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41#
发表于 2012-8-29 09:31:43 | 只看该作者
  还是上中学时看得,那个年纪对于离自己久远的年代并没有什么概念,只是心为书中主人公的经历和命运而牵系着。这部书记得是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的吧,也是著书者路遥的半自传式小说。朴实而真挚的文字带给我欣赏的乐趣,主人公的性格也曾让我欣赏不已。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42#
发表于 2012-8-29 09:31:43 | 只看该作者
     不怎么了解曾经的中国,只是在课本里知道文化大革命,可是还是觉得很遥远。但是看了这本书,却给了我很多震撼。让我从一个家庭了解了一个国家。
      尽管生活在八十年代,但是从少安和少平身上依旧学会了很多东西。是生活让他们变得坚强,贫穷并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灵魂的贫乏。而这些 却是很多现在的人所缺乏的。。
     很喜欢这本书,并且很震撼,我们的现在 还可以可晓霞一样那么的朝气蓬勃么?还可以那样的积极向上么?值得反思。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43#
发表于 2012-8-29 09:31:43 | 只看该作者
    有人说这部小说技术上欠琢磨,主题先行,语言乏善可陈.我以为单就这本小说而抛开路遥老师本人来说,这样的写法和语言恰好跟"平凡"这一主题一致,而且配合的恰到好处.
    再者,这本小说百万字从头到尾都渗透着"真诚"二字,而这正是当代中国文坛所缺少的,与现在文坛上作品所表现出的"按捺不住的狡黠",表现出的对读者的不真诚相比,我认为它是一本好书.
    单就"真诚"一词,已经够当代中国文坛反思一段时间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44#
发表于 2012-8-29 09:31:43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很多年前,看过这本书。当时读后的感觉就是书中描写的是好纯粹的世界。这种触及心灵的感动好像离我已经很远了。很怀念那段日子……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45#
发表于 2012-8-29 09:31:43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我太喜欢了!我是在高考失败的那年读的这本书,因为我也来自西北农村,所以和我的生活能够产生共鸣的.
  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连续看了两遍!之后我复读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我好多次推荐给我的好朋友看,看是看后有的朋友就没有还给我书.我觉得她太有保存价值了.有买来珍藏,至少买过三本.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46#
发表于 2012-8-29 09:31:43 | 只看该作者
  文中涉及的人物很多,从开始就开始打伏笔,随着情节的深入,每个人的命运都一一交代的很清楚,人物在有章节中间隔的,再次提到时,还会简单将前面的故事代一笔。
  
  我比较推崇这种叙述方法。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47#
发表于 2012-8-29 09:31:43 | 只看该作者
  
    路遥的著作《平凡的世界》在陋室已两年有余,至今才拜读,有感惭愧。其中体会,记录在心,描述如下。
    通过全书,我一直在思量︰何为命,何为命运?是命运捉弄人,还是人掌握自己的命运?
    在拜读路遥大师著作的过程中,为少平﹑少安一家人和润叶﹑晓霞的命运担心.好人不是有好报吗?他们或是忠厚的劳动人民,或是纯朴的劳苦大众的子女.命运把他们安排在了一起,最终却让他们无法百年好合.同样的父母,却不一样的命运.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却成就了对不起伟大的业绩.
    毋庸置疑,任何年代,任何岁月,都不乏可歌可泣的爱情.爱情是没有阶级差别的,不管他们是干部子弟,还是农民子女.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另一半却占据了整个心路历程的绝大部分,而往往事情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后者.他们的爱情起初都是阳光普照,形势一片光明.却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与差别使他们无法结合,迫使他们不得不做出令自己汗颜的选择.
    我又看到:为什么女孩子在这个方面始终如一,最终作出一刀两断决定的却是男孩子?难道男孩子不愿和自己喜爱的女孩子在一起过光景吗?谁又不愿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生活呢?各种矛盾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不知要承受多大的痛苦和责任.也就像其他人所说的:爱一个人,并不一定要把她留在自己身边.爱一个人,就是希望这个人生活得幸福.只要自己觉得心爱的人能够得到幸福,就心满意足了.男子汉大丈夫,确实要大度.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能够得到幸福,往往选择伤害自己,让她去享受幸福,难道这不是男子汉吗?这不是大度吗?
    而有的时候,如果两相情愿,男孩子在选择伤害自己的时候,也伤害了心爱人的心。俗话说:有情人终成眷属。上天都希望这样,命运为什么还要和人开玩笑呢?殊不知这玩笑能要人痛不欲生吗?不知是时代捉弄了人,还是人捉弄了自己的命运?
    本来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的事情,结果却事与愿违。作者的用心良苦啊!每个人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众口难调啊。依笔者看来,故事的结局可用“可悲”二字来形容。如果要追究原因,可能是违背人心吧。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每个人的遭遇与前途,我觉得应该是:发奋图强,各安天命!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48#
发表于 2012-8-29 09:31:43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知道自从上大学后还有什么书让我感动过,曾经以为名著已无可恋。鄙人有很鄙视近代中国作品,认为其华过其实了无是处。
    后来一位同学荐我此书,我也在无聊时刻阅读。一气和成(我的习惯)看到了田小霞的死,孙少安仍就回去挖煤 少平与润叶依旧不能在一起 清末竹马的一对还是北道而行。我不懂为什么要有这样的结局?难道一定要悲剧才能造就经典吗?如果是这样,我还是喜欢美满的结局。我向来喜欢喜的结尾。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49#
发表于 2012-8-29 09:31:43 | 只看该作者
        半夜把《平凡的世界》看完了,本以为少平会有一个好的归宿,但是路遥也没有写,所以感觉是意犹未尽。这本书看的好累,太长了,断断续续看了有两个星期吧。前半部分不是我生活的年代,所以也只是能够体会到那个年代人们的艰辛。到后来写到80年代中期了,就勾起了很多童年的回忆,但那个时候我还小,家在廊坊,很多事情模模糊糊的,也算是对书中的描写有共鸣。其实刚看完的时候有很多感慨,比如:世事变迁,造化弄人;心爱的人离开人世,留下生者无尽的思念,等等等等的。但是早上起来就都忘记了,看来我还真不是读三国,掉眼泪的那种人。生活就是折腾,我自己的还没有折腾好呢,顾不得别人太多了。
  
        其实本来没打算写什么读后感的,但是echo说我一定要写一个,所以就有了上面的这些~~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50#
发表于 2012-8-29 09:31:43 | 只看该作者
  路遥笔下《平凡的世界》植根在黄土高坡的土窑村子里,时代背景是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这段中国现代史上社会变迁最剧烈、而农村又受到以公社工分制的平均劳动方式转向承包制的转轨时期,每个置身其中的角色都不可避免要受到变革趋势的影响,并在所属阶层的性质上打下深刻的烙印,每种影响都必然反映在他们的抉择上,并某种程度重又作用于小圈子的气候。从农村成长环境里走出的孙少安、少平,乃至田福军,思想和眼界与父辈相比都有了很大变化,视野开阔了,接触广泛的世事巨细,但考虑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仍萌于小农意识,例如少安摆脱贫困后愿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宁可为村里相邻买得起化肥做点牺牲,同样不为生计所折磨,已是知足。而少平虽在思想境地上走得更远,受晓霞的引导拓宽了眼界,但面临严峻的生存形势,他那出自农村的身份依然成为掣肘的记号,提醒他还得混迹于民工之流,忍受出卖劳力而受压榨的痛苦,一份只为转成“职工”的矿井工作也能让他心甘情愿地投奔矿山,做着“连找对象都非常困难”的采掘工,挣命的辛劳并非渴求出人头地,只是不想像晓霞讥诮的“提个猪娃,赶集回乡”,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生活。在少平心中有个强烈的“跳脱”念头激发着他,但跳到哪里去呢,对未来也只是模糊的想法,坚韧不屈的性格令命运偶有眷顾,那么些好心人平实的关爱温暖过踽踽独行的孤魂,可他没有兰香一样的机遇,也没有金波一样的道路,就像笼中的鸟儿有心腾翀却碍于无形的禁锢。给妹妹寄点学费,憧憬着攒下钱来给爹娘修个体面的窑洞是支撑他同苦难际遇抗争到底的动力,偶尔也免不了流露出一些失落与宿命感,幸好有晓霞的温情和启迪为他点起一盏明灯,让心房不至冷寂,但晓霞是伫立这禁锢外同祈愿景的天使,少平总隐隐感到他们间无形的鸿沟横得多么坚决又令自己无奈,自尊和青春的热情始终纠斗着,当晓霞来矿上看他时,那种只专注于当下的幸福、刻意逃避考虑将来的念头是纠斗的顶峰,作者渲染了“两年之约”的萧索气氛,预兆他们结合幻梦的破灭,因此有评论说路遥安排晓霞没有必要地离世的情节看似塑造了完美无私的人物形象,实际却昭示了作者也对少平和晓霞感情结局的不自信,否则将承载太多的包袱,是有一定道理的。悲哀总是撼人心魄的情节效果的催化剂,也把期待完满的句号拉成了未知生途的省略号……
  
  平凡的世界里有普通人的生态缩影,舞台上出演过农村守旧干部的闹剧,也隐匿着质朴姑娘安静外表的掩饰下火样的激情,在那个只好随波逐流的时代,社会变革之门让悸动的一代青年人看到点更生的希望,期求改变生存的方式却又被无情地挡在门外,能吃到浪头拍岸甜头的幸运儿总归是少数,像海潮冲来新鲜的贝壳给沙滩上惊喜的你,然而决不会把你也带到海里一样,个体只在某种层面上才追求到适度的进展,少平对命运的积极和润叶满腔真爱的空耗属于后者,只有兰香跃入大学梦想成真堪称前者。
  
  朴素的爱情撩动心弦,让金波一曲难忘的藏族姑娘,让润生遵从心底召唤走向勇毅的郝红梅,甚至浪子回头重拾亲情的王满银,都在各自的人生底色上勾勒几笔感动的轮廓。最质纯的爱恋在良知深处都能找到为他(她)的共同,并且由于少了浮华反而更接近无计较的甘愿,鼓动他们奋然前行。
  
  像孙玉厚、田福堂等老辈对子女的深沉关爱和期待,也是《平凡的世界》里不凡的亮色,年轻毕竟要创造和拥有新的生活,并终将撑起新的时代,只是面对时代轮转的顺应要远大过自主的意愿,况且父辈也明了没法再为儿女做点什么,只能寄望他们各自独立持缰在人生的沙场,那浑浊眼里透出的微芒,已是尽心竭力的表达。
  
  不论抗拒与否,社会的大潮都裹卷着每个平凡人奔涌向一个新的主题,个体经营走过一段从拒斥到仿效的过程,土地承包责任制也从安徽小岗村里星火燎原地蔓延开来了,原来的保守派竟也像阿Q的“咸与维新”似的摇身变成激进的先锋,这是历次重要变革里容易产生的典型现象,路遥用笔迹牵着我们的思路触动宏观的价值判断,关注起黄河湾边一群平常百姓的现实境遇,字里行间始终激荡着一股不动声色而喷薄欲出的豪情。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7 15:22 , Processed in 0.0675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