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11#
发表于 2012-8-29 09:31:10 | 只看该作者
     很久以前读过的书。那时候还小,还在上初中。姐夫(曾经)记得看到我读这本书的时候还说这本书太沉重,不适合年轻的生命。但自己读他的时候看到了心酸却没有感觉到沉重,文字的背后有一种力量,不能表达,但却被它鼓舞。年轻人总是期待一些璀璨如烟火的东西,希望书中的主人工能蜕变成耀眼的太阳,但路遥却没能满足我的小期待。虽然如此,他让我看到了生命中那些比太要更永恒的东西。
                                       存于你我心中的信仰与希望。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12#
发表于 2012-8-29 09:31:10 | 只看该作者
      正如“路遥”,人生的路漫漫长。。。他们努力的生活着。。希望能够在这残酷的世界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挣扎着。。奋斗着。。。只因生活。。。他们都是平凡的人儿。。却一直做着不平庸的事情。。我们平凡可是不平庸。。我们都得活的无悔!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13#
发表于 2012-8-29 09:31:10 | 只看该作者
  高中时候读的,感谢马荣海,给我推荐的这本书
  书讲述的是文革时候的故事,平民子弟孙少平,孙少安,他们的人生旅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时候我的很多想法~~
  上了大学后,还又重读了一遍,愈加品出书中的更多内容
  
  虽然号称百万巨著,但是很值得读完。
  另外,晓霞最后的死,实在是怨念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14#
发表于 2012-8-29 09:31:10 | 只看该作者
        路遥向人传达的,与余华的《活着》大方向相同,不论生活发生何种变故,都要乐观积极地活着。孙少平与晓霞,少安与润叶相互喜欢却最终没在一起,因为一者因为意外事故,一者出于现实家庭差异的考虑,其间还有润生与郝红梅,少平拒绝金秀而向惠英走去,等等,所有的爱情,都是那样的振奋人心,不是小儿女态的缠缠绵绵,也不是自私的自怜自爱,而更多是付出不求回报的单纯热烈。心中没有男子汉气魄与刚强毅力的人写不出这样的小说,很多东西靠书本得来是软绵绵的,只有通过生活的困厄中得到,才有可能驻扎入你心里,成为终身颠扑不破的信念。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15#
发表于 2012-8-29 09:31:1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拿到路遥这本55万字的长篇巨著,我心里也没有底能否看完。倒不是因为字多,而是对于这类描写大时代背景下农民的生活奋斗史的小说,从来不太感冒。的确,看惯了风花雪月的浪漫故事,习惯了轻松修闲式的阅读。对于这些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再现般交织呈现于我眼前时,我有些沉重,有些承受不起了。但,越是读下去,我就越觉得该读该看。人,有时候需要一些沉重的东西。
     
      故事的主角是一群黄土高坡上的农民,各式各样的农民,年轻的、年老的、正值壮年的、还有年幼的;固执的,改革的、软弱的、守旧的。。。故事开始于七十年代中期,那个敏感,狂热又极度贫乏的年代,顺着时间的流淌,一直延伸到九十年代初。写了当代农民的奋斗史,甚至是血泪史。正如扉页上写着: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的交织在一起。。。。。
  
      在众多的任务中,最能引起我共鸣的还是那个孙少平。这个读了高中的农村孩子,在思想上突破了农民狭隘的思维模式。这也和我的经历有关,毕竟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还是一个南方人,对黄土高原上的农民的一些情况并不了解。
  
     少平是个穷人家的孩子,可以说是穷人中的穷人,然而在书籍的滋润下,知识的帮助下他不同于一般的农村孩子。在物质上他是一个穷光蛋而精神上却是个富翁。最让我感慨的是,他那种面对困难的绝不低头,以及那种自强的精神,深深地将我震撼。人生,之所以伟大是在于拥有苦难并将其踏在脚下。
  
     真的,一个人只有精神上丰富了,才是真正的丰富。当然,我并不是在这里鼓吹精神高于一切,物质就不重要了。相反地,只有物质丰富了,精神的世界才会运转得更好。正如少平那样首先是填饱肚子,扶助了家里人,才在余暇时给精神加点粮食。
  
     再则,书中的爱情让我看到,所有的爱情都需要吃饭,不是有爱就能够在一起,还要考虑到很多很多的方面,这才是现实中的爱情,不纯粹,但却真实。
  
    也许这并不是一部好看轻松的小说,但是却能在我们浮躁的内心里注入些许清泉。让我们知道,原来还有别样的人生。
  
  
  
  
  
  
  
  
  
  
  ps:可能路遥的写作手法很老套,情节有的也不太禁得起推敲,有太过主旋律的嫌疑,不过还是能让人感动。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16#
发表于 2012-8-29 09:31:10 | 只看该作者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究竟有多少伟人??恐怕还是凡人多吧??
  人,可以平凡一生,但绝不能平庸!纷扰喧闹的红尘中,平凡的人们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明天的向往,顽强的奋斗着,他们那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笑对人生的精神,就是平凡世界里的伟大之处,崇高而圣洁!!!!!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17#
发表于 2012-8-29 09:31:10 | 只看该作者
         路遥写的这本书,很好。很多年前读过一次,现在想起来很多情节都历历在目,很想重读一次。
      这些书我都认为是对我的价值观有很大影响的书,帮助我构建了我的精神世界。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不会是精神匮乏的人,正是由于读了这些书。
      而现在我毕业了,步入了社会,到了人生一个新的层次。我很想在这个时候去重读一遍那些影响过我的书。但有时又总觉得不是很够时间,平时总想着时间像海绵,挤挤应该总会有的,那么是时候我验证这个理论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18#
发表于 2012-8-29 09:31:10 | 只看该作者
  很遗憾,我是在高中才有幸看到这篇文章,以前看过路遥先生的几部佳作,只是带着阅读和学习的自由兴趣来读,可是这一篇文章不一样,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身临其境一样,我对它不知道怎么解释,只觉的它给我的是一种“真”的感觉~~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19#
发表于 2012-8-29 09:31:10 | 只看该作者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对于平凡,我素来都是这样认为的,直到读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这才恍然大悟。     同很多人一样,我也痴迷的爱上这本朴实厚重的小说,概因其文中饱含了作家对农民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一个时代的反映,思索。《平凡的世界》不但创造出逼真的现实感,还成功地创造一种乌托邦式的意识形态幻觉。《平凡的世界》里那套扎扎实实的现实描写背后有一种非常光明乐观的信仰:聪明、勤劳、善良的人最终会丰衣足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书中一个个推动故事发展的情节安排(孙少安、孙少平不断获得善人帮助、大人物赏识、润叶、田晓霞等高干女儿“七仙女式的爱情”)都是基于这种信仰,这给了读者极大的心理满足和阅读快感。如果把《平凡的世界》与《人生》做一下比较就可以看到,《平凡的世界》不仅是细演的人生,更是完美的人生。    这一部伟大的巨著,为我们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释了生活的意义。书中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黄土地上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是喜剧?悲剧?正剧?也许都有一点。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孙少平。这是一位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铮铮铁骨,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然而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我欣赏他的苦难的哲学,钦佩他对劳动的认识,羡慕他对生活的理解。     关于苦难的哲学,书中这样表达"……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认识啊?每到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也许这种困难与挫折只有孙少平所遭受的苦难的百万分之一——我们可曾有过这样的认识?就算是哪天放学是下了场雨,亦或是天气有些闷热而又停了电,我们往往会听到许多的怨天尤人。然而,我想只要是你读了《平凡的世界》以后,读懂了“苦难的哲学”,那么就算是你今后遭受再多的苦难,你也不会怨天尤人。         此书中,最令人振奋的一句话:“……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爱上《平凡的世界》不需要理由,错过才是最大的遗憾。。。。。。                                    宝宝(忆苦思甜)                                  2009-11-1 凌晨一点40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20#
发表于 2012-8-29 09:31:10 | 只看该作者
  1.几个受过比较高的教育的角色平时说起话来怎么那么文绉绉,踏上社会几年之后还是那样
  2.金波多年一直爱着那个除了对唱过听不懂的歌外一无了解的藏族少女;李向前被妻子不当丈夫得冷落了多年却一直深深爱着;结婚多年武惠良一直深爱着杜丽丽,出了那种事仍旧爱着却离了婚;这到底是作者写得太浪漫还是我太现实?
  3.作者怎么写了那么多河南人,除了那个不靠谱的烧砖师傅外都是好人?(请不要乱想,我是河南人,从小到上大学前一直都在河南生活,我只是单纯得想知道路遥为什么这么写)
  4.为什么把田晓霞写死了?是觉得她和孙少平这种关系再无法写下去了还是就想制造一个巨大的悲剧,让人印象深刻?
  
  虽然有这些疑惑,但我还是觉得这本书写的不错,很现实的描写了那么多性格丰满的人在社会剧烈变化的十年间的跌宕起伏的生活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7 18:06 , Processed in 0.0510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