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孙少平独自在潮湿的新楼里看书,被晓霞和少安撞破,激动的泪水冲出,心里呐喊着,这就是我们少平!不管有无人看见,不管环境如何平庸,不会放弃对真理的追求,混迹于工人中却坚定不移的地读书,来充实灵魂。其实我不是很懂,书究竟可以带给他多少东西,一个小工——连匠工都算不上,再有文化,还不得靠汗水来吃饭,还不能表现出来——鹤立鸡群的结果不一定那么美好。不过猥琐地想,他坚定地求知给他带来了爱情,当晓霞趁他不备的时候给他铺好了新棉被,我就知道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发生了,可是作者赋予晓霞的死又是那样狗血却合乎我的”悲剧英雄“预想。少平始终没有脱离所谓的“社会底层”,他的努力最开始还有晓霞来惊艳,后来的秀转向的莫名其妙,好像是作者硬要给少平的英雄性加点注解,我认为秀是不可能那么荒谬地喜欢上少平的,真正理解和懂得少平的只有晓霞一人,有的东西真的是错过就不再。少平的英雄性是面向自己的,并没有那么多人看得上他,他的可爱之处正是“可以平凡,却不平庸”,一个人能够如此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精神世界,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待,很有些不解释的平凡的伟大。
开篇时文章就描写只能吃上丙菜的小少平,那种面对别的同学的小心敏感,在我的生命里似曾相识,那种因为家庭环境而带来的卑微感在孙家每一个人身上均有体现,是,“烂包的光景”多么逼迫人急切去改变。少安的事业办了起来,我一直一直以为这是一部奋斗成功史,没想到最后少平依旧只是名矿工,还毁掉了半张脸,二十多岁还没结婚,他的路真的很漫长。
也记得少平揽工时在后背上留下的深重伤口,还有伤口裂开又愈合时的剧痛,惊讶于少平的坚忍和身体力量,这是我所望尘莫及的,在身体的巨大不适里,又有多少信念能够留存?
这部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孙家人的相携让人感动,少安为了家读到了初中,少平为了家读到了高中,兰香在大哥二哥的供养下终于上了大学,这是一个家族的兴起,不难想象孙家的后人秉承这种精神光景越来越好。文革十年给当时人民带来的伤害亦可见一斑,还有承包到户后随即在社会带来的新风气,社会好像一只巨大的手把那些人物的生活搅动着,在当时就可以预见“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巨大变化。也不可否认当时社会的局限性,让少平这样充满热情和卓识的人只能做矿工。
一个人能平淡坚毅地生活,并追求着内心深处最真真的东西,正如面对生前的短暂光荣和死后的永垂不朽,依现代人追求物质的劲,哪有那个闲工夫来求死后?但少平所求也不是死后的光荣,他的渺小和平凡注定真正剩下的只有他自己,一个立于万千人流中,细数自己的灵魂丝缕,掸去思想上的尘埃,独立于世俗的见解和价值观,追求内心里最纯的东西,静静地在角落里高唱自我之歌,盘旋于所处的物质之上。我相信,当少平独自读书时,心流一定就在那里。
当时看完后觉得生活就应该像这样特别淡定,抓住平凡的日子,坚定不移地过着,咋了,好好活着!为美好的东西活着,哪怕就为自己而活,于万千人中轻轻地爱护自己的心,保护自己的心,不让世俗的灰尘迷了双眼。不过可惜啊,晓霞没能陪在少平的身边,那么少平和晓霞的人生就都可以完整了,闲看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静随生活鼓起信心去奋斗。
来自: 豆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