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这里不会再去过多的称颂月亮,这里只是想说说六便士的故事。
对于书名的意思大家应该都已熟知,这里还是想加上一点自己的理解。脚边的六便士,在追逐月亮的眼睛毫无美感--它兼具世俗与渺小--作为金钱,其个体基本毫无作用,这种渺小似乎更加恼人。而更加令人气愤的是,对于如此卑贱的东西,我们可以look the other way,却不能live without it。它通过世俗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如果说的再牵强附会一些。月亮无疑是热忱的理想,而六便士则可以理解成物质。理想是鲜花,而物质是养分,从空中连一条线将月亮和六便士连在一起,可以幽默的picture出一副鲜花插在牛粪上的印象派画面。
再充分滴结合一下书中的内容,对于那个天才画家来讲,情欲,这种原本属于精神世界的东西,也可以被归结在这里提到的物质里。它已经被画家从精神世界里摒除,成为世俗的物质。它拉住画家追逐梦想的脚步,困扰他的心智,有的时候他不得不妥协,于是他憎恶这种欲望的同时他也憎恶欲望的参与者--女人,“就像破茧而出的蝴蝶,看到自己脱去的丑恶的茧壳”。
这里又不得不说到另外一部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这里似乎脱去物质的束缚,追逐梦想的人就可以轻飘飘的飞到月亮上。但是就是这小小的六便士,牢牢地绑住逐梦人的脚步,但在折磨他的同时,又带给他创作上的灵感--连一盆水果也能画出邪异的肉欲。这种肉欲深深的刻在他的脸上,融在他的血液里,他无法摆脱,又不愿被其操控。
最后作者感叹画家已抓住了世界的本质,呈现出来的竟还是肉欲。这不得不说是种奇怪的轮回--被物质所束缚,痛苦挣扎,最后由精神去触摸到的世界的本质,却依然是物质。
这是一篇牵强又牵强的评论,与“窗帘是蓝色的,证明作者当时心情极度抑郁”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