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粉晶乖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一本《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读得很难过,很感动,但也读得欢欣鼓舞。该书由法齐娅库菲,阿富汗唯一一位女国会议长精彩呈现。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是作者法齐娅写给两个女儿的17封告别信,也是写给自己的人生回忆录,更是写给读者的励志书。
  
  17封写给两个女儿的告别信,作为串联,带出了作者生动、曲折、坎坷又充满理想、斗志、充实的一生;带出了阿富汗,那个与中国比邻的国度的全景描述,和平时期、战争时期,地理环境、经济发展、人文教育、国民素养、伊斯兰教信仰、一夫多妻制等等。
  
  通过阅读这本书,对法齐娅女士和阿富汗国家有了更多的了解。除此,也有几点感悟,有几个key word一直在脑海中萦绕。
  第一,女孩受教育。法齐娅是阿富汗为数不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孩,而知识及其内化的巨大力量在法齐娅身上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女孩受过教育与没有受教育的确不同,这一点在法齐娅身上就可以得到印证。而且,女孩受教育带来的良性影响巨大而持久。女孩受教育,受益的是全家,下一代,乃至好几代人。正如《三杯茶》一书被评论的那样——让沏茶的手捧起书本,也拦阻了拿刀枪的手,何其动人,又何其有效!
  第二,母爱。当法齐娅的丈夫去世后,在当时的艰难境地下她没有改嫁,原因是不想因改嫁而被迫放弃女儿(在阿富汗,女性改嫁后后任老公一般不允许新妻子带孩子一起嫁过去,即便同意带孩子过去,继父也不会对孩子好),不放弃给女儿爱与教育。正如她妈妈当时忍受丈夫的种种毒打与暴行而没有选择离婚一样。在法齐娅母亲对孩子的母爱之下,法齐娅成长为一名出色而成功的人。在法齐娅的母爱之下,她的两个女儿快乐、优秀地成长着。
  第三,感恩与报答。法齐娅从来不会觉得拒绝任何人的求助,她说,那是因为曾经有太多人给予过他帮助,如果没有他人的帮助就不会有他自己。所以,她家门前每天都有排着长队的人群等待她或施以援助,或帮忙解决问题。而她,总会去帮助他们。
  第四,勇敢。她每一次走出家门都是充满危险的未知旅程,都无法保证自己能否平安返回。即便如此,她依然为她的家人,她的国家,她的政治抱负而在枪林弹雨下冒险奔走着。向勇敢的女人致敬。
  第五,忠诚。忠诚于自己的祖国——阿富汗;忠诚于自己的大家庭;忠诚于丈夫和女儿。正是法齐娅的一颗赤字之心,使得成为一位好女儿,好妹妹,好妈妈,好的政治家。
  
  最打动我的,不是法齐娅的个人才华与政治抱负,而是她身为一名女性,身为一位母亲所展现出来的这一些素质、美德、品格,和对女儿的爱的忠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一下试读部分,写得尽管很平实,没有多少华丽的辞藻,很多时候就像自言自语,不过看了才知道她的伟大,在这样一个如此不公平、女生没有地位的社会,她居然能有如此伟大的成就,很佩服她的勇气和为了别人默默付出的胸怀,让我记住了她的名字!!!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近来读书有个兴趣,便是一边看一边要找个旁听者,看到特别的地方,就拉着对方的袖子,逼迫他听我大声的朗读。
  夫君和儿子自然得当仁不让地成为我的“御用”聆听者,于是,这一本阿富汗女议长的著作《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便在我断断续续的朗读中,与家人分享完全了。
  读书于人,最大的收获,便是瞬间抵达远方。一向不喜欢了解政治,因为总想当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也因此,对世界最动荡的中东地带,尤其对最复杂的阿富汗,毫无兴趣,这也造就自己的世界观带着偏见与狭隘,写出的关于政治类的文章,常常遭到空间友人的激烈反驳。
  在阅读本书后,我想,我终于将“阿富汗等于本拉登”这个偏执的念头改变了。
  本书与其说像封面所说的,是一本写给女儿的告别信,不如说是一本励志的回忆录。作者法齐娅 库菲,是一位美丽、高贵而年轻的阿富汗女议长,她将自己在数十年间所遭遇的一切,以平静而直率的语气写出,其中,又结合了自己写给女儿们的17封告别信。
  作为一个身处最动荡国家之一的著名女性,她的从政引起很多人的不满,也因此,每天,她都抱着牺牲的精神走出家门,而危急情况也时常发生,炸弹不时的会落在她的身旁。但是,即便如此,她依然感受到自己所身负的使命,而勇敢的前行。而同时,她也时刻都抱着将要与女儿告别的心情,不断为她们写下能鼓励和安慰她们的字句。
  书中谈到,在很长一段时间的阿富汗,妇女和儿童的性命,其价值远远不及一头羊。在被男人统治的世界里,女人可以再娶,孩子可以再生,但一头羊,可以给家里带来长期的奶水,也可以带来丰富的肉;可是女人和孩子,只是不断可以替换的“物质”。
  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
  作者也用平静的语气,描写了自己那美丽温柔能干的母亲,在丈夫的七个妻子中最受宠爱。而丈夫对她宠爱的方式之一,是在她做饭做得不够好吃时,冲到厨房用金属长柄勺将她的头部打得流血不止。
  作者写到游击队打败苏联军队,使国家恢复主权,但游击队的粗鲁和各种做法,同样令人无法原谅。但是,所有这一切,远远没有塔利班来得可怕。那群“不洗澡的文盲”,统治了阿富汗,强迫女性都要蒙上黑色的纱衣,出门要有一个男性亲戚陪伴,关闭学校、图书馆、医院,让人民的生活退回到中世纪,动不动便以真主的名义惩罚人民。
  直到911事变后,塔利班才被迫结束他们的残酷统治,逃亡到山区里面。
  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在像作者一般有责任心的官员的努力中,逐步的建立。
  本书看完,虽然也没有像蒋方舟所说的:“从头哭到尾。”但是,还是颇为感动的。首先是感动于作者的强大的求知欲,无论是枪击炮弹,还是面临随时被强暴的危险,她都坚持读书、坚持上学,也许,这在我们国家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可是,在阿富汗,那却是需要强大毅力和智慧的女性才能做到。其次,则是感动于作者的勇气,在仅有四岁时,她就懂得保护自己的母亲不受父亲的欺凌;再长大点,她冒着极大的危险走出大街,去哥哥的墓前寻找母亲;结婚后,哪怕自己有机会逃离阿富汗,去欧洲过上新生活,她都宁愿回到阿富汗;她一次又一次的营救自己的丈夫,无论是被辱骂,还是被冷落,她都义无反顾的四处求救;从政后,多次面临死亡的威胁,她依然无怨无悔;再次,则是她的博爱,她一心为阿富汗的未来而筹划,帮助许多阿富汗穷人,救助那些目不识丁,毫无地位的阿富汗女性。
  我认为她完全称得起“伟大”这两个字。
  当然,作者也不是毫无局限性。她过于依赖美国的帮助,对自己的血统有些过于自傲,同时,也因为社会环境的关系,对于“女性”二字,或者还不够自信,在从政上,也存在着幼稚的看法。
  但是她的存在,会使阿富汗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这同样是毋庸置疑的。我敬佩她,也希望自己能像她那般的勇敢、努力、博爱、正直。而也在看完,真的感觉,拥有自由、平等,是多么美好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4#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知道,一个女人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面对人生中的一次次劫难;我不知道,一个女人有要怎样坚定的信仰,才能在遭受暴虐的民族中寻找正义;我更不知道,一个女人要有怎样的心态,才能在经历生命的种种苦痛辛酸后依然心存希望与阳光。但是,我知道,上帝(真主)让我们活着一定有它的原因,关于使命,关于责任,关于梦想,抑或是信仰。
  
  
  活着,是有使命的。
  
  一直以来,我都不太愿意去接触关于阿富汗之类的书籍,关于战争、死亡的话题太沉重,以致于本能地就会去逃避。然而,不管你看或不看,它都在那里。正同于我们不能逃避自己生活中的困难与灾难一样。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小世界里,就遗忘了别处的苦难和纷争。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作为阿富汗的首位女国会议长,经历了苏联入侵、内战和塔利班统治,她的生活中充斥着灾难与痛苦。父亲的去世,消失了金色的童年;哥哥被暗杀,陨落了生命中的守护;母亲油尽灯枯,失去了仅存的母爱;亲人的离世,没有将她打倒,她像是一颗生命力顽强的种子,一旦落地便生根发芽,拼命地向上生长。她穿过炮火连连的街道去上英语课,连连奔波于塔利班的监狱救出自己的丈夫,怀着身孕逃命、教授课程;在政治上,为贫穷困难的地区提供帮助;冒着被暗杀的危险,坚持国家的改革和富强;法齐娅库菲在书中说,人活着,是有使命的。这个使命,是作为女儿、妻子、母亲的责任,更是作为一名阿富汗的公民、真主之子的使命。
  
  “生活是真主赐给我们的一个奇迹。有时,生活既是祝福也是魔咒,有时生活让我们无法应对,但我们仍然要面对,因为人类的承受能力无限。”不论生活中遭遇到的是什么,祝福抑或魔咒,我们都要感谢真主,因为活着,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生命的美丽在此依旧绽放。
  
  我一直都相信,生命中的美丽是无处不在的,即使在战场,在所有人们认为罪恶的地方。闾丘露薇说她在伊拉克 ,让她感动的是战火中手拿玫瑰的老人, 是在路边手舞足蹈的士兵, 是在战争中依旧享受阳光的每一个人。这些都是生命中的美丽,人性中的光芒。
  
  而在阿富汗,哈米德从首都喀布尔不远千里来到普勒胡姆里,穿过凶险的炮火和关卡,差点被一场雪崩埋葬,只是为了向追求了四年的法齐娅提亲。不顾战火纷飞,不顾枪林弹雨,这就是战争中的爱情,何等的浪漫与惊险;另外,陌生的司机,冒着被塔利班逮捕的危险,搭载法齐娅去就哈米德;而还有更多的陌生人,都在法齐娅苦难的时候给予了莫大的帮助。这是真主对子民的教导,帮助他人—不要打发上门求助的人,更是人性的美丽所在。
  
  战火中,人们依然要生活,依然会追求爱情、亲情、友情,而生命的美丽在此也依旧绽放。人们依然会有梦想,有愿望,有信仰:只要活着,就会有希望,就会等到那安宁的一天,和平的一天。
  
  
  千万不要失去梦想。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或许最糟糕的莫过于迷失了自己。如果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没有任何梦想,那么这才是女人最大的损失。这本来不是无法避免的,而是那些阻止我们去追求梦想、去追求成功的人强加给我们的。我祈求上苍,你们千万不要失去梦想。”
  
  我喜欢法齐娅给女儿写的信,每一封都透着浓浓的爱意,深深的希冀,言语至诚至善。而除此之外,信中更多的是传递给女儿一种勇气—如何面对生活的勇气;一个梦想—对生活永远抱着希望的梦想。
  
  曾有人说过,一个人想法的格局有多大,决定了你的视野会有多大。如果你的梦想是吃得饱穿得暖吃每年能存几千块回老家盖房,那么你就有机会成为一个打工仔;如果你的梦想是每天朝九晚五无所事事就可以拿个三千块,那么你就有机会成为一个上班族;如果你的梦想是掌管自己的小公司每年能有几十万几百万收入,那么你就有机会成为一个小老板;如果你的梦想是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最终可以影响一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走向,那么你就有机会成为一个行业的领袖。毫无疑问,法齐娅是有梦想的,在很小的时候,她就曾说过她将来要当一名总统。虽被大人们当成玩笑,却已在她自己的心中深深扎根,而她自己也一步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虽然曲折,虽然艰辛,她终是走上从政这条路,成为影响阿富汗至关重要的人物。
  
   “即使我们的生命很长,但和地球漫长的岁月相比也不过只是一瞬。最重要的是我们以怎样的方式生活,我们死后能够给那些依旧活在地球上的人们留下怎样的遗产。”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你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而我也同样地希冀着,所有人都能够不放弃梦想,在这条路上一直追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阿富汗,对于我来说,就是电视上面无聊的新闻而已。哪儿又爆炸了,哪儿又被袭击了,谁谁又上台了。。。。关我什么事儿呢。我也不喜欢那些人民,想不通那么热的天气,为什么要穿一个黑色的袍子在外面,把自己遮得严严实实的,当然也不能理解他们的宗教,更觉得那里的气候环境有够恶劣的。总之,就是一个不可理喻的世界。
        这本书,从女性的角度,以一个独立个体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阿富汗。
        本书被定义为励志书,特别是针对女性而言。诚然,本书的故事本身就有一股力量,一股催人上进的力量。但是不同于市面上其他励志书的是,书中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没有一套一套的理论,更没有无聊的说教,更多的是她在回忆她的生活,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通女性眼中的阿富汗以及阿富汗人民。
        看着看着,有时候会热泪盈眶。不知道是因为对比她们,深切感受到我们的幸运,还是为她们沉重的苦难而心酸,亦或是我真的感动点比较低。一件一件作者说起来轻松平常的事情,对于我而言,那都只可能是在电视上才会发生的啊,那些事情可都不是现实生活哦。试想,如果我在那种情况下,我会怎样呢?我能怎样呢?
        当然,书中也多少描写了一些信仰方面的东西。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尊重和理解。
        其实,正如一个心理学实验总结的,统计数据对于大众来说,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但对于当事人来说,那或许就是一辈子的事情。每天仍然会听到有多少流血伤亡事故人数的报道,多了一些关心与无奈,少了一些麻木和不理解。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6#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确实是一本让我看到更多更远的书。
  
  
  1 让我看到一个阿富汗人眼中的阿富汗世界 ——客观,不带偏见。不可否认作者对自己的国家充满了爱,但是也能批判性的看到其中的缺点。
  摘录:阿富汗位于欧洲苏联、中国、伊朗、巴基斯坦之间,有人说,这样的地理位置对阿富汗自身来说是悲,对世界来说是喜。这话非常在理。主要问问玩过克里斯征服世界游戏的人,他就会告诉你,如果你赢了阿富汗,你就赢了通往全球其他地方的通道。此话千真万确。那个时候正值冷战高潮时期,阿富汗的战略地位和地理位置已经预示了它日后的悲惨命运。
  2 给你看到塔利班与一般穆斯林的区别 —— 什么事情搞极端了都不好。
  作者她对于自己母亲和大部分穆斯林妇女的遭遇很有一番耳目一新的观点,我虽不完全赞同,但也确实有道理。
  3 告诉你“要以星星为目标,那样的话,即使掉下来,你还能落到树梢上” 。告诉你“在逆境面前逆来顺受比被迫做出改变要容易得多",但你还要撑下去。我说得干巴巴的,作者讲的好多了。
  4 带你看到战争的可怕
  战乱确实是人性的放大镜。
  5 关于民族性、忠诚的一些东西。
  摘录:千万不要无视你们的传统,也不要为之道歉。你们是阿富汗人,请你们以此为骄傲。你们要以在世界面前恢复阿富汗的自豪感为己任。//你们一定要忠于国家。如果不忠于祖国,国将不国。你们一定要辛勤努力,为你们的孩子和孩子的孩子而壮大我们的国家。
  6 关于民主、制度
  摘录:我并不想在政治上表现得那么天真。所有的政府都有问题,但好的政府有一套优良的改进机制,这就需要议会中的每个成员能够以诚实坦率的态度自由地调查呈报相关问题,也有赖于一个良好的司法制度。这个制度不受任何影响独立行动,有决心遏制任何腐败势力。还需要一支纪律严明的警力,这支警察队伍既有严惩小偷小摸的能力,也有敢于调查任何级别的刑事犯罪的决心,无论当事人是谁,有多大的权力。
  7 关于"家"、”家人“的重要性
  摘录:“家”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字,但或许是一个孩子学到的最重要的字。家是孩子出生的场所,是一个让他觉得安全、温暖、受保护的地方。无论是风霜雨雪还是火箭、子弹,家应该永远保护着一个孩子。在家里,孩子可以在母亲的臂膀里睡得安稳,父亲站在一旁幸福地看着。//我一直认为生活就是一系列重要时刻的集合,这些重要时刻决定了我们的个体特征。我们都会珍惜生命中的重要时刻,无论它是一场欢乐的派对、雨后花草的一阵清香、河边的一次野炊、大学的毕业典礼、和爱人谈笑风生的一个良宵,抑或是宝贝孩子的出生。
  
  
  作者写道”不要死于一事无成。要以帮助他人、致力于改善国家和整个世界为荣。"
  我没有那么强大,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但她确实让我这么一个没心没肺的犬儒都热血沸腾了。总是要有梦想,从会做梦开始的,对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最开始在微博上看蒋小姐推荐的“文笔平静又坚定,好得让人惊讶,看得我从头哭到尾。。。。 ”,接着又说“个人觉得比《灿烂千阳》要好得多~”,起初以为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留给孩子的温情脉脉却充满力量的励志好文。于是我决定了要好好的看这本书。
    但我就是从7月17号开始标记为在读以后就一直没有进展,8月4日那天新周刊的微博#深夜读书#又在推荐此书了,于是又勾起了我的记忆。开始重新阅读。
    不否认作者,法齐娅·库菲,是当今世界上都很出色的女性,在承认她是女性的身份后才是出色的政治家。
    但抛开翻译的原因,作者带有某种身份优越感的文字灼烧着我的某一根小神经。人说,这个世界因为你站立的角度和立场不同而不同。作者那充斥着名门望族,政治世家,父亲大名,受过教育的优越感的字眼让本该随着作者一次次劫难而愈加坚强而感动落泪的我分了心。总之,每看到一个优越的字眼我就分一次心,尤其是在后面出现美国前任总统及夫人、现任总统以国务卿的名字时,让人不禁让人联想到书里的内容都是为了2014年的阿富汗总统大选铺路。
    总之,原本以为是励志好文,结果没读到想要的东西。而书中关于塔利班和穆斯林逊尼派与什叶派的描述一改我之前的观念,啊,是不是被默默的洗脑了啊,呵呵。但还是能借作者的自传感受到阿富汗从90年至今的政治发展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描述相当大篇幅关于女性受到的歧视的各种事例和细节突显了她作为一名女性在政治的领域内走到如今是一件相当了不起的事情,这更加让人敬佩。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看这本书的初衷,是想知道这样了不起的女性内心到底有着怎么样的人生哲学,支持她走向辉煌人生。说白了,我以为这是一本不同凡响的励志书。
  全书其实是类似作者的自传,描述自己从小到大的人生历程,而由于她的家庭环境以及当时阿富汗的国际形势,使得她的人生与阿富汗的国情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所以,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作者,还让我了解了阿富汗的历史和文化。
  或许是因为作者有着足够坚强的内心,所以看上去十分困苦的环境,看上去都不够惊心动魄,然而,她走到这一步确实是不容易的。坚强,乐观,不放弃,这是她教给我们的。
  觉得稍有不足的地方是,作者给我展现的黑是黑白是白,一切太过纯净和美好,倒让我觉得她有很多保留。
  因为个人的直观感受,所以只打4星了。表示收获不太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人权、男女平等、战争与和平、信仰与宗教···一切一切此类当今热门的关键词都可以在此书中体现。作为一名政治家与理想家,作者的确了不起。稍稍对比一下懒散的自己,瞬间再次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幸福的一个人啊,虽然一直认为自己在中国属于弱势群体的一员······可以说这本书是了解阿富汗的入门书籍,对于我来说,实在是扫盲了啊。
       不过,书底面上那些过于夸张的评语实在不敢恭维。至少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灿烂千阳”。当然,这应了那句老话,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方面,作者讨人喜欢,宗教信仰之人性美在她身上体现出来,传统与自由也在她身上完美的结合了。感性、理性、知性······这样自主自立,这样一位议员,我会举双手投她一票。
        另一方面,先辈的家族政治政治中,见风使舵,左右摇摆不定的政治取向,实在难以招人喜欢。政治游戏的种种矛盾,作者自身也没有很好的解说之词。当然,这很正常,我也不反感。
       封面的那双眼睛,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韵,炯炯有神,感觉挺配书的内容,不错~~~
      此外,此类书感觉属于“快消产品”,完全可以用半天就读完,又有故事性。
     虽然书中的信写得挺一般,但是“心灵鸡汤”风格或许是其的卖点之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0#
发表于 2012-8-26 15:34:46 | 只看该作者
  未来的亲爱的儿子:
  
  现在是2012年,妈妈26岁。虽然连你爸爸是谁还不知道,但十分坚信将来要生一个儿子(如果2012年没有世界末日,或者你妈妈能够经历世界末日而幸存)。
  大概推测你也许出生于2014~2018年间,那时我们的国家是什么样子还不知道,但希望那时候食品是完全安全的、每个人有自由的选举权、贫困地区的孩子也可以上学、没有贪官污吏频频携款逃往国外的消息、言论能够真正的自由、出了事故国民能看到真相zf能够查找到真正的事故源头。
  
  我不会要求你必须做什么,但人只要活着,都是有使命的。
  这使命可大可小,无论是作为一个男人照顾好自己的亲人还是作为一名公民履行自己的义务,亦或是作为公司的员工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并努力从公司角度考虑问题,还是从政治家or社会活动家的角度来为国民甚至人类谋取权益和长久发展。
  这使命你自己来选择,希望它可以作为你内心的信念支持你勇往直前,不惧怕任何社会的舆论、来自对立方的威胁,不会被亲人的离去、路程的崎岖而打倒。
  因为,曾经有一位阿富汗的女性,凭借着信念的力量、她的勇敢、智慧,她的执着和坚强,完成了阿富汗史无前例的成就,为千千万万的阿富汗妇女和儿童带来了教育和医疗的福音和女性平等的希望。希望你可以从她的经历中获取启发和力量。
  
  她出生于1975年,是她父亲的第19个孩子,是她自己亲生母亲的最小的孩子,因为是个女孩被忽略到自生自灭的程度,差一点在太阳下面烤死。
  1978年父亲作为当地政府官员被当地游击队员打死,她跟随着自己的家人开始了10几年的逃亡生涯。每天都是寄人篱下的生活,随时面临着生命的威胁。但同时她也从小感受到了陌生人的帮助,并因此在成为一名议员之后不拒绝任何人的求助,因为她就是在众多人的帮助下幸存至今的。
  
  她经历了阿富汗内战,痛失哥哥的悲痛,没有家,学习成为一种奢侈的要求,甚至在大街上走路都要随时面临危险。没有固定居所,几乎隔一段时间就要因为战争局势或者亲人被通缉等原因搬家。在哥哥去世之后的日子里,她和母亲常常要穿越过充满炮火的交战区冒着生命危险去给哥哥上坟。不敢想象穿越满是刚刚死去的尸体的大街是什么感觉……。女人无论什么天气都要穿上蒙面长袍。在塔利班统治时期,女性的任何部位的皮肤裸露都要面临毒打或者被强奸的危险,即使是脸部和指甲,女性外出必须由血缘关系的男性陪同才可以。
  
  在这样的环境下,她的母亲由于时代原因是一位文盲,难能可贵的是她不介意家族男性成员的反对,一直支持女儿穿越交战区去上大学,同时每天晚上在门口等待女儿的归来。她支持女儿自由选择丈夫,而不是按照财富和权势为女儿选择丈夫。她一面忍受着阿富汗传统的习惯——丈夫的毒打,一面从未忽视过对女儿和其他妻子的孩子的教育和关怀。这是这样的一位母亲,培养出了如法齐娅库菲这样坚强聪明的女儿。后来库菲在母亲去世后挑起家庭的重任,穿着蒙面长袍穿越战火,开办女子学校,帮助哥哥脱离塔利班的通缉,为丈夫寻求战争期间较好的医疗条件,参加议员选举,揭露选举作弊,为新生儿提供注射疫苗的医疗条件,为妇女提供授课的机构。
  
  在书的结尾,有这样一段话:
  “我亲爱的女儿们哪,如果我真的因此而献身,那么我希望你们记住,本书中的每一个字均是为你们而写。我希望你们,需要你们,还有阿富汗所有的男孩女孩们,能够理解并学习我所做的斗争。如是,我的祖国梦将在你们身上得以传承。
  如果塔利班没能杀死我呢?那好,舒拉,或许我会不断鞭策你,直到你坐上阿富汗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或许我们可以母女联手,打造一个强大的伊斯兰女性领导的新时代,给世界带来福祉。
  我相信,当我写下这最后几个字的时候,我亲爱的母亲贝比简一定在天堂里朝我微笑。”
  
  爱和信念可以一代代传承下去。
  
  希望我亲爱的未来的儿子,无论你愿意做一名平凡人还是一名举世闻名的重要人物,都希望你内心充满自己信念的力量。在困境中能够自我补给精神的力量,积极努力的生活着。
  无论是平凡人还是大人物,我们都在一点点改变这个世界。你可以选择如乔布斯一样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可以选择做一名普通劳动者,通过完成自己的工作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遇到困难时,希望你可以保护自己以及家人;遇到不平时,希望你可以智慧周旋并坚持相信正义的力量;遇到灾难时,希望你可以冷静并乐观的坚持,保全自己的前提下帮助他人。
  
  遇到喜欢的女孩时,好好照顾她保护她,支持她做自己喜欢的事业,包容她的小缺点因为没有女人是完美的;不要让她做太多家务,这本就是两个人共同承担的;不要抱怨她没有生你喜欢的男孩or女孩,因为她对此也无能为力;在她面临人生重大关头的时候保证在她身边给她你最大的支持。
  
  如果有一天我和你目前还不知道在哪里的爸永远离开你,也请你不要太难过,我们的爱和信念应该早已种在你的心间,由你来继续传承。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1 14:15 , Processed in 0.0474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