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91#
发表于 2012-8-29 09:31:33 | 只看该作者
  时间的尽头你唱着歌
  没有一个春天在镜中望穿
  镜子破碎
  时钟在响
  你唱着歌就像石头在唱
  总是叶多于花
  而果实,从没想过。
  
  暖风拂面
  眼泪使你湿润如大地
  那鬓角,很细。
  
  苦难只留下嘴角倔强的曲线
  你用一夜一夜桌前的灯光,
  来祭奠错误、原谅和永恒。
  小声,词不达意;
  大声,就只剩了声;
  那一团道不明的音响
  终在肚里发酵
  
  
  
  
  P.S. 纪录一下这书陪伴度过的春天,也借用一下这书的好名字。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92#
发表于 2012-8-29 09:31:33 | 只看该作者
  对于这本书,我想把它分成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农村的,才打开书卷一股浓厚的乡村气息迎面而来,一股很熟悉的味道。路遥为了写这部书,据说是在陕西的农村里住了一年多。我相信,一个没有在农村长时间呆过的人是无法写出种味道的。这上半部分是有味道的,是可以品尝的!
  下半部分,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人的光辉太过,使得故事让人感到不真实。或许是为了追求一个完美的结局,一切都显得很梦幻一般。却有仿佛掺入了真实的颗粒。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93#
发表于 2012-8-29 09:31:33 | 只看该作者
     书里面给我们呈现了以孙少平为代表的一群人,他们有理想,有信念,有自己的追求。他们生活在农村,却不甘于此。少平是一个近似于宗教信仰的精神至上的奋斗者,不甘与生存在落后的农村中,而又无力改变农村的苦难现实,他选择了逃避,努力为改善自己的生存方式而抗争,他的奋斗历程是典型的中国落后农村青年悲剧式的发展。中国落后农村青年的个人奋斗,个人努力的动力是跳出农门,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就是成为城市人,改善自我生存条件,而他倾尽青春精力所得到的是城市人所摒弃的,不屑一顾的生活方式。
     少平的悲剧就在于“出身农门,不甘于农门。”第一遍读完没能理解。原来这正是作者用心良苦所在。果实有点悲剧色彩,它是在给政府,或是社会一种警示。
     最欣赏里面的两段爱情故事。
     田润叶天使般的纯洁善良。他苦苦追求着少安,但这必然会被少安的现实击得粉碎,润叶的抗争很无奈,她不是在与一个人在抗争,它是在与整个社会在抗争最终酿成了她的悲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94#
发表于 2012-8-29 09:31:33 | 只看该作者
  平凡的世界十分令人感动 “平凡但不平庸 ”在很农村中的那些人 那些事会让人找到方向 找到支持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95#
发表于 2012-8-29 09:31:33 | 只看该作者
    《平凡的世界》我看了七八遍,但每次看体会都不一样,而且是每次看起这部小说就会爱不释手,晚上看可以看到凌晨四点,白天看可以在一瞬间过完中午和下午。每次看这部小说,都会强烈地感慨,无论是能用语言表达的还是无法表达的。05年12月下旬在考研最痛苦的那段时间,一不小心又碰到了《平凡的世界》,那时离考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我的复习还是一塌糊涂。不管!这样我又用三天时间细读了一遍《平凡的世界》。看完后还给朋友说路遥为什么只活了42岁,因为要写这样一部书就等于掏空了作者一生的积累,而且这一生一定是丰富的、深厚的,同时作者还要有天赋的智慧来感悟人生,路遥太伟大了。但我还是弄不明白这本小说为什么对我有如此的吸引力。
     看了陈忠实老师的博客,豁然开朗,原来吸引我的就是“路遥精神”。陈老师在文章里写到“路遥已经形成的开阔宏大的视野,深沉睿智的穿射历史和实现的思想,成就大事业者的强大的气魄,为实现理想的坚忍不拔和艰苦卓绝的耐力,充分显示出这个古老而又优秀民族最优秀的品质。
     路遥入切地关注着生活演进的艰难进程,入切地关注着整个民族摆脱沉疴复兴复壮的历史性变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巨大痛苦和巨大欢乐。路遥并不在意个人的有幸与不幸,得了或失了,甚至包括伴随他的整个童年时期的饥饿在内的艰辛历程。这是作为一个深刻作家的路遥与平庸文人的最本质区别。正是在这一点上,路遥成为具有独立思维和艺术品格的路遥。
     路遥的精神世界是由普通劳动者构建的“平凡的世界”,他在当代作家中最能深刻地理解这个平凡的世界里的人们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他本身就是这个平凡世界里并不特别经意而产生的一个,却成了这个世界人们精神上的执言者,他的智慧集合了这个世界的全部精华,又剔除了母胎带给他的所有腥秽,从而使他的精神一次又一次裂变和升华。他的情感却是与之无法剥离的血肉情感。这样,我们才能破译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里那深刻的现代理性和动人心魄的真血真情。路遥在创作那些普通人生存形态的平凡世界里,不仅不能容忍任何对这个世界的过去和现在、历史和现实的解释的随意性,甚至连一句一词的描绘中的矫情和娇气也决不容忍。他有深切的感知和清醒的理智,以为那些随意的解释和矫情娇气的描绘,不过是作家自身心理不健康不健全的表现,并不属于那个平凡世界里的人们。路遥因此获得了这个世界里数以亿计的普通人的尊敬和崇拜,他沟通了这个世界的人们和地球人类的情感。这是作为独立思维的作家路遥最难仿效的本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96#
发表于 2012-8-29 09:31:33 | 只看该作者
  这真是旷古奇书,叫人不得不为之一泣.看了《平凡的世界》,那你就不是你自己。因为它会影响你整辈子·······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97#
发表于 2012-8-29 09:31:33 | 只看该作者
  文字来源:http://cunshenzhiyan.blog.sohu.com/49620777.html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一定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肯定还是。
  我小时候家在农村,没有看过什么书,接受的是相当不正规的教育,记得那个时候基本上没有什么课外书,不像现在杂志什么的遍地就是。我小时候看过的,一是我很小的时候爷爷订的《四川农村报》,可惜那个时候看不明白(绝大部分的字不认识)。再是外公遗留下来的三大木箱的书,我看的是一箱连环画。此外,就是爷爷逼着背的《三字经》,《百家姓》和《诗三百》。可是那样的学习,只是说记忆了一些东西,然而对我思想层面的影响,到现在为止,并不大,或者是微乎其微。
   后来上高中,在县城,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农村以外的群居式的和现代的生活,开始接触到了电子游戏,电影院,旱冰场……那些物质的生活。你可以想像,一个山里的孩子,第一面对城市的灯红酒绿,站在车来人往的大街上,会是怎样的迷茫。那种感觉,比盲了还难受,我真的这么觉得,因为,抬脚也不知道往哪儿走。(我指的不是迷路)
   所以那个时候我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生活的方向在那儿。一个十几岁的毛孩子,成天玩电子游戏,溜旱冰,翻围墙出去看通宵场,完了还时不时的跟人打架。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一个形象,而且我也觉着社会就是这么个的认定。我所在的学校高中当时是很不好的。成绩好的,和有钱的都上一中了。就连我们学校的老师也说,我们是没有希望进入大学的。所以得过且过。
  有的人在人生迷茫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个指引他的人,或者是一件足以让他开始改变的事情。我的改变,动力源自于我在校外租书店里,从层层叠叠的武侠言情色情书籍堆里翻出来的一本书,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一直在回忆那是一个神奇的下午。直到那以后,我才相信,一本书,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
  读《平凡的世界》,第一遍,我看了整整的十七小时,没有吃饭。我清楚的记得我从晚上八点,一直看到第二天的下午。蜷在被窝里,什么地方也没有去,包括校长的政治课,我也翘了。那是第一遍,有点狼吞虎咽。我被孙少平的人生深深的吸引了。好奇,感动,到后来的感同身受。第一遍看完了,我坐在校园里的梧桐树下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思考。很简单的发呆,完了做了个很简单的决定,做个好学生,并把这本书介绍给班里的每个人看。这是我第一次看《平凡的世界》,看到了故事情节,把我感动的,是故事的本身,是我不知道的大作家路遥笔下的一个人物的生活。
  第二遍看《平》,是在高二暑假的时候。那个时候我的学习和生活已经走上了很正常的轨道,学文。班里有个民主活跃的氛围,学习风气好,班主任提供很多的课外书,遇到时事热点同学总会有讨论,或者老师组织辩论。那个暑假我很细致的看了一遍《平》,完全是以欣赏的姿态。前前后后的大概看了半个月,至于感触,我只能说感受到了一部伟大作品的内涵与分量。我被路遥前辈的笔触和对生活深刻的洞察力所震惊。贴近生活,才能感动读者;高于生活,才能有所创造。这次阅读,让我对爱情很是向往。孙和田的爱情,让我很是羡慕。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精彩单纯的爱恋(小学四年级读琼瑶的《彩霞满天》除外,而且我一直觉得琼的小说有点故作的小儿女和煽情姿态)。
  前两次的阅读,只是感到《平》是本好书。真正对我最刻骨铭心的影响,是后面的几次,它们把《平》一直融入到了我的灵魂里。03年的夏天,第一次高考失败。虽然超过了一本线几十分,但是没有走了理想中的学校。那个夏天天很热,我郁闷欲死。那不啻是把我从一个顶峰狠狠的摔到了谷底。失败来的是如此的猝不及防。还喜欢跟家里人发脾气。也就是在这个暑假,我开始了第三遍读《平》。我没有依着顺序看,我找我想看的。这一遍,一翻开书,我总是不由的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的经历。人就渐渐的平静下来,忘记了自己的失败。那个夏天总是停电,我总是在夜里亮着蜡烛,倚在被窝里看。孙少平的人生轨迹,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在我心里连成了一条线。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孙少平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面对他的人生?而我自己呢。到目前为止,《平》给我的影响,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的劳动观。两个方面:一是我从此坚信劳动可以锻炼人,重塑一个人的对生活的看法,劳动着的人和劳动着的双手最美。那个夏天的最后两个月,我跟着父亲起早贪黑,顶着烈日种庄稼,在工地上搬四十斤一块的水泥砖……繁重的劳动可以使你筋疲力尽,让你没有时间去无聊的思考,让你觉得自己很实在。那个时候我才明白为什么从煤矿里走出来的孙少平另有一番姿态。二是我从此喜欢爱劳动的人,或者是对劳动着的人或者是处在底层的人有种同情和崇敬。我总吃某家的炒饭,不是因为我喜欢,而是因为他家里有正在上大学的孩子;我有时候自习回来,总是带上几个苹果,不是因为我有钱,而是看着站在小桥边的小贩在冷风中呵气,总觉着买他的苹果,给予他的不仅仅是人民币……
  二是我从此觉得人要独立些好。靠自己的力量活着是一件很伟大很有意义的事情。虽然为此你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投入。当你为经济的基本自立而不断出发,流汗受冻,也许你会明白那就是生活。
  三是我开始有种自觉。如果说梦想是你的存折,那么一定记得从小额开始积攒。梦在心里,路,只在脚下。可以拥有伟大的梦想,但得一步步的迈开去拼搏,是种常态。
  最后,我想说的是,《平凡的世界》是本好书。但注意:正如路遥前辈用书名告诉我们的:平凡的只是这个世界,不平凡的是我们自己;一本好书真的可以拯救和影响一个人,你迟早会遇上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98#
发表于 2012-8-29 09:31:33 | 只看该作者
      都说这是本现实主义的小说,我却觉得路遥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
      平凡的世界中,拥有了理想,每个人都不平凡。弱者拥有了力量,穷人拥有了财富。即使恶人,也在那理想主义的浪潮中,得到自我的提升。
  
      很惭愧的,这样的鸿篇巨制,我却一直敬而远之,当我读完它的时候,作者已经去世15周年了。
  
      很好奇。
      一个对这片土地爱的如此深沉的人,会如何看待今天的世界?
      孙少平、孙少安、田润叶、田晓霞们,在今天的世界中,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99#
发表于 2012-8-29 09:31:33 | 只看该作者
  以文革末期为起点,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中一些平凡而无奈的人生,励志向上的农民文学,得了矛盾文学奖觉得应该和当时的时代和政治背景有很大的干系,没有有些人说的被感动的情绪,毕竟自己不是农民来着,我还是更青睐于城市中的你情我爱,残酷一点也无妨。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00#
发表于 2012-8-29 09:31:33 | 只看该作者
  8:46 2008-3-15
  记昨天下午图书馆阅《路遥文集1、2》之感(3至5是上学期看的)
       
        三年,四处奔波,搜集资料,看大量的书籍,期间一字未著,是在积攒着厚实的沉淀。此后,三年三部,与小鼠同屋共息,与干饭冷馍瞎对付。在看到您想留一只馒头给老鼠,还为弄死了它的同伴二觉得对不起它,犹如迪士尼的车库里那只米老鼠,变得可爱起来。这世上曾经、正在有多少像您这样充实了、震撼过、深深地感动我心灵的人啊!此后也不会缺少。于是眼光与温暖,苦难的厚重和阴影的跌绊组成了这世界令人不忍离去的美好。
       
        一切都既是偶然又是必然。若是您没有暂时放弃安逸,从艰难中汲取养分的决绝,若在漫长的六年内,算了吧这样的念头占了上风的话,我该是多么可惜地失去了如此好的生活的一部分!一代又一代,《平凡的世界》在平凡的我们手中,静静伴着我们的眼泪和欢喜,伴着许多的我的灵魂碎片一同沉思,它见过多少儿女的内心无比激荡和坚毅起来的眼神?数不清……
       
        我至今还记得在那厚厚的三本黄黄纸页的书里,我是怎样的欢喜怎样的激动,常常看着看着喉头和整个身躯就都颤栗着,从身体深处涌出的某种大悲悯和感同身受,是如此滚烫,眼睛总是饱含着理解的热泪。萧瀚先生曾说过在他看《战争与和平》的时候,有种每看过一页就觉得又看完了一页,太可惜了!这样的感觉,是如此美妙。而于我,这种感觉在《平凡的世界》里。
       
        若是在儿时,和许多人一样,在高中便读了这本书,我不敢说生活会是什么样,可现在,我认为正是奇妙的缘让我在适合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书(是的,其实你的精神生活正处在什么层次,你这期间总会碰到更坚定你认知的事与书)。正如您在书中所说,一个青年,不知道何时就会发生剧变,仿佛一夜之间变成另外一个人,谁也说不清楚这令人目眩的变化是如何产生。我想,我的“长大”便是在19岁,将要20整的时候,而之前,做过太久的懵懂儿童,以致于缺乏深刻,缺乏真性情,压抑在“别人说”之下。当然,这些变化都在读《平》之前——若不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和内心变化,或许我没有办法深深体会到小说的每句话,每缕灵魂。
        
        现在或许我懂得的依然太少,一遍一遍地重读自认为的经典,我一定是要的。相信即使没有随着时间而理解更深,仅仅是感受一下你们的精神力量,也是幸福的,我会泪流满面。而这些,需要生活来提炼,更多的时间……
        
        孙少平、田晓霞、孙兰香、秀莲、田福军、郑小芳、吴有雄……  这样一串名字,我狂笑,我痛哭,我醉了……
  
  
  注:我叫茜茜,生于1987年。加上这个注解是看到豆瓣评论里很多人都在说这是70年代人的心里深处的触动。可我想说,经典超越时间。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9 01:21 , Processed in 0.05060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