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7| 0
|
解放战争(下) |
最新书评 共 8 条
MLT
近日一直在阅读军旅作家王树增老师写的长篇纪实性军旅作品——《解放战争》。就在刚刚读完了最后的一节——《士兵的山河》,读后心潮澎湃,仿佛有万语千言在胸间。一看时间,嚯,正好是午夜零点左右,窗外一片静谧,仿佛只有我自己一人存于天地之间捧着这本书。放下书本,再躺到床上却怎么也无法入睡,辗转反侧片刻,干脆爬起来书写一下自己的感受,顺便也为大家推荐一下这两本书。
一下子要针对这么一部书动笔,颇有一种不知从何处着笔的感觉,那就干脆先从一首诗歌开始吧。这首诗是在建国伊始之时,在人们满怀激情,充满对新中国未来的希望之时,一位名叫胡风的文艺理论家写下的,名字叫做《时间开始了》。
海!
欢呼的海!
歌唱的海!
舞蹈的海!
闪耀的海!
从一切方向流来的海!
向一切方向流去的海!
劳动着、战斗着、创造着
从过去流来的海
劳动着、战斗着、创造着
向未来流去的海!
这首诗写在当时那个激情四溢的历史时刻,描述了人民群众在建国伊始时那溢于言表的激动之情。而共和国的建立,绝对是与在四年解放战争中解放军的浴血奋战,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分不开的。最终,在一九四九年的十月一日,一位从湖南湘潭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走出的本土革命家在天安门城楼上以其高调的湖南口音向世界宣布,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的东方诞生了。
沿着历史的轨迹向前看,而这一切又是由一九四四年七月的一架降落在延安的带有美军标志的飞机拉开的序幕,这架飞机带来了美军观察组的成员,他们的到来,最终促成了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对延安的访问,并且在侧面上最终促成了后来的重庆谈判,而这次谈判之后的中国又不可避免的进行了长达四年的内战,如果把解放大西南及解放海南岛也算在内的话,那时间还要向后延伸。
现在时间已经行进到了2012年,那场决定未来中国命运走向并且深刻影响了后来世界政治版图的战争已经过去了63年。中国也早已走出了那场战争的硝烟,并且向着建设地区性甚至世界性大国的目标稳步前行,这一切不能不说与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又绝对与当年解放战争使中国完成彻底的民族独立分不开关系。接着那些老一辈的革命家们又在后来的朝鲜战争中打破了美军“战无不胜”的神话,把所谓的“联合国军”死死的钉在了北纬38度线上,无法再北进一步,最终被迫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而后来的越南战争美军最终被纠缠在了北纬17度线上,无法继续向前推进,这又得说与中国志愿军有一定的关系。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中国的独立自主上的,而这绝对是解放战争打下的基础。
有些扯得远了,那我们再回到这部书上来,这部书确实篇幅挺长,或是说结构比较宏大,两本加起来足足将近140万字,并且作者提供了许多具体的史料及详实的数字,但很长的篇幅及这么多的数据并没有使读者感觉枯燥乏味,相反,在阅读时,反而因为作者从形形色色的角色的角度来写同一场战斗、战役乃至战争,使人读着有一种的很真实感觉,感觉人物角色有血有肉,很丰满。使人读起来不像在读一部纪实文学。
但既然是纪实文学,那么丰富的史料及数据便是必不可少的,而这部书肯定做到了这一点,这本书的每一节,每一张都是建立在完备的历史事实上的,这从字里行间便可清晰的看出。我认为这非常有助于读者对于当时形势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但作者又在完成“纪实”这一使命的同时,又不失文学的特色,那便是动人的叙事与感人的情节。作者以朴实的语言完成了文学方面的创作,使人读时总会带入到当时那特定的年代中去。能够妥善处理好“纪实”与“文学”的关系这在现在的纪实文学作家中是不常见到的。总的来说,王树增老师完成了对于历史爱好者及普通读者之间的一次平衡,这难能可贵。
而为了史料的准确性,文学的通俗可读性,王树增老师用了近四年时间才完成这本书,资料搜集更是长达七年,这需要极大的毅力及恒心。在我看来,创作这样一本书,对作者而言,不亚于一场战争。
用了将近一周时间我读完这本书,在对于解放战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的同时,也对那些为了新中国付出青春、鲜血甚至生命的革命先烈又有了进一步的敬佩,若没有他们,那中国的独立自主只能说是一个笑话。他们当得起“人民英雄”这个称号,他们也当得起“永垂不朽”这个历史评价。
古老的中国经过了超过百年的苦难,期间历尽欺侮,受尽屈辱。正是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得以一雪国耻,解放战争的胜利使中国得以独立建国,并最终走向复兴。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温家宝总理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同学时在黑板上写下的那四个粉笔字:
“多难兴邦”
诚哉斯言!
详情
boovie
煌煌70万字,终于看完了。书写的的确不错,史料充足,气势恢弘又不失细节,和《朝鲜战争》一样,作者重中之重为描写普通的解放军下层士兵为了新中国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大无畏精神。解放战争并不像原来影视作品中或头脑中想象的那么简单,在三大战役之前,共军打得并不轻松,个别战例甚至是非常失败的。直到渡江战役之后,共军才有了摧枯拉朽的气势。
书中作者的立场还是非常鲜明的。王树增最强调的还是民心向背论。这当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但也不得不承认其实还有其他原因,比如共产党人的潜伏能力,尤其是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郭汝瑰胡宗南机要秘书熊向辉淮海战场反戈一击的张克侠何沣基等人 ,也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之一。
从保护私有制到消灭私有制,再到保护私有制,历史走了短短的几十年,最终还是又绕了回去,今天的执政党也同样遭遇了当年国民党政权的腐败问题。怎样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这才是学习历史的本质。当今那些贪官污吏真应该认真读一下本书,当年前仆后继的先烈们打下的江山难道就是让你们来肆意挥霍的吗?
详情
鳝堂集
作者善于从宏观、全局、战略层面把握战争的走向,又不厌其烦、锱铢必较地记录下每场战斗的双方兵力、装备、伤亡等情况,甚至参战战士的个人情况,让人感到战争不在是一堆枯燥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进行的最富激情的斗争。
六十多年前的战争离我们远去,但亲身参与这场战争并顽强活下来的英雄们让我们亲近,他们的回忆增强了我们对这场战争的认识,也让我们从多种角度和不同方面去了解这场战争。老人们的回忆弥足珍贵,作者恰当的引用增加了本书的厚度深度力度。
本书的写作特点可谓大小相宜,远近呼应;叙议结合,客观详尽。有宏大的战争场面,也有战场上的小故事、小细节。生动的描述仿佛又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当时人的回忆又让我们感到那场战争就在昨天。
本书文字优美,描写生动,尊重历史,客观公正,兼具文史价值和收藏价值,是描写解放战争的一部扛鼎之作。
详情
苹果神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里面第一句话就点明了战争的实质: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在《解放战争》书里,我们可见共产党军队能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国民党军,归根结底在于顺应民意,和广大人民坚定地站在了一起。国民党政府是在占尽绝对优势情况下节节败退,土崩瓦解原因不外贪污腐败,丧尽民心。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可是不要忘了,国民军北伐之时,老百姓提壶担浆,军队将士用命,悍不畏死,高唱凯歌埋葬北洋军阀政府与当时糜烂不堪土崩瓦解的景象,天翻地覆之间用的不过20年而已。
昔日之国军,焉知不是今日党国的前车之鉴?
解放战争永远值得铭记,重点不在于这是某党和某党的战争,某政权和某政权的战争,而是民主与独裁,自由与专制,为广大人民利益而战的战争。
所有的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而战的英雄永垂不朽。
详情
willia
对于解放战争,二战后亚洲最大的内战、给世界政治格局带来重大影响的一场战争,我们一点都不陌生,其中的重大战役、角逐战场的双方将领,我们也都耳熟能详。但细读这本书,仍然能有很大收获与感悟。
一. 从书中我读到的细节:
1.战争爆发前期,共产党中央对于美国的军调的信任度相当高。
这和我以往的印象完全不一样,像老电影《停战以后》中反映出的都是共产党和国民党、美军调代表的针锋相对的很强硬的斗争,并没有感觉到对外力(美国)协调的高期望或者宁妥协以求和平的决心。不过联想到国共双方的巨大实力差别,中共中央当时对战争的信心一定也不像今天事后诸葛亮的我们那么充足,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实力巨头的调解,应该是满怀期待吧。
2. 战争中解放军遇到的种种不利,甚至是极端困难。
翻开任意一本历史教科书,你读到的都是解放战争中势如破竹的迅猛发展、一个接一个的著名战役的胜利,到了后期更简直如水银泻地一般。但从《解放战争》中,我却读到了很多不一样的内容。国民党战争初期所占据的巨大优势和美国的全力援助并非纸老虎,国民党军的46年的全面进攻、47年的陕北山东重点进攻都不是毫无成果,不管是在关外,还是在关内,解放军都遭遇了很多困难和不利局面。
战争初期,在很短的时间内,共军所占据的大城市全部丢光;1947年,华野的“七月分兵”损失巨大,山东解放区破坏严重;刘邓大军在挺进大别山战役中也有很严重的损失;由于缺乏经验和实力不足,城市攻坚不利多次在战争中带来不利影响,例如南麻、临朐战役。
3. 蒋介石的战略决策受到美国的很大干扰。
在内战开始后,美国确实出于自身在亚洲利益的考量,全力支持国民党军队。但在战争爆发前,也确实一度站在调解的立场上,因此蒋介石消灭共军战略的决心和决策都受到了不小的干扰。突出的例子是,林彪大军刚进关,立足未稳,被国民党精锐部队穷追不舍,数次作战不利,差点被歼灭,但最后在马歇尔的强烈要求下,国共双方暂时停战了,在松花江隔江对峙,这才有以后的蓬勃发展的东北解放区和四野。
二. 国共双方胜败原因
这其实是一个很宏大的话题,根本不能尽述。不过从《解放战争》书中我们可以管窥一斑。
1. 高级指挥员如何解决意见分歧
在战争中,国共双方都有大量的总指挥和其他高级将领战略思路不一致的情况,但是最后的解决模式和结果却大相径庭。
例如,毛泽东曾设想粟裕大军挺进江南,粟裕在深思熟虑后予以反对,最后粟裕立下“军令状”,大军留在江北集中歼敌;在辽沈战役中毛泽东和林彪关于打锦州还是打长春发生激烈争执,最后统一思路,林彪成功执行毛泽东设想。
国民党方面,在东北战略问题上卫立煌和蒋介石冲突不断,而在辽沈和淮海战役中,蒋介石和杜聿明有比较大的战略设想分歧,结果这些冲突和分歧都没能妥善解决。要么是将军一方固执己见,总指挥的正确意见无奈让步,要么是总指挥强令执行,将领方面阳奉阴违,导致中下级将领执行意志不坚决,首鼠两端。
2. 中级将领是否存在派系斗争和内耗。
国民党军队如同国民党一样,成分复杂,军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派系斗争,高级将领对嫡系与否的不公待遇更是加重了这种斗争。因此国民党军队的中级将领,在制定作战计划时,首要原则并非最有力的打击消灭敌人,而是自己能够不承担失利责任、分享更多胜利果实。
例如,杜聿明与廖耀湘在东北战役中的明争暗斗;平津战役中的新保安战斗中出现的坚决不突围,以免看援军脸色的奇怪一幕;淮海战役中白崇禧坚决不允许调桂系部队增援;黄维部队在被包围面临歼灭时,还在向上级要编号扩军等。
解放军在这方面要好的多,各部队基本能够全力配合作战,不计局部得失。
例如,华野的“七月分兵”损失巨大,却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创造更有利局面;林彪的东北大军在打完辽沈后停止休息,提前入关等。
3. 下层官兵是否有着共同利益、能够团结一致;
国军强调军中阶级,官兵差别甚大,士兵作战的主动性不强(塔山阻击战中纯军官组成的“赵子龙师”的作战意志却很强);而共军官兵一致,士兵在战场上战斗意志坚决、具体完成任务的战术又很灵活。
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林彪的东北大军在北满斗争初期,条件非常艰苦,很多士兵开小差,一位排长也想跑,但他后来想到家中分到的新土地,想到军中亲密平等的官兵关系,最终坚持了下来。
还有,解放战争中有大批的解放战士变成战斗英雄,所谓解放战士就是加入解放军的国军俘虏,很多士兵在国军队伍中消极避战,但到了解放军队伍中却勇敢积极作战,正所谓“橘枳之变”。小说《我的团长我的团》最后一部分情节也反映了这种情况。
4. 第二战线的斗争。
如此一个宏大战争,斗争不仅仅出现在战场上,地下工作者的作用不容小视。这一方面,国军也败给了解放军。大量的国军机要情报被解放军获取、很多战役关键时刻的战场起义。。。这些都加剧了国军内部的相互猜忌和内耗,使得正确的战略设计无法实现。
举一个超级卧底为例,郭汝瑰,时任国民党国防部中将作战厅长,参与国军最高作战会议,向蒋介石提供作战方案,直接参与战役的指挥作战,在国共决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总而言之,那时的国军和解放军,各方面对比明显,一个如日薄西山,一个如旭日东升,即使新兴力量很弱小,但发展极快,陈旧势力完全无法阻挡。从源头上说,信仰危机和民心所向是问题所在,军中将领和士兵缺少一个有凝聚力的信仰,而统治区内国民党的种种施政导致民心的迅速流失。
三.战争真的很残酷
不管怎么看,战争都是一种很残酷的行为,鲜血和生命变成了历史书页中的一个个枯燥干涩的数字,个人意志在国家命运的大变革前也变得虚弱无力。
文中有这样一段,东北解放军大军入关前,林彪发出了战争动员,动员中提到了需要克服的一些思想,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很多战士其实都不想再打仗了,他们只想回到家乡种地、生活。东北解放军后来相继参加了入关的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华中作战、大西南作战、海南岛、金门战役等。再联想到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这些只想好好生活、回到自己家乡平静生活的战士们,有多少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呢?
真的很有点伤感。。。
读书使人内心宁静,掩巻而思,感慨万千,喜欢历史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3 15:04 , Processed in 0.461268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