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风筝的人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1#
发表于 2012-8-28 14:01:53 | 只看该作者
  只是静静地看两个孩子成长。一个无邪,一个纠结。我想没有人不喜欢哈桑,也没有人会去讨厌阿米尔。有时候扪心自问,自己何时能如哈桑般义无反顾又从不记恨?再问,纠缠在对父爱的渴望和自己过错的悔恨中的男孩,又有什么能去被人唾弃的?不知怎么,时常想起那本沉重的《复活》。同样是心灵的救赎,来自两个相敌对的国家。《复活》沉重而阔大,《追风筝》直接而生活化。毕竟是小孩,作为大人的我们,读此时才会懂得什么叫饶恕什么叫救赎。后悔没有在更小的时候读这本书,若那样,读到的必也是另一番风景。总之,的确是好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2#
发表于 2012-8-28 14:01:53 | 只看该作者
  怀着一种莫名的痛读完这本书,为那个男孩的不幸遭遇感到心痛,但这有可能就是生活的多样性。很多时候在想,其实在那样一个环境中,或许那个男孩并不觉得痛苦,只是我们作为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从侧面观看,主观的体验罢了。作者的刻画很深入,让人身临其境。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3#
发表于 2012-8-28 14:01:53 | 只看该作者
       算是一口气读完了《追风筝的人》,据说是全球畅销书籍,评价很高,所以也跟风似地找了本来读,希望能收获到像其他读者所说的心灵震撼。
      或许是读的太急,大概三四天吧,囫囵吞枣般地翻看了一遍,总有追求速度的潜意识,没有过多细细体会,以至于合上书本后,内心也没有多大的波澜,更别说之前期望的那种震撼。只是最后在重读“结束”篇章时,有了耳旁汗毛竖起的感觉。不过,想要为之写点文字的欲望却很强烈。
     《追风筝的人》是来自阿富汗的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写的一本英文小说,当然,本人看的中译本。作者以第一人身份讲述了自己与儿时同伴哈桑之间的千丝万缕。总的说来,小说的故事情节还是蛮吸引人的,出身阿富汗豪门的主人公阿米尔,自幼丧母,由一个心情喜怒不定、事业异常成功的老爸抚养,加上一个与阿米尔同龄、异族、亦友亦仆的哈桑陪伴,间或还有爸爸朋友拉辛汗既师且友的关爱,应该说阿米尔的童年是快乐的,又是极度不安的——快乐于父亲偶尔的宠爱、哈桑友情的陪伴;不安于对哈桑的种族歧视困扰、母爱缺失后对父爱的极度渴求。阿米尔的童年就是在苦苦追寻父爱亲情、找寻真正的友爱友情,但当父爱泽及哈桑越来越多时,阿米尔自私了、愤怒了;因此当朋友受到非人的折磨时,他冷酷了、怯懦了;当有可能独霸父爱时,他阴险了、背叛了,哈桑被逼走,阿米尔的企图一时得逞了…
      童年终结于阿富汗的内战,故事高潮却才刚刚开始。在父亲携阿米尔辗转美国躲避战火这一路,一个有着强烈责任心、爱心、正义感、有尊严的血性汉子的父亲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实难让人相信如此虎父竟有此等犬子!当然,阿米尔作为主角,不会坏到彻底不可救药,因童年这一次卑鄙的背叛,也使他背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夜不能寐。即使他和父亲在美国的处境逐渐转好、即使他长大成人结婚成家,这种负罪感只是越来越深、不得稍解,唯一的出路只能是赎罪,只能自我救赎。看到这时,原以为故事就会这样结尾,阿米尔带着对曾经罪恶的内疚,度过余身。但故事似乎不甘于如此,又有了新的转变,某天,阿米尔突然接到父亲挚友的来电,得知哈桑原来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如今哈桑已故,留下了唯一的儿子。为了赎罪,阿米尔最终决定,返回阿富汗,把哈桑的儿子带回美国抚养…
  从一开始,就想要读懂《追风筝的人》书名的意思,或是想要知道为什么这本书会如此盛行?想了想,最终也只能这样肤浅地认为,整个故事都因风筝而起,最终也了结于风筝中,可以说,这本书讲述了两个“追风筝的人”,或是现实生活中千千万万个“追风筝的人”。
      哈桑,阿米尔最亲密的玩伴,一个常为阿米尔念着“为你,千千万万遍”的衷心仆人,一个甘心情愿为阿米尔追风筝的人,虽然只是个“身份卑微”的仆人,但却为了主人快乐知足地生活着,直到那场风筝比赛。在阿富汗小孩的世界里,赢得风筝比赛,并且捡回最后被割断的风筝,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在一次大规模风筝比赛中,为了帮阿米尔捡回最后一支被割断的风筝,为了保护主人阿米尔想以其向父亲“要爱”的风筝,哈桑被一群凶恶的人实施了暴行,而主人公阿米尔躲在墙后目睹这一切后,懦弱地跑开了,然后再假装找到血淋的哈桑。哈桑是知道这一切的,但还是衷心的对待着阿米尔。他就是第一个“追风筝的人”,心无私念,为了主人,或说是为了自己心中“亲密的兄弟”,竭尽全力追寻主人想要的风筝。
      第二个追风筝的人就是主人公阿米尔,在背负了多年对于哈桑的愧疚之后,知道了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兄弟,说是为了赎罪也好,出于对哈桑的感情转移也好,成了一个为哈桑的儿子默念“为你,千千万万遍”的追风筝的人。
     于是,自己再次肤浅地总结出,所谓“追风筝的人”,也就是为了爱,为了他人,真诚付出一切的人。
  其实,整篇小说是以阿富汗的历史为背景写的,但对于阿富汗的历史事件,作者并未作过多的叙述,对于和苏联的那场战争也没有过细的描写。不言而喻吧,故事的凄凉足够说明一切,而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悲惨的一切,谁又知道呢。或许是阿富汗腐朽的阶级统治,或许是七几年苏联和阿富汗的那场战争。总之,悲剧的是人民,不管是仆人,还是所谓的“主人”,都难逃厄运...而作者真的想要说些什么?又究竟在怨恨着什么?我一个愚昧女子又懂多少,或说懂了又有何用?无非是“无病呻吟”般感叹几句(矫情地泛滥一下失落的情绪)…
      不过,小说是在2003年出版的,有时自己又会冒出一些傻想,2001年美国对阿富汗发动了报复性的战争,就在这个时候,身为阿富汗人的作者生活在美国,又在美国写下了这样的一本小说,嗯,百感交集啊... 命运啊,总是弄人...
        写完随想后,我竟喜欢上这本小说了,真是奇怪的感觉,于是又找来此书细读了一遍。
     看来,读完书后还是要写点随想的,不仅仅是因为之后对小说会有更多感想、更多喜爱,更因为自己在写随想时,内心真正的波澜...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4#
发表于 2012-8-28 14:01:5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我是有点抵制这本书的。阿富汗那片灾难深重的土地,塔利班和本·拉登,那些太过黑暗的东西虽然与我同在一个时代,但是正是这种时空上太过狭窄的距离促使我转过头去。我不想接触那种仍有太多人承担着的苦楚。我害怕这个世界上如此接近的真实。我是懦弱的。然而我错了。
          如今我读着前言里的作者寄语,卡勒德·胡塞尼写道,“当读者告诉我,阅读这本小说让他们对阿富汗人有了具体的认识,他们再也不把我的祖国看做仅仅是一片不幸、麻烦不断、灾难深重的土地,对此我深感光荣”。的确,我看到这本小说传达的是一种人性的希望。流亡美国的阿富汗人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与生活做着斗争,将军一直坚持戴着的怀表,这样的行为代表的不止是对故乡土地的思念,还有永不熄灭的热爱。而即便是在那片曾经宁静如今早已面目全非的土地上,从那样的种族歧视、战乱和暴力中,阿米尔最终走向了坚强。
          回想一个童年选择如何影响了阿米尔今后的生活,其实这样的暴力事件并非偶然。我们已经被预告了有阶级,有敌视者,有懦弱和嫉恨。我们已经被预告了这个男孩并不完美,并不忠诚。再后来哈桑的死,那时我们也早已被预告了这个世界暗藏着的暴力。只有赎罪的路,回望时没有方向。
          “这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阿米尔的朋友拉辛汗在电话里说道。再次。然而那片土地上已经没有风筝,放风筝被塔利班禁止了。既然没有风筝,也就没有了追风筝的人。表面上看,追风筝的人是守在阿米尔身边的哈桑,但实际上,在这整个故事里,追着风筝却一直追不到的是阿米尔。哈桑总是知道风筝在哪里,正如他永远单纯、善良而忠诚,永远知道自己要走什么路。哈桑为儿子取名索拉博,这个名字和这个名字所属的传说也早已和两个男孩的命运结合在了一起。虽然阿米尔与家仆儿子哈桑的亲密友谊是贯穿故事始终的脉络,但是这份友谊如同系在风筝线上一样容易飞走。阿米尔不愿承认这份友谊,其原因也并不仅仅是哈桑的身份地位。正如阿米尔的爸爸对他的教诲中所说,“没有比盗窃更十恶不赦的事情了”,哈桑与阿米尔共同分享本属于阿米尔一个人的爸爸的关爱已经足够促使一个寂寞的男孩吝啬他的爱和勇气。因此《追风筝的人》,实际上是阿富汗少年阿米尔的一条成长之路。
          而风筝在前方。无法忘记哈桑在最后一次为阿米尔追风筝时,“他停下来,转过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这个镜头在阿米尔心中回放了千千万万遍,也在读者心中回放了千千万万遍。当这句话在多年之后阿米尔故地重游时再次响起时,我知道,我看过了这个世界的丑恶,但是我也看到了希望。小说的最后,关于结局,作者给予我们一个模糊的答案——赎罪并不等同于幸福。而我不由得回想起那与结尾相似的情景:放风筝,古老的猛升直降,追风筝的人。阿富汗的天空,曾经也那样清澈透蓝。
          “然后我转过身,我追。”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放风筝的名字。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5#
发表于 2012-8-28 14:01:53 | 只看该作者
        哈桑的生活是简单的,因为他是一个立场坚定的人。一直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阿米尔是个被宠坏的人,他不知道珍惜自己所拥有的。阿米尔其实一直都是那么的需要着哈桑,但却一直不愿意承认。他不愿意承认自己其实很多的事都不如那个佣人那个兔唇的哈桑,他有着有时候连自己都觉得不需要的自尊心。他又时常在害怕着。怕哈桑会在自己生活中显得更重要;怕父亲会更喜欢哈桑一些;怕自己不被需要怕被遗忘;怕被别人发现自己总和哈桑在一起。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总是在急于证明自己,并且一直在伤害着哈桑。
      “ 为你千千万万遍”,看到这句话总会被哈桑的坚定与纯真所打动。他一直坚定着自己的立场,相信着自己的少爷。尽管有时候他知道真相就在眼前,但他依然相信着。他为少爷追风筝为少爷出头为少爷做很多事。而他的少爷却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伤害着他。阿米尔甚至是羡慕哈桑。他羡慕哈桑拥有的父爱;羡慕哈桑拥有的勇气。
        阿米尔又是一个小心翼翼渴望着父爱的孩子,希望父亲可以和自己亲近。而父亲却又希望他是一个有勇气有担当的人。这个急于证明自己渴望父爱的孩子却在得到了父亲的微笑夸赞之时又陷入了另一个悲伤中。
         阿米尔的包袱与不安似乎一直存在着,只不过在不同的阶段重量不同,在哈桑离开后他还是常常想起他,带着不安与自责想起他,想起那个追风筝的兔唇少年。在背负秘密与不安生活的日子也让阿米尔看清了懂得了更多。幸运的是最终阿米尔还是在自我救赎的过程中成长和改变了。最终他还是成为了父亲所期待的男子汉,只不过是来得晚了。阿米尔的幸运之处或许也在于他还能为哈桑做些事。这对于他和哈桑和父亲都是好的。
         或许在未来阿米尔还能看到追风筝的人,不过这一次会有所不同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6#
发表于 2012-8-28 14:01:53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感觉是,这是一个中规中矩的美国小说,至少是被美国同化了的阿富汗人写的小说。我对伊斯兰教知之甚少,我觉得它之所以在美国大卖,因为它一方面写出了美国人陌生的阿富汗、陌生的伊斯兰教礼节;另一方面它又迎合了美国人熟悉的价值观。我同时也在读《静静的顿河》,这本书更长更复杂更难读,但却是典型哥萨克人的故事,所以我更喜欢。
         我最喜欢的情节是当阿米尔知道哈桑是他父亲的私生子后,完美的父亲形象被颠覆。这让小说戏剧化很多,但也更贴近真实,毕竟人无完人。接下来父亲因为不能启齿的秘密而行善赎罪,更是让我心水不已。救赎的主题是我最爱的主题之一,因为良心的负疚让人成长和向善总能引起我的共鸣。最后阿米尔在美国的救赎之举倒让我觉得很矫情,但它却是典型的好莱坞电影模式。所以我想,在美国文化大行其道的天下,同名的电影肯定更受欢迎和追捧。果不其然。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7#
发表于 2012-8-28 14:01:53 | 只看该作者
  利用了两天晚上看完了《追风筝的人》。那个结尾我实在是不喜欢,好像写作文似的还得前后呼应一下,最终写道哈桑的儿子沉默了一年后因为放风筝好像又开始灵动起来……这种又回到事件中的重要物件——风筝,这种飘渺的某种精神上的联系。但是我总是阴暗的觉得这情节太假。要说具体哪里假也说不清,总之各种假。
  哈桑儿子自杀那段又让我觉得是刻意的要在那个大家觉得一切苦难都已经过去的点(可以申请到人道主义签证),再把事情撕裂给我们看。就如《悲伤》里在一切人物都回归到好的生活状态后,单独一页写了一行“但你以为世界就是这样嘛?”,然后下页开始女三被强暴女一跳楼……我曾经非常欣赏悲伤里的这一段……因为这样才能告诉我们,生活里并不是“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生活可能是“第二年公主病死了”,或者是“其实是王子和巫婆合谋害死公主,并伪装成病死的假象”,当然也许是“公主其实是外星人,她装死然后逃回外星了”。然后在这个故事里,或许我实在觉得哈桑儿子太苦难了,终于能获得幸福的时候,给来这么一下,让我实在很难过……
  我有一阵没看小说,因为我发现我有个个坏毛病,我开始总是怀疑作者。拿追风筝的人举例,我实在是觉得它畅销很大程度上因为它符合美国人要消灭塔利班的心理,符合美国人觉得它们攻打阿富汗就是为了解救阿富汗人民的正义。看,阿富汗人民如此的水深火热,阿富汗儿童没有童年,到处都是杀戮,塔利班就是侩子手,他们在种族屠杀,那里没有人权,美国要去解救他,要人道主义解救阿富汗!其实事实也许就是这样,但是大概我在天朝的各种思想中浸泡已久- -早已被洗脑,总觉得也许这些只是在文化上给各种正义佐证素材,是美国政府在洗脑美国人民。或者其实都在洗脑。由于以上的原因,我看到后半段的时候心里条件反射的抗拒着对阿富汗的描写。
  动荡和各种势力的交战,让阿富汗变的如人间地狱,战争让父亲成了稀缺品,妇女和儿童在乞讨。忘记那本书里说,战争是一切邪恶里最大的邪恶,一切黑暗里最大的黑暗,是人类的互相残杀,是反社会反人类。能结束这一切,给人民带来希望的,终究会到来?
  
  书里面我最喜阿米尔爸爸教育他的几段。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8#
发表于 2012-8-28 14:01:53 | 只看该作者
  身份,地位,权势,这些现实中的距离说似对情感对友谊毫无影响,但是却永远都是一种无形的隔阂。对于穷人,富人的友谊是一种善意的施舍,就如那个夫人对阿米尔说的那样:哈桑真的应该感谢上帝。对于富人,穷人给予的友谊可能只是上一代传承的责任,或者是无法推脱的一种习惯与人情。所以当阿米尔希望哈桑一家离开的时候父亲谈及他们为自己父亲工作等等,而真当他们走的时候父亲却没有什么实质的阻拦,尽管抱头痛哭,但是其实你可以做更多。
  如果友谊从一开始的建立就不平等,他就不会长久。其实哈桑被爆菊等等事件只是一个简单的导火索,作者后期说到的后悔只是一种人性的弱点。人如果在独自反思的时候都不能面对真正的自己,他只是一个失败者。
  朋友不是我付出了什么,他给我了什么,而是一切都做了,但是我们都没有察觉。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9#
发表于 2012-8-28 14:01:53 | 只看该作者
          读完此书是几天前的事情了,也许是这次真正下定决心在豆瓣落地生根时发现自己看书着实太少的缘故吧!难免会为读书而读书,所以这书也并未细细体会,以至于此书于我心中并未有太高的地位,四星,我想在我所看书籍的评价中算是高的了吧!
  
         人性与救赎,是我所看到的全文主旨,这之前刚看完《肖申克的救赎》,同是救赎,我更加喜爱阿米尔的救赎,我从这里看到了自己的残缺面,这就叫共鸣吧!当然我写的大多在揣摩圣意,见着勿笑就好!
  
         可能很多人身边都会有个像哈桑这样的人,被你招致则来,挥之则去,他就是如此的信任你,体谅你,然而你却一再辜负他的忠诚与信任,我承认我曾经有这样对待过别人,因此我想我会更理解阿米尔。
  
         说实在的看到书中间部分时,我对主角并不是很待见的,仿佛阿米尔就是虚伪、软弱、独断的化身,阿米尔虽没有气指颐使的对待哈桑,但是在我眼中大有恨铁不成钢之意味,想来这大概是作者刻意营造的印象。所以看完此书后我不禁把这个故事当做了一个真实的经历来看待,甚至我把它当做了一本忏悔录来看。
  
         在我看来,全书中阿米尔是没有把哈桑当做朋友的,甚至阿米尔为之救赎也没有以一个朋友身份去阐述些什么,这大概就是本书我无法给予五星的原因。无论故事真假与否,我想作者在书中都体现这一份属于自己的骄傲,而那份骄傲却是来源于阶级之分。如果不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去救赎的话,那便是出于良心上的谴责,就好比一个杀了人会后悔一样。阿米尔父亲对“偷”的阐述无形中也透露出了一点,阿米尔只是在为自己偷走哈桑的尊严而感到惭愧而自我救赎,而后来发现的哈桑为阿米尔父亲私生子,这点我真有点不懂,何必多这个条件呢?虽然只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但我记得尤为深刻,阿米尔还要妻子向问起的人解释!难道没有这些就不能救赎?作者终究是没有摆脱自我骄傲。还有结尾处有句“为你,千千万万遍”,难道这样就是朋友呢?说真的我看不出。
  
         我眼中本书是有两个亮点的,阿尔米的父亲与拉辛汗,阿米尔父亲伟大的形象是勿容置疑的,真男人不过如此。而拉辛汗则是本文点睛之笔,他就像神父、明灯一般指引着阿米尔,是全文的精华之所在,阿米尔的精神导师,是他一直鼓励着阿米尔,教导着阿米尔,给予他信心与方向。无论是阿米尔与父亲之间,或者是与哈桑之间,又或者说阿米尔于自我挣扎中,拉辛汗都是一扇门,再也不会有比这更加正面的形象了,尽管他出场不多,但是每次出场都是一个转折。
  
         再说下哈桑与阿里,两人无疑是书中最无特色,但是最能打动人的角色,一味的逆来顺受,不知反抗,给我的感觉自由可怜与同情,无论是阿里与阿米尔的父亲,还是哈桑与阿米尔,他们之间总是阿里与哈桑付出远远多于他们,甚至哈桑哈桑还是阿米尔父亲的私生子,可怜的哈桑啊!你其实不像表面上那么的木讷,你有你的骄傲,可惜他们是看不到的,当然你的骄傲很大的也是来源于阿米尔,然而你丢掉尊严之时,本想着继续维系着你的骄傲,然而却被你的骄傲所抛弃,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本书前篇对于我来说是并无亮点的,很大部分都充斥着的是阿富汗的风俗文化,而故事人物关系却像是穿插在其间,可有可无一般。时代背景也并未在书中清晰说明,以至于在后来的阿富汗战争像是突如其来一般,与其说风筝大赛是故事转折点,不如说是阿富汗战争成就了阿尔米的自我救赎,现在想来,阿富汗战争却像是为救赎而生一般。当然看完全篇,才发现前戏的确很重要。不然我真会被“为你,千千万万遍”所欺骗。
  
         虽然挑了这么多我不喜欢的地方,但是总的来说,是本难得的好书。有共鸣,有感动,我想这些就够了,因为它还很深刻。
  
         近几年才开始看国外的小说,比国内的是精彩多了,至少看完一本要忘却是很难的事情,而国内的那些书们,至今还能有印象的我真没发现几本。
  
         前几年时间大多时间都花在了网络文学之上,忽略了传统文学,现在要开始恶补了。所以,这只是个开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0#
发表于 2012-8-28 14:01:53 | 只看该作者
  为你,千千万万遍。
  每当看到这句话,我就想到一个男孩儿,微微低下戴着无边毡帽的头,穿着长袍,张开双臂的样子。对于朋友,发自内心的忠诚,深深地打动了我。一个人何德何能,才可得到如此澄澈的情谊。只是书中主人公在他的童年,出于嫉妒,出于地位悬殊,出于自己的懦弱无能,辜负了这种感情。
  种种的赎罪,只是能够寻找到一种慰藉,却不能弥补。生活得继续,只要不再继续软弱,不再继续辜负,这就已经足够。物是人非,未来的光阴,这种透彻纯净的情谊越来越少,直至我们用放大镜也找不到它的踪影。有句话说,人越活越孤单,我想就是指这个。童年的无所顾忌,袒露心扉,以至于在将来再次遇见过去的玩伴,我们无须过多掩饰,因为他太了解自己。
  儿童,只有自己一种角色,而大人却要在很多角色间切换:有时是爱人,有时是父母,有时是同事,有时是朋友。一个完整的童年是重要的,不需要承担许多责任,充分地玩耍,让内心的这种情感干净透明,如同水晶一般。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当一个成年人在自己面前表现出孩子气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充分地相信了自己。
  人的一生,时间很长,要经历挫折和失去,背叛和欺骗,这让我们坚强,也让我们失去信任。年龄越大,眼泪越少,内心的曲折就越多。坚强就意味着我们不再向他人袒露自己柔软的腹部,让他们抚摸安慰,而是硬着头皮独自面对。看似坚强的外表,有着完整的儿童般天真的内心,这才是善之所在,美之所在。若内心也如外表般坚硬,那许是缺乏完整的童年,变得便是铁石心肠了罢。
  我相信童年的力量,我们在那时树立理想,有了爱好,开始发掘着自己的天赋,那时的一些缺憾会让人终生难忘。就如同书中的主人公,为了童年的背叛而赎罪。虽然时间不能回到过去,一切不能重来,可这次他做到了“为你,千千万万遍”,不再辜负,不再愧疚,给别人也给自己一个完整的童年。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7 19:16 , Processed in 0.04437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