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给樱桃以性别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1 21:45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姐妹篇
      1990年E.M.福斯特获奖作品
      2009年《泰晤士报》“六十年六十佳图书”入选作品
      米兰•昆德拉的哲学架构+卡尔维诺的优雅叙事+《天方夜谭》的故事
      张悦然诚挚推荐 《鲤》杂志参与策划
      17世纪,英国查尔斯二世时期,在臭气熏天的泰晤士河旁边生活着一个女巨人。她丑陋、孤独,只和很多狗生活在一起。有一天,她在河岸边看到了一个弃儿,便将他收养,并给他一条河流的名字,叫约旦。约旦和他的母亲生活在一起,一直遇到了国王的园艺师。园艺师将他们带到了温布尔顿,让约旦学习园艺。后来,约旦追随园艺师前往百慕大群岛,一个据说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奇怪的人和事情:十二个跳舞的公主,每个公主都在讲述着她与其丈夫的故事;遇到一个视爱为瘟疫的村子,因为爱,所有的人都死去,只剩下一个僧侣与妓女。与此同时,约旦的母亲在保皇党的鼓动下,对杀死国王的清教徒进行疯狂的复仇……
      《给樱桃以性别》将历史、童话故事 和元小说熔合进了一种水果里,有着回味无穷、令人惊艳的味道。
      ——《纽约时报》
      《给樱桃以性别》是一部以卡尔维诺的优雅口吻讲述、米兰•昆德拉的哲学形式编排的《天方夜谭》。
      ——《旧金山纪事报》
      温特森是超级文字魔术师。持续阅读那些难以置信的故事时,她让我们相信,想象的力量可以改变我们感知的方式,从而使我们的生活变得鲜活。
      ——《英国独立报》
      那些喜爱气质独特、行文优美的小说的读者都会愿意阅读温特森写下的任何篇章。
      ——《华盛顿邮报》  

    作者简介
      珍妮特•温特森(Jeanette Winterson)
      当代最好也是最有争议性的作家之一。1959年,生于英格兰的曼彻斯特。自小由笃信宗教的夫妇收养。当时家中有六本书,其中《亚瑟王之死》激发了温特森对书本和写作的渴望。1978年,温特森开始恋爱,离家出走。她在殡仪馆、精神病院等地打工,但仍以全A的成绩考进牛津大学英语系。1985年,处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出版,荣获惠特布莱德处女作奖。由她亲自改编的同名BBC剧集也大获好评,获得各项国际大奖。
      温特森自此一跃成为英国文坛最耀眼的作家。英国BBC电视台的“女性时间”与橘子文学奖合作,推出一项“女性分水岭小说”提名票选活动,温特森有三本小说入选,是入选频率最高的当代的作家。
      代表作品有:《激情》《给樱桃以性别》《写在身体上》《艺术与谎言》《苹果笔记本》《守望灯塔》等。
      2006年,温特森以其杰出的文学成就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OBE)。

    最新书评    共 22 条

    谈$    我老是担心,我整天疯疯癫癫地可要怎么办。   看了珍妮特·温特森,发现我疯的压根不够狠。   更令我高兴的是,我对珍妮特·温特森这样的疯狂一点也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的原因粗粗罗列下来有几条:   1、她老卖弄下流段子。情啊爱啊。我要整一个给未成年看的故事。   2、这书是译文,语句的美感跟王永年、李文俊一比,实在差太多了。   3、我是想要看纯文学作家如何怪力乱神,(我寻找物象)结果故事里充斥着卡尔维诺式的思辨。(哲理)   4、故事里没有英雄人物。这几乎是致命伤了。      总之。   我想起,温特森少年时曾经被算命女巫拉住,批命到,她永远不会结婚,将要飘泊一生。      我则只被批命到,姻缘来得晚,追求难如意。      相比这位女性主义的同性恋来说,我真的太幸福了。      顿时,我得到了无上的安全感。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8-26 15:09
    E梦小    在温特森笔下都能演变成一场激情与背叛的较量。在她看来,一段稳定的(男女)关系是危险的。它就像一个身上绑满了炸药的人质,随时都有可能被拉掉引信,炸成碎片。世俗的婚姻是寡淡的,需要一种暗地里的激情来调味。异性关系永远是不平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8-26 15:09
    estel$    8/19      十二个跳舞的公主是全书最差的一段。至少单提出来看没什么趣味。   但开头一章美极了!!   可概括为是个there and back again, then there的故事。   又半本英国史加上半本看不见的城市。   其实出的这四五本里窝最喜欢写在身体上,现在窝在balance……   等手上有书了可重写个评论。      =============      温特森老师喜欢老婆婆故事。童话啦民谣啦圣经故事,都是她们烤着火炉蹭蹭地挥舞着毛线针时讲出来的,而且世界上的每个小朋友都听过的呀。温特森老师就像一只老猫一样把它们吞下去,嚼一嚼,再吐出来,送给你。亲切的故事就被咬出了陌生的面貌。她的小说里经常可以看出这样的线头来,橘子里章节标题模拟摩西五经,每章末都有个貌似熟悉又不熟悉的童话。激情里关于拿破仑的部分与威尼斯的部分也极易叫人想起莎士比亚和他的亨利五世与威尼斯商人。而在这十二个跳舞的公主里,你还会遇见莴苣姑娘、小美人鱼、青蛙王子等等早已熟悉的人物,却做出离经叛道、打破你惯性的行为。      “‘他的眼睛是棕色的沼泽,他的睫毛像是垂柳,他的眉毛拧在一起,在他的额头与他的脸之间建了条堤坝。他的脸颊瘦削,他的嘴是一座火山。他的呼吸就跟龙一样,他的心跳像是来自公牛的肺腑。他的脖颈上的肌肉像是白色的圆柱,导向他锁骨的连接处。我仍然能描绘出他喉咙上的腔洞。他的胸部是一个保险箱,他的脊椎是一条鹅卵石路。他的腹部充满了宝石,他的阳具在黎明时分醒来。麦田仍然能让我想起他的头发,而当我看见一只手指长于手掌的手,我就会想到,那可能是他又要来碰我了。’”      温特森老师用荷尔蒙做笔,重新勾勒了童话。“麦田仍然能让我想起他的头发”那句则显然是向着《小王子》的致意。      ======      关于十二个跳舞的公主,原本出自格林童话。      这十二公主夜夜出门与王子跳舞,夜夜跳得舞鞋都破了才回来。国王不知道她们去了哪里,心里担心。日日都破鞋显然是不对劲的,因为,一他是国王,给自己女儿买的鞋肯定是最好的,香奈儿爱马仕屈臣氏,不可能日日都破鞋每一个都破鞋。二即便是义乌小商品市场买来的也不可能一晚烂一双,中国人人民是勤劳真诚的人民,是利薄多销做小生意的人民,又不是奸商。三毕竟香奈儿爱马仕屈臣氏都挺贵的,每夜都破鞋,他又有十二个女儿,这个耗损量就有点儿大了。国王要是承受不起的话他就只好去征税了,但一征税老百姓不高兴,老百姓不高兴他就只好再征税说要去打仗,这样老百姓再不高兴也得受着。国王毕竟是爱民如子的好国王,他决定先探寻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他的女儿们那么铺张浪费,于是告招天下寻找能解谜的人。邻国的王子都来了,国王热忱款待了他们,可到了晚上公主们下了安眠药,他们个个不敌美色喝下安眠药昏沉沉地睡去。这些解不开谜题又让国王破费的人,国王把他们全拉出去砍了头。只有一个老兵,一个受到女巫提点谨慎的老兵,没喝安眠药,却有一件隐形斗篷,他跟踪了十二位公主三个晚上。秘解后国王很高兴,就把大公主嫁给了他,其他公主也安排着嫁了,这样就不用破鞋了。后来还把自己死后要不要征税要不要打仗的光荣烦恼留给了老兵。      你看,重述是一件很诱惑人的事情。至少……添油加醋是件很诱惑人的事情啊。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8-26 15:09
    水母$     如题。要想分析一本小说,最好先从它的标题入手。    《给樱桃以性别》(1989年出版)第100与101页揭示了名字的来源。樱桃的“嫁接”暗示着对世界的“重建”方式——“将一种可能柔嫩或不确定的植物融合进同一科目的另一种更为坚硬的植物上”,这一点有多层涵义,既是指真实与想象在生存空间里的共生,也是指男性与女性气质上的的融合。这是一部呼吁男女两性关系和解的小说,更是女权主义小说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杰作。    二十世纪初期,女权主义小说总是在解释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不同,并且试图证明男人本性上具有暴力倾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女权主义阵营的建立,女权主义小说有了新的变化,《黑暗的左手》(厄休拉·勒古恩著,1969年出版)、《使女的故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著,1985年出版)、《入海之门》(琼·丝隆采乌斯基著,1986年出版)等著名作品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方式,即通过描述一个失败的乌托邦社会关注人权问题,寻求提升女性、男性的权利,而不再只注重女性权利排斥男性权利。《给樱桃以性别》这部小说在以前作品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用前所未有的方式表现了两性关系的和解。    最后纠正译后记里的一点谬误,译者是这样说的,“2007年,因为媒体的深度挖掘,温特森发现了很多关于自己生母的线索,包括自己在被弃之前曾被母乳哺育过这样的细节。但与此同时,她发现生母其实早已去世。于是母爱对于温特森,成了一个永远无法解码的迷思”。    但是2011年珍妮特·温特森来中国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说:“去年我见到了她(生母)。她70岁啦……见到了跟你有血缘关系,但现在完全没任何联系的人,你没有感觉。当我见到她时我没有‘哇,她是我母亲’这种想法。我很高兴她还平安,但她只是个陌生人。这位‘温特森太太’仿佛是头‘怪兽’,不过她是我的‘怪兽’……我从未想她,对我来说她不存在。这就有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当我再见到她,很多年过去了,对她的情感并不是面对母亲那种感觉。这是生活,和好莱坞电影不同。”    她生母还活着……而且我认为珍妮特·温特森在创作这本书时,对母爱确实有迷思。但纵观她所有中文版作品,就能发现她早已经解码了。以后再详述吧。      黑暗的左手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816883/   使女的故事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056877/   入海之门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105601/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8-26 15:09
    甘蓝    好像大多数人对十二位跳舞的公主的故事比较感兴趣,事实上小说涉及的元素相当庞杂,公主和王子的故事所揭示的两性关系问题只是一桌子菜里的一道罢了。      小说是多重视角交替叙述,读完之后我才发现每一章节之前的水果图标其实就代表了不同的叙述者:完整的菠萝意味着这一章是约旦的视角,对半切开的菠萝意味着现代社会的约旦登场;剥皮香蕉意味着狗妇在讲述,切断一截的香蕉则代表现代社会的狗妇开始发声。      约旦的形象是中性的,一个被取消了性别的少年。他的故事里没有性的立场,所以他对爱的渴望,对自我的追寻更具有一种普遍性的意义。约旦的漫游是一场寻找自我的心灵之旅。      狗妇像是拉伯雷笔下的巨人,她的故事有着《巨人传》那种荒诞的夸张与粗俗的幽默。而温特森又别具才情地将柔和宽厚的母性情怀与黑暗惊悚的哥特风格同时融合在这个人物身上,于是她的形象就显得极为怪异而多元化:既天真又残忍,既温柔又野蛮,既善良又邪恶。她对清教徒展开血腥报复的一节,绝对是令人毛骨悚然的重口味。     详情 发表于 2013-7-29 01:11
    chan    看了一下别的书评,我觉得自己还是匿了比较好,对于我来说,这本书只能是虽然看不明白但是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内容较重口。不过感觉作者把很多英文文学的典故化用得非常巧妙,虽然我只在里面看到了几个自己了解的童话的影子,但是想来应该还有更多的文学影子在其中。  详情 发表于 2013-8-3 09:37
    独家情    作者穿插的虚实不定的叙述方式很惊艳。      很喜欢那个母亲,她丑陋、庞大、但她自给自足。      很喜欢文中对他们之间感情的对弈的描述,世间万物,何其挣扎,能够完全用常理解答的,大约没有。      英雄,总是被允许自私,贪婪,残忍。      最爱的是里面对世界观的描述,地球是圆的也是平的,时间是个整体,它只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中。      有些人的体验是超导体,对,意识是发散的,越成长,越不容易自我怀疑,越相信自己心中那片无限的梦,一直觉得没有历史没有未来,只是意识形态而已。      除了上帝。所有人的爱都是自私和情欲,上帝不是,但上帝是为了满足自己一种善的心理需求。      对同性的喜爱,大概会过渡到一种真实的状态,因为对方的阴谋而惴惴不安,但又如此着迷。      如果可以,能做个不自我怀疑的丑陋的女人,哪怕发臭,也幸福至极。     详情 发表于 2013-8-4 05:23
    我要金    看了一些关于这些书的书评,很多人都在谈论的是那12个公主的故事。固然这是整篇能算得上主心骨的东西,因为约旦一直再找那个不存在的又或许存在的第12个公主,那个虚幻的爱人,是他理想的她也是他自己。但是在我看来另外几个公司也很有意思,失去重力的城市,不停搬家的城市还有视爱为瘟疫的城市,温妮特想表达的是什么,而我们又在寻访这些城市的时候似乎是收获了点什么的,然而那是了什么呢?本人其实不是一个文学功底深厚的人。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关于这些问题希望能收到提点。  详情 发表于 2013-8-18 03:29
    yy的鱼     作者是个很睿智的人,同时也对自己的才华相当自信,能够把一本小说拆分成一个个部件,这是我看到的第一本。复杂的小说,就像一个魔方怎么拧怎么转都各有各的精彩。    诺贝尔为何不考虑她?她的这部作品足以让她在文学历史上占一席位。从质朴的 橘子不是唯一水果,到天马行空的给樱桃以性别,看到作者的成长。                 详情 发表于 2013-8-24 17:18
    森林的    在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完全想象不出它里面的内容,当然这绝对不是一本关于樱桃的种植与欣赏之类的科普书,这点我还是知道的。      我一点也不想承认我看不懂这本书,所以从一开始到最后我都很仔细的读,可是那些文字还是仅仅从我的眼前飘过。我只记得文字很美的地方我被自己脑海里所形成的画面吸引,还有那些打动我的地方,在看的过程中傻傻的说一句“哎呀,真好…”      “星星可以带你去任何地方”我喜欢这句,虽然我已经忘记了是在什么样的情节下出现的这句话,但我记得那个母亲,她是多么的丑陋,多么的脏乱,多么的被人厌恶,多么的单纯,多么的勇敢,多么的爱那个孩子,她像个童话里的巨人有着最不可思议的力量和最单纯的想法,我喜欢她,我喜欢她的可爱~      原来书还可以这样写,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本童话书。      作者的想法完全将我俘虏了,我喜欢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看不懂又觉得很有趣。它很神秘,像一个迷宫,也像一个梦,就像这本书的译者说的那样,一本书里竟然会涉及到这么多值得讨论的话题。不过我不想像做阅读理解那样去分析它,我也没有那个能力,我只想记住那些最打动我的文字和它带给我的奇妙想象…     详情 发表于 2013-8-25 07:49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6 13:09 , Processed in 0.221006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