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到上海到处拜年,除了收获几个厚实的红包外,最欣慰的犒劳便是在四天闲暇里看完了这部思慕已久的小说.从看毛姆的第一部自传体小说<人性的枷锁>后,我便被他收服了,他虽然是个英国作家,但显然因为长期定居过法国而浸染了一身的浪漫气息.他是个能把故事说得很精彩而又不失高度的作家.他小说的故事性强也被一些评论家鄙夷为二流作家,不登艺术的高雅殿堂.但是他的小说每句话,每段心理描述,都是那么真挚诚实.他不避讳人生的虚无,不掩盖自己性格中的软弱.我和别人说过,我觉得他的句子很柔软,就像条清澈的小溪,虽没有惊涛骇浪的汹涌膨拜,但别有种写意与水到渠成的畅快淋漓.
<月亮和六便士>应该算是他的代表作了,他以法国印象派绘画大师高更作为人物原型,加以想象和揉捏,塑造出一位更有独特个性和传奇人生的男人.中产阶级,碌碌无为的他,在中年到来的某一天突然半路出家,抛妻弃子,投入到狂热的绘画生涯中去,在众人愤恨不解的目光中,坚毅而塌实地走完自己多舛的一生.他的超然物外,他的激情狂热,就如作者说的,简直是被魔鬼附了身,由不得自己.最后在土著人聚集的荒岛上完成了自己做为天人合一,伟大不朽的绘画作品.小说里写到在他不久人世,眼睛已完全瞎了的情况下,他整日整夜的凝视着自己的画作,默不作声.在死前竟还要别人答应他烧毁他的作品.这不由让我想到卡夫卡死前遗愿中对于他作品的安排,亦是如此.他们把心目中终日困扰.追逐着他们的幻景和启示,用他们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出来,便觉得死而无憾了.他们不想名垂千古,他们不要光耀门楣.他们的追求没有功利,更没有实质的物化目标.他们只想完成自我,解脱肉身,让灵魂在现在和将来永生.对于自己的作品,与其让后人去指摘和误解,不如用大火付之一炬.毛姆用异常流畅的言语把艺术和俗世人生的冲突和矛盾刻画地深入肌理.艺术家的执着和残忍,艺术家的伟大和渺小都得到了很丰富的诠释.虽只描写了一个重要人物,但从他身上所能感受到的"朝闻道,夕可死矣"的义无返顾的殉道精神,这绝对不是个人的,偶然的,是古往今来大多背负理想的文人所渴求,苛求,梦寐以求的.
相信这本书就和我国的巴金写的<家>一样,是一批又一批文学道路上毅然前行的朝圣者们最大的安慰和激励,多少颗理想主义的心为之跳动扎根孕育茁壮成长啊..
来自: 豆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