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月亮和六便士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1#
发表于 2012-8-29 17:39:2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标题,维基百科上有一段话:“so busy yearning for the moon that he never saw the sixpence at his feet”((他)是如此向往心中的月亮,以致对脚下的六便士视而不见);而毛姆说的是,“If you look on the ground in search of a sixpence, you don't look up, and so miss the moon.”(如果你忙于在地上寻找那六便士,你便不会抬头看天,也便错失了那月亮)。
        我们总是为了那生活中的六便士,便疲于奔波,纵使那不是一种我们想要的生活,以致感叹“生活粉碎了我们”,多少人无法去追逐心中的月亮,心中的美呢?也许我们儿时还曾有梦想,可是越到中年,越是无法摆脱生活的桎梏,有谁有勇气会在不惑之年忽然“顿然”,而后抛开一切追求自己心中的月亮,在自己有生之年散发出绚烂的光彩——悲惨的不是我们如何死,而是是否“死得其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2#
发表于 2012-8-29 17:39:27 | 只看该作者
  找到了电子版便肆无忌惮的产物。
  
  P8-9
  但是我并不想以这些事为自己辩解。我不记得是谁曾经建议过,为了使灵魂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他不喜欢的事。
  
  天晓得,作者为他一本书花费了多少心血,经受多少磨折,尝尽了多少辛酸,只为了给偶然读到这本书的人几小时的休憩,帮助他驱除一下旅途中的疲劳。
  
  我从这件事取得的教训是,作者应该从写作的乐趣中,从郁积在他心头的思想的发泄中取得写书的酬报;对于其他一切都不应该介意,作品成功或失败,受到称誉或是诋毁,他都应该淡然处之。
  
  P19
  “为什么讨人喜欢的女人总是嫁给蠢物啊?”
  “因为有脑子的男人是不娶讨人喜欢的女人的。”
  
  P20-21
  同情体贴本是一种很难得的本领,但是却常常被那些知道自己有这种本领的人滥用了。他们一看到自己的朋友有什么不幸就恶狠狠地扑到人们身上,把自己的全部才能施展出来,这就未免太可怕了。同情心应该象一口油井一样喷薄自出;惯爱表同情的人让它纵情奔放,反而使那些受难者非常困窘。有的人胸膛上已经沾了那么多泪水,我不忍再把我的洒上了。
  
  “牛奶很好吃,特别是加上几滴白兰地。但是母牛却巴不得赶快让它淌出去。肿胀的乳头是很不舒服的。”
  柔斯瓦特尔芙德的嘴非常刻薄。这种辛辣的话谁也说不出口,但是另一方面,哪个人做事也没有她漂亮。
  
  P28
  这一定是世间无数对夫妻的故事。这种生活模式给人以安详亲切之感。它使人想到一条平静的小河,蜿蜒流过绿茸茸的牧场,与郁郁的树荫交相掩映,直到最后泻入烟波浩渺的大海中。但是大海却总是那么平静,总是沉默无言、声色不动,你会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不安。也许这只是我自己的一种怪想法(就是在那些日子这种想法也常在我心头作祟),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象欠缺一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这种安详宁静的快乐好象有一种叫我惊惧不安的东西。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只要在我的生活中能有变迁——变迁和无法预见的刺激,我是准备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满布的海滩的。
  
  P56
  “女人的脑子太可怜了!爱情。她们就知道爱情。她们认为如果男人离开了她们就是因为又有了新宠。你是不是认为我是这么一个傻瓜,还要再做一遍我已经为一个女人做过了的那些事?”
  
  P58
  “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儿。我由不了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
  
  P63-65
  我怀疑是否在他的灵魂中深深埋藏着某种创作的欲望,这种欲望尽管为他的生活环境掩盖着,却一直在毫不留情地膨胀壮大,正象肿瘤在有机组织中不断长大一样,直到最后完全把他控制住,逼得他必须采取行动,毫无反抗能力。杜鹃把蛋下到别的鸟巢里,当雏鸟孵出以后,就把它的异母兄弟们挤出巢外,最后还要把庇护它的巢窝毁掉。
  
  但是奇怪的是,这种创作欲竟会抓住了一个头脑有些迟钝的证券经纪人,可能导致他的毁灭,使那些依靠他生活的人陷入不幸。但是如果同上帝的玄旨妙义有时竟也把人们抓住这一点比起来,倒也不足为奇。这些人有钱有势,可是上帝却极其警觉地对他们紧追不舍,直到最后把他们完全征服,这时他们就抛弃掉世俗的欢乐、女人的爱情,甘心到寺院中过着凄苦冷清的生活。皈依能以不同的形态出现,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有一些人通过激变,有如愤怒的激流把石块一下子冲击成齑粉;另一些人则由于日积月累,好象不断的水滴,迟早要把石块磨穿。思特里克兰德有着盲信者的直截了当和使徒的狂热不羁。
  
  在我同他打交道的时候,正是这一点使我狼狈不堪。有人也说他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但这多半是自欺欺人。一般说来,他们能够自行其是是因为相信别人都看不出来他们的怪异的想法;最甚者也是因为有几个近邻知交表示支持,才敢违背大多数人的意见行事。如果一个人违反传统实际上是他这一阶层人的常规,那他在世人面前作出违反传统的事倒也不困难。相反地,他还会为此洋洋自得。他既可以标榜自己的勇气又不致冒什么风险。但是我总觉得事事要邀获别人批准,或许是文明人类最根深蒂固的一种天性。一个标新立异的女人一旦冒犯了礼规,招致了唇枪舌剑的物议,再没有谁会象她那样飞快地跑去寻找尊严体面的庇护了。那些告诉我他们毫不在乎别人对他们的看法的人,我是绝不相信的。这只不过是一种无知的虚张声势。他们的意思是:他们相信别人根本不会发现自己的微疵小瑕,因此更不怕别人对这些小过失加以谴责了。
  但是这里却有一个真正不计较别人如何看待他的人,因而传统礼规对他一点也奈何不得。他象是一个身上涂了油的角力者,你根本抓不住他。这就给了他一种自由,叫你感到火冒三丈。我还记得我对他说:
  “你听我说,如果每个人都照你这样,地球就运转不下去了。”
  “你说这样的话实在是太蠢了。并不是每个人都要象我这样的。绝大多数人对于他们做的那些平平常常的事是心满意足的。”
  我想挖苦他一句。
  “有一句格言你显然并不相信:凡人立身行事,务使每一行为堪为万人楷模。”
  “我从来没听说过,但这是胡说八道。”
  “你不知道,这是康德说的。”
  “随便是谁说的,反正是胡说八道。”
  
  P71-73
  “只要他是同一个女人跑掉的,我总认为他还有回来的可能。我不相信这类事能闹出什么名堂来的。不出三个月他对她就会讨厌死了。但是如果他不是因为恋爱跑掉的,一切就都完了。”
  
  “他要是发疯地爱上一个人,同她逃跑,我是能够原谅他的。我会认为这种事是很自然的。我不会太责备他。我会想他是被拐骗走的。男人心肠很软,女人又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但是现在却不是这么回事。我恨他。我现在永远也不会原谅他了。”
  
  “我不敢说。你的意思是:如果他为了一个女人离开你,你是可以宽恕他的;如果他为了一个理想离开你,你就不能了,对不对?你认为你是前者的对手,可是同后者较量起来,就无能为力了,是不是这样?”
  
  女人们总是喜欢在她们所爱的人临终前表现得宽宏大量,她们的这种偏好叫我实在难以忍受。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她们不愿意男人寿命太长,就是怕把演出这幕好戏的机会拖得太晚。
  
  思特里克兰德太太不耐烦地耸了耸肩膀。我觉得我对她有些失望。当时我还同今天不一样,总认为人的性格是单纯统一的;当我发现这样一个温柔可爱的女性报复心居然这么重的时候,我感到很丧气。那时我还没认识到一个人的性格是极其复杂的。今天我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了: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P77
  但是我知道她答应做这件事并不是出于仁慈的心肠。有人说灾难不幸可以使人性高贵,这句话并不对;叫人做出高尚行动的有时候反而是幸福得意,灾难不幸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使人们变得心胸狭小、报复心更强。     
  
  P96
  “想到那些你从来不认识、从来没见过的人被你的画笔打动,或者泛起种种遐思,或者感情激荡,难道你不感到欣慰吗?每个人都喜爱权力。如果你能打动人们的灵魂,或者叫他们凄怆哀悯,或者叫他们惊惧恐慌,这不也是一种奇妙的行使权力的方法吗?”
  
  “如果我置身于一个荒岛上,确切地知道除了我自己的眼睛以外再没有别人能看到我写出来的东西,我很怀疑我还能不能写作下去。”
  思特里克兰德很久很久没有作声。但是他的眼睛却闪着一种奇异的光辉,仿佛看到了某种点燃起他的灵魂、使他心醉神驰的东西。
  “有些时候我就想到一个包围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的小岛,我可以住在岛上一个幽僻的山谷里,四周都是不知名的树木,我寂静安闲地生活在那里。我想在那样一个地方,我就能找到我需要的东西了。”
  
  P97
  “我不想过去。对我说来,最重要的是永恒的现在。”
  
  P98-99
   我不敢说他的笑容多么好看,但是他一笑起来,脸就泛起光彩,使他平时总是阴沉着的面容改了样子,平添了某种刁钻刻薄的神情。他的笑容来得很慢,常常是从眼睛开始也就消失在眼梢上。另外,他的微笑给人以一种色欲感,既不是残忍的,也不是仁慈的,令人想到森林之神的那种兽性的喜悦。
  
  “叫我来说吧。我猜想你是这样一种情况。一连几个月你脑子里一直不想这件事,你甚至可以使自己相信,你同这件事已经彻底绝缘了。你为自己获得了自由而高兴,你觉得终于成为自己灵魂的主人了。你好象昂首于星斗中漫步。但是突然间,你忍受不住了。你发觉你的双脚从来就没有从污泥里拔出过。你现在想索性全身躺在烂泥塘里翻滚。于是你就去找一个女人,一个粗野、低贱、俗不可耐的女人,一个性感毕露令人嫌恶的畜类般的女人。你象一个野兽似地扑到她身上。你拼命往肚里灌酒,你憎恨自己,简直快要发疯了。”
  他凝视着我,身子一动也不动。我也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眼睛。我说得很慢。
  “我现在要告诉你一件看来一定是很奇怪的事:等到那件事过去以后,你会感到自己出奇地洁净。你有一种灵魂把肉体甩脱掉的感觉,一种脱离形体的感觉。你好象一伸手就能触摸到美,倒仿佛‘美’是一件抚摸得到的实体一样。你好象同飒飒的微风、同绽露嫩叶的树木、同波光变幻的流水息息相通。你觉得自己就是上帝。你能够给我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吗?”
  他一直盯着我的眼睛,直到我把话讲完。这以后他才转过脸去。他的脸上有一种奇怪的神情,我觉得一个死于酷刑折磨下的人可能会有这种神情的。他沉默不语。我知道我们这次谈话已经结束了。     
  
  P122
  他的笨拙的形体给人以高大森严之感。我真不知道该如何确切地表达他给我的印象。最触目的一点倒不一定是他的裸露无遗的精神世界(虽然屏蔽着他精神的肉体几乎象是透明的),而是他脸上的那种蛮野的欲念。说来也许荒谬,这种肉欲又好象是空灵的,使你感到非常奇异。他身上散发着一种原始性;希腊人曾用半人半兽的形象,象生着马尾的森林之神啊,长着羊角、羊腿的农牧神啊,来表现大自然的这种神秘的力量,思特里克兰德身上就有这样一种力量。他使我想到马尔塞亚斯①,因为他居然敢同大神比赛音乐,所以被活剥了皮。思特里克兰德的心里好象怀着奇妙的和弦同未经探索过的画面。我预见到他的结局将是遭受痛苦的折磨和绝望。我心里又产生了一种他被魔鬼附体的感觉;但你却不能说这是邪恶的魔鬼,因为这是在宇宙混沌、善恶未分之前就存在的一种原始的力量。
  
  P145
  尽管在这样大的痛苦里,戴尔克施特略夫的样子仍然让人看着发笑。如果他削瘦了、憔悴了,也许会引起人们同情的。但是他却一点儿也不见瘦。他仍然是肥肥胖胖的,通红的圆脸蛋象两只熟透了的苹果。他一向干净、利落,现在他还是穿着那件整整齐齐的黑外套,一顶略小一些的圆顶硬礼帽非常洒脱地顶在头上。他的肚子正在发胖,也一点儿没受这次伤心事的影响。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象一个生意兴隆的商贩了。有时候一个人的外貌同他的灵魂这么不相称,这实在是一件苦不堪言的事。施特略夫就是这样:他心里有罗密欧的热情,却生就一副托比培尔契爵士①的形体。他的禀性仁慈、慷慨,却不断闹出笑话来:他对美的东西从心眼里喜爱,但自己却只能创造出平庸的东西;他的感情非常细腻,但举止却很粗俗。他在处理别人的事务时很有手腕,但自己的事却弄得一团糟。大自然在创造这个人的时候,在他身上揉捏了这么多相互矛盾的特点,叫他面对着令他迷惑不解的冷酷人世,这是一个多么残忍的玩笑啊。
  
  P158
  护士用她那双宁静、慈祥的眼睛望着戴尔克,这双眼睛曾经看到过人世的一切恐怖和痛苦,但是因为那里面装的是一个没有罪恶的世界的幻景,所以她的目光是清澈的。
  
  他好象失去了全部意志力,象个听话的小孩似地任凭别人支使。
  
  她不想同他见面倒是有些奇怪。也许她不肯叫人去找他是因为她知道他绝不会来。我很想知道,她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悲惨的无底深渊才恐惧绝望、不想再活下去。
  
  P161
  他累得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他浑身瘫软地仰面躺着,好象四肢的力量都已枯竭,没过一会儿便昏昏沉沉地睡着了。这是一个星期以来他第一次不靠吃安眠药自己进入了梦乡。自然对人有时候很残忍,有时候又很仁慈。我给他盖上被,把灯熄掉。第二天早晨我醒来的时候他仍然没有睡醒。他一夜连身都没翻,金边眼镜一直架在鼻梁上。
  
  P165
  “世界是无情的、残酷的。我们生到人世间没有人知道为了什么,我们死后没有人知道到何处去。我们必须自甘卑屈。我们必须看到冷清寂寥的美妙。在生活中我们一定不要出风头、露头角,惹起命运对我们注目。让我们去寻求那些淳朴、敦厚的人的爱情吧。他们的愚昧远比我们的知识更为可贵。让我们保持着沉默,满足于自己小小的天地,象他们一样平易温顺吧。这就是生活的智慧。” (施特略夫)
  
  P178-179
  作家对那些吸引着他的怪异的性格本能地感到兴趣,尽管他的道德观不以为然,对此却无能为力;直到习惯已成自然,他的感觉变得迟钝以后,这种本能常常使他非常狼狈。他喜欢观察这种多少使他感到惊异的邪恶的人性,自认这种观察是为了满足艺术的要求;但是他的真挚却迫使他承认:他对于某些行为的反感远不如对这些行为产生原因的好奇心那样强烈。一个恶棍的性格如果刻划得完美而又合乎逻辑,对于创作者是具有一种魅惑的力量的,尽管从法律和秩序的角度看,他决不该对恶棍有任何欣赏的态度。我猜想莎士比亚在创作埃古①时可能比他借助月光和幻想构思苔丝德梦娜②怀着更大的兴味。说不定作家在创作恶棍时实际上是在满足他内心深处的一种天性,因为在文明社会中,风俗礼仪迫使这种天性隐匿到潜意识的最隐秘的底层下;给予他虚构的人物以血肉之躯,也就是使他那一部分无法表露的自我有了生命。他得到的满足是一种自由解放的快感。
  作家更关心的是了解人性,而不是判断人性。
  
  P181
  “女人可以原谅男人对她的伤害,”他说,“但是永远不能原谅他对她做出的牺牲。”
  
  P183
  “我不需要爱情。我没有时间搞恋爱。这是人性的一个弱点。我是个男人,有时候我需要一个女性。但是一旦我的情欲得到了满足,我就准备做别的事了。我无法克服自己的欲望,我恨它,它囚禁着我的精神。我希望将来能有一天,我会不再受欲望的支配,不再受任何阻碍地全心投到我的工作上去。因为女人除了谈情说爱不会干别的,所以她们把爱情看得非常重要,简直到了可笑的地步。她们还想说服我们,叫我们也相信人的全部生活就是爱情。实际上爱情是生活中无足轻重的一部分。我只懂得情欲。这是正常的,健康的。爱情是一种疾病。女人是我享乐的工具,我对她们提出什么事业的助手、生活的侣伴这些要求非常讨厌。”
  
  P184
  “要是一个女人爱上了你,除非连你的灵魂也叫她占有了,她是不会感到满足的。因为女人是软弱的,所以她们具有非常强烈的统治欲,不把你完全控制在手就不甘心。女人的心胸狭窄,对那些她理解不了的抽象东西非常反感。她们满脑子想的都是物质的东西,所以对于精神和理想非常妒忌。男人的灵魂在宇宙的最遥远的地方邀游,女人却想把它禁锢在家庭收支的账簿里。你还记得我的妻子吗?我发觉勃朗什一点一点地施展起我妻子的那些小把戏来。她以无限的耐心准备把我网罗住,捆住我的手脚。她要把我拉到她那个水平上;她对我这个人一点也不关心,唯一想的是叫我依附于她。为了我,世界上任何事情她都愿意做,只有一件事除外:不来打搅我。”
  
  P187-191
  作品最能泄露一个人的真实思想和感情。在交际应酬中,一个人只让你看到他希望别人接受他的一些表面现象,你只能借助他无意中作出的一些小动作,借助不知不觉中掠过他脸上的一些表情对他作出正确的了解。有些时候,人们把一副假面装得逼真,时间久了,他们真会变成他们装扮的这样一个人了。但是在他写的书、画的画里面,他却毫无防范地把自己显露出来。如果他作势唬人,那只能暴露出他的空虚。他那些涂了油漆冒充铁板的木条还会看出来只不过是木条。假充具有独特的个性无法掩盖平凡庸俗的性格。对于一个目光敏锐的观察者,即使一个人信笔一挥的作品也完全可以泄露他灵魂深处的隐秘。
  
  我真有些奇怪,当我初次看画的时候,为什么居然感到非常失望。我当时丝毫也没有感到艺术品本应该给我的那种奇异的激动。我看到思特里克兰德的绘画,只有一种惶惑不安的感觉;实际上,我当时根本没有想到要购买一幅,这是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的。
  
  这些画我觉得一点不美,但它们却暗示给我——是暗示而不是泄露——一个极端重要的秘密。这些画奇怪地逗弄着我。它们引起我一种我无法分析的感情。它们诉说着一件语言无力表达的事。我猜想,思特里克兰德在有形的事物上模模糊糊地看到某种精神意义,这种意义非常奇异,他只能用很不完善的符号勉强把它表达出来。仿佛是他在宇宙的一片混乱中找到了一个新的图案,正在笨拙地把它描摹下来,因为力不从心,心灵非常痛苦。我看到的是一个奋力寻求表现手段的备受折磨的灵魂。
  
  我曾经幻想,看过他的图画以后,我也许多少能够了解一些他的奇怪的性格,现在我知道我的想法错了。他的画只不过更增加了他已经在我心中引起的惊诧。我比没看画以前更加迷惘了。只有一件事我觉得我是清楚的——也许连这件事也是我的幻想——,那就是,他正竭尽全力想挣脱掉某种束缚着他的力量。但是这究竟是怎样一种力量,他又将如何寻求解脱,我一直弄不清楚。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地行走,尽管身体互相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我们好象住在异国的人。对于这个国家的语言懂得非常少,虽然我们有各种美妙的、深奥的事情要说,却只能局限于会话手册上那几句陈腐、平庸的话。我们的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思想,而我们能说的只不过是象“园丁的姑母有一把伞在屋子里”这类话。
  
  他的这些画给我的最后一个印象是他为了表现某一精神境界所作的惊人的努力。我认为,要想解释他的作品为什么使我这样惶惑莫解,也必须从这一角度去寻找答案。对于思特里克兰德,色彩和形式显然具有一种独特的意义。他几乎无法忍受地感到必须把自己的某种感受传达给别人;这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3#
发表于 2012-8-29 17:39:27 | 只看该作者
  
  要是像思特里克兰德一样是个被"梦想所选择的人","抛家弃子"便不该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 跟随自身的才华,那是多么理所当然的事.
  可是大多数人却没有这种"我必须要画画,就好像一个人掉到水里他必须挣扎"的紧迫感觉,或者是感觉的强烈程度有所不同,这就是才华高低从零到无限的所在?
  
  54章,布吕诺船长说世上有人渴望寻求真理,要求强烈; 而令他跟思特里克兰德着迷的,是对美的追求.即便追求相同,他们的手段还是不一样的,"他的手段是绘画,我的却是生活".
  既然追求和手段都可以是不同的,那我可不可以说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其实每个人都是思特里克兰德,只不过他们追寻的不同,手段也不同?
  
  那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很虚伪么?阿莱克卡尔米凯尔很可悲么?(哦,记得有一个跟思特里克兰德相像的天才外科医生阿伯拉罕么,他辞职以后有个人捡了便宜飞黄腾达了,并且觉得阿伯拉罕没有个性,糟蹋自己,那就是阿莱克卡尔米凯尔)还是他们只是追求不同,手段不同而已.
  
  或者,环境会让每个人内里的思特里克兰德消失?会让它改变?
  那被改变了的标志什么?一种感觉?
  
  那我们对事物的主观感觉又是从哪里来的?它可靠么?是不是被我们一直以来所经历的人事物潜移默化地影响?
  
  
  我乱得很,这些东西好像没有意义,并且把这个好看的故事毁得一塌糊涂,可是我脑子快打结了非这么做不可.....
  所以能够DEBUG一步步找出错误,并且终极目标明确的二叉树真好....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4#
发表于 2012-8-29 17:39:27 | 只看该作者
  正巧昨天看了柴静为周云蓬写的那篇文章,几度热泪欲流。跟这本月亮与六便士有某种相通之处。如果有人跟你说他的艺术家,并以此自矜,沾沾自喜,借着这名头泡妞傍权,那必是名不符实。真正的艺术,是无法逃脱的噩运,是最原始的冲动。艺术家未必因此得到欢欣,也许相反,得到的反而是难以忍受的痛苦,只有做这件事,才能稍稍发泄,不使自己崩溃。
  
  思特里克兰德说:你不明白,我必须画画儿,就像落水的人必须游泳一样,否则就会溺死。而周云蓬说:如果想起受这么多年生活的折腾,只是为了写出这首歌,那就宁愿不写出来,宁愿没受过苦。艺术家控制不了命运,控制不了自己。那些伟大的诗,伟大的画,伟大的歌,都是在命运的折磨下拼命挣扎,不由自主的得出的产物。那不是产品,而是一种结晶,是谁也无法预知和控制的东西。所以思特里克兰德会将最巅峰的作品付之一炬,因那并不令他快乐,那只是他追逐命运时的脚印,丢在身后,并不值一提。或许,多看一眼都会让他心烦。
  
  这不禁使我惊惧的感到,那些有灵魂的作品,也许是邪恶的。因它消耗着作者的精血,消耗着他们的生命,伟大的艺术家用生命来表演,他想摆脱,然而却身陷这必须经受的痛苦中无法自拔,所以才有那样惊心动魄的结晶,正因着包含着人的精魂,才有那样慑人心魄的魅力。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5#
发表于 2012-8-29 17:39:27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这个不应该写作书评的,但也就写了,才疏学浅,也是随便写写。
  译文06年8月版译本序中对于书名有如下的说法:
  最后想说一下小说的名字,“月亮”与“六便士”究竟有什么含义?一般人的解释(我过去也一直这样认为)是:六便士是英国价值最低的银币,代表现实与卑微;而月亮则象征了崇高。两者都是圆形的,都闪闪发光,但本质却完全不同,或许它们就象征着理想与现实吧!但笔者的一位海外好友——也是一位毛姆的研究者——有一次写信来却提出一个鲜为人知的解释。他在信中说:“据毛姆说,这本小说的书名带有开玩笑的意味。有一个评论家曾说《人性的枷锁》的主人公(菲利普嘉里)像很多年青人一样,中日仰慕月亮,却没有看到脚下的六便士银币。毛姆喜欢这个说法,就用《月亮与六便士》,作为下一本小说的书名。”
  大师以高更为原型,进行放大和再雕镂,有了思特里克兰德的形象,而在70高龄之时又塑造了《刀锋》中的拉里。如果说思特里克兰德是不在意脚下那六便士的话,那么拉里的眼中就只有月亮,完全没有六便士(就如同神秀的“勿使染尘埃”和慧能的“何处染尘埃”)。无论是前者或者后者,都能够放弃物质而去追求精神世界的东西,这正是我们会萌生的无法实现或者不敢实现的梦想。他们替我们都去做了,看着他们的经历,你跟着叹息或者惊叹,可能你会不喜欢他们,但不可否认的是你感谢他们。(或许他们还激励、鼓动你现在有机会的话出去走走看看也好)
  “他是一个耽于饮食声色的人,但对于这些事物又毫不在意。他不把忍饥受冻作什么苦难。他这样完完全全地过着一种精神生活,不由得你不被感动。”
  书中还有一段话大意是:如果一个人放弃其它所有追求一样东西,必然是会有所结果。作者并没有说有所收获,而是用了有所结果。纯粹的追求或许是不求结果如何的,就如同思特里克兰德,把一股创作的热情发泄在画布上之后,也不愿再回头看,也不在意画完成与否,更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不在意是否成名。“如果你不在乎某一个人对你的看法,一群人对你有什么意见又有什么关系?”
  想到另一方面,可能偏了。作家古稀的年纪,笔下的拉里所追求是精神世界的充实和自我实现,可见作家本人也应该是很向往精神世界的。俗语说“叶落归根”:西方的根是精神生活,要的是灵魂的满足;中国的根是天伦,要的是物质的享受。
  片尾说的“魔鬼要干坏事总可以引证《圣经》”并没有太理解,也不理解作者在这边提及这个的用意,求指教。我的联想是是否可以参见  主耶稣受试探  ;当然,这纯粹是个人之见。(有的说魔鬼是指心中的魔鬼,也就是指引思特里克兰德从事绘画的意念,但我觉得这么说和“引证《圣经》”说不过去)。
  刀锋的结尾,大师写到:“我是个俗人,是尘世中人;我只能对这类人中麟凤的光辉形象表示景慕,没法步他的后尘。”大师尚且如此,更不说我们了。有人用这样的话表达对于毛姆的敬意“大师之后再无大师”,我不知道大师之后是否真的已无大师,但大师之所以为大师,就是因为他能够把人性中追求的特质真实地展现给我们看。即使自己不能完成,看着书中人能够得道,仿佛我们也跟着升天了;不仅仅是在一百年前作品杀青之时,还是我们捧书缅怀大师的今天,或者是再过百年后,我们都将向大师致敬,为他替我们圆了不能完成的梦而致谢。
  “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怒火如果不发泄,最后会内伤;不羁的理想不释放,也一样会把人憋坏,但我们被现实捆绑无法实现,读小说便成了一种得救之道。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6#
发表于 2012-8-29 17:39:27 | 只看该作者
    一般很少看外国书籍的译本,很担心翻译已破坏了原著想表达的事情。怀着尝试的心态去看《月》,发现薄薄的一本书,带给人是看完后无尽的想念。
    世上多少怀才不遇、默默不闻的艺术家,但真正将自己灵魂献给艺术才会在以后的年代里如金子般闪闪发亮。
    或者有人会觉得像书中主角这样的人是属于社会极端性,甚至属于疯狂了,能为了梦想抛妻弃子,但从另一角度来考虑,人的生命匆匆数十年,为什么有那么多平凡的人?是因为专注的问题,一个人如果每天、每月、每年被林林种种的琐事所困扰又或无所事事、度日如年的活着,这样能成就心中事业吗?
    所以当那天梦想的欲望快爆炸,心中魔鬼不断游说你的时候,请别紧张,或许你已接近成功的一半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7#
发表于 2012-8-29 17:39:27 | 只看该作者
  
  “六便士是当时英国货币的最小单位,有个朋友跟毛姆开玩笑说,人们在仰望月亮时常常忘了脚下的六便士,毛姆觉得这说法挺有意思,就起了这个书名,甚是开玩笑的语气。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则是现实的代表。”
  
  以上这是百度来的。
  
  十年前看了这本书,还费了老大的劲才找到,当时的猜想也大概是这个意思。故事情节没有预想中的刺激,不过,如果自己也能那样干一回,应该很刺激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8#
发表于 2012-8-29 17:39:27 | 只看该作者
  所有的女人都讨厌这样的男人,居然抛弃老婆孩子,放弃大好挣钱的机会,去画画。那些画既便好,也只能在死了后卖出高价,也许还根本没人要。在所有的人议论房价,股票的时候居然看到这么一本书,看到这么个人,只在乎自己的精神世界,追到最后,得了麻风病,穷困潦倒而死。估计所有的女人都很担心碰到这样的男人,多么的不务实,没有责任心。我觉得很有趣,甚至很佩服他的勇气和自信,毕竟自己的生命是属于自己的,为什么那么在乎别人的看法呢? 而作为女人,更该警醒的是永远不要被家庭和孩子扳住,即便短暂的扳住,还是要保持自己的理想,不可懒惰。日子飞快就过去了,中年不努力,老年图伤悲,应该好好想想下半生自己的愿望是什么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9#
发表于 2012-8-29 17:39:27 | 只看该作者
  你從來不會在塞納河的舊書攤上看到毛姆,因為他還沒出現就被別人帶走了。假使某日你在書攤上看到,千萬要不要讓他留下。一本有趣的書,沒必要長篇累牘的去吹捧,喜歡的人,自會尋覓到自己的圈子。出于習慣,閱讀完之后,總會帶著一些或深或淺的思考。
  
  我一直在想一件事,這個世界上,什么事情對我最重要呢?不是Burberry的圍巾,不是Prada的平底鞋,不是一塊價格不菲的手表,不是一套或明或暗的房子,更不是什么為國增光的榮譽(這絕對是一種傻逼情緒,原諒我說講話,一想到身邊的朋友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生活完全不屬于自己,就覺得很悲涼),我不抗拒紅黃藍綠的鈔票,但仍不是他們。驚奇的發現,這本書里有為我準備的,也是我一直再尋找的東西,那自由的靈魂和柔弱又堅強的心。
  
  來這個城市七年了,有些東西始終是我不愿直面不愿回憶的,在那段最低落最消沉的時候,惶惶不可終日,直到后來看到一個沒有雙腿的先生,一個用雙手撐著小板車前行的人,每一步都很難,我不盡呆在那里,假如自己變成那樣,還會有生活下去的勇氣嗎?可能是思考的太久,以至于腦子在轉,眼睛卻一直盯著那位先生。如果別人一直盯著你看,你會下意識地把頭轉到那個方向,在和這位先生目光相接后他沖我笑笑,我永遠忘不了一抹微笑帶給我心靈的震撼。也就是自那一刻,我拋掉了所有卑微的想法。報夜校,讀MBA案例,讀管理,市場營銷,去打第二份工,我做了一切本不該是我那個年齡時做的事情,于是今天我有能力照顧自己,幫助身邊的一些人。在別人的眼里我有本事,有能力,會賺錢,我如果說這不是我要的生活,想來朋友們勢必脫下鞋大嘴巴抽我,對我來說精神生活比物質富足更讓我感到充實。當然有個相知相愛相互依賴的人會更好,我已經找到了這樣的朋友,至于相愛的那個人,我會慢慢等,等她來解放我那個固執的靈魂和封閉的心。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0#
发表于 2012-8-29 17:39:27 | 只看该作者
  
  一、关于本书的杜撰和高更真实的一生的出入的解释
  
  虽然小说有所杜撰,但是我想说,即使小说写的不是高更,但也写出了高更的“魂”。把高更对生命的感受的表达生动的写了出来。
  
  书中斯德里克兰德的突然抛弃妻儿离家出走去画画其实也是杜撰的,真实的高更并非如此,这个和村上春树短篇集《旋转木马鏖战记》中的<背带短裤>很像,主人公忽然顿悟,潜在身体内的猛兽突然被放了出来,做出令所有人费解的举动。但是高更放弃了证券经纪人的工作,做了职业画家的事是真的。
  
  书中斯德里克兰德的不通人情让人感到很别扭,别人一主动和他说话或者关心他他就骂人,但现实生活中的高更其实不是这样,这些杜撰不仅仅是“ 感性有着理性所无法理解的理由” 可以解释的
  
  更合理的理解是:作者想借此 更加深刻的表达高更(斯德里克兰德)对看似幸福美好实际上压抑人本性的文明世界的厌恶,跟虚伪的交际(例如:斯德里克兰德夫人请社会名流吃饭)和人际关系(例如:斯德里克兰德夫人的朋友,刚刚还在一起说笑,一同用餐。转过身就说其坏话)的格格不入和与其彻底断绝关系的决绝!
  
  二、关于书中的女性人物斯德里克兰德夫人,勃朗什,爱塔
  
  斯德里克兰德夫人和勃朗什其实可以算作一类,勃朗什某种意义上是斯德里克兰德夫人的加强版她俩代表了现代文明对人性的压抑、扭曲和束缚,土著美女“爱塔”代表了纯真人性的无私、纯洁和自由
  
  塔西提岛的人,生活和社交与书中在英国的完全相反,土著女人爱塔和斯德里克兰德的夫人也形成鲜明对比,斯德里克兰德夫人请名人吃饭,想混入作家的圈子的虚荣心,她的朋友之间表面要好背地里互相说坏话虚情假意,斯德里克兰德走后她对别人看这件事的看法的急切关心,对自食其力办打字所的讳莫如深,当她富裕后又表现出对斯德里克兰德虚假的同情等等的各种讽刺,并不是毛姆有意诋毁高更的原配,而是借斯德里克兰德夫人这个角色来抨击这虚伪残忍,互相利用,自私扭曲人性的文明社会,如果说这篇小说有一个大反派,那就是斯德里克兰德夫人!
  
  斯德里克兰德“无缘无故”的离家出走,和看似斯德里克兰德夫人是大度的“贤妻良母”,勃朗什之死看似是斯德里克兰德始作俑者,和看似勃朗什才是为爱而死的“烈女”。其实都是假象,斯德里克兰德夫人和勃朗什的那种爱,是不能和他理想共存的、想捆住他的、自私的爱情。
  
  大家都认为毛姆是个老GAY,对女人有偏见,其实不然,后来斯德里克兰德来到塔西提岛和土著女人爱塔结婚,并幸福的生活至他生命的终结,和有情有义的爱塔一直守护在生病的斯德里克兰德都证明了,爱塔才是真正爱他的,尊重他的,“她提供给他一个妻子一个女人所有可以给他的东西”,包括自由,思想的,身体的,灵魂的伴侣。作者也赞美爱塔:“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眼睛里放射出一种爱的光辉,一种人世上罕见的爱情的光辉…”
  “在得知斯德里克兰德得了麻风病后,爱塔神情坚决的说:‘你是我的男人,我是你的女人。你到哪里去我也到哪儿去。’有那么一瞬间,斯德里克兰德的铁石心肠似乎被打动了,泪水涌上他的眼睛”
  故事的结尾是毛姆的黑色幽默:听到斯德里克兰德的死状,他们的儿子罗伯特说的话和斯德里克兰德夫人和他们女儿的虔诚的“默哀”实在是极大的讽刺,文明社会的虚伪令人作呕!
  而斯德里克兰德与爱塔所生的儿子在海上自由快乐的生活又和他们这些带着虚伪面具的文明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印象深刻。
  三、关于高更公认最牛逼的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将到哪里去?》和书中最后出现的小木房子里的神作一般的壁画
  
  “美是一种美妙、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只有通过灵魂的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来。在美被创造出以后,它也不是为了叫每个人都能认出来的。要想认识它,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经历过的一番冒险,”
  这句话我很喜欢,很多伟大的艺术家,例如贝多芬,梵高,拜伦,普希金等都是在经历人生的各种苦难,磨难之后,写出旷世杰作的,保罗高更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将到哪里去?》就是在他遭受各种打击后决定自杀前创作出来的,在经历过这些浩劫后,高更对生命,对艺术,对美等等 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就好像《食神》里的桥段,周星驰历尽磨难最后体会到了厨艺的真谛,重新成为食神。所以他的这幅画才会:“既崇高又冷漠,既美丽又残忍,它使你感到空间的无限和时间的永恒,叫你产生一种畏惧的感觉”,“画出来的是某种原始的、令人震骇的东西,是不属于人世尘寰的”
  
  书中的斯德里克兰德,也是在他得了麻风病,双目失明,忍受病痛的生命的最后时刻创作了小房子里神作一样的壁画。
  但是很多人误解为,小木屋里的壁画是毛姆在1917年2月,塔希提岛土著人家里买的那高更为了答谢土著人对他的照顾在木门上作的画。
  四、高更与毛姆的性观念
  总所周知,毛姆是个老GAY(同性恋),他对于高更的性XING观念是不赞同的,书中斯德里克兰德对性XING的需求是可有可无的,一次一个妓女看上了斯德里克兰德,要免费与其做爱ML,斯德里克兰德却说“让她赶紧滚”,但真实的高更在塔希提岛,几乎每天都要换个土人女孩与他同 床,他在写给他女儿的《致爱伦娜的笔记》中谈到性XING观念时写道:“我们固有的观念认为,男人或女人交出身体是罪恶,这是值得重新思考的事。无论如何,创造生命总是可以被赦免的……”
   “上帝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高更最后也是死于梅毒,而不是书中写的麻风病。说实话,我也不太认同高更的性XING观念,他玩的也太大了,夜夜做新郎啊!(哎?那个岛在什么位置?还有这风俗不?我也想去… 哈哈 开个玩笑)
  
  
  五、关于塔西提岛
  ,塔西提岛就那么美吗?塔西提的景色就那么适合高更作画?为什么高更(斯德里克兰德)认定了那就是他们的理想居住地?
  我认为,塔西提岛的独特之处在于岛上原始的文化氛围,面对这如同创始之初,甚至是刚刚诞生一般的世界和生命,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冰冷的金钱关系,虚伪的面孔,在这里全部消失,这是一个他从童年时就已经十分熟悉的圣地(高更童年在秘鲁生活了六年),“海滩上的卵石和天空中的太阳,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女人和男人干一样的活计,男人女人一样的慵倦和无忧无虑。”在这里,高更(斯德里克兰德)实现了他一生都在追求的自由的最大化的梦想。
  对于一个勇于,并最终实现梦想的人,我们怎能用世俗的标准来评价他的一生是个杯具呢?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5 16:45 , Processed in 0.0812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