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月亮和六便士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1#
发表于 2012-8-29 17:39:14 | 只看该作者
  很多时候我们现阶段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所喜欢的,我们生存的状态并非我们希望成为的样子,有些人得过且过,以一种认命的态度,不抗争不抵抗;只有极少数人试着改变这一切,找回自己的本心。小说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便是不可多得的后者,舍弃原本安稳和睦的生活只身来到荒岛寻求艺术灵感,这是一次冒险的尝试,当然,他成功了。
  读完这本书,我思考的更多是关于艺术追求的问题,毕竟作为一个中文系的学生,写作的过程同时也是艺术创造的过程,创作者多多少少都有些心高气傲、特立独行,渴望与他人不同,追求达到一种无人可敌的高度,像极了思特里克兰德。那么,到底我们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应该如何去走,也许可以从《月亮与六便士》中找到答案。
  
  思特里克兰德的艺术追求实然是极纯粹的,没有一丝杂质的沾染,他将他艺术创作的追求奉为极其神圣的一件事情,不是挂在嘴边炫耀的资本,也不是随意挥霍金钱的理由。他知道他的选择是不被理解的,因而也便不需要提起,以至于离开伦敦之前,他的妻子、朋友对此一无所知。
  面对亲人朋友哂笑,对他天赋及能力的否定,他都泰然处之。艺术追求的道路总是孤独的,它需要的不仅是天赋、创造力,更需要面对非议的勇气。然而这一切对思特里克兰德而言是不存在的,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种种不和谐的喧嚣与他不过似空气。曹聚仁曾说“一个诗人,他住在历史上,他是个仙人。若他住在你家楼上,便是个疯子。”诗人如此,画家亦如此。
  由此我还想到,我们当下奉为佳作的,未必真的具有永恒的价值,常常我们陷入一种“身在此山中”的迷茫,那些真正具有艺术造诣的作品总是在它所处的那个时代被忽略,一些伟大作品之所以历经无限坎坷其价值才获得最终认可,也许在于每个时代的人其艺术鉴赏能力都存在着局限,而艺术家必然是具有超前艺术感悟力的个体,待到一个时代的艺术家与另一个时代的人们的艺术水平达到同一个高度时,他们的作品方能为世界所认可,这是一个漫长而孤独的过程,而艺术家,必须忍受这种孤独。
  “他生活在幻梦里,现实对他一点儿意义也没有。我有一种感觉,他好像把自己的强烈个性全部倾注在了一张画布上,在奋力创造自己心灵所见到的景象时,他把周围的一切事物全都忘记了。”读罢这段,不禁对思特里克兰德的艺术境界肃然起敬。他的艺术创造,只为追求自己灵魂深处所渴望的绘画,对其他的一切都无所在乎。他不在乎是成为一个三流作家或是举世闻名,他只知道他“必须画画儿”,这种纯粹为艺术而艺术的典范,敢问至今还剩下多少?
  小说中思特里克兰德临终时爱塔叮嘱妻子将他画有壁画的房子烧毁,爱塔也照做了。以致于我们在惋惜伟大的艺术作品就这样付之一炬之时,更多的是钦佩思特里克兰德对艺术追求的纯粹,只为满足自己创造的欲望,除此以外,别无他求。“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所追求的东西。他可以说死而无憾了。他创造了一个世界,也看到自己的创造多么美好。以后,在骄傲和轻蔑的心情中,他又把它毁掉了。”
  
  不错,在常人的眼中,像思特里克兰德这样的艺术家就像是“疯子”。作为一个常人,我对他的种种行为不仅不理解,而且可以说是些许摒弃。思特里克兰德认为“生命本身是无价值的”,只有达到人生的目的方才实现其价值。我认为这种看法其实非常可耻,对待生命本应是抱着一种虔诚而谨慎的态度,活着就是活着的理由,生命本身就是其价值所在。而思特里克兰德对待生命和生活是以一种随便甚至是糟蹋的态度,在生病的时候不吃药不求救,以为绘画能战胜一切,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没错,艺术家是可以拥有自己的偏执,然而一个连生命都不爱惜的人,根本就没有资格谈艺术。
  后来,我看到了一句话“艺术家不过是个孩子”,也许为我们的种种不理解找到了答案。
  小说以《月亮和六便士》为题,旨在阐明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的关系,小说的观点是应摒弃六便士而追求心中的月亮。但我认为艺术追求与物质生活之间并不存在过多的矛盾,相反,艺术追求少不了物质基础,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应该以追求荣华富贵为重,我只是说没有物质作基础,理想只会是空想。因为我们未必都能如思特里克兰德般幸运,有为他提供食宿、烟草、画布的好心人,有勃朗什、爱塔两个女人愿意跟随贫困潦倒的他为他洗衣做饭,有施特略夫在生命垂危奄奄一息之时任劳任怨地照顾他。生活不是童话,我们未必都是幸运儿,因而我们更多的时候是需要自己养活自己,自己照顾自己的,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基本的生活都可能受到威胁,这时,艺术追求恐怕虚无飘渺如云烟了。
  思特里克兰德抛家弃子离开伦敦寻求艺术灵感,他的家庭一夜之间失去了经济支柱,陷入一种极其窘迫的处境之中,而思特里克兰德对此并无任何不安与羞愧,妻子写了信给他以询问原因,他的回信竟完全没有解释原因,而且还不到十行字。“——‘你不在乎别人把你当做个彻头彻尾的坏蛋吗?你不在乎你的妻子儿女去讨饭吗?’——‘一点也不在乎。’”也许东西方对个人价值看法的差异正体现于此,西方更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道德、良心如枷锁一般禁锢了个体灵魂的自由,“它逼迫着每一个人把社会利益置于个人至上。它是把个人拘系于整体的一条牢固的链条。”作为一个东方人,我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与其个人价值的实现(艺术追求)不应当是背道而驰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都是密切联系着的,我们不单单为自己活着,也为许多跟我们有着亲密关系的人活着,因而我们不仅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别人负责。做任何事情,本着一种负责人的态度,不损害他人的利益,是必要且必须的。维护社会运行的基本链条的正常有序,是义务更是责任,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论东方还是西方。思特里克兰德为着自己艺术创作的理想,抛弃了妻子和孩子,对他们的一切不闻不问;勃朗什因为他而自杀,他也毫无愧疚之意,每每读到这些情节,我都在怀疑是否对艺术追求的执着可以使一个人丧失人性?
  
  艺术之于人生,是执着,是狂热,是不惜一切代价,但绝不是狂妄和放纵,以致为所欲为。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2#
发表于 2012-8-29 17:39:14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要把这本书拍成电影,那主题曲一定是“月亮河”
  you dream maker ,you heartbreaker ,wherever you are going i'm going your way ~~~~~~~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3#
发表于 2012-8-29 17:39:14 | 只看该作者
  看完《月亮和六便士》,不觉心头又沉重起来。沉重得让我不得不反省自己的生活,现在还有很长远的未来,我以及身边很多很多的人都不能过上理想而又任性的生活,所以绝大多数人是终究归于平凡和庸俗的。平凡和庸俗将埋葬掉多少人的梦想。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富足的物质生活,有着多少让人窒息的因素,但是逃吗?往哪儿逃,不会的,谁能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用唯有的一次生命作赌作,作个逃跑者。一个朝圣者,一个寻梦的人。实在不想进行这样的思考了,太累太累了,实在不想进行这样的剖析了,生活最深层次的东西让人不忍目睹。
  
  我甚至想不再读书,尤其是这些与文学艺术有关系的书,我要回去,回到从前的状态,那些永远不开启心灵眼睛的盲人一样的生活中去,那样的时候,我可能麻木的过一生,快乐的一生。
  
  我厌恶与文学的相遇,它把我带到了怎样一种境地。像把一个睁着眼的活人放在地狱里。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4#
发表于 2012-8-29 17:39:14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出自作家笔下的人物和情感会让人感觉很真,文笔很顺,感情描述的非常之细腻而又准确。有些东西让人看了以后会觉得像是在用针线,你努力的想要把线穿进针孔里,明明瞄准了孔却总是穿错行,抓不住重点,我承认这是也我自己的缺点,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学习中。毛姆却很轻松让我得到自己想要的,并能产生共鸣。
      关于思特里克兰德,毫无疑问,将他放在当下时代,没有人会喜欢他,他不适合生存在文明世界,不过从他身上确实看到了力量,我想,这也是我自己寻找的生活的意义。毛姆将这个人描写的非常真切,以至于让人又爱又恨。他鄙视一切对自己好的人,抛弃了富裕的生活,体面的工作,温柔又善于交际的妻子和听话漂亮的子女,他认为这些东西是他追求自己理想的障碍。他没有一点“人性”,在放弃了自己拥有的一切时,纯粹为了想要画画,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也不在乎是否有人欣赏,只是一味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然而这就是他让人爱的地方,我认为,这才是最高贵最令人向往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们被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琐事绊住,纠缠的喘不过气,对于一切东西过于在意,名,利,家庭,小资。。。为了这些让大多数正常人看起来还算体面的东西,我们失去了真正的自由,为生活所累,为欲望奴役。忽然觉得自己的生活是如此的苦逼。斯多葛派也曾说,自由是从自己的欲望中解脱出来。很想体验那种“灵魂把肉体甩脱掉,一伸手就能接触到美”的感觉。不相信上帝,但却始终想要疯狂一次。
       最近老听到朋友在抱怨生活过于平凡,总想有些风风火火的经历。虽说生活总要归于平淡,可激情过后的平淡与一直波澜不惊的生活是不一样的,他追求的是前者,却又抛却不了这些年自己精心努力获得的成功。他的心境像是富翁在吃腻了山珍海味以后改每天吃白菜,与贫民窟里的百姓每天吃白菜意境是不一样的。我很自以为是的认为,或许他要的是能在人群中显现自己比别人高出一等罢了,当然我也认为自己很自以为是,因为我至今仍然从未超脱这一庸俗想法,所以不免存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可能。
      正因如此,我才会觉得斯特里克兰德比我们值得尊敬,这也是我佩服毛姆塑造人物个性的成功之处,在看这部作品时我会自然而然的以一个生活在文明社会为了生存和谋取功利想象斯特里克兰德接下来要怎么做,不这么做多么遗憾,然而他是斯特里克兰德,一切的一切都在于他是否感兴趣,与任何事情无关。他的作品是不让人看的,即使是在饥寒交迫以此作为交换来获得一顿饱餐。
      书里关于斯特里克兰德对女人态度,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我还是很赞同的,虽然我也是女人。“女人们总是喜欢在她们所爱的人临终前表现得宽宏大量,她们的这种偏好叫我实在难以忍受。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她们不愿意男人寿命太长,就是怕把演出这幕好戏的机会拖得太晚。”    女人总是爱幻想生活是部浪漫爱情电视剧,自己是剧中完美女猪脚,很多情况下虚伪而又霸道自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她们作为女人性别特性(多多少少都会有些这方面特征。只是有的偏多有的偏少。估计要挨骂!)正如男人天生强势而需多偶一样。
      关于施特略夫,其实他对美有着强烈感应,他毕竟与天才相差一截,对他,既有同情又有鄙视。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然而他对于天才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让人对施特略夫这个人生出些敬意来。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5#
发表于 2012-8-29 17:39:1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题目与内容无关,只是我对毛姆的感激。
  刚开始看时,只是随手摘下来那些有感触的只言片语:
  
  那时候我还不懂女人的一种无法摆脱的恶心——热衷于同任何一个愿意倾听的人讨论自己的私事。
  
  ——“我已经养活她17年来。为什么她不能换换样,自己养活自己呢?”
  ——“她养活不了。”
  ——“她不妨试一试。”
  
  “但是,亲爱的朋友,我才不管她怎么做呢。她同我离婚也好,不离婚也好,我都无所谓。”
  
  “如果他说为了一个女人离开你,你是可以宽恕他的,如果他是为了一个理想离开你,你就不能了,对不对?你认为你是前者的对手,但是同后者较量起来,就无能为力了,是不是这样?”
  
  “为什么你认为美——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会同沙滩上的石头一样,一个漫不经心的过路人随随便便地就能够捡起来?美食一种美妙、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只有通过灵魂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来。在美被创造出以后,它也不是为了叫每个人都能认出来的。要想认识它,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经历过的一番冒险。他唱给你的是一个美的旋律,要是想在自己心里重新听一遍就必须有知识、有敏锐的感觉和想象力”
  
  “真幼稚。如果你不在乎某一个人对你的看法,一群人对你有什么意见又有什么关系?”
  每句话都那么有道理,让人觉得说到了心坎里,我不能再评论了。
  ……
  
  她死了,勃朗什斯特略夫,一个有着爱自己如命的丈夫的女人,由开始恐惧思特里克兰德到后来抛弃丈夫与他在一起再到后来为了思特里克兰自杀。期间身为丈夫的斯特略夫不断的祈求,放下身段,放下自尊,他预见到那个男人不会爱他的妻子,他告诉妻子无论何时自己都是available的,然而,这么一个男人,所得到的下场就是妻子宁愿自杀也不回来。或许爱情里真的不能失了自我?太卑微反而不会有好结果,就像我跟××聊天,小姐姐说一直都是我在说话,我不停的expose自己,既卑微有渴望他看自己,希望自己有那么点优点,甚至连发问的勇气都没有,害怕他觉得我管太多,也不敢评论他什么,可是就像斯特略夫所说“她没有好奇心,对于我。”好奇心,看似简单的一件,却起着这么重要的作用。我不会爱,SHE说爱就对了,爱上就爱了。我不知道爱,不知如何摆放手脚,或许这真的不是一段好的经历……
  
  我跑题了,思特里克兰德,他真真是理想的化身吧,他就像virus一样传播的那么快,甚至在人们看到的时候就避之唯恐不及,原本在这段爱情里,妻子就充当着爷爷的位置,斯特略夫是孙子,他上窜下跳的讨她的欢心,他从来没有进入她的心里,他不自量力的把“理想”引入她的生活中,却又没有能力和她一起走进去。他或许真的是自作孽不可活。他后悔了,经历了这般之后,他怀念那个木匠的定位,他应该“既不左顾也不右盼”,老老实实安安稳稳的度过那一省,不应该奢求什么。我类?我在奢求?可是,我的定位是什么?若没有定位,我是幸运的吧,这样意味着我有无限可能。现在是2011/6/23,不知道十年二十年后的我在哪里,那时候再回来看看。
  “世界上无情的、残酷的。我们声道人世间没有人知道为了什么,我们死后没有人知道到何处去。我们必须自甘卑屈。我们必须看到冷清寂寥的美妙。在生活中我们一定不要出风头、露头角,惹起命运对我们注目。让我们去寻求那些淳朴、敦厚的人的爱情吧。他们的愚昧远比我们的知识更为可贵。让我们保持着沉默,满足于自己小小的天地,象他们一样评议温顺吧。这就是生活的智慧。”这是斯特略夫的感言。
  思特里克兰德:一种纯精神的性质,一种使你感到不安、感到新奇的精神,把你的幻想引向前所未经的路途,把你带到一个朦胧空虚的境界,哪里为探索新奇的秘密只有永恒的星辰之照耀,你感到自己的灵魂一无牵挂,正经历着各种恐怖和冒险。
  他太太太太纯粹了,我做不到,也没看见谁做到了,我会摇摆,我渴望那些个精神,我时不时的追过去,我又害怕了,我畏缩不前。molly说我是墙头草,我也早给自己总结过。可是这样未必就不快乐,或许我更真实,这么一部小说,那么多人推荐,我从去年开始看到现在都没看,怕对不住这么真的作品,它的伟大在于会令人思考一些东西,我反思了,也看见了,我还是我。我是我吗?
  
  gosh!“女人可以原谅男人对她的伤害,但是永远不能原谅他对她做出的牺牲。”shiiiit!思特里克兰德,你是要有多一针见血?!伤害时间长了总还能抹平,可是,牺牲,意味着我欠你的,我心里处于下风,我不能忘记,从而我也不能原谅,我不要你的牺牲,我们是平等的。毛姆对人性的洞察实在是!一直觉得人这种动物太奇怪,也amazing,不知道如何是好,可是月亮与六便士,短短的小文,109页,字字珠玑,我恨不能把每句话都抄下来,里面的人物不多,可是我岂只是看到了整个世界。
  
  他对爱情的定义,那么赤果果,女人傻的可爱又可恨,我想叫醒造物主,问问它何以造出来这么blending的人。
  
  看这么一本书实在是累,本来已经睁不开眼睛了,现在又开始思考,下面的不写了。恳请亲自读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6#
发表于 2012-8-29 17:39:14 | 只看该作者
  艺术家大都是死了以后出的名,就像<新O联播>里的先烈们.但是说实话,这个世界上真正"懂得"所谓"艺术"的人几乎等于没有--很不幸,我不是这几乎没有的人之一--实际上,直至今日我依然不觉得毕加索或者梵高有多么"艺术",莫奈的画倒是蛮好看的.
  
  对于我这样一个人,着实搞不懂为什么"红毛先生"会把自己的生活改头换面重新来过--即使他要追求成为画家的理想,即使他强烈的创作欲迫使他这样做.
  
  好吧,我并不是说我们都没有梦想,只是大多数人不会抛弃现实.毕竟,理想那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人是要吃饭的.
  
  正因如此,我是敬佩他的.即使我无法理解他的艺术,一如我无法理解毕加索之类.他将最后的伊甸园带入火中,因为他依然找到了他所追求的,管那是画还是理想的什么东西,至少,追求了,满足了,无怨无悔了.足矣.
  
  我一向是很喜欢这样的人的,或者说,我很喜欢他们那样强烈的情感与怀抱的梦想,至死不渝的信念--不论是方孝孺还是布鲁诺,他们的人生让我感到如此的耀眼,不论后人评价其为伟大或愚蠢.那是因为,我深切的知道,我一辈子也不会产生如此美丽而绚烂的梦!哪怕只是梦而已,我不会,我不敢,我做不到--但我也明白这些,这是我更加爱慕,欣赏他们--他们才是人类愚蠢而短暂的文明历史的建造者,而我,我们这些人,那混沌的时代,破败不堪的社会环境,都不过是为了他们的闪耀而存在的垫脚石.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7#
发表于 2012-8-29 17:39:14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是在高考前2个月读的,
  那时候或许大学就是我的星空。
  于是读了这本书。
  
  只是今天突然想起来,所以在这写下书评。
  
  现在很难回想起具体的情节,
  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主角的性格。
  这本书的意义或许就在于,从思特里克兰德的性格中找到星空与地面的结合点。
  
  那就不详细说故事情节了,总之就是一个上流社会的人突然抛妻弃子跑到法国学画画,又跑到某个树林里作画,过野人的生活。在他死后,他的画作得到世人赞扬。
  那就是思特里克兰德。(原型是画家高更)
  
  在小说里,毛姆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而这个“我”却是一个一开始不认识思特里克兰德的社会闲杂人等。
  用外人的角度写,使思特里克兰德的故事更能获得大多数外人的理解。
  因为,“我”一开始也无法理解他。
  最后却真正了解了思特里克兰德渴望触及星空的感受。
  
  王家卫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伤城。”
  我想说:“每个人心中都孕育了一个思特里克兰德。”
  他就是我们渴望星空,拥抱星空的双臂。
  
  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这是温总理的话。
  意思就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
  
  而在这里我只用了仰望星空,是因为,很多人,我们,都已然放弃了这片星空。
  思特里克兰德就是这样。他有钱,有地位,有美丽的妻子,聪明的孩子。
  他却身无分文地跑到国外,过贫苦画者的生活。
  “我”不理解,他的妻儿不理解,所有的人都不理解。
  人们用世俗的观念假想他在外有情人等等,他却都不理会。
  直到金钱或是权力都无法再动摇他,
  人们才开始感受到,他真的有一个梦。
  
  读这本书时,我时常感觉到我的胸腔的震动。
  因为梦,因为那片星空。
  思特里克兰德就像是从我的心里跳出来,
  挣脱开平日里道貌岸然仪态自若的枷锁和现世享受的桎梏。
  思特里克兰德跃然纸上,我仿佛看到他张牙舞爪地与世界斗争,
  仿佛看到他最终身无长物地徜徉在他的星空中。
  捧着书的时候,
  我真希望思特里克兰德就是我。
  我真希望那个放肆表达真我的人就是我。
  
  因此我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思特里克兰德。
  而他,就是你自己,就是我们大家。
  当你从书本中感受到他追逐梦想的决心(他甚至从没学过画画)时,
  你就仿佛看到自己,
  那个曾经为某件事不惜一切的自己。
  
  在毛姆笔下的思特里克兰德或许有些戏剧化,
  但我知道毛姆的意图,便是让读者找到自己的月亮,或是适度放弃自己的六便士。
  
  
  请尽情地去仰望星空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8#
发表于 2012-8-29 17:39:14 | 只看该作者
  1、
  尽管《月亮与六便士》的故事显然受到了高更生平的启发,但毛姆笔下的英国人是一个全新的艺术形象。不妨亲切地称毛姆笔下的主人公为“红毛男”。
  
  2、
  高更生平稍查找资料便可了解。几个重点:高更在放弃银行职员工作转向绘画前就有购藏印象派画家的作品。1886年基本断绝与家人关系。1887年前往马提尼岛居住,后来前往法国南部的阿尔与梵高有过一段极短却非常著名的合作。两人不欢而散后,他前往布列塔尼岛,与另一位综合主义画家贝纳共同创作,开始走出印象派的影响形成自己的风格。他在塔西提岛的创作只有短短2年时间(1891—1893年),并带着画作回到法国。1895年在花光继承的一小笔遗产后,他回到塔西提并染病。1910年自杀未遂后,他定居到多米尼加岛并病死在岛上。
  
  3、
  相形之下,毛姆笔下的红毛男对尘世生活的逃离,对艺术的追求更为纯粹、理想化。作为一位被艺术之魔鬼蛊惑的香客,一个永远的异乡人,小说中的红毛男,几乎完全在隐居的状态下创作。也不同其他艺术家往来,认为他们的意见毫无价值,乃至“他不得不自己钻研绘画技巧,而有些问题早就被前辈画家解决了”。至于最后在塔西提上,近乎艺术苦行僧的苦修创作,也让人感到红毛男绝不是普通职业画家前去“采风”,而是把整个人生都倾注在了岛上,似乎一来就没打算再离开。巴黎的“文明世界”似乎瞬间失去了一切魔力,更谈不上画坛的野心,他只信仰他自我认定的艺术,创作出的画作也不拿来卖钱,只是拿来回馈那些“好心人”。
  
  其中,可说毛姆也融入了他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家本身对人生、创作、艺术观念的思考。比如他在上半部问红毛男对艺术野心的看法,谈到“每个人都爱权力”,艺术家的权力就是感染他的受众,让观众为之哭、为之笑,这是艺术家的“奇妙的行使权力的方法”。由此他对红毛男说:
  
  “如果我置身于一个荒岛上,确切地知道除了我自己的眼睛之外再没有人能看见我写出来的东西,我很怀疑我还能不能写下去。”
  
  当时红毛男没有回话。结果多年之后,下半部书中的情节告诉我们:他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一个与世隔绝的荒僻地点的小房间里,完成了自己的杰作,且因为麻风病失明一年,在死前始终面对四壁的杰作,却什么都看不见。
  
  红毛男终于用人生回答了作者“我”的问题。毛姆创作了一个所有艺术家都会嫉妒的“纯粹艺术家”的形象。
  
  话说回来,这也是毛姆笔下人物唯一的可疑之处。英国人哪里有法国人那么不切实际。哪怕毛姆费了这么多笔墨,仍让人无法相信主人公是个英国佬。
  
  4、
  从小说本身来说,故事基本可分为上下两部。红毛男在伦敦和巴黎的“文明时期”,是为上半部,主要情节是作者亲身见证的红毛男的“两次背叛”,一次是对伦敦的中产家庭,一次是对情人和朋友;下半部基本改为转述,红毛男流落到塔西提岛,与土著女姘居、创作,直到患病死去的经历。
  
  具体来说,上半部是前四十四章,后半部是四十五到五十八章。即下半部,只占到全书的三分之一不到。
  
  毛姆夹叙夹议的风格贯穿全书,上半部由于作者“我”还和主人公有过正面交往,夹杂着大量红毛男对现代两性关系中女人所扮演角色的批判,也有作者“我”大量的内心独白与思考。上半部在悬念的设置、情节的推进上步步为营,甚至能让人感到几分侦探小说般不断深入红毛男生活,探求他心灵真相的“推理”气味。
  
  下半部则笔锋一转,用了大量转述,显得未免有些“道听途说”,虚弱飘渺,红毛男的经历由多个主人公支离破碎的叙述拼凑而成。层层抽丝剥茧的情节递进,被一种大量口述形成的“纪录片”风格替代。
  
  尽管在形式、节奏、气氛上都进行了巨大的转换,但毛姆以强大的掌控能力没有让这本小说割裂为两半。这里大约有两条线索贯穿。一条是剧情线,即红毛男的命运,这比较明确。
  
  另一条是暗线,“观念线”,即他是否在精神层面上完成了自己的追求,所谓一个艺术家的“圆满”之路。他是否真的如作者观察,不仅打破家庭和婚姻的束缚,更视男女之间的爱情为人性超越的枷锁,是否完成了一个艺术家的终极使命,完成了人性的超越。
  
  虽然下半部中作者“我”不再能直接与红毛男对答。前半部花颇多笔墨渲染的红毛男对婚姻、家庭、爱情、男女的极端看法,在下半部别人对他的叙述中,都得到了回答。毛姆“仁慈地”允许他笔下的红毛男完成了一个天才艺术家的使命,以一种近似传说的方式完成了他给自己设定的精神使命。有趣的是,两次背叛的红毛男——第一次背叛婚姻与家庭,第二次背叛爱上他的女人,这女人甚至因此而自杀死去——居然在岛上最终与土著女子结合,生下两个小孩。
  
  这就不由得令人反思,红毛男讥讽、逃离的到底是他的家庭,还是长久以来人类文明根深蒂固的偏见形成的社会制度?
  
  5、
  林语堂曾说自己创作的秘诀是“把心交给读者”,也就是不避讳去和读者分享自己真实的感受。在这部小说里,毛姆是有意把叙述方式的选择暴露给读者的。比如下半部他提到,也曾考虑过以红毛男从马赛出发,驶向未知的太平洋,作为全书的结尾构思。因为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天才患病死去未免太过凄凉。几经权衡他还是选择以时间为序,从头到尾叙述红毛男在岛上的生活。而毛姆在全书真正结尾时,还是忍不住皆由“我”的一段幻想,“复活”了这种构思,即红毛男在岛上与土著女所生的混血孩子,在船上作为一个水手,每天面对南太平洋的日出日落,那种充满冒险的生活。而作为对比的,则是伦敦中产阶级家庭体面而窒息的“现代”生活。
  
  毛姆这里的用心和技巧值得称道。
  
  6、
  尽管毛姆如此高明,是一位“最会讲故事的人”,我仍嫌这个英国佬罗嗦多嘴。对对人性深入的洞察与描摹是所有伟大作家的必修课,而英国人的答卷总是有一股絮叨、自鸣得意的尖酸味。又或者,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美小说作者,用第一人称去讲故事时,多少还有一种置身事外的优越感。简单说,你经常能读到书里的人物向“我”借钱,而从不见“我”去向主人公祈求什么。
  
  美国后来的“创意写作”的确改变了这种面貌。“视角”实在是小说作者第一要紧的事情。这不仅决定了故事要怎样被讲述,更关系到整个故事可触及的时空。张爱玲从未以第一人称去讲故事。但你却觉得她在她所有的故事里无处不在,她用了无数人的口,说了无数她自己的话。从这个角度来说,张爱玲在视角的选择上要比毛姆高明。一个隐藏的作者“我”,一个上帝般可俯身各种角色之口的傀儡主人,要比纵身一跃跳进故事里耗费更多巧思。当然或许张爱玲这种女人的妖娆与狡黠,是英国绅士们所不屑玩的把戏。
  
  7、
  这部小说诞生的时间,和画坛发生真实革命基本属于同一时代(高更1903年死,《月亮和六便士》1919年出版),可以说毛姆是在写同代人的“当下事”。也可以说,画坛上的东西方融合的“现代性”,要比文学界来得早。小说下半部里对马赛和南太平洋海岛的描述,多少还是带有“殖民地文学”的猎奇与传说色彩,毛姆口吻的转变虽然技巧上无损小说的叙事完整,但显然不如上半部那么挥洒自如,得心应手。正如作者“我”评价船长关于红毛男在马赛的经历结尾说的,“如果将来我得知船长所说的根本都是谎言,完全来自一本杂志,我也不会有任何意外”。
  
  不少人会将高更的巨幅画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1897年,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与小说中描写的那副画墙壁上的惊世杰作相对应。
  
  小说中的描述是:
  
  他凝视着墙上的绘画,心中激荡着无法控制的感情。他对于绘画并不怎么内行,但是墙上的这些画却使他感到激动。四面墙上,从地板一直到天花板,展开一幅奇特的、精心绘制的巨画,非常奇妙,也非常神秘。库特拉斯医生几乎连呼吸都停止了。他心中出现了一种既无法理解、又不能分析的感情。如果能够这样比较的话,也许一个人看到开天辟地之初就是怀着这种欣喜而又畏服的感觉的。这幅画具有压人的气势,它既是肉欲的,又充满无限热情。与此同时它又含着某种令人恐惧的成分,叫人看着心惊肉跳。绘制这幅巨作的人已经深入到大自然的隐秘中,探索到某种既美丽、又可怕的秘密。这个人知道了一般人所不该知道的事物。他画出来的是某种原始的、令人震骇的东西,是不属于人世尘寰的。库特拉斯医生模模糊糊地联想到黑色魔法,既美得惊人,又污秽邪恶。“上帝啊,这是天才。”
  
  ——用毛姆自己在书中先前的说法,用文字去描述一副画,是徒劳而蠢笨的。如果文字可以表达出所有的情感,那么绘画本没有存在必要。从现实看,高更的画作也超越了小说中“伊甸园”景象的描绘。画作中没有男性,右方性别不明的婴儿象征了未来的可能性。左下角的白色鸟类被认为是“死亡”的隐喻,老妇恐惧的表情似乎是在害怕死亡的来袭。而画面中央高擎红色果实的女性,虽然具有“夏娃”一般的意象,却又表现出一种原始而天然的朴素,脱去了过去题材中的宗教与世俗光环。
  
  高更的这幅作品从画作对象、表现技法和主旨上,都彻底跳脱了西方数百年来美术史的传统。升华为某种人类终极的哲学思考。而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虽对工业文明和后殖民时代的生活方式有刺探式的抨击(尤其在男女关系上),但对人类逃出城市、逃出“文明世界”后该追寻怎样的生活,并无意探讨。至少我认为要完成更高一层的精神探讨,需要更深入地去描绘红毛男在塔西提岛上的生活。而这一任务通过众人口述片段的拼接,是无法完成的。
  
  这是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超越小说之处。在抽象的问题上,绘画的意蕴总是更为深远。又或者,西方小说或许在诗歌中寻找出路。东方哲学和东方文学在这些层面上有更为有趣的尝试。
  
  8、
  20世纪基本就是一部城市发展史,城市不仅仅侵吞乡村,侵吞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更在侵吞人类对生活方式的选择权与想象力。“escaping”、“run away”已经成了旅游的代名词。似乎城市人已经习惯了“逃离”——这种逃离归根结底,是来自人类灵魂深处某种“无处安放”的恐惧。
  
  小说在这一点上充满了现代性。和戏剧上毛姆早年受易卜生影响一样,“娜拉出走之后”的问题,可能不止一个答案。毛姆笔下的红毛男或许是答案之一种,但是太过特殊,足以引起惊奇却不足给人启迪。月亮和六便士是个绝妙的隐喻,书中的问题至今仍不过时——至于答案,有更新鲜么?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9#
发表于 2012-8-29 17:39:14 | 只看该作者
  借用悠^ǒ^羽(Live The Dream)  的评论:
  
  
  “我和毛姆一样,对于那种有勇气摆脱生活的泥沼,毅然追寻精神自由的人,有一种天然的“景慕”,这是自从我知道有这类人存在就没有改变过的事实;而另一个事实是,我也只能如他,是个尘世中人,毛姆甚或还能通过幻想并撰写这样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来得到安慰,芸芸众生如我却只能从他写的这些故事中得到安慰。”
  
  书看到一半的时候,大概就猜到了思特里克兰德会成为出名的画家的,他的放弃将有所回报。这种回报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丰富,而不是物质、别人的认可所能取代的。他在40岁的时候,开始寻找,开始活在自己所追求的世界。
  
  昨天看完后,一直在想:如果毛姆把思特里克兰德的结局写成他放弃了所有,在艺术上无所成就,会不会引起读者另外一番思考?
  
  多少人会为了月亮放弃了六便士?
  如果这个人之前连六便士都没有呢?
  又或者最后连六便士和月亮都没有呢?
  不管怎样,这样的人内心是强大的,他们的活着是为了自己给自己一个交代。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0#
发表于 2012-8-29 17:39:14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小说家我往往有一种骨子里的不信任,害怕谜底揭晓时他们告诉我这不过是个蹩脚的低俗小说。就好像毛姆自己所言,“如果有人说XX说得全是大话,他对巴黎的经验完全来源于杂志,我也不会感到惊讶”—你感到痛苦,同时却又充满快感。
  
  当然,毛姆让谎言变得更直白,到底是怎么样根本无关紧要。西谚有云:Truth should never stand in the way of a good story. 真相永远平庸,只有故事足够精彩。况且,谁能说故事就不是真相呢,你看每天的电视剧,蹩脚的故事一箩筐,可照样有人的生活跟着电视剧照抄。
  
  简单来说,《月亮与六便士》的蹩脚故事提纲为:
  
  大约1930年前后,英国伦敦的思特里克兰德先生,或者说是法国的高更,人近中年时猛然感到召唤,抛妻弃子从证券经纪人摇身一变去做了画家,从巴黎辗转前往南太平洋最后死于麻风。在世时如所有伟大画家一样极尽潦倒,去世后如小部分伟大画家一样被人们熟知。
  
  读艺术家传记(或者是小说)往往胜过任何励志电影,手头三本书<Lust for Life>, <伦勃朗全传>,<月亮与六便士>在我看来胜过任何“就业指南”、“成功学”、“考研培训班”、“公务员考试辅导”抑或是“新东方”,是可以让人热血澎湃但是却气息平顺的人生图鉴。
  
  经典作品,我不够资格品头论足,但是我倒是可以对我的读者同僚发一些牢骚。
  
  手头这本书是借来的(注:书不借不可读也,只可惜借书者不懂“书与老婆概不借人”的道理)。扉页上记着“XX书店,购于《哲学导论课》后”,令人莞尔。怪不得我妈经常说哲学专业是找不到工作的呢--要是以此书作为人生哲学启蒙,恐怕毕业之后免不了成为社会白皮书上“无业青年”的一个采样。
  
  只可惜这书的主人没有注意到毛姆曾说“观察一个人的真实本性,往往不在于社交场合的仪表言辞,而在于画作与文字”。我并不认识书的主人,然而从他(她)的读书笔记来看,似乎不怎么高明。我自己从来不会在这种书上涂画,但是一般来说不反对别人做笔记。要是能看到个什么"金批"“毛批”那也是乐事一桩。只可惜此君显然把毛姆的不朽大作当成了《读者文摘》,全书只寻着那些独立成句的,没头没脑的“名言警句”来划。想必是教科书讲义的习惯,心里只恨作者不把这些“原理”、“公式”用下划线着重号黑体字来表明,好在复习的时候直接找到重点,考试的时候直接抄到考卷上去。
  
  此君字确实写得好看,只可惜写得几段寥寥批语实在让人倒胃口,他(她)大约将自己的心智比作男主人公那激烈的灵魂,只可惜在我这冷眼旁观者看来,他(她)正符合了毛姆对那世故而精明的“思特里特兰德太太”的描写。再看此君的摘录,唯独不摘作者对于女性的嘲讽--诸如“女人都是爱好虚荣的”一类。想来大约是对此不以为然所以有意忽略了。
  
  综上所述,我不怀好意地猜测此君是个读书认真用功的循循之辈,大约是个乖乖女孩,婚姻理想大过人生理想。
  
  下午睡醒之后打电话给小倔核实书的所有者,听她所说,还真是这么一个人,实在有趣。
  
  那么,阅读此文无聊过客们,你们看到的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是一个懒惰而且贪玩的家伙,以日常性恶毒挖苦为乐,没有悔改的意思。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9 14:32 , Processed in 0.04790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