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
发表于 2012-8-29 09:23:50 | 只看该作者
  一本关于那个年代的书,平平常常的生活小事,但一种敬佩感油然而生。那个年代,虽然人们还被一些思想所束缚,但有着孙少安和孙少平这样敢作敢为的青年,是值得欣慰。他们虽然穷,但他们敢于去改变,他们敢于担起家庭及对朋友的责任。他们的爱情是悲伤的,但他们的舍弃是伟大的。现代青年,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敢于担当,敢想敢做的精神。很好的一本书,平凡而伟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发表于 2012-8-29 09:23:50 | 只看该作者
  
         几年来一直想写文字纪念路遥,这个给我精神气质影响最深的作家,可每次动笔都发现,自己的文字是那样的苍白无力,不能将心里积郁的情感抒发哪怕十之一二,只得作罢。只是这一次,我不得不写了。我的文采不好,可我的感情却无比真挚热烈,我迫不及待地想表达出来,来祭奠一下路遥,和我那些在困顿中被他引导和激励的岁月。
  
     《平凡的世界》,路遥的这部百万字的小说,我从高一就开始读,到现在看了不下10遍。在我陷入困惑和迷茫之时,我都会重新读这本书,会让我充满力量。后来跟朋友开玩笑说,只有枕着《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我才能入睡。
  
  
      路遥于1949年出生在陕北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用路遥的话说,“童年,不堪回首”。在他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看清楚了他在这个世界的处境,并且渐渐明白,要活下去,就不要指望别人,一切都要靠自己。在他七岁时,父母养活不起,一路讨饭走了几百里地把他送给大伯家,他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后来路遥回忆说,他其实早已经看出来父亲要把他送给大伯家,后来父亲大清早选择悄悄地离去,路遥早就已经躲在村口,看着父亲的背影远去,而没有说一句话。路遥独立地做人,从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路遥的命运,如同小草面对石磨,他的生存的欲望是如此强烈,而他生存的根基却是如此的脆弱。得知路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初中,贫穷的乡亲们拿来一捧玉米、一块烙饼甚至一碗清水。伯母为了供他上学,天天出去讨饭,走到张家庄被狗咬了,在床上躺了一个月,为了给路遥送饭吃,期间不得不爬起来再去要饭。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路遥,他的心里装着多少的苦难啊!一般说来,一个经历过极度贫穷的人,长大以后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会阴郁、苦闷、甚至对社会充满仇恨。所以有人就提出一个问题:是否生活过于悲哀,美就会消失?路遥给出的答案是:不!路遥将这种苦难,转化成一种诗意,并上升到人生哲学的境界。看看他笔下的那些人物,《在困难的日子里》的马建强,《人生》中的高加林,《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他们在贫穷的农民家庭中长大,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面对当时那个年代特殊的政治环境,可以说他们的未来一片灰暗,毫无希望。可他们的身上却有一种罕见的真诚、热烈、深沉而又乐观的气质,在他们瘦弱的身板和褴褛的衣衫中,透出了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勃勃生气。
  
      我喜欢《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这个人物,他是我的精神偶像,在我迷茫的时候,我总会想如果是孙少平会怎么做。孙少平有一套关于苦难的哲学:“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低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他已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职业的高贵与低贱,不能说明一个人生活的价值。恰恰相反,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历尽千辛万苦而酿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通过不断读书,少平认识到,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得更广大,对人生看得更深刻,那么,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甚至也会心平气和地对待欢乐和幸福。”
  
      在《平凡的世界》里,我懂得了:作为一个普通人,你可能不会成就一场惊天伟业,可能不会突破自己的阶层、职业限制,所以你是平凡的,但是绝对不能平庸。你要对自己的内心负责,对自己的灵魂负责。每个人来这个世界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让自己的灵魂更纯洁一点,更高尚一点,哪怕只有一点点。在尘世中,我们有可能做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但是也要保持精神纯洁高贵,犹如诗人和圣徒。如果我们生就贫贱,可以愤世嫉俗,但不能玩世不恭,可以绝望,却不能沉沦,可以被侮辱被损害,却不可以被扭曲,可以出淤泥而不染,却不可以虚假和苍白。而对于周围的人们,我们不要看他吃的什么穿的什么,而要以他内心的东西来判断他对待他。尽管绝大部分人最后都归于平凡,但如何判断你是否平庸?那就是在你临死的时候,你敢说:我已尽力,无悔了。
  
      路遥是一个用生命写作的作家。他耗费6年的时间,历经非人的努力,写完了百万字的《平凡的世界》,收获了矛盾文学奖以及无数读者的爱戴。他却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于1992年逝世,享年42岁。有人说,生命是一场身体和灵魂的旅行,归根结底,还是灵魂的旅行。对路遥来说,这场生命旅行,虽然艰辛,却很伟大。
  
      最后,我想引用路遥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无论我们生活中有多少苦难和不幸,但我们还是应该为我们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而自豪。
  
      感谢路遥!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3#
发表于 2012-8-29 09:23:50 | 只看该作者
  每一次认真读完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我总是要不碰任何书籍一个月之久,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沦陷在那些故事情节中,也许自身本就是矛盾的吧。
  
  这本书能带来一个让我自己平静的心。随着书中起伏,自己渐渐的平静。接受现实就是这个本书最好的诠释,
  
  总是喜欢少平的不屈,确又为他的不世俗让我感到这个世界不世俗能行吗?
  
  一个农民的演变,一个纯真年代的幻灭。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因为这个世界是我们的生活构成,里边充满各种各种。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4#
发表于 2012-8-29 09:23:50 | 只看该作者
  读完平凡的世界全本 通篇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这是一个理想的世界 这里的人们相亲相爱 这里的领导心系万民 这里的爱情超越世俗偏见 开始我认为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 可是读完才发现原来是超现实 它源自于生活 同时高于生活 书中的每个人都能在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影子 他们痛苦、
  看了这个我感觉世界好安静,我再次去www.zhj2.com去看了我喜欢的电影,即使我知道为什么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发表于 2012-8-29 09:23:50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已经读过很久,细枝末节已不甚清楚。但是能一口气说的上来人物和其特征的却有很多。路遥的作品,我最佩服者便是在此,虽然涉及人物众多,却能巧妙地照顾周全,让每个人物都在自己的人生中大放异彩。另外,路遥所习惯的那种对于时代和环境的渲染也是旁人无法所及的。在境遇中自己作出选择,这点倒是有点儿像萨特的境遇理论。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6#
发表于 2012-8-29 09:23:50 | 只看该作者
  世界是平凡的,只不过因为人的内心不甘心,所以孙少平与孙少安两个出身经历极为相似的血缘兄弟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也许我们眼中的父辈更相信哥哥的世界最为真实,可作为我们这一代人,弟弟的内心世界又如何不是我们渴望着的生活呢?虽说是一部家庭史般的小说,可是不可泯灭的是关于人性的拷问……
  对待生活你是否愿意只是浮于表面?
  谁能像弟弟一样强大的执著过着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呢?即便在别人眼里是那样的不堪……
  希望我还能再坚持下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7#
发表于 2012-8-29 09:23:50 | 只看该作者
  “生活中的真正的勇士想来是默默无闻的,喧哗不止的只是自视高贵的一群” 这本书从头至尾充满的苦难,也通过人们的不屈、抗争和荣辱与共来表达这样一个主题——平凡绝对不等于平庸,我们也许一辈子都只是平平凡凡的人,做着平平凡凡的事,但对生活的不屈正是人性高贵的体现。
  孙少安,一个纵然读书的天赋,但却过不幸早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的人,虽然可惜,但却用勤奋支撑起了这个破败了几代的家庭,挨过批斗,也垮了砖厂,但家庭的责任和妻子的温暖一次次地唤起了庄严的生活责任感。财富总是突然而至又转瞬即逝,但财富的获取从没有让孙少安变成一个“暴发户”,纵然背负着旁人的冷落和嘲讽却也没有冰封他的爱心,他积极地为乡亲谋出路也重建起了乡下的小学,用勤劳和爱为这个饱经风霜的家庭赢得了真正的尊严。
  孙少平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揽工汉再到一个普普通通的挖煤工,用功利的眼光看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但就是这样一个连村大队书记的初中毕业的女儿都看不上的孩子,却得到了地委书记的女儿田晓霞的爱情,也俘获了医生金秀的心,虽然经受了无数的苦难却每每在苦难中获得了人性的温暖。孙少平最终还是履行了他对田晓霞的诺言:“不不希望几年后看到你成为一个整天把吃饭挂在嘴边的人”,是的,他没有,他穿着破棉衣去看《王子复仇记》,在破砖烂瓦中一个人点着蜡烛看书,拒绝省城的工作重新返回矿区······
  “我们承认伟人在历史过程中的贡献,可人类生活的大厦从本质上来说,是由无数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伟人们常常企图用纪念碑或者纪念堂来使自己永世流芳。真正万古长青的却是普通人的无人纪念碑——生生不息的人类生活本省”到最后孙少安只是乡镇砖瓦厂的厂长,孙少平甚至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挖煤工,他们只是在平凡的世界里做着普通的事情,却不知为何,他们的故事总是让能让我们这样热泪盈眶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8#
发表于 2012-8-29 09:23:5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才看完了这套书。这么多人说它好,我也不敢乱说什么,怕被拍砖。总体感觉小说中的人物揉合了太多作者的个人臆想。关于情节关于文笔,就象它的书名一样。读后的感觉也和它的书名一样。这可能就是“代沟”的原因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9#
发表于 2012-8-29 09:23:50 | 只看该作者
  读完这本书了,这本书如其名,很平凡。从文革到80年代,其间十几二十年,在双水村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从姓‘社’到姓‘资’,搞了十几年集体化,到后来的先富带动后富。田福军这个好领导的升迁让人感到了一种正面的力量。当年那么正直的一个人,也就是应时代而登上了历史舞台,从而可以大刀阔斧的干一把。
  
  对于那些生生代代以农田为业的人来说,国家的政策一直在变。田福堂,从大权在握到成为一个普通的农民,其中的个人命运的沉浮在国家政策中大起大落。孙少安顺着这条蔓上去了,爬上了万元户的门槛。孙家,田家,金家,起起浮浮,时兴时衰,一个双水村就这样十分丰满的展现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个家庭的命运。走上了历史的潮流,你就得到了一些满足,但是终究还会失去些什么。活着,总是痛并快乐着。
  
  在这里面,一个重要的角色,孙少平,他生活在社会底层,最后仍然挣扎在社会底层。小说的结尾并没有讲述他的命运,但可以大致推到这个年轻人也会好好的照顾惠英嫂和明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安安份份的过完这一生,又或者突然的某一天,他就死了。他的正直,善良,仗义,让人动容。就算自己的命运多么的坎坷,他依然战斗在第一线,活着,总要好好的活着。其中表现的正面形象很打动人。他拥有着思想,渴望 与人交流,但是对于他的地位来说,他没有这样一个阶层的人,他的女朋友死了,唯一可以给他思想交流的人死了。他过了那个年少轻狂的年代,在那样的一个激动人心、热血沸腾的时代,他已然要过了。过了。于是接下来的生活,便真的很平凡,就是一个煤矿工的生活,还有一个女人和小孩。可是他身上的正直依然不变。他依然是那样子的正义,帮助弱者,独立思考,用道德来生活。在改革的过程中,各种人情神马,走关系不断上演,而在底层的他依然葆有自己的品德,他并不高尚,他只是一个平凡人,他有一股小芽冒顶的坚韧、顽强,努力尽自己的力量帮助着可以帮助的人。这就是一个平凡的世界,努力让世界变好的人的世界。他的坚韧不拔深深的打动着我。坚韧不拔,加油!
  
  总而言之,读完这本书,感触很深,期间描述的关于人、历史的变化非常典型突出,关于人性、平凡中的伟大突显的也很强烈。值得一读的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
发表于 2012-8-29 09:23:50 | 只看该作者
  是这一年来极少让我感动的要哭的书之一。
  是田晓霞的那一段,真的,相同的年纪,读到他们的经历,
  觉得感动。
  
  那个年代,纯净的心,润叶,少安。晓霞,少平。
  双水村是农村的一个是缩影。
  他们真的代表了青年应该有的美好品质。
  生活会更美好~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12:24 , Processed in 0.07725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