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粉晶乖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推荐的理由很简单。
  
  就是一切很简单,没那么多矫情,没说妈妈有多爱你,没说生活有多艰辛。就是简单的告诉你,生活是什么样子,阿富汗的人民日常生活是什么样子。
  
  推荐理由只有一个,就是简单,因为简单所以看的完而不觉得腻。
  
  嗯。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通过这本书,我才对阿富汗这个国家的近代史有个感性认识。之前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文章。像《追风筝的人》之类的,知道好看,却下不了决心去读,恐是因为不愿面对别人的不幸与悲苦吧?
      这书原是因为蒋方舟推荐,再加上《我不要让你死于一事无成》这样励志的题目,本以为是本关于作者今天成就的回顾和对子女如何奋斗的励志书。却是通过17封信,按照年表,回顾了自己的前半生。我归纳下,作者在如此恶劣的客观环境下能有如今的成就,有几个原因。首先,不能忽视的就是她的家庭背景。这样的物质及其他无形基础奠定了作者相对于其他更卑微阿富汗妇女不同的人生基调。其次,作者个人的努力与不屈。她在战争环境中还坚持去学习英语(可以打车),穿越火线赌得可是生命。这筹码可不是任一个人能随意付出的。想来她也格外珍惜。而且在塔利班的压制下,她也没有改变自己向往自由,渴望独立和成就事业的志向。不为环境所迫,还能因势利导,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很不容易!还有就是她身边有无条件支持她的亲人。先是她挚爱的妈妈,接下来是早逝的丈夫,如今是伶俐、懂事的女儿。所以,想要在事业的战场上所向披靡,后方必须有保障。
      与作者相比吧,物质条件咱也改变不了,后方目前还算安定,唯独欠缺的就是自己的努力。就像我一盆友说的,可能还没有被逼到那份儿上,到了一定程度,人没有退路,只能不顾一切了。希望我自己能逼逼自己,不用到无可挽回的险峻境界,才激发出斗志。是为记~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3#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中东问题我从来都没搞清楚过,伊朗,阿富汗,塔利班,游击队,巴基斯坦,诚如作者所说,这些地区给我的印象从来都是战争,死亡,自杀式爆炸和只露着眼睛选美的妇女,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如何谈得上政治?更别说在女人地位如此之低贱的社会。与其说此书在谈论阿富汗局势,不如说它为无知女粪青了解伊斯兰社会打开了一扇明窗。
  
      即近书末,我甚至开始觉得,这本名字看似狗的,引人未看书先吐槽的《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完全是打了出版总署的擦边球,用阿富汗女政治家的成长经历赤果果的讽刺了某朝——自诩和平民主的贱民甚至连阿富汗人民都不如,珍贵的民主其实离我们更加遥远。当然这并不是说阿富汗的民主制度能发达到哪里去,毕竟在一个宗教和男人为统治轴心的国家苛刻的制度和根深蒂固的社会传统注定阿富汗的民主历程不可能如期许中完善,但是,在作者的经历和字里行间的抗争中依然嗅得到星星之火的味道,可这味道又带着鲜血和火药的余味,让人忧心忡忡。
  
      从政治框架的建构,战后秩序的重建,官僚腐败的肃清到教育,医疗,女性权利,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每件事都是责任,也是负担,每一个选择都需要在死亡和生存中抉择,在家庭和政治中取舍,对于法奇亚这样一个女性政治家来说每一步都颇为艰难。这样的努力和争取似乎并没有大程度的改善阿富汗现状和它的国际形象,如今的阿富汗还在挣扎。也不能因为有法齐亚的努力就乐观地断定阿富汗的明天将一片光明,也许某一天如她自己所讲,她清早出门将不会再回家。这样的情景像车底的炸弹一样真实的存在,想必支撑她义无反顾前进的必定是无比强大的信念和勇气。
  
       都说乱世出英雄,所以有法齐亚,甘地,昂山素季。可惜在一个更为富裕的国家,民主想英雄一样,迟迟没有到来。
  
  ps:最后吐槽一下,蒋方舟的推荐必须要印在封面上么?做个腰封也就罢了,这样毫无节操的广告必须这样明目张胆么?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4#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在我读书的时候,老师似乎曾教导我们,出版未超过50年,甚至100年的作品不要读,因为还没有受过历史长河流逝的选择。所以多少年来我几乎不看同时代的作品,或视看同时代的作品为品味的堕落。
  
  但那些名著已经无法满足我的需要,名著中所讲述的故事、思想许多都早已远离了我们现今的生活。虽然知道说的是什么,可是很多时候却也无法产生共鸣,总有一种隔膜感。
  
  直到今天,我开始读《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忽然恍然大悟,我们是需要了解同时代正在发生着的事情的。作为女性也应该多关注时事。
  
  读书,尤其是同时异地人的生活,能够把你带到遥远的世界,使女性能拓宽眼界,不再拘泥于生活中的小情爱,小得失。
  
  所以那些学习政治专业的女性或从事政治相关专业的女性现在很让我豁然起敬。
  
  政治,其实不能说是充满乐趣,你毕竟不能以他人、他国的苦楚、生活处境为乐趣,但是政治无疑是与人的生活最息息相关的。所以多一分了解,会多一分至高处的智慧。
  
  究竟智者、哲人要具备那些条件与特质哪。我想了解世界、明晰世界无疑是不能少的素质。所以多读书,作为女性,以这本看似流行书、休闲书的读物为起点,更多地去思索为什么会有宗教冲突、如何防止腐败、如何建设百废待兴的国家,世界局势如何等政治问题,无疑是生活中的一种新乐趣、新学习起点、新成长。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读自传,去感受不同的人不同的世界,如果没有这本书,也许对阿富汗还是停留在那个是个战乱的国家,是个种族,恐怖主义肆虐的国度。对关于阿富汗的新闻也是一眼带过,看这本书属于偶然,也许是因为看到名头阿富汗第一位女性....正如像封面一样蒙面,我很震惊到底在如此封建的阿富汗,这位女性该怎么的坚强。
             买书回来真的让我震惊了
          生下就被贴上无用的标签,对于能深切感受重男轻女的我明白她知道该有多难受。看到她母亲说父亲打她是对她的一种爱护的时候,我真心对那个国度女性的遭遇而震惊。如果这些事情不是以一个女性的笔吻去写那么该会多么犀利,谩骂这个时代的的落后。但她以一种最温柔的状态让我们如此震惊。
      看着她在塔利班统治下的生活的时候真的会很难受,想哭。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她该怎样继续?但佩服她更是因为每段章节之后给女儿写的信,佩服之情油然而生。她对她父亲的爱,对于她母亲的爱。哪怕国家已经如此混乱她依然说对这个国家要忠诚。17封信每一封都很震撼。
     从哈米德走后,她开始步入了政坛,那段日子并没有给我太大的震撼,也许是这段路跟撒切尔夫人太像吧,可是我更佩服她,撒切尔很幸福,身边总是站着一个爱着理解他的丈夫,而法齐娅又没有。说成功的男人背后要有一个女人陪伴。女人也需要。但她没有。撒切尔会用强权,可是她却用自己的心去感化她人,她先做了个女人。深刻理解着阿富汗女人的痛,更理解这阿富汗女人的坚强与独特的品质。她做的很好,她先会了做女人,做母亲,这样她有爱
      每次会让人感觉惊讶的是在于她的努力,她的不容易,感动的还有她的女儿,那段话真的很感动对于她来说女儿成了支撑
     佩服这个女性对于国家的爱,她对于国家的爱,她能深刻的理解阿富汗国家产妇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居高,也透过她知道阿富汗普通人身上对和平的渴望和他们的淳朴。真的深刻体会教育对人的改变,对人个高尚的塑造,对理性的塑造
  你真的没有死于一事无成,你的路会走的越走越宽。你会照亮很多人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6#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买这本书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蒋方舟的推荐,她说比《灿烂千阳》好看。她从头哭到了尾。但是读毕,我想问,她看过这本书么?有哪里好哭的?我从头看到尾,一个泪点都没看到。也许生活在那个时代的阿富汗女性确实很凄苦,在游击队和塔利班控制下的阿富汗无缘无故死掉的人真的很可悲,但是从作者像白开水一样的文字里,我哭不出来。
  另一个是中文编辑从17封告别信中截取出来的一句话,作为主标题的那一句话,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一下子就振奋了我。但是看完17封信,大多数内容都是老生常谈,不过我可以理解,想要有所成就靠的无非是梦想,努力等关键词。但是像”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这样点睛之笔的话很少。
  
  其实也感谢这本书,让我了解了阿富汗近代史,体会到了在动乱中生存的艰难,也知道了阿富汗女性的想法。本来我一直以为中东地区的女性是一定要穿蒙面长袍的。。原谅我的无知。。。
  
  总之,看完还是有点失望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7#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有时候,忍受不一定是正确的处事方法。所有伟大的领袖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能力调节自己,适应形势,然后重新开始。改变并不一定都是我们的敌人,你们必须学会接受它,视其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与“改变”结为朋友,欢迎它的到来,那么,下次它来造访我们的时候,或许就不会对我们那么残忍了。
  
  
  
  忠诚是一门很难学习的课,但是比它更有价值的课真的不多。
  
  
  
  一定要勇敢,不要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心存惧怕。
  
  
  
  不要随便打发上门求助的人们,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也需要他们的帮助。
  
  
  
  无论环境如何,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事情值得我们庆祝的。
  
  
  
  婚姻是女人一生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但我也清醒地意识到婚姻不该阻止女人去实现梦想。恰恰相反,她的梦想也应该成为她丈夫的梦想,而她丈夫的梦想也应该是她的梦想。作为新人,他们应该风雨相依,打造一个属于他们的世界,一个专属于他们的世界。
  
  
  
  爱情可以和责任并存。因为责任,爱情常青。因为尊重,爱情永恒。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8#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简直就是写给你的书。
  
  最初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以为是励志类书籍,看了书评,觉得这个似乎和爱情亲情关系更大。当逐渐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没有什么名词能很好地概括这本书,“写给你的书”应当是最扼要的评价吧,我可以想象它在穆斯林女性中可以引起的共鸣程度之深。作者的经历如此之丰富,以至于任何一个侧面拿出来,都是深刻的讨论话题。
  
  作者饱经战乱之苦,从苏联占领时期到游击队执政,到游击队和塔利班的拉锯战,再到美国涉足之后的民主路线。在此期间痛失亲人,父亲早逝于游击队的枪口下,兄长亦死于战乱,母亲未能看到女儿的成就而告别,丈夫也在病床上告别了仍是美好年华的妻子。她本人也生活在生死的边缘,经常收到死亡恐吓。看这本书,一方面为其惋惜,深感一个人生命中不应承受如此之多的苦难,另一方面也因她而赞美生命的顽强。
  
  作者的语言极其平淡。我想到一段时间之前看到的一篇描述“文胜于质”的文章,深感就作者的经历而言,只需使用最为平和的语言,就能给人巨大的震撼。她经历的无数艰难之中,也许任意一件就能摧毁我们的生活,而她以朴实的文字一一道来的时候,你能感受到这是一个无比顽强的形象。
  
  
  
  透过这本书,读者能看到一个立体的阿富汗,知道这个不幸国家的平常人如何度过他们生活中的每一天。知道在连续不断的恐怖中如何让自己成长。四个时期各有特色,能给人不同的思考。
  
  苏联占领时期:很显然作者对苏联人并没有太多的反感。虽然苏联的占领打断了阿富汗的国王开明君主制和民主实验的发展进程,但是苏联人毕竟带来了文明。作者提到了苏联人的建筑物结实耐用,而苏联也给阿富汗带来了先进的大学教育,而这些在战乱中变成了一片废墟。标志性的喀布尔理工大学图书馆被火烧毁的时候,作者看到了阿富汗教育事业受到的重创。
  
  无数强加的文明总要面临这样的尴尬;身边的经验告诉我们,苏联时期援建的建筑,设计施工水平总是同类建筑之中最高的。而那些苏联大厂的规划更是让人赞不绝口,虽然外表单一,但是功能齐全。即使是“邪恶帝国”,但是能成为帝国,毕竟有其先进的地方。日本占领时期给东北带来的工业基础,英国人给印度带去的文明。侵略与殖民固然因其强加的进步而又诸多弊端,但是其影响却难一概而论。
  
  游击队时期整个国家基本上处于无政府状态,人权遭肆意践踏,作者对这一时期着墨不是特别多。只是提到说游击队的执政合法性来自于击败苏联人,但是他们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并没有真正的能力,而保留了自己的军阀本色,依据力量强弱进行利益分配,最终形成一个像样的政府的时候塔利班来了,然后只好偏安一隅。
  
  塔利班时期则是万马齐喑。我们对于塔利班的了解可能更多的是“基地”、9/11和本拉登。在作者笔下,塔利班如何对普通百姓的生活造成影响表现得非常明确。
  
  作者首先区分了阿拉伯文化和阿富汗文化。作者对于阿拉伯人并无太多好感,对于瓦哈比运动亦以为是文化侵略。对伊斯兰文化不了解的人容易以为伊斯兰地区是铁板一块,但是细细看过去仍有其内部的区别。作者热爱阿富汗文化的包容,而反感阿拉伯文化的侵略性,以及其赞助的各种组织和运动。
  
  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被类似的言语所绑架呢?这些“如果…就…”的句型杀伤力如此之大。记得我上次给你讲过一个土耳其学者在TED的演讲,他提到说在天房朝觐时,男女并没有隔离,因此男女隔离和针对女性的歧视只是传统而不是教义,但在利益面前,真理往往是弱者。
  
  就穿衣来说,阿富汗人因其民族和地域之分,有不同的穿衣习惯。并非所有人都喜欢穿蒙面长袍,即使因为各种原因选择要穿,也有不同的颜色倾向,而塔利班统治时期要求所有人都穿蒙面长袍,这让作者很是生气,认为是对其人权(作者并没有使用这个词)的干涉。并且塔利班“文化部”对于敢于不遵照其要求的人的惩罚力度也是大得令人恐惧。
  
  塔利班的政策还有;女性上街必须有男亲属陪伴,女性不得接受高级教育,医疗服务要求性别隔离等。这些在文明社会看来完全是人类的羞耻。当然,传统总有它存在的惯性。阿富汗人民并没有完全屈服于塔利班的统治,在很多情况下,仍然在最为艰难的时刻表现人性的光辉。出租车司机冒着监禁的危险为困境中的独身女性提供服务,邻居以房产作为抵押帮助她的丈夫哈米德出狱。以及一个普通塔利班工作人员为了营救素不相识的哈米德而付出的努力。
  
  塔利班的行为让我想起来了纳粹,虽然从恶的程度上来说兴许远远不及,但是从恶的本质上来说却是相同。虽然塔利班作为一个整体在作恶,但是其中的个体却并不都是魔鬼。很多人加入塔利班只是因为塔利班愿意为他们付薪,而这些钱往往来源于中东的石油收入。在这样的一个系统中的人所作之恶是汉娜阿伦特笔下的“平庸之恶”
  
  作者对于美国的阿富汗战争没有过多的文字说明,不过仍然表明了对于这场战争的支持。能够把曾经带来无限痛苦的塔利班从自己的生活中清除出去,作者感到很开心。同时她也说明了美军驻扎时期的战争后遗症;虽然投票权得到了恢复甚至部分加强,但是安全问题始终没有解决。这似乎也是美式强制民主的共同问题,阿富汗,伊拉克。虽然人民有了投票权,但是安全感并没有大幅上升,反之,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炸弹会在什么时候爆炸。
  
  
  
  对于妇女和其地位,书中表现颇多。作者的政治生涯始于联合国在当地的机构,从慈善事业起步,再加上政治世家的遗产,逐渐在阿富汗有了巨大的影响力。来自贫困国家的贫困省份,作者对于人民最基础的需要了解深刻,其中有一段描写令人扼腕。在一个贫困的山村,她遇到了一个已经育有五个孩子,正怀着另外一个,并且显然处于疾病之中的妇女,受经济条件所限,她无法去数天路程之外的地区看医生。当作者提出可以卖掉绵羊来看医生时,这名妇女说:“如果我死了,丈夫就另娶他人,整家人可以喝山羊奶,吃绵羊肉。但如果我们没了一头山羊或绵羊,家人吃什么?这个家吃什么呢?”
  
  我只能想象这是怎样的一种绝望。这名妇女并不是得了什么绝症,而是可以在有限的医疗条件下得到有效治疗,然而即使如此,仍然必须看着自己的健康一步步恶化而无能为力。
  
  即使如作者来自贵族家庭,女性地位仍然很低。作者的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个妻子,按照作者的说法是“父亲最喜欢的妻子”,有管家的地位。即便如此,仍然无法免受家庭暴力。作者提到说如果母亲在招待客人的时候没有把米饭煮成一粒一粒分明的,则会被父亲用金属勺子敲脑袋。即使如此,母亲仍然认为父亲这样做无可厚非,并且深爱着她,因为如果他不愿意使用家暴的话,就意味着不再关心了。对于这个我难以发表太多的评论。家庭暴力在许多文化中相当普遍,在中国,特别是农村地区,丈夫对妻子的暴力是导致妻子自杀的重要原因。假若所有遭受家暴而不得不忍耐的妻子都能这样想的话,也许对她们的精神健康会有裨益。
  
  作者和哥哥(们)之间的地位区别并没有这么大,一方面是作者在年幼时家破人亡,没有机会能感受更多;另一方面是男性在对待姐妹和妻子的态度上毕竟还是有所区别。在作者的母亲想要她上学时,她的哥哥几乎清一色提出了反对意见,出于各种理由不希望她接受教育。虽然最终这些哥哥并没有阻止她,但是态度却很明朗。而当她竞选时,她的威望已经让一众男性亲属对她忠诚万分。在征服男人的偏见的战场上,她攻城略地。作者提到说曾经有一个毛拉反对她给别人讲课,以为有伤风化,但是等到她身处高位时又过来求她,后来双方都给对方帮了很多忙。
  
  传统男人的态度并非是如此难以改变,我想,法齐娅的哥哥能够接受她接受教育,竞选公职;你的家人也许能改变他们固有的看法。这也许伴随着代价,但是当你真正努力去说明,去争取的时候,事情就有了转机。在作者年轻的时候,她不过只是阿富汗又一个“可怜的女孩儿”。但是当她努力去追求“另一种可能”的时候,另一种可能果然降临在她的身上。
  
  很多时候,宗教被用作武器,使用在不该使用的地方。残忍如塔利班,残酷如两伊战争,残暴如男权主义。一手以教义为剑,告诉你“这不合适”,一手以亲情为盾,抱怨说“我们怎么办”。而作者很显然也懂得怎么样在同一个系统中声张自己的权力。在作者离开塔利班占领区,和丈夫来到北方时,反思塔利班统治带给自己的影响。她变得胆小、麻木而疲惫。同时她对男人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认为
  
  “他们残忍,不值得信任,只会伺机剥削、利用女人,而我发生这样的转变竟然是打着伊斯兰教的名义完成的——尽管这样的伊斯兰教不是我所认识的教派。对两性的这种看法源自我内心的恐惧和怀疑,而不是出于我一直以来所相信的尊重”
  
  对此,作者经过思考,认为这并不是伊斯兰,也不是身边的男人——丈夫和哥哥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其根源在于塔利班,因为
  
  “他们非但不遵循《古兰经》的圣训,还将自己凌驾于圣训之上,以为他们自己才是道德审判官,可以断定孰是孰非,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
  
  作者今天仍在为女性权利而奔走,自己的利益若不是去争取,很难得到。并非只是在激烈的敌我斗争之中才能看到这种斗争,权利——权力的博弈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个角落。倘若你饭菜里有了头发而不发出声音的话,早晚有一天你会在其中发现苍蝇。家庭成员之间更擅长的是使用愧疚感,这更多的是情感的绑架,然而就其本质上来说,操纵和暴力都是掠夺。直到你能做出自己自由的选择,你就在血缘的枷锁之中。直到他们能接受你做出自己自由的选择,他们才会停止视你为财产。
  
  
  
  她的婚姻生活,以我们的眼光来看,完全算不上是自由恋爱,但是作者认为以阿富汗的文化标准,这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这段婚姻就像是作者拥有的其他宝贵东西一样,被无情夺取。新婚之初就被逮捕,释放后不久又是逮捕,监禁。接下来搬家,生病,丧夫。作者倒是没有表现出太多的亏欠,虽然明确表达了对丈夫的爱,但是作为政治世家,并没有因为顾及家人而让自己远离阿富汗和战乱。
  
  从这个说开去,倒是能想到很多。我们习惯于看到成功男人和背后默默付出的女人,如此平常以至于会视而不见。唯有当角色互换,我们看到一个女人牺牲了家庭来获得事业的发展(且是高尚的事业),即便不评判,心里面似乎还是觉得如此不妥。她是如此,昂山素季也是如此。倘若把她们和他们丈夫的角色互换,却并不觉得有什么。看来女性的角色,至少是社会期待的女性角色,仍然深入人心(或者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深入我心)。
  
  而要有所作为,必然是需要取舍的。想来假若她顾忌了这许多,移居到巴基斯坦,平静祥和的生活定当没有问题,而丈夫兴许也不会病重死亡。但是她是库非家族的女儿,政治流淌在她的血液中。她冷漠,却并不自私。对于死亡,因为见惯,所以不在乎。她在教育、女性权利方面立场坚定。希望能为自己的祖国带来另一种可能。在看完这本书后,我真心希望她能够成功,能够推动阿富汗从战争的疮痍中恢复。
  
  这些问题相比也是你会遇到的,伦理问题的意义在于你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而很多路需要自己一步步走,在岔路口小心翼翼做出选择。而这也意味着放弃,接受自己并非全能的现实,努力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而剩下的,恐怕只能让它随风而逝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9#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我为什么努力活着?”——或许是每一个成年人都有过的思考,但大多或许都和我一样,最终因为对答案的求之不得而不了了之。而那些伟大的哲人总会用了拗口而晦涩的文字试图就这个问题给我们某种启发,愚钝如我,却总无法觅得真谛。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是一位阿富汗母亲写给自己两个女儿的17封告别信,每次出门她都要为不能再回来做好准备,她希望用这些信告诉女儿们: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请不要悲伤,你们要从中汲取,犹存的力量。
  
  本书的作者是法齐娅·库菲,阿富汗唯一一位女性国会议长,在阿富汗,作为一个女性议长,她理所当然地接收到质疑、诽谤甚至于暗杀与迫害。但在整本书中,法齐娅·库菲始终流露出来的都是对于理想的坚持和激情。
  
  法齐娅·库菲以时间为序,在描写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也将一个真实的阿富汗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以前只知道阿富汗的女人是缺乏自由的,却从来不知道是如此悲惨的。而有着一个幸福却被父亲忽视的童年的法齐娅·库菲,打小就因为看到母亲被父亲暴力对待而对于女性地位有所思考,后来因为在阿富汗经历了被侵略、游击队的统治、内战的悲痛直到塔利班的专制独裁等等一系列恐怖时期,亲眼看到阿富汗一日比一日更像人间地狱,亲身感受到作为阿富汗女性所受到的侮辱与蔑视——甚至于在21世纪,阿富汗的男人仍然因为心疼一只羊而不肯给重病的妻子治病……所以,法齐娅·库菲开始有了自己的理想,她愿意为阿富汗女性争取更多本应属于她们的权利。然而随着政治生活更多 参与,法齐娅的关注范围最终远远超出了性别和女性问题,而是试图在阿富汗推行面向所有人的社会公平和教育,正视贫穷问题,消除贫穷根源,于是她决定参加竞选,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重大胜利。
  
  无论今天的阿富汗还是如何的贫穷与落后、闭塞,法齐娅却在本书中一直流露出的是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和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期冀与信心,也正是因为有这种理想的坚持,才使得这个女人虽然深受苦难却仍然饱含激情。
  
  “活着的意义”究竟是怎样?或许法齐娅可以用自己给我们启发——为了自己的理想活着,这就是活着的意义!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法齐娅的一生就是个传奇,这本书揭露了阿富汗极端主义的丑陋面目,对于他父亲对他母亲的家暴如果我是作者绝不会还在此书赞扬自己的父亲,为了多娶一个老婆竟然可以休掉自己大老婆,可见阿富汗男人把自己的欲望看的多至高无上,还有因为母亲没有把饭粒分开而被施暴,我真心佩服作者人格分裂的这么极致。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7 20:11 , Processed in 0.04437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