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月亮和六便士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1#
发表于 2012-8-29 17:39:14 | 只看该作者
  我是不喜欢平静生活的,只要我的生活中能有变迁——变迁和无法预见的刺激,我就会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满布的海滩的。
                                                                                                              
     李安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永远无法到达的never land——不是因为能力有限,而是生活中有太多的羁绊,无法轻易放开。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月亮,更多的人宁愿守在尘世之中,守着sixpence的现实与卑微。与这一世的庸碌来比,变迁所带来的荆棘,更难为接受。禁锢于尘世的人是很难理解,一个有地位,有着美满家庭的经纪人,为什么一夜之间放弃了所有他人所艳羡嫉妒的东西,毅然决然的背井离乡,去追求所谓的灵魂的自由。但这个世上就是有这么一些人,宁愿背叛了世界,却不愿背叛自己。诚然,这种人很自私,却真真令人发恨得忌妒。他们才是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样子,纤尘不染的样子,不带粉垢的样子,却清清楚楚的照映着世人的不安与伪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2#
发表于 2012-8-29 17:39:14 | 只看该作者
  给它三颗星,不是觉得它写得不好。而是可能会增加我们的迷茫。
  这个世界已经够疯狂。为了生存,我们放弃梦想,放弃休闲,甚至放弃尊严。我们知道,有些梦想,赌注太大,一旦赴之,可能把生活毁灭。
  思特里克兰德就是有这样的放弃与追寻的勇气。了无牵挂,一心直赴梦想。
  你敢吗?放弃需要勇气,无视其他人的眼光需要勇气,忍受一切你无法预计的艰苦需要勇气,接受可能失败需要勇气。这所有所有,没有足够的力量和勇气是无法进行的。
  而现在的我们,梦想有很多,勇气,已经被现实越磨越少。
  所以我说,这本书会让人更加迷茫。它让我们看到了梦想的伟大的力量,却也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的软弱。
  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如果你有勇气,有足够的力量,愿意为梦想赴汤蹈火,那么就去吧。在我们还有力气做梦的年代。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3#
发表于 2012-8-29 17:39:14 | 只看该作者
     借着早起的迷糊,看完最后几页,我坐在阳台上像一个被抛弃的人,想着书里那些话。
     思特里克兰德,他真的像来自另一个星球,他有足够强大的气场将自己送上艺术的圣坛和祭坛,也许对我们来说那是如何曲折不堪的一生,但也许在他看来,这就是我的人生,我只有这样做才是舒服的,我生来就是这样似的,这让我想到释迦摩尼那样的人。
     看着那些画,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很沉默的再阳台坐到了下午三点多......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4#
发表于 2012-8-29 17:39:14 | 只看该作者
  思特里克兰德,一个收入不菲、家庭美满,却被夫人斥为艺术品位不高的英国人,在一天忽然抛弃了一切,工作、家庭,竟然为了熟知他的人难以置信的目的——绘画。夫人甚至宁愿相信他是因为有了外遇才奔赴巴黎的,而不是离群索居在廉价的旅店中学画。
  
  在如此这般温吞的生活中,思特里克兰德对艺术的追求完全被湮没在了夫人与不入流的艺术家晚宴的乌烟瘴气里。所以当他因为绘画而舍弃其毕生所有的时候,别人才会感到不可思议。然而这丝毫不影响年届不惑的他义无反顾地踏上艺术的道路。
  
  他的结局是罹患麻风病,在与英国相隔万里的塔希提岛度过余生。他最伟大的作品就是在昏暗的木屋里完成的,然而临终前他却又嘱托别人将此地付之一炬。因为如同他随意丢弃了一幅堪称杰作的裸女像一样,他不断跋涉所追求的是创造美,一旦这个过程结束,那画出的作品也显得意义不大了。
  
  人们始终如同镜面一样,原以为已经窥知了关于思特里克兰德的一切,他的夫人也不例外。然而却不知道,藏在镜子后面的精灵才左右着他的行动。这是藏在心底的一丝小小的执念,是关于梦想的,关于往昔的。对于思特里克兰德,这便是艺术家的心灵。
  
  思特里克兰德像一个走了四十年弯路,目的地却仍然牢记在心的跋涉者。一旦冲破了人间的枷锁,他便向一脚踏进正确的路途一般,不顾一切地向前奔走。这是一种纯粹的痴迷。思特里克兰德之所以比大多数艺术家走得更远,是因为他依靠这种纯粹,出色地描绘出了人类原初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如柏拉图所说,像天赋般被我们共同拥有,它的出现猛烈的撞击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战栗、恐惧、感动,而艺术家的心灵,就像撞钟的僧人,给予这撞击足够的推力。
  
  平凡的人们会因此惊叹,又或者不屑。不屑者正因为这高度难以企及而显得不真实。然而,人们的心中都曾装有巴别塔式的梦想。法国音乐剧《钟楼怪人》中,诗人唱到,人们想要攀及星星的高度,镂刻下自己的印记。然而平凡的就此湮没了,思特里克兰德却担当着架在这星星上的最后一截儿楼梯的角色。
  
  毛姆不是在说教,这个最会讲故事的人,仅仅是在呈现一个伟大艺术家的心灵。多数人觉得毛姆所写的就是英国画家高更,然而被我们有幸接近的伟大的心灵,并不是画家,而是毛姆笔下的艺术家传奇。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5#
发表于 2012-8-29 17:39:14 | 只看该作者
  1、作者想传达的东西,至少我浅读一遍接受到的那部分,挺喜欢。
  
  2、文章中那些“配角们”让我更感兴趣并为之触动。
  
  3、言语对话充满机智的讽刺,值得咀嚼。
  
  4、好句子很多,但没有说哪一条深深震撼我。
  
  5、主人公上岛后与上岛前的各种对比,回味良久。
  
  一遍看下来总体不错,但无奈毛姆的文风(也许是翻译所致)实在不太对我口味。而且在我看来,中间部分过多的评论不免让人产生厌烦之感。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6#
发表于 2012-8-29 17:39:14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匆匆读完因为long for它的情节和结局
  文学课老师说毛姆是个很关怀读者的作家 会把所有人物的归宿交代清楚
  读的时候一直在想这本书的艺术构造成分有多少
  不然我就只能承认天才是上帝的既定安排了...
  前半部分有点overexaggerate的嫌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心静不下来……
  后半部分算是体会了作者的良苦用心
  对于斯蒂克兰德的一生有深深的sympathy呀
  这本书适合重读很多遍,慢慢读,好好读,每句话都是我觉得
  似乎伟大的艺术家都不是撇脚的文学家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7#
发表于 2012-8-29 17:39:27 | 只看该作者
  月亮和六便士是一个童话故事,他道出了主人公就是这个月亮,之所以喜欢这部书,是因为不太喜欢英国作家,但是毛姆算喜欢的之一。
  发觉自己有时候西斯底里的样子也像那个作家,但是我没有那个勇气去塔西提岛,跟一个土著女人结婚,我还是经受不住世俗社会和东方美女的诱惑。当然,如果让我去比基尼岛我可能愿意,如果不再在那实爆原子弹的话。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8#
发表于 2012-8-29 17:39:27 | 只看该作者
  总体来说我理解不鸟书里滴男主角,但是我深刻滴明白了,别人都在注视六便士,他却看到了月亮这个观点 。。。同时我也很喜欢这个观点。但是我不知道我现在关注滴是六便士还是月亮。。。一切都很迷茫,,,我想我也没那个勇气去追求那种月亮 ,我只要找到自己滴月亮就好。。。觉得书滴结尾部分比较喜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9#
发表于 2012-8-29 17:39:27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读毛姆的作品,想不到就是他的成名作。
  
  儿时在《名作与欣赏》里见过惊鸿一瞥。
  但跨越十几年后读到它,真是不亦快哉!
  
  这是一部记录艺术家高更不朽生平的书,
  更是一部阐述自我实现的箴言录。
  
  这部小说对我而言,不啻是一记警钟,
  它在警示我、警示渴望有所成就的人——
  平凡与伟大只在一线之间,但成就伟大需要巨大的自我牺牲。
  
  此外,它也阐述了另外两个命题——关于自由与自我重塑。
  
  人只要敢于面对真我,就能挣脱束缚他的枷锁,获得重生,并永生。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0#
发表于 2012-8-29 17:39:27 | 只看该作者
  知闻毛姆,还是从住在上地南口的叔叔口中。那是大一的五一,将要去拜访叔叔一家前夕,叔叔说了个不情之请。话说当年他在师大读书的时候,没能在图书馆将毛姆的《刀锋》看完,这次我去务必要帮他把这本书借出来一了夙愿。借书这件小事我当然是义不容辞就答应也了,很容易就借到了那本包着牛皮纸的旧书,还散发着旧书特有的烟灰味,翻看了下前言,不是我喜欢看的小说,于是毛姆这个人就从记忆中慢慢地褪去了。
  一转眼,若干年过去了。在没有大学图书馆可以提供借阅服务后,在走上教师工作岗位仅仅半年就狂生百无聊赖之感的间隙,去年的某个冬日,鬼使神差的我,在卓越上就买了这本《月亮和六便士》,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搁置后,直到放假它才重入眼帘。但凡出门旅行,我都会带一本小说陪着我打发闲暇,而这次回京过年,锁定的目标就是它。飞机上的三个多钟也仅仅只看了个开头,而在京的15天,每日的在外晃荡也没能完成。在开始工作的第三天,我用午休和睡前的空当终于把它看完了,是有此记。
  《月亮与六便士》是毛姆在1919年发表的小说,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为题材进行的艺术创作。小说情节并不复杂,透过一个旁观者的叙述,讲的是一个英国证劵交易所的经纪人,因迷恋绘画,抛家弃子,去巴黎追求绘画理想。在巴黎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还介入了一个视其为天才的朋友的婚姻,朋友的老婆后来喝药自尽。而这个画家最后却离开了繁华的巴黎,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在那里,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绘画的创作环境。他还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令后世震惊的杰作。在其染上麻风病并双目失明前,还在自己的住房创作出一幅堪比伊甸园的伟大作品。逝世前,他却命令土著女子将其付之一炬。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文章中有旁观者大量的心理解读,时不时会有那么一两句,将自己击中。毛姆对于人性的分析还真是鞭辟入里,不服不行。譬如说:有人说灾难可以使人性高贵,这句话并不对;叫人做出高尚行动的有时候反而是幸福得意,灾难不幸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使人们变得心胸狭窄,报复心 更强。翻译的文笔也是很优美的,譬如说:人性多么矛盾,真挚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蕴藏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恶里也找得到美德。诸如此类~
  文章中世俗与艺术的探讨比比皆是,人为了追求什么而活,不同人交出了不同的答案,而主人公为了艺术,敢于与生活决裂的勇气让人慨然。有些人,譬如天才,其行径让人费解,其成果让人仰望,但却绝不是凡夫俗子可以追随的方向。知道那个高度在那里,明白自己的位置,然后尽量在世俗生活中乐得其所,可能对当下的自己而言更为贴切。写到这里,我总算了了一桩心愿,为自己欢呼,八错八错。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5 14:47 , Processed in 0.0504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