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个月,确切的说是12天,3本平均400页的书,不能不算速度了.看完最后一页合上书,什么也没有想,什么也想不出来.我甚至没有激动,没有悲痛,没有沮丧.不知道这一次能不能算是一次不失败的书香之旅.
这是我第一次看路遥的书.平实,没有半点花哨的修饰.不知怎的,想到这句,小说基于生活又超脱于生活.现在在桌上的这三本书,路遥花费10年准备而写出的生活,放在当年其实是那么的普遍的存在于农村. 没有人会惊讶那些个现象.
没有详尽的饿死谁的赘述,有的是那个年代人人费劲巴力为那一亩三分地的口粮愁白了头发.有的是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无奈.有的是新一代人奋力挣脱贫穷所付出的努力与代价.有的是时间的人情冷暖,那么的温暖如太阳而又时常冷风袭袭.有的是世事的不定.
剧情片.可几乎没有一个最后是以喜剧收场.当然如果孙玉厚老人家那一处新打的窑洞算在内的话.我以为总会有人等到好的结局. 金波无处可寻的爱情,晓霞的突然死去,孙少平的伤疤,秀莲的肺癌,李向前的瘫痪…一切都那么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应了那句,改革前进的道路上伤亡总是在所难免.
但我们不能忘记,人们在伤痛的同时或许在获得了某种甜蜜,即使有时相比而言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我又一次想到那个叫孙少平的年轻人,我从未见过一个人这样忠于心中的信仰,就算是身处地下脏兮兮的矿井,就算失去了挚爱的晓霞,他也一路坚定地肩负起自己该负起的责任.这责任在他还是个学生的时候是关心时事,想着要挣脱农民阶级为百姓做些实事,在他是个揽活计的小工时,他坚持做到最好,他肯坚持他心中的正义,即使代价也在所不惜.在师傅死去以后,他更是肩负起照顾惠英嫂一家的生活. 到了这里,我们不能不承认孙少平是个内心有担当的男子.
这一路他也在成长.感谢他那最初的”失恋”,让他开始更冷静的,站在更高处思考问题.感谢他和晓霞的相识相知,她为他打开了另一世界的大门,虽然孙少平到最后也是最底阶层的掏炭工,但他心里的世界已然不同.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希望我也能够坚守心里的那份单纯和信念.
来自: 豆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