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角落有故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年孤独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1#
发表于 2012-8-29 17:45:02 | 只看该作者
      大学的时候读过这本书,一读就是3遍.也许是因为自己喜欢魔幻的氛围,喜欢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喜欢在平静的生活里偷偷的在思想上逾越束缚.不过,很遗憾的是,现在这本书已经埋没在我的书房里,要不是今天看见了书评,也许要很久以后才想起来.工作了以后就是这样吧,年轻的多愁善感都被磨灭,理想和那种年轻时候才有的清高也慢慢的与孤独的情节被尘封起来.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2#
发表于 2012-8-29 17:45:02 | 只看该作者
  初中的暑假,把买来不短时间的这本书翻出来读。
  
  一间朝北的屋子,靠西墙坐在床上,一连三天把书读完,每天下午四五点钟,金灿灿的夕阳从旁边的窗户反射进屋子,看得也累了,放下书,呆呆地看着夕阳,说不出什么感觉。好几天人都发木似的,沉浸其中不想自拔。
  
  算算已是十五六年前的事情了,如今是绝对不会再有这样的体验了,无论是书还是读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3#
发表于 2012-8-29 17:45:02 | 只看该作者
  马尔克斯总让我寒冷,不因为魔幻,是因为现实。他的隐语充满了冷漠,看事物的超然视角使人心底生出畏怯来。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4#
发表于 2012-8-29 17:45:0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读过的加西亚的第一本书,是同学推荐的。可能当时还小读的过程有点吃力,第一遍看得不是很明白,又接着看了第二遍。最后我还买了一本作为收藏。只觉得写的很深奥,但喜欢那种感觉。这本书使我喜欢上了加西亚,我还买过他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也十分不错。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5#
发表于 2012-8-29 17:45:02 | 只看该作者
  “掩卷长叹”
  这是我每次回忆读这本书时候的感受时都会冒出的四个字。并且我问过其他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很多人赞同这种感受。
  作者用虚拟了地理位置的马贡多似真似幻的变迁与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几个拗口名字的胡乱组合扰乱着我们的大脑,最终让我悄然体会的是世界变迁的无可逆转,世事轮回无常的孤独。就像一个伟大的抽象画家,用扭曲影响,凌乱的色块,无规则的排列,最后竟然表达了充满孤独的意境。
  最近读了莫言的生死疲劳,书评家说这篇作品是对中国章回小说的伟大致敬,我倒更想说这书是对百年孤独的致敬。莫言试图用人,驴,猪,狗,人的六道轮回搅乱我们的思想,用魔幻的世界表达现实的意境。也算是很好的作品。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6#
发表于 2012-8-29 17:45:02 | 只看该作者
     它在我心中就是一部传奇.上校的传奇经历、他奇特的家人和短暂的家族,情节发展让我目瞪口呆,却又觉得理所当然!
      某些场景在读后十年的今天仍历历在目:
     
      一个穿着床罩做成的裙子在房间里像风般穿梭的女孩儿平静的看着房顶裂缝中偷窥她的男子.....................
      一个头上带有标记被人打死在上校家门的台阶上(只因他是上校的儿子)......................
     
      飘泼的大雨不停的下着,冲洗着广场上的血迹,不断变淡、消失...........
      雨夜,一具具尸体被装上火车,扔进大海.........
      连绵不断的雨,下呀下呀下..................
  
      一个老人死在小院中的栗树下,好像依着树睡着了,一只鹰在天空中盘旋......................
      一个长着尾巴的男孩躺在地上,死了,蚂蚁爬满了他的全身,门口站着他的父母................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7#
发表于 2012-8-29 17:45:0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知道《百年孤独》是在高中的课本上,有介绍,节选的是开头,很喜欢第一句话: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也许有认会找出这句话的很多写作技巧,我不去找,我只知道,我喜欢它--就像我喜欢《情人》的第一句话:我已经老了。
  我的喜欢一向是感性的。
  一直想看到这部小说,然而没有机会,直到大四一个室友从图书馆找到了它--陈旧、残损。那本书于是在我们宿舍传看,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没有交流对这部小说的看法。
  在这里看到了有评论,忍不住说两句,《百年孤独》,好书!(呵呵)
  喜欢它首先是喜欢它的名字,仿佛一个沧桑寂寞的老人,抛却一切名利智慧,默然不语。
  喜欢它的亦幻亦真,看似荒谬却无比真实,“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最适合来评价《百年孤独》吧。(呵呵:))
  我不是一个很会理性分析的人,所以也不能多说了,只能说,《百年孤独》是一本很不错的书,绝对值得一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8#
发表于 2012-8-29 17:45:02 | 只看该作者
  他们的名字太复杂了,这让我从最开始看就用笔记录着每一个人的名字与家族的关系,看到最后,理清楚关系之后,我喜欢上了阿玛兰塔,而且曾也一度用这个名字当做自己的网名。
  
  阿玛兰塔的绷带,阿玛兰塔的裹尸布,阿玛兰塔爱了却躲避……
  
  她不是躲避孤独,她在保持着孤独……
  
  她说,阿玛兰塔将在殓衣缝完的那天夜里死去,没有痛苦,没有忧伤和恐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9#
发表于 2012-8-29 17:45:02 | 只看该作者
  从前好像有观点说《白鹿原》和《百年孤独》很像。或者说是《白鹿原》师承于《百年孤独》。
  其实前者读起来 是面包,后者读起来是馒头。差别很大。
  现在很难买到好版本的《百年孤独》。手头的两本都是盗版。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0#
发表于 2012-8-29 17:45:02 | 只看该作者
      记得一位作家说:一本小说质量看两方面,一是看故事讲的好不好,一是看故事本身怎样。马尔克斯无疑是讲故事的高手。尽管不同的人会从中看到不同的意义,有人看到的是家族和历史,有人看到的是人类的童年时期,有人看到的是魔幻与奇想,有人看到的是永恒的孤独。我始终坚持认为,马尔克斯决不是为了魔幻而魔幻,他的故事来自他的国家和现实,他的叙事来自自小就有的童话、传奇故事的熏陶(记得导演sperlberg包括其他一些知名的科幻导演都谈到童年类似的启蒙)。马尔克斯曾说:“我所写的一切都是我熟悉的事,我认识的人,我并没有做什么加工分析。”可以说,拉丁美洲的历史,犹如人类在童年时代的经历一样经历着类似魔幻而有趣的变化,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就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小说。我相信,童年是每个人心底最深的纪念,而人类的童年至少年、成年所经历的启蒙和发展,更是每个作家心灵深处的巨大宝藏。因而,了解一点拉美历史是有益的。
      马尔克斯的叙事的确让人沉醉,《世界上最漂亮的溺水者》、《巨翅老人》便若甘醴。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6 22:07 , Processed in 0.07890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