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1#
发表于 2012-8-29 09:27:12 | 只看该作者
  看《人生》已经很多年了,一直留恋于人生中那姑娘对哥哥的恋情。这种多方面替他人着想的 感情,才是我现在认可的感情。这回又找到了,润叶和秀莲 至于少安, 晓霞之于少平, 兰香之于吴仲平 ,孙少红之于 金强, 金波之于 藏族姑娘。那是那个时代那个地区的爱恋,并没有考虑能得到多少 。但也有 郝红梅之于顾养明, 王彩蛾之于 多个男人, 杜丽丽之于 其老公, 这是大多数世俗的恋爱,希望以少博大,收获更多。两种对爱情的态度也是当下主要存在的爱情, 折服于缘分其人格魅力,或折服于其权势 。
  
  我想对几类人用我的观念做个概述,也好在现实中更好的观察别人。当然这种分类只是一时的,路遥先生也说了,很多人因为某一件小事情都会有顿悟,兰花老公最后不是变了很多。
  1 孙少安、孙少平、金俊武、田福军为A类, 有原则、坚毅打不到,也有想法有急智,这类人做什么都能像模像样,也容易受理智的人的青睐 。
  2  李登云等一帮官员、田福堂、田海民为B类, 有原则,有想法,全身心投入在自己的利益之中, 多为成功人士和政治家。
  3  孙玉厚、李向前、田润生、金波,重感情 ,肯吃苦,相对单纯,容易受伤害,不容易成功。感情方面也容易比较坎坷。
  4  兰花老公,好吃懒做 。 金富 ,没有原则 。这类人结局就会很惨 。
  
  女人
  1 田晓霞 :小说里最完美的姑娘。
  2 兰香、润叶、秀莲,懂事、识大体、执着, 过得都还行,也找到了不错的对象。
  3 兰花 ,实诚,脑子动的不多,这种人都容易受欺负。
  4 郝红梅,杜丽丽,双水村很多女性, 这类人不好总结,或利益想得多点,或感情想得多点,有得过得很好,有得过得很惨,难说啊。
  5王彩娥 ,这种女人有意思,哈哈。
  
  现实中,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每个人都不能归为一类, 路遥先生能写下如此磅礴的80年上下的众生相,实在难得不易精彩。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2#
发表于 2012-8-29 09:27:12 | 只看该作者
      平凡的世界从文革时代写到了改革开放之后,前后10年间双水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形成鲜明对比。路遥以双水村为主线描写了这10年来不同身份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
      孙少安读书不多,但有能力有胆量,就跟同村的金俊武一样,不论是在文革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之后,都是强人。他凭借自己的胆识和能力,在政策放开之后终于闯出了自己的事业,贫穷了几代的孙家终于荣耀了,他成为了能影响双水村的第四个人。
      孙少平是被文革耽误的一代,文革时期没有学到多少知识,但他读书的爱好却一直保留了下来,使得他在精神上不断升华,与地委书记的女儿田晓霞陷入了热恋。虽然他只是一个煤炭工人,但是他却热爱着这个工作,热爱着劳动,在晓霞趋势后,只有劳动能够带给他心灵上的抚慰。
      田福军是人大毕业的高材生,文革时期一直只是担任县委副书记,历史证明,他的认识都是正确的,但在那个极左的年代并没有得到认同。好在文革结束后,他的才华终于得到认可,在调作地委书记之后,他将黄原地区带上了大发展的道路。
      看到这些人的生活,就让人有了希望,只要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总会通过努力最终成功。
      然而,这本书中描写的只是中国那个年代中最真实的故事。我们无奈地看到,家境优越的人确实比农民的孩子享有更多的机会,他们站在更高的起跑线上,轻松地拿到公家的工作。农民家庭的孩子奋斗实在不容易,孙少安虽然每次考试都是第一,但是因为家庭的原因也不得不辍学种地。好在兄弟俩共同努力,供聪明的妹妹读了大学。
      一切都是平凡的,贫农的儿子孙少安不可能也没有勇气与工作人、田福军的侄女润叶结婚,四个孩子都很争气的孙玉厚也有一个浅薄的弟弟和一个二流子女婿(当然,我们都很欣慰地看到女婿王满银在外晃荡大半辈子后终于回到了女儿身边,开始正经做事),孙少安的妻子在追求幸福的途中付出了健康的代价,孙少平一辈子可能都不会离开辛苦危险但他却深深依恋的挖煤工作。
      我们已经离那段艰苦的日子太远太远,那些生活的艰辛记忆如今只留在爷爷奶奶那一代人的回忆里。我们又有多少时间认真问过他们的经历呢?好在有路遥这本史书般的小说,真实地记录下了他们戏剧般剧烈变化的生活。给地主干过活,女婿儿子都被批斗过的孙玉厚怎么会想到,有一天他会站在人群中,看到自己的儿子在主席台上接受县领导和全村人的欢呼和尊敬,贫穷了好几代的孙家成为了全村最受人羡慕的富裕家庭。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3#
发表于 2012-8-29 09:27:12 | 只看该作者
  《平凡的世界》中有一群平凡的俗人,然越是平凡,则越有其脱俗之处。
  田福堂是双水村的父母官。
  他有自己的伟大的梦想,像天上五彩斑斓的肥皂泡:革命。
  作为一个农民,田福堂是睿智的;作为一个农民,田福堂同样是愚昧的。他的梦想是翅膀,载着他几欲起飞,但他的思想可惜地被禁锢,外面世界的门也因此关闭了。其实,田福堂善耕种,又精明能干,他的大脑也无疑是一片方便耕种的沃土。不过一切随着关于他的时间,地点,人物毫无悬念的变成了不可能。
  时间,文化大革命。地点,黄土高原上的双水村。人物,身上抹有理想色彩,但不是很崇高的农民田福堂。
  时间切断了知识的来源,地方阻碍了知识的进入,人物,表明了他本能上排斥着某些东西。田福堂是俗世中的人,当初的公社让他统领“千军万马”,不下田照样可以坐享其成,作为富有智慧的田福堂,当然不愿改变这些,不然他就成了孤家寡人,可能日子不会差,精神上差太多,那个时代就是如此。
  话说回来,田福堂也有他崇高的一面。双水村修水坝,是田福堂的梦幻工程之一,而且确实是为了让村里有更好的发展。为了说服金老太太搬迁,他甚至给他下了跪——这一跪可不简单哪!连固执至极的金老太太也被深深地触动了,这里面固然有点讽刺意义,但在那个时候,没准还能配上荡气回肠的革命音乐!自然不可否认,田福堂心里是有崇高的因素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有理想为后盾在支持着。虽说这理想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可笑的。一切变得有点悲剧,田福堂的理想不只是毁灭了,而且是彻底的毁灭了,且这在所有人看来还算不上是悲剧!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和田福堂对应的,就是外国的唐吉珂德,不同的是,最终一个作家把镜头对准了他,后来的美学家也从中发现了美学意义,但对于田福堂,以及他所代表的时代,在现在依旧被认为是荒谬的。如果他们两人能够相遇,也许能引起精神上的共鸣。因为他们都曾有过崇高的理想,而共同的悲剧在于,曾经的崇高的理想在一夜之间就变为了可怜的笑话。坚持并没有错,但随波逐流本来就是人的天性。当然真正的对错,不是光靠舆论,光靠一个时代最普遍的声音就能裁定的。不过,极具现实眼光的田福堂,最终扔掉了他并不纯粹的理想,这大概就是一个普通人,在一个普通的世界中常常做的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4#
发表于 2012-8-29 09:27:12 | 只看该作者
  平凡的世界里,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家庭矛盾;
  平凡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事有利弊,原因如此;
  平凡的世界里,有青涩的初恋,也有不舍的离异;
  平凡的世界里,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生活在社会的大背景之下,兴衰荣辱,同舟与共。
  
  路遥平凡的世界里,不变的是红枣树的热情,黄土地的温情和黑煤矿的温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5#
发表于 2012-8-29 09:27:12 | 只看该作者
  读《平凡的世界》,有很多的感触。
  
  尊重自己不苟且,这是我从少平身上学到的。
  
  我不知道外界是如何来评论路遥以及他这本书的,至少,我对这本书的感触很大,从中得到很大的鼓舞。或许是之前看《活着》已经使我从原先的文学浪漫追求完美的思想中逐渐脱离,《平凡的世界》的结尾我并没有出乎意料的遗憾。当然,晓霞的牺牲,少平的毁容,秀莲的肺癌,都使我悲痛不已,但这也就是作者一直在书中所说的,这就是平凡的世界,这就是生活。
  
  文中开始孙玉厚就已是中年,文终已步入老年,他经历时代的变迁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诸多苦难,我不由想起我的父亲。父母亲半生的生活经历了很多,我想在有生之年能多为他们做些什么。这种愿想在中学读书时非常强烈,是激励我读书的主要动力。但是大学以来,宽松舒适的氛围使我逐渐失去了这种淳朴的美好愿景。
  
  前几天在微博中友博友留言,书中的年代太久远云云。不错,85年之前,那时候我还没有出生。但是我并不觉得太遥远。是的,书中描写的整个大的改革环境与现在的开放繁荣相比确实很远。不过,书中少平兰香的求学,少安少平兰香与家庭的亲厚相互体贴的感情,我却无比亲切。这段故事,尤其是兰香,总是能从中寻找到自己的影子。父母子女间在患难贫穷中分外珍贵的相互体贴,已经随着生活的逐渐改善,年龄的日益增加,被浮华冲远冲淡。
  
  兰香读大学后,在她身上我再也找不到我的影子。大学的时光,我虚度了。那时候我没有了刚才所说的激励读书的主要动力,没有了出息后荣光故里让父母高兴的单纯梦想。大学生活除了留给我一张足以证明我虚度光阴的毕业证以外,我再没有其他,美好的记忆,充实的生活,沉淀的知识及人脉的积累,都没有,空洞的岁月,而已。我在微博上说过,看到兰香在大学时的学习以及后来的成果,我很羞愧。同时,我真的很羡慕很羡慕,甚至不禁在想如果可以重来……我开始后悔,我如果是早些醒悟,再早些醒悟,会不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现在?人们都说,孩子们的梦想都是科学家,长大后却是有钱有势的梦想。而我,为什么长大后偏偏想当一个科学家呢,我不可否认,我崇尚这一个身份。
  
  还好,除了兰香,还有少平。兰香的努力让我悔不当初,少平的坚韧却让我对生活又充满了激情和希望。少平对贫穷对苦难的认知与反弹力让我感触又欣慰。我想起我的那段艰难岁月,我也是如此看待所谓的苦难。挫折算什么,他只会使我们更加坚强,承受力更强,不是么?那段时间特别喜欢“宽厚”“厚重”等等之类的词,我当时就认为经历了那一切,我的人生从此不同,我会更加善待人生。身为局中人,我不知道我是否真的从此不同,不知道我是否为挫折吸取了教训,改变了自己的坏习惯,完善了自己。我只知道,我的行动仍然赶不上思想。少平在繁重的工作中不断思考,专业技能有很大提高,工作之余一直在读书,甚至自学准备进修,这一切让我觉得人生是可以改变的,平凡的人生也是可以一步步改善的,至于结局如何,少平能否取得不平凡的成就?这不再重要,他自身的存在就是不平凡的,不是么?
  
  一边看书,我一边不断地思考,我如何用行动一步步改变我的平凡人生。思考到后来,不禁悲戚,我的梦想呢,我的着力点又在哪儿呢。去年拿定工作的主意后,一切归零,脚踏实地工作。我也用心去做了。但是精神上是空洞的,我看书来充实。但是,物质生活如何继续。我又如何把我的精神与物质来统一?我要尊重自己,不苟且而活。值得庆幸的是,我开始主动去寻求,虽然尚未寻求有果,但也是进步吧,觉悟…我现在需要知识的积淀,与人与社会的沟通,努力拨开迷雾见光明。I am a slow walker,but I never walk backwards.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6#
发表于 2012-8-29 09:27:12 | 只看该作者
            看完《平凡的世界》似乎已经过了很久很久,但这中间经历的却是叫我一生都难以忘怀!恰恰此时,我感到痛苦迷茫不知所措时,路遥带我走进了一个平凡的世界,让我认识了一群平凡的人所做的不平凡的事,这正如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可爱的人们一样,真的非常感谢你们!是你们教会了我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感谢我的少平!晓霞!少安!兰香!润叶!向前!润生!金波!金秀!还有我生活中的燕子!盈盈!小艳!小梦!倩!晶晶!感谢你们大家给了我这么难忘的八个月!我爱你们!永远!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7#
发表于 2012-8-29 09:27:1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平凡的故事讲述了平凡的人生,平凡的生活态度却带给我如此不平静的震撼...突然想生活在那个变革的年代,那我的人生会是个什么光景...
  记得很久以前有人和我讨论男孩、男人和男子汉的区别 读完这本书我想大概知道了答案...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8#
发表于 2012-8-29 09:27:12 | 只看该作者
  没啥可说,手机上看下来了。作者观点还是80年代的观点,局限性不可不免,故事俗套,无聊的官场斗争,虽然垃圾但是还是管中窥豹看到那个年代。小说的部分意义即在于此。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9#
发表于 2012-8-29 09:27:12 | 只看该作者
  辗转几个月终于把这本小说看完了。刚开始看第一部时总觉得写的文革,这与我们现代社会脱离了很久,因此总耐不下心来看,说实话,对于那个年代我一直都不喜欢。人民愚昧,国家搞政治建设,写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不是就说人民生活的困苦和精神的愚昧,要不就描述社会秩序的荒唐,基于此表达作者的感情,或悲愤或厌恶或无奈。我和那个年代没有牵连,也自然感觉不到生活过文革的人对于这段清楚情感的不舍和五味陈杂的思绪。总算是陆陆续续把第一部看好了。但是看第二部的时候心里就开始喜欢上这本小说了,这段时间把考试忙完之后在两三天里就一口气把第二三两部读完了。
  
  
  
    看好之后,我脑袋里竟不自觉的冒出一个词语,涅磐。无论是书中主人公孙少平的成长,还是里面形形色色的各种人,少安,兰香,金秀,金波,润平,润生,秀莲,还有老父亲孙玉厚,甚至我觉得金俊武,连同田福堂,孙玉亭,王满银这些冥顽不化的人物在历史的洪流下都完成了一种成长。是啊,历史的车轮永远向前转,所有的人都需要成长起来才能适应这股永不止境的潮流。少平,我是多么钦佩这个坚毅的男人啊。也许如少平的心上人田晓霞在日记本里写的那样,“我时时想念着我那‘掏炭’的男人,我感到骄傲。”她的那篇日志里随后写道她对爱情的理解:“是的,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地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可怜的是,最后她为了抗洪救下一个羸弱的小女孩,死在了她年轻的年华里,死在了他们两个最甜蜜的约定前夕。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是我在平凡的世界里看到的自己最欣赏的一种爱情。因为两个人志趣相投走在了一起,多少的年华里,他们都以一种朋友的方式共处,相互见证了彼此的成长。后来在一起在我看来简直是理所应当,从一开始读这本小说时我就暗暗预感到了这一点,我还觉得少平最后应该会摆脱煤矿工人的身份考上一个大学,在真正的学校里吸取他一直渴求一直努力的知识,然后光荣的入党,再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可是,真正的结局是他在井下为了救人,受了伤,毁了容,还决绝得婉拒了金秀的爱意,回到了矿上。可是仔细想想,也对,他在矿上流过汗和血,他的血肉里已经揉入了大牙湾的土壤,他已经习惯了那个工作岗位给他带来的辛劳和满足。也许在那片黑黝黝,寸草不生的地方,他才能真正找到工作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吧。从他初中时买不到学校里分三六九等的下等菜到现在他成长成一个26岁骨骼强健,有担当,有胆识,有谋略,有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深刻见解的男人时,我看着小说感觉自己好像跟着他成长了一番。也许我要是活在小说里,我也会和香秀一样的。应该大多数女孩都会如此吧。尽管他出身低贱,即使他从业卑微,但在他的身上,他承受住了多少苦难,这些苦难使他伟大。周围的人都能从他的身上找寻到一种强大的安全感。
  书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对家乡产生了深深的依恋感。无论是身在何处的浪子,还是在省里中央当官的游子,抑或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心灵里的某个地方一直存着家乡这片贫瘠的土地。在外的,浪子最终发现家里妻子和孩子们的温暖,迷途知返回头了。游子们,有钱有势发达的都尽心尽力为着家乡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没钱在外打拼的,在梦的深处还时常浮现家乡静谧的小河和可爱的乡亲们呢。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和土地打着交道,自然对土地这个命根子爱得深沉。
  一种很安静的满足感溢满我的心头。这般朴素的生活,艰苦卓绝,却在自己的奋斗过后收获了另一种结局。客观来说,书中的结尾并不完美,秀莲因为长期的劳累得了肺癌,少平因为事故毁了容,等待着这个家庭的还有无穷无尽的艰难险阻。可是,我却一点也不害怕了,我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书中已看过太多的世事变迁,他们都顽强的度过了。而且,我相信他们经过磨练已然收获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体会,也并将用他们自己坚实的臂膀扛起来坍塌的生活。
  读起来还觉得有蛮多共鸣的,还好我并不是养尊处优,绵薄无力的富贵子弟,活了这么多的春秋,也经历过了一些苦难。也深刻理解我的所有经历,亲人离逝,家庭事务,社会人情。
  
  可是,有什么好畏惧的呢?平凡使我们伟大,苦难也使我们伟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0#
发表于 2012-8-29 09:27:12 | 只看该作者
  辗转几个月终于把这本小说看完了。刚开始看第一部时总觉得写的文革,这与我们现代社会脱离了很久,因此总耐不下心来看,说实话,对于那个年代我一直都不喜欢。人民愚昧,国家搞政治建设,写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不是就说人民生活的困苦和精神的愚昧,要不就描述社会秩序的荒唐,基于此表达作者的感情,或悲愤或厌恶或无奈。我和那个年代没有牵连,也自然感觉不到生活过文革的人对于这段清楚情感的不舍和五味陈杂的思绪。总算是陆陆续续把第一部看好了。但是看第二部的时候心里就开始喜欢上这本小说了,这段时间把考试忙完之后在两三天里就一口气把第二三两部读完了。
  
  
  
    看好之后,我脑袋里竟不自觉的冒出一个词语,涅磐。无论是书中主人公孙少平的成长,还是里面形形色色的各种人,少安,兰香,金秀,金波,润平,润生,秀莲,还有老父亲孙玉厚,甚至我觉得金俊武,连同田福堂,孙玉亭,王满银这些冥顽不化的人物在历史的洪流下都完成了一种成长。是啊,历史的车轮永远向前转,所有的人都需要成长起来才能适应这股永不止境的潮流。少平,我是多么钦佩这个坚毅的男人啊。也许如少平的心上人田晓霞在日记本里写的那样,“我时时想念着我那‘掏炭’的男人,我感到骄傲。”她的那篇日志里随后写道她对爱情的理解:“是的,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地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可怜的是,最后她为了抗洪救下一个羸弱的小女孩,死在了她年轻的年华里,死在了他们两个最甜蜜的约定前夕。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是我在平凡的世界里看到的自己最欣赏的一种爱情。因为两个人志趣相投走在了一起,多少的年华里,他们都以一种朋友的方式共处,相互见证了彼此的成长。后来在一起在我看来简直是理所应当,从一开始读这本小说时我就暗暗预感到了这一点,我还觉得少平最后应该会摆脱煤矿工人的身份考上一个大学,在真正的学校里吸取他一直渴求一直努力的知识,然后光荣的入党,再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可是,真正的结局是他在井下为了救人,受了伤,毁了容,还决绝得婉拒了金秀的爱意,回到了矿上。可是仔细想想,也对,他在矿上流过汗和血,他的血肉里已经揉入了大牙湾的土壤,他已经习惯了那个工作岗位给他带来的辛劳和满足。也许在那片黑黝黝,寸草不生的地方,他才能真正找到工作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吧。从他初中时买不到学校里分三六九等的下等菜到现在他成长成一个26岁骨骼强健,有担当,有胆识,有谋略,有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深刻见解的男人时,我看着小说感觉自己好像跟着他成长了一番。也许我要是活在小说里,我也会和香秀一样的。应该大多数女孩都会如此吧。尽管他出身低贱,即使他从业卑微,但在他的身上,他承受住了多少苦难,这些苦难使他伟大。周围的人都能从他的身上找寻到一种强大的安全感。
  书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对家乡产生了深深的依恋感。无论是身在何处的浪子,还是在省里中央当官的游子,抑或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心灵里的某个地方一直存着家乡这片贫瘠的土地。在外的,浪子最终发现家里妻子和孩子们的温暖,迷途知返回头了。游子们,有钱有势发达的都尽心尽力为着家乡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没钱在外打拼的,在梦的深处还时常浮现家乡静谧的小河和可爱的乡亲们呢。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和土地打着交道,自然对土地这个命根子爱得深沉。
  一种很安静的满足感溢满我的心头。这般朴素的生活,艰苦卓绝,却在自己的奋斗过后收获了另一种结局。客观来说,书中的结尾并不完美,秀莲因为长期的劳累得了肺癌,少平因为事故毁了容,等待着这个家庭的还有无穷无尽的艰难险阻。可是,我却一点也不害怕了,我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书中已看过太多的世事变迁,他们都顽强的度过了。而且,我相信他们经过磨练已然收获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体会,也并将用他们自己坚实的臂膀扛起来坍塌的生活。
  读起来还觉得有蛮多共鸣的,还好我并不是养尊处优,绵薄无力的富贵子弟,活了这么多的春秋,也经历过了一些苦难。也深刻理解我的所有经历,亲人离逝,家庭事务,社会人情。
  
  可是,有什么好畏惧的呢?平凡使我们伟大,苦难也使我们伟大。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21:47 , Processed in 0.05116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