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失控的逻辑课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科克斯书评联合推荐
  处女作即登纽约时报排行榜小说类32名
  美国亚马逊网站2008年2月主打书
  如果无法解开教授设计的作业
  这门课不仅将以死当收场
  还要赔上一条陌生女孩的性命!
  新的学期即将展开,温彻斯特大学的学生们陆续上网选课,在各式各样的学科课目中,「逻辑与理性」这门选修课显得相当与众不同--没有课程大纲、没有讲义也没有课本,连授课的威廉斯教授也同样神秘兮兮,网路上不见他的研究教学成果甚至个人照。这究竟会是艰涩难懂的一门课,还是所谓的营养学分呢?
  第一堂课里,威廉斯教授只花了十分钟说明,这学期他只出一道习题、一件发生在未来的谋杀案--有个名叫波丽的女孩,高中欢送晚会结束后回到家,隔天便不见人影。波丽究竟跑哪去了?
  在接下来的课程当中,学生们要好好运用威廉斯教授在课堂上或email寄送的各种线索提示,查出波丽的下落,如果没有在学期结束前找到她的话,不仅这堂课会被当,波丽也将遭到杀害!
  学生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这似乎并非一道虚拟的逻辑习题,为何教授给的线索竟与二十年前小镇上发生过的绑架案如此相似?这与威廉斯教授不为人知的过去是否有关?这门逻辑课最后会不会走向无法收拾的失控状态?
  这究竟只是一堂单纯的逻辑课,还是一场玩命游戏?

作者简介
  威尔·拉凡德(Will Lavender)
  在肯塔基州的路易斯威尔当地一间地区学院任教,教授文学与写作。他拥有巴尔德大学的创意写作硕士,曾在许多小型刊物上发表短篇小说。《失控的逻辑课》是他的第一部长篇作品。

最新书评    共 13 条

wany55    简单点说就是大部分时候都只是悬疑,后面又加了一些惊悚,看到了真相之后我甚至不知道这个实验和那个格兰什么的实验有什么关系。伊丽莎白不知道为什么说实验成功了,班上这么多人却只有2个人一直探寻下去,大部分还是没兴趣的吧?书里还提到实验从大一开始已经在实施,难道整个实验都只是围绕他们2个?   开头的悬疑确实很有推理小说的范儿,但也就看起来像,最后揭露真相之后你会发现幕后黑手无论是谁都可以,并不一定是伊丽莎白,当然伊丽莎白曾经是心理学的研究生,但这并不是充分理由,所以我不认为这是推理小说。   看到有不少评论说有些地方被一笔带过,演戏不可能这么周全。是的,主角们到后来也发现一切不过是演戏,不过他们认为这是教授留给他们的线索,所以继续跟着线索走。   总结:看这小说的时候只需要享受那种悬疑惊悚的感觉就好了,不需要想那么多,因为认真你就输了  详情 发表于 2013-9-15 07:57
拾笙||    用完三节近代史看完这本书的第一反应是哀嚎我浪费了三节课的时间,即使是我是在图书馆借的没有花钱买这本书这个事实也没能让我觉得欣慰。      作者明显抱着一种想写反转剧的心态,想让读者看到最后大吃一惊为之叹服。毫无疑问他失败了。这本书的结局就像一个精彩故事发展到了最高潮结果主角醒了发现他是在做梦一样,让人有挥之不去的踩到了翔或者作者吃了翔的感觉。      槽点太多了,慢慢来。      一、作者想要扣紧米尔格兰电击实验来写这本书,想让它引人深思,但是他完完全全没做到。整本书的故事完全没有扣上米尔格兰实验“对权威人士的服从”的内核。从我看来,这个实验和米尔格兰实验仅有的共同点是“受试者都受了欺骗”和“实验的不道德性”,仅此而已。      二、这本书既然没能够反映米尔格兰电击实验的内容,起码它得扣着伊丽莎白所谓的行为心理学实验来进行吧。可悲的是,它依然失败了。伊丽莎白所谓的实验据她和特洛伊的阐述有两个内容,一个是“人会甚至不惜脱离正常的生活轨道去帮助特定环境下的陌生人”,一个是“比起面前的受害者(例子中的被殴打的妇女),人们会倾向于去帮助一个潜在中的受害者”。坑爹的谁能告诉我这到底体现在那里。关于前者,主人公起初是完全出于好奇和不想挂科,不符;后来是为了救人翘课没能好好考试,可是谁他妈没好好做作业没好好考试就是偏离正常生活轨道了啊!!符个毛线!而至于后者,文章中表现了人们会去帮助潜在中的受害者,但是对照实验呢?!!!!摆个没被帮助的面前的受害者出来啊!!!没有对照是哪来的对比性的结论啊!!!      三、翻译烂透了,跟多地方词不达意逻辑混乱。      四、悬念没有悬念的意义,单纯是为了愚弄读者而设计的悬念没有被欣赏的价值。      五、客!观!事!实!一个长达数月的戏,凭借几个演员的说说笑笑就能完成?依小说前面部分的描写,这件事地点涉及范围之大人员之多令人惊讶,这需要非常精密的布置,而且很容易发生各种偶然情况,但是作者完全没有交代这些是怎么办到的,就随意地信笔一写,完全经不起推敲。      六、最大的槽点是,作者是教授文学与写作的……教授文学与写作的……         …………   妈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让我看着种傻逼的小说我宁愿去看四娘的书。  详情 发表于 2013-9-18 03:05
西伯利    詭異的邏輯課,一個與現實難以區分的綁架案,一些也許生命危在旦夕的人。   學生理所當然的希望解開謎題,卻被“別有用心”的越繞越深。這樣的設定,已經無所謂推不推得出結論,結局雖是出乎意料,卻不至於拍案叫絕,反而是有點索然無味。所有人都在演戲,為了一篇博士論文,把兩個學生於股掌間玩弄得精疲力盡。所有的案件都可以被解釋為一次實驗,就像所有的科幻都可以歸結為一場夢一樣。   只是書中所展現的,對人心的利用實在是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兩個學生為了這個與現實糾纏在一起的綁架案,晝夜寢食難安,心神不寧,雖說這二人都有各自的心魔:一個為了領先於人的成績,一個邁不出哥哥自殺的陰影,但最后他們都是為了解開這個迷,為了排除那個潛在的受害者遭遇不測的可能性而努力。可惜那不過是一場戲而已,所有人都是演員,他們一點點地排除了二人對於案件真實性的懷疑,一次次地把他們抓回來案件中來,為的是對他們進行測試,把他們一步步導向實驗者想要的結果,如此而已。   書後也提到了米爾格拉姆實驗,所謂的權利服從研究:在電擊實驗中讓被試者即“老師”對“學生”實施電擊,並在“學生”的“哀號”中,以權威的姿態,不斷的否定被試者提出終止實驗的要求。於是絕大多數人都是OBEDIENCE,權威面前的OBEDIENCE。   小說中除了兩個作為被試者的學生外,所有人都在演戲;米爾格拉姆實驗中除了被試者“老師”外,又是所有人都在演戲。演戲演戲演戲,無論這些沒完沒了的實驗得出的結論是多麽的舉世震驚,對人類有多麽大的貢獻,這些實驗的策劃者在我看來都是些無恥的演員,無恥之極。   所有人都在演戲,這也是我童年時常有的幻覺,或者說被迫害妄想症。覺得周圍所有的人都不過是演員而已,帶著職業性的表情,用冰冷的眼光看著我落入一個個圈套,看著我狼狽不堪,手足無措,洋相出盡,看著我艱難而痛苦的掙扎,而他們臉上依舊是那樣噁心的表情——外表的情真意切而內在的不動聲色。這不過是對你的試驗罷了,如此而已。也許正是因為童年的陰暗幻想,也許正是因為我自幼猜忌多疑,讓我對這種演員深惡痛絕,同樣,如此而已。   忽然想起前些天在微博上看到的一句話——當你相信一個人時,卻被騙得遍體鱗傷;當你不相信一個人時,他純真善良的眼神顯得你是如此的骯髒。   那麽我該如何是好呢?     详情 发表于 2013-9-18 07:12
13105    全文看完后,悬疑感并不是很重,结局是意料之外的成分,但是看完一次的我,毫不犹豫的把它归到了心理小说,它实际上就是在探究心理吧,特别是看到别册后,这本书其实讲了许多心理案例,然后呢组成的悬疑小说。   心理和哲学不能分开,那这本书又是在谈论人应该如何怀疑,这个实验就是个坑,故意诱导着往错误的方向去,又对主角做足了戏,仅无法发现这是一个骗局。从一开始就在怀疑,却猜错了方向。      那两个苦逼的少年,从他们刚入大学就参与了这个坑爹的实验  详情 发表于 2013-10-7 02:27
月微忆    读书报告   书名:《失控的逻辑课》   作者:will lavender   翻译:吴宜浩、晓阳   作者简介:    美国作家,在一家地区学校任教,教授文学与写作。拥有巴斯德学院创意写作硕士学位。曾在许多刊物上发表短篇小说。《失控的逻辑课》是他的第一部长篇作品。创作这部小说的起因,是在他生活的城市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一名自称警官的人给快餐店打电话,说一名女店员抢了东西。然后要求对他进行收身。于是他的经理真的对员工收身。其实他并不是警察,店员也没有抢东西。这其实是一个心理学的试验。这一事件让作者产生了联想,继而创造出这个故事。   中心思想:   本小说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人们会关心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并且当他处于假设的危险时,会去救她。   内容概要:   玛丽、布莱恩和丹尼斯是温彻斯特的学生,他们在这学期共同修了威廉斯的逻辑课。威廉斯是一个奇怪的老师,他在课上把同学们带入一个虚拟的谋杀案中。有个名叫波丽的女孩,高中欢送晚会后回到家,第二天就不见踪影。可是,问题绝对没有这样简单,玛丽他们发现,与虚拟案件中相似的人出现在了他们的现实生活当中,他们陷入到了真实与虚假辨不清的两难境地。于是,他们越加对这个迷题痴狂。在他们的调查中发现,课上的虚拟谋杀案和二十年前的一桩未破的绑架案十分相似,里面的人物有着相同的命运。于是三人决定一起去调查发生在二十年前的案子,企图找到当初被绑架的戴安娜,他们相信,戴安娜就是波丽。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被引到威廉斯一伙人为他们设下的圈套。谜底揭晓,这只是一场心理学实验。是伊丽莎白为了完成论文而做的实验。包括威廉斯在内所有参与这场试验的人都是演员。无论是课上的波丽案件,还是二十年前的戴安娜绑架案,都是他们编造出来的。目的只是为了研究他们是否会去救一个陷入假设危险的素未谋面的人。   读后感:   首先,我认为小说的逻辑本身就出现问题。故事想要表达的是一场心理学实验,这个实验是作者根据真实的“电击实验”所想出来的。电击试验证明的是人们会做权威让他们做的事情。作者也在小说中提到这个概念。但是这个概念其实和小说的内容本身没有多大的逻辑联系。玛丽们的行为并不是因为威廉斯的权威。   接下来谈谈小说中的试验和试验的设置。我认为这两者之间也没有逻辑联系。也就是说,这样的试验设计是得不到研究者想要研究的结果的。因为玛丽他们的行为并非是完全出于想帮助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更多的是因为好奇心,使他们陷入到一个谜团,解开谜团,得到真相才是他们的内在驱动力。   所以,这节“逻辑课”是经不起逻辑推敲的。   但如果我们抛弃这个“逻辑课”本身的束缚,抛掉“心里试验”的枷锁。这本小说还是有令人思考之处的。比如——真实。什么是真实?   我们经常会把真实的反义定为谎言。照这个思维想下去,只要不是说谎,就是真实。但这只是最浅显的真实。不是谎言的话也不一定真实。这就涉及到传播的概念,也就是小说中所提到的污染信息。我们都做过传话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说谎,故意说出与听到不一样的事情。但最终接受到信息的人所得到的信息,与最初发起信息的人的信息总会有出入。有很多因素会造成这个现象。首先可能是因为传播者的状态,也许他喝醉了,所以记忆的东西不可信。传递出来的信息也不足信。还可能是某个接受者因为心里的原因,理解的原因,情绪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信息的失真。例如悲伤的人听到什么事情都是悲伤的。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把个人的感情色彩添加到所做的事,所说的话中。还有就是传播环境中的噪音等等,都可能使信息的传播产生误差。这样的误差多了,就造就了不真实的信息。所以口口相传的东西总是不令人全信。也就有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俗语。   但是,眼见的就是真的吗?   我曾经问一个朋友,问他相不相信这个世界有鬼神或外星人。他说不相信,如果有,就让他看见啊。其实,人眼很无能,只能看见世间万物的2%,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我们看不到的真实。   那什么才是真实的呢?   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真实”都是权威告诉我们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家研究出来的所谓真实。大家都这么说,我们就这么认为。没有人去怀疑,也没法怀疑。但这些,即便是科学研究,也只不过是我们的假说罢了。而且世界瞬息万变,前一秒的真实,现在还真实吗?   所以,我们一直生活在虚假的真实当中,为所有虚假和假说疯狂。每个人都应该在这样的层面上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为身边触手可及的虚假而活,还是为虚无缥缈的真实而活,或者为别的什么而活?     详情 发表于 2013-10-29 10:50
simple    作为教写作的老师,作者开始的悬念设置很有力度,后来的悬念叠加也很好看,对学校和人物背景的设计写得游刃有余。      但是整个的trick设计太无力了,人性实验是可以,但是为什么要布那么大的局,既有可能出错,也不能很客观的衡量受试者的反应和行为。解谜就仅仅交代了动机,没有设计和布局。可能也是因为作者是写作教师的原因,看过的trick太多了,找不到自己的自由想象的空间。      翻译出乎意料的糟糕。  详情 发表于 2013-10-29 13:51
slavez    这本书,断断续续拖了好长时间,今天终于给看完了。书面和封面设计都很吸引人,也是因为这个我才在西单图书大厦里现场买的。      之所以读的时间特别长,一方面是自己的工作和杂事比较多,平时没有挤出比较闲的时间来,另一方面也是本书读起来有点辛苦,译文虽然比较流畅,但众多人名还是让我显得有些头大。      关于故事   威廉斯教授:“逻辑与推理课204”的授课老师,始终很神秘,作为授课老师,在学校和Google上甚至找不到任何个人信息。感觉是在捉弄大家。      第一堂课就告诉大家这门课的所有内容是关于一桩谋杀案,一个虚拟的谋杀,如果没人能在6周内找到潜在的凶手,被害者就会死掉,学生们也没法拿到这么课的分数。此后,每次课他都会透露一点点线索,当然前提是你能提供有价值的问题。      前4周过去了,一切都波澜不惊,所有人都在威廉斯教授的故事中,几乎没有一点头绪,如果有答案,也是凭着直觉作出的猜想。学生们的困惑和不满与日俱增。      玛丽:学生中有一女生,玛丽,略微有点与众不同,主观上她想要一个好的分数,征服这门课程,另一方面其实她也是被选择的。威廉斯当初选择线索时,故意选择了和玛丽关系最亲近的桑玛“做了”一张照片作为证据,这样玛丽便没法不深陷其中了。      布莱恩:通过一次聚会,“玻丽”的突然现身,让布莱恩很愤怒,因为他觉得这是恶作剧,一是“玻丽”不会这么年轻,二是觉得不相信自己会和这件事牵涉到一起。为了找出那个演员,独自去了卡尔市。发现了一些不曾存在的证据,于是他和玛丽走到了一起,他唯一觉得就这件事进行沟通的人。      丹尼斯:和玛丽、布莱恩一起的丹尼斯,在我认为是这个计划的关键人物。因为他对伊丽莎白深深的痴迷,让他成为了伊丽莎白和哈斯汀的“小白鼠”。也是因为他,整个计划或者说实验才能被精确地遥控,让玛丽三人组深入40公里之外的贝尔城去寻找一个个被精确安排好的“演员”,提供给他们一处处设计好的证据和细节。      最后,其实玛丽他们始终没猜出这桩谋杀真正的凶手是谁,他们最后一直在威廉斯和欧曼院长之间徘徊,不敢相信他们其中任何一个人提供的线索。不过,到这里,作为读者的我已经猜出这两人都不是“凶手”,而是另有其人,我的答案是助手哈斯汀。      不过其实没有想到,作者最后把整个故事都处理为一个“实验”了。一个伊丽莎白在哈斯汀指导下的关于心理学的实验。而玛丽和布莱恩也被透露其实是被选择的,整个故事的布局其实从他们“大一”就开始了。      结局以布莱恩射杀了威廉斯为结束,其实当时他并不知道这个实验的情况,只有玛丽了解。我觉得这样的结果有些残忍了,牺牲得太大,不过这样也避免了整个故事的“实验说”最后也是假的这种可能。      这场关于人性的实验,没有胜利者。作者把整个故事都处理为一场预先计划好的实验让人觉得结局有些简单了,相比之前烘托的氛围来说有些令人失望,有点虎头蛇尾。这个实验的精彩之处是现实世界侵入这个谜题,不过造成悲惨结局的原因也正是如此。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者故事的核心其实是在别册中,一场关于米尔格兰的心理学实验,前面整个故事都只不过是为别册所做的包装罢了。      PS:   1、不知道是后怕还是怎的。看完这个,我昨晚做梦了,做了一个悬疑和惊险的梦,不过和往常一样,一点也记不清了。   2、我自认故事的结局猜对了一半。虽然哈斯汀不是真正的凶手,整个故事也没有真正的凶手,都是虚构的,但是哈斯汀是整个故事的导演。   3、关于本书的设计,用“倒计时时间来烘托气氛”的方式很不错,很紧凑,70页以后,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因为越到后来会越放不下。   4、有个问题还没弄太明白,丹尼斯是什么时候开始被利用的,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参与这个计划的。   5、关于布莱恩,一个为自己痛苦的人,自己对社团、音乐积极参与的表现下其实隐藏了痛苦的内心。他痛恨自己戴上面具、随波逐流的伪装——和我一样。     详情 发表于 2013-11-11 16:05
小呆呆    当我知道答案时,我只感觉到恶心。这简直是一个变态的实验。它将会对一个人的未来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如同布莱恩,命运给这个可怜的男孩和他的家庭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我甚至差一点以为,布莱恩哥哥的死也是假的。他也只是个演员。   可是残酷的死亡是如此真实,真实的生活此刻却看起来如同一场舞台剧般虚幻。   我以为这出闹剧最终会有一些令人觉得欣喜的结果,可到头来如同一盆冷水,浇的人一阵心凉。   想到不久前看过的《教化厂》,差不多的题材。只是这次看了最后我才猜到结局(也算不上猜,结局就在那里,看你是否能接受)。   我想如果换做我的话,我可能会有2种结果。   一种可能,在将来的生活中任何稍有违背常理的东西我都将视而不见。这样,我的生活将如同一潭死水,直到我真的变成一摊死灰。   另一种可能,我对一切都持有怀疑。是不是另一个变态心理学家在进行另一场变态的心里实验。   看过《教化厂》的人,就能体会到。生活中看似不经意的一两件小事,会对一个人的一生带来多么巨大的影响。   我希望我永远活在现实里,不管现实多么离奇,我坚信这就我的生活我的命。  详情 发表于 2013-11-21 03:59
阿呆    “世界离失控还有六个星期……”这个貌似有点夸张额,没有想象的那么情节紧凑,感觉有点杂乱无章,做剧本的话或许场景性还可以~这仅仅是一场虚张声势的课题研究,唉~  详情 发表于 2013-12-3 03:23
北方雪    故事的后半部分,节奏忽然加快。好像本来是开着60码的速度,突然踩了一脚油门,瞬间飙到150码的感觉。   总体还行。  详情 发表于 2013-12-3 08:19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5 23:55 , Processed in 0.259040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