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最后,中国走了自己的道路,就仿佛美国人从来没有去过那里似的。
      “我的目标是要使历史作品令读者着迷并且像我那样对题材激动不已、神魂颠倒。这样的前提是首先令自己着迷并有一种要传达魔咒的难以抗拒的冲动。”
      ——巴巴拉W.塔奇曼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是一部杰作,这是出于许多很不相同的理由,每一条理由都足以让它流传下去。
      首先,它富于戏剧性。这是一本生动的传记,讲的是一个古怪但却真实的英雄,一个美国最伟大的战区指挥官之一。他本可以成为像欧洲战区的布莱德雷或者巴顿那样的人物。可是,由于他的中国经历,他被派去处理那里的危机。
      然而本书并非只是快节奏地叙述笼罩在悲剧阴影下的纷繁事件。隐藏在这个战争故事后面的是长期以来美国试图使中国跟自己更相似的努力——这是个堂吉诃德式的努力,但是屡败屡试。
      但这本书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是部一流的历史著作,作者是一位自信而又熟悉这种艺术的大家。巴巴拉塔奇曼主张把历史看做是具有可读性的故事,在这一点上她畅所欲言、深刻,并有广泛说服力。对她来说,关键的是人们的感受和言行。她反复强调了事件、人物以及地方的独特性。巴巴拉塔奇曼的历史是自立的,根本用不着任何理论支持。它就是让读者着迷了,它让他们得以如此接近过去的历史,这接近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费正清
      巴巴拉W.塔奇曼  作品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
      《八月炮火》
      《实践历史》

    作者简介
      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
      她写出了20世纪最好的历史作品。以《八月炮火》和《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两次获得普利策奖。从1956年到1988年,她共出版了10部作品:
      《圣经与剑》(Bible and Sword, 1956)、《齐默尔曼电报》(The Zimmermann Telegram, 1958)、《八月炮火》(The Guns of August, 1962)、《骄傲的城堡》(The Proud Tower, 1966)、《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Stilwell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China, 1971)、《来自中国的函件》(Notes from China, 1972)、《遥远的镜子》(A Distant Mirror, 1978)、《实践历史》(Practicing History, 1981)、《“荒唐”进行曲》(The March of Folly, 1984)、《第一次敬礼》(The First Salute, 1988)。

    最新书评    共 4 条

    优游卒    塔奇曼女士是一个善于说故事的人,一段历史在她的笔下摇曳生姿,活灵活现,非常精彩好看。然而,她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历史学家,她对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观察与描写,带有太多个人的色彩。      所以读者诸君千万不要让《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这样的书名给骗了,以为这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尽管这本书曾经获得过普利策奖,也颇得著名的东亚史专家费正清的赞赏。用中国的话来说,这是一本报告文学,塔奇曼女士在本书中以文学的手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历史的图景。读者可以从书中了解到这段历史的大致情形,却并非精确的还原历史。作者在书中,对于这段历史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以及并不公正的立场。      这是芭芭拉·塔奇曼女士的老毛病。我曾在看完她的《八月炮火》后写过一篇评论,认为她在史料的选择与叙述方面预设立场,表现出过多的个人喜怒,所写的书虽然精彩,但却有失公正。这本书亦是如此,从我主观的感受来说,也许更甚。此书所写的,是中国最为关键的一段历史,而史迪威本人,亦是对于中国历史的走向,有着一定影响的人。因此,相较于描写第一次大战的《八月炮火》,我更在意此本书。      其实买这本书,我是带着犹豫的,一是因为此类书在大陆出版,甚少没有删节的。再就是看过塔奇曼的著作,对于她对于历史的书写法,有些无法接受。在看黄仁宇先生的《从大历史角度看蒋介石日记》时,曾经多次提到史迪威,提到史与蒋之间的矛盾,因此也非常想了解一下此人。而在国内所能看到关于史迪威的著作,这本书应该是不二之选。厚厚的数百页篇幅,主要聚焦于史迪威在中国的经历,特别是他在滇缅战场的情况。要说材料的丰富,确实也够满足我的好奇心了。      史迪威将军的个性非常鲜明,他的尖酸刻薄也是有目共睹的,从他留下的日记及书信,大约也能给这位绰号为醋酸乔的将军,描摩出个大致的样子了。塔奇曼女士的生花妙笔,自然将这个醋酸将军刻画得更是栩栩如生。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史迪威一生都在寻找并且树立着自己的敌人,而其一生中最大的敌人,则是他称之为花生米的蒋介石了。作为美国派赴中国帮助抗战的将领,对于当时的中国领袖,充满了强烈的敌意,在中国作为蒋的总参谋长的这些年,他的最主要工作,就是与也颇有性格的蒋介石明争暗斗,从蒋那里得到更大的权力。这其实是挺有意思的细节,可以看出两人之间的性格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悲剧性后果。      也许作为一个作者,偏向于自己的传主,也是常有之事。在书中,塔奇曼女士像个勇士一样,毫不犹豫地将身躯转向了史迪威一方,而对史的对手蒋介石,则给予了最大的丑化与蔑视。在塔奇曼的笔下,史迪威勇敢坚毅而有谋略,同时极具战略眼光,还有军人的气质。可惜这么一位将军来错了地方,帮错了人,最后是空有一肚子的抱负,黯然而归。塔奇曼总是在假设着历史,如果真的按照史迪威设想那样做,那么中国的历史就会是另一番天地。因此,对于阻挠史迪威的人,或者与史迪威理念并不一致之人,塔奇曼女士在书中都予以痛斥。从飞虎将军陈纳德,到后来的驻华大使赫尔利,她都以其生花之笔进行了丑化。当然,她更大的矛头则是对准蒋介石的。      蒋在塔奇曼的书中,是一个偏狭、固执、气量小且斤斤计较于眼前利益的人,他总是任人唯亲,只信任自己圈子之内的人,他很在乎于自己的权势和威望,而置国家于不顾。塔奇曼甚至暗示,蒋介石对于抗日并无兴趣,动不动就以停止抗战来要胁美国,他对于美国的援助,实际上只在乎美国所提供的物资,任由自己的亲信中饱私囊。而蒋与史迪威的争斗,过错皆在蒋这一方,他应该对中国在抗战上的失利负责,应该对缅甸战场中盟军的失利负责,也应该对史迪威空怀抱负无法施展的局面负现。塔奇曼在此书中,很多资料来源于史迪威的日记及信件。史是一个喜欢记录一切的人,他总是在其中发泄着他的不满,攻击着一切妨碍甚至只是与他有不同见解的人。其实,塔奇曼自己也在一些地方指出,史迪威往往夸大其词,他的一引起说法与其他人的记载并不吻合。但她在书中则是不加甄别地引用着史的说法,而未更多地参阅其他的材料,包括史迪威对手的资料,所以才造成了该书的偏颇。      塔奇曼女士认为,蒋介石所代表的那个统治集团,是一个非民主的独裁集团,美国不应该支持这样的人来统治中国,而应该另择其人。当然,不只是她一人那样看。至少,在塔奇曼的书中,史迪威也是这样认为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在当时有着史迪威这样看法的也并非他一人,至少美国国务院持此看法的人也不少,在那些驻华的美国记者中,有这样想法的人更是大有人在。他们失望于重庆的腐败与无能,而将目光投向了延安,被那里的所谓民主与廉洁所吸引,认为那里才是中国的希望。史迪威认为,共产党被蒋介石用重兵限制在了西北,这样大量的兵力不能用于抗日前线。如果能将共产党那些纪律严明的军队,由他训练指挥拉到前线打日本,那么中国的战局会有很大改观。而且,他也认为延安的政权也无比蒋介石的政权更有成效。在这个问题上,史迪威势必会与蒋介石发生冲突。但他及上述那些人的声音,无疑非常的强大,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美国对于中国的政策。而美国政策的摇摆不定,也注定了几年后美国在中国的失利。      史迪威、美国国务院及那些记者们对于延安的热望,现在的事实证明了那不过是一个美丽的幻梦。蒋夫人宋美龄对此说过一句话,说延安的情形只是他们还未品味到权力的滋味。其后的历史,证明了宋氏的睿智。其实,现有的史料也证明了当时的延安,亦非一片净土,那里的森严等级与腐败污糟,相对于重庆来说,也是不遑多让的。当然,身处于当时情境中的人,皆非乔治·奥威尔那样有着洞识之人,毕竟延安远隔千山万水,位于迷雾之中。即使去到那里,也不过走马观花。在兴奋之中,早已被一种理想主义的革命激情,遮蔽了双眼与心灵。他们做出那样的判断,倒还情有可原。但对于芭芭拉·塔奇曼来说,历史已经在她的前面次第展开,一切真相皆有显露之后,她仍持有这样的看法,就让人觉得非常奇怪了。      史迪威成亦中国,败亦中国,他的一生的主要时间都生活在中国,他与既爱且恨的中国,紧紧地缠绕在一起。他的独特性格是他人格魅力之一,但他醋酸的脾气,也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作为一个军人,尽管总是不服从于自己的上级,也还算是个不错的战场指挥官。但作为一个肩负着外交使命的盟军参谋长,总想凌驾于所在国的领袖之上,与之争斗不断,缺乏妥协与协调之功,则注定了他的使命会失败。至于他认为自己可以指挥延安军队打日本的想法,更只能说明他在政治上的幼稚。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与美国处于蜜月期,从罗斯福总统到普通的中国人民,均对中国抱持着极大的好感。可惜,美国政府派驻中国的最高指挥官,却与中国最高领袖发生着异常尖锐的矛盾。这样的局面,实在是中国的悲哀啊。      塔奇曼女士总喜欢设想。她曾在书的后面设想,假若当时蒋介石听从了史迪威的建议,让他对国民党军队进行训练,可能内战中的形势就不会是这样了。这一点,我们不得不说塔奇曼女士的幼稚了,决定后来局势的,并非军队而是政治。与其说国民党败于未有训练有素的军队,勿宁说败于美国政策的摇摆。当然,我们也不妨学着塔奇曼的样子设想一番,如果当时美国派往中国的并非史迪威,而是麦克阿瑟之类的军官,中国的历史会改写吗?  详情 发表于 2013-7-26 03:09
    喵呜    大帅哥老史就是典型的红色性格,应该还带有部分的黄色。   张扬 以快乐和目标为人生第一法则。   我既要一啸千年的拔剑高歌,也要安享美酒佳人的罗曼蒂克。   如果在米国国内那样理想国的环境下。   兄弟,你会很棒很强大。   可惜你来到了五千年强大儒家思想奴化的中国,   遇到了一个蓝色绿黄性格的老蒋,   主仆、尊卑、支配与反支配、钩心斗脚,   哎呦我滴个曲   那个复杂哦~~      结局在你做出来到中国的决定的时候就注定了。   后面发生的一切只是对这个决定的诠释。      书挺不错的              详情 发表于 2013-7-26 08:53
    jessic    总的来说,那段大历史在每本书里都是差不多的内容,只是作者站在了不同的角度和视野来写,这本书里面的“好人”到了那本书里便成了“坏人”,这本书里性格坚强变成了那本书里的性格执拗。其实每个人的认识都是因了各自不同的成长背景和环境造成,所以并没有谁对谁错,历史的车轮总是一如既往的向前推进,不会在乎细枝末节!所以个人一时的成败得失在大历史的背景下便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详情 发表于 2013-7-28 15:11
    谢镇远    1,不难想象史迪威那种人:能干,真诚,执着,实际;另一面:因为自己往往正确,所以很轻易地看不起别人,上官、同级是主要受攻击对象,他的攻击尖酸刻薄,充满居高临下之感。前一面让他赢得尊敬,后一面一手打造了这种人物的悲剧命运。      2,中美文化是那么不同,要想跨越鸿沟而彼此理解包容,非常困难,对于即使抱着愿意舍己从人之心者,尚且无从着手,何况坚定地认为自己无限正确、内心怀着倨傲之辈。      3,美国人的天真在于对苦难和邪恶的陌生和缺乏想象,他们往往只知道什么是坏的,而不知道什么是更坏的。他们看到坏的,就奔走相告、坐卧不宁、欲除之而后快,便不再相信那更坏的。      4,塔奇曼应该是很喜欢史迪威的吧,有机会的话,两位一定会惺惺相惜。所以她一定也就不喜欢蒋氏,全篇那么乐于引述对他的攻击。书也写得不错。只是这一切都跟中国的苦难无关了。      5,惟有力者可以改变历史。史氏是有力者。无法知道他对于那段致命而腥风血雨的关键历史,施加和带来了何等影响。那往往是让人不忍深究的。  详情 发表于 2013-7-29 16:04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6 13:29 , Processed in 0.384525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