尔就是为了赢得爸爸的爱,有时候就不得不伤害了哈桑。这种伤害为后文的救赎做了铺垫。后半部分就是阿米尔回来了结儿时的错误,种种恩怨。
     我没有看中间阿米尔去美国的情节,我想应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吧。这本书说是反映了阿富汗的情况,在没有任何背景下看了我并没有了解多少阿富汗的民俗。只有二件,一追风筝是那儿的盛大活动,看了那场追风筝的全城出动,人声鼎沸,我的确心生向往,这种人人都能参与,要么放风筝要么追风筝,甚至追风筝到田野,这多么有趣。二是原来塔利班给那里的生活有那么多的破坏,真真是民不聊生,食不果腹。有极端思想的人是可怕的,尤其是当这种思想变成一群人的思想并掌控权利时,这个社会就变得可怕了,失去了同胞意思,这剩下实施这种思想的畅快淋漓。中国也曾有过这样的一段时期吧,人人说话都要小心谨慎,对执政不好的言论不小心就被小人听到,然后告发,就被游街示众,那也是人心惶惶食不果腹的年代。似乎好一部分落后的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一个时期,所幸我们中国已经走在了康庄大道上。
      这本书还是值得细细品味的,文采不错,感情真挚,节奏不拖沓。给我很深的是这本书的真实感,尤其是读到后面,像是作者一步步把我从70年代带到了前几年。若要彻底读懂这本书,读懂一部分的阿富汗,还是需要三四遍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8#
发表于 2012-8-28 14:02:05 | 只看该作者
         在没读这本书之前,就从同学的签名上看到“为你,千千万万遍”的话。但是从来不知道出处,看完这本书,才知道这一句很朴素的,可以幻化出如此感人至深的意义。当有一个人,愿意对你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的时候,那表示他在用他所有的耐心和努力为你付出,来爱你。
      我想我还是不太习惯外国人的叙述方式,但是每当看到描述哈桑的文字的时候,我能深深地感受到他身上强大的正面力量,和一颗纯真的心。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桑形象,以至于我看到电影里的他时不能接受,这就是文字带给我们的穿透感,有时候视觉会破坏掉这种想象。关于救赎,这些主题也许不是我注意的重点,因为我的人生还未达到需要这么高层面的东西。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告诉我们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因为有时候当我们亲手毁了这些东西的时候,才知道我们那么深深地靠近过幸福。“拥有了再失去,从来就比没有拥有过更伤人”,这句话中有多少无奈,可能年纪越大就越能体会。
      “时间很贪婪,有时候,它能吞噬掉所有的细节。”也许,我们之间的细节,和细节带给我们的感受,也正在被这些呼啸而过的时间所带走,带不走的留不下的,就只能交给命运吧。
       以上,写给我最喜欢的这三句话。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9#
发表于 2012-8-28 14:02:05 | 只看该作者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读高中,那时候满脑子都是“救赎”这个词。
         但是并没有深刻地明白他的意思,只是内心觉得这大概是个很沉重的词吧,但是喜欢这本书喜欢这个故事的心情却是一直有的。
         当时就是觉得那句响彻心底的“为你,千千万万遍”很感人,那种友情是纯粹的,是让我羡慕的。        
        
         那时候的我,也正处于人生莫名的忧伤之中。
         就像大多青春期的人一样,我喜欢看忧伤的小说,会为一些自己根本还无法意会的故事和感情而难过,会认为把文字写得很忧郁是一种哲学。
        所以回想起这本书,我想到更多的是我自己在十六岁的时光,那段因为友情和学业而内心无所适从的时光。
        
  
         那个时候我为之感动的友情。
         哈桑的父亲是阿米尔父亲的仆人,而哈桑自然而然就成为了阿米尔的仆人,因为从小一起长大,喝着同样的奶水,他们是好朋友。
        哈桑是个特别可靠的朋友,他单纯善良,似乎还有点崇拜地对待这阿米尔。
        他们是有身份上的差距的,所以哈桑总是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他们的友情。
        作为一个孩子,阿米尔其实也只是虚伪了一点,在父亲高大的阴影下有些脆弱,但是他本质上确是一个好孩子,他跟哈桑还是有很深的友情,我一直觉得他骨子里还是很喜欢哈桑的。
        但是在追风筝大赛后的一场意外的背叛,让他们的友情逝去。
        阿米尔背叛了他们的友情,因为他的懦弱,因为他希望得到父亲的爱,因为他怕面对那张他一看到就充满愧疚的脸庞,于是将这种懦弱放大,他诬陷了哈桑。
         而哈桑默默承受了一切,因为他了解阿米尔,他是那个“宁愿吃泥巴也不骗阿米尔“的哈桑啊,这就是一份孩子时代最最真诚的友情,虽然是一个人的决绝的付出,注定是悲情的。
        
  
  
         后来再次温习这个故事是再看了这部电影,当时有很多不太明白的地方也因为年龄稍大了点儿明白了。
         已经成年的我,更多的是感慨道爱与谴责,人性的堕落与救赎。
         最终阿米尔的人生还算是完整的,当年他所背叛的友情,他内心所谴责和愧疚的感情终于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他解救了阿桑的儿子,不管是为了友情,还是因为亲情,他终究是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去完成了这次救赎。
         人生好像真的就像一个圆圈一样。
         或许我们在生命之初,亦或是生命之中背叛了什么,做错了什么,我们可能会一直被他折磨着,背负着,又或是因为某件事情才触发出来,但是要敢于面对,不要去逃避不要去麻痹,那一切还是来得及的,那些丑陋的东西不一定就会根深蒂固,人性是可以得到救赎的,人生是可以尽其所能而完满一点的。
        
  
          这在我内心至少又一次肯定了阿米尔对哈桑的友情,虽然有过背叛虽然不够坚定,但或许这是我们感情中最细腻的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轮回,也许也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淡薄,但却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对阿米尔来说,风筝可能意为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都会勇敢地追,哪怕用尽一生,哪怕在人生之末才能真正的追到它。 无怨无悔。。。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0#
发表于 2012-8-28 14:02:05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在去北京的火车上看完这本书的。因为火车上太有聊了,所以这本书看的不是太认真。但有一幕让我印象非常深刻:阿米尔单枪匹马深入塔利班内部去寻回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最后他成功了。方式让我不敢相信,似乎好人要凭一己之力完成几乎不可完成的目标只有这种方法:坏人十分有君子风度,让好人和自己单挑,命令自己的手下离开,并且不管什么情况都不能插手。最后成功的出现奇迹,坏人被打败,好人完成任务。貌似很多电影都有这种剧情吧。
         可能是受以前看过的电影和外国人名字的影响,从一开始我就将哈桑定义为一个瘦瘦的黑人,而阿米尔则是一个白人。最后却发现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想必肤色也会差不多吧。我再一次的先入为主了。
         为你,千千万万遍。我特地去百度了它的英文“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这句很感人的话在小说中出现了三次。除去第一次是阿米尔回忆的,分别是哈桑对阿米尔说的,和阿米尔对哈桑儿子索拉博说的。从别人对自己说到自己对别人承诺,感觉像是从人人为我到我为人人,是一个从背叛中自我救赎的过程。
         然而,会甘愿对他“为你,千千万万遍”的还有一个人:他的父亲。其实我们也一样,无论如何父母都会为我们千千万万遍,而我们对他们却很难,当我们愿意为自己的孩子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的时候,也正是我们在为自己的背叛而自我救赎。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5 09:26 , Processed in 0.05698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