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6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一个世纪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18:3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一位世纪老人的经历:一个洋车夫的女儿,被迫沦为青楼卖唱女,结识革命党人跳出火坑,成为督军夫人。不堪忍受封建家庭和夫权统治,再度冲出樊笼。历尽艰难险阻,创立上海锦江饭店。连任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堪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603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2 18:40:22 | 只看该作者
  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没有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是不可能得到想要的效果
  忍辱负重,大智大勇,在惊涛骇浪中能驾轻就熟的一个女人,一个生活充满艰辛,苦难,且又顾全大局,作为一个妻子,母亲,老板,革命志愿者都尽心尽责的一个女人,一个令人敬仰的老者,您的一生我无法企及,只渴望有一颗和您一样的胸怀,在这浮沉当中走出一己立足之地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5 17:56:01 | 只看该作者
         对四九之后五七年之前的运动着墨较少,对文革尤其牢狱生活写的详细一些。不管她以前如何(我先看的文革一段),文革期间的经历对一个老人家的确残忍,但虽然她脑中有一连串的疑问,但她对当政者(毛泽东)一直笃信不疑很让我感到奇怪,或者是因为后来的运动将其大脑格式化了,或者因为她出身底层迷信新政权。再如对台湾的统战喊话和批判梁漱溟,很难看出老太太独立思考能力,虽然老太太一直很坚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7-26 11:05:58 | 只看该作者
  董在wg坐牢的时候,没事就回想各种美食打发时间,回锅肉香酥鸭神马的,真是实实在在的职业优势啊。
  
  突然有些理解古代法家提出法、术、势。混乱无道的年代,变动是主题,“势”的变化最诡异,不得不叫人放弃信仰。台上光鲜的人,一旦失“势”,也就一介凡人。“势”关联着“时”。回想的时候,可以说出所以然,在什么时候失了“时”,在另一时空就结出了怎样的“果”,这种超越时空的联系,如同藕断丝连。夏后悔风光之年没有为今后积累,后来随波逐流的割据一方,然而终究失了“时”。起初是为了信仰,后来则直白的追求着“势”,然而“势”还是如同金光璀璨的大鸟,振翅飞走,带走繁华。什么是“势”?是“智”?是“财”?是“武”?是“人”?还是地球缺了谁都照转吧。夏可谓有钱有枪有地盘,到底是说被缴械就被缴械,不战则屈人之兵,靠的就是“势”吧。几十年后,又应验在董的身上。倾力经营十几年的饭店,一早起来突然就被下位了。失势只在一瞬间。发散一下,那四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wg则像是“势”的鸿蒙,到最后所有人都心力交瘁。一切变化是否有预兆,有着怎样的因果,不足为外人道。都是浮云,谁才是主人?
  
  书的可读性稍差,有些有“交代材料”的痕迹。但是动荡年代,浮华之都,三教九流,聚焦到一个阿庆嫂式的美女boss,或许即便在那个时代,也契合了人们心中的某种模糊的渴望,所以董能游刃有余,让沈醉都拿她没办法。
  
  夏的信算是亮点。夏和董二人最让人感慨。离婚时,夏说他的愿望就是携董归隐山脚。然而彼时他正为失势而挣扎。董看到他和他的同伴嘴角那种相同的虚无的笑,触目惊心,任谁都会绝望吧。凭心而论,离婚一事,董是负夏的,是否辜负就是恶、不辜负就是善了?隐约想起《时时刻刻》里面的台词,“我别无选择”。再好的姻缘,也已经到结束的时候了吧。夏的照片,并未感到有董描述的帅,似乎当年董也更倾心另一人。然而有一张夏临刑前的照片,却很有气质,简直像红尘之外的人。多年以后,夏的下一个老婆还专门让人带话给董,说夏曾怎样一直怀念董的好,说夏董不该离婚。只是当时已惘然。当年让人害死董的也是夏,而董离开后,即便陷入绝境也是义无反顾,夏恐怕也不无责任吧。物是人非,爱和惧都只能一笑了吧。
  
  围绕离婚的几次信件的交锋中,夏指出董受虚荣心蒙蔽,被人忽悠。从读者来看,也觉得董实在有些幼稚。然而手板心煎鱼,董真的做到了。即便开始是错误,也有可能得到正确的结局,或许是一种大的智慧吧。夏让人感觉到有种阅历的智慧。眼下的正确,却也局束他于自己的时代。董虽有种世俗的肤浅,然而她的慧根,是在入世中体现出的变动的智慧,在互动中获取能量,而非静观的洞见、可预见的成功。所以能化险为夷,在不稳定的体系中前进,大方向没有偏差。比如文家母子忽悠董的钱,然而也引她走上亲近D的道路,张什么的设局骗她,最后反而在她困难的时候帮助她。即便受骗,亦源自于内心的渴求,而她的内心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社会的特质,是“接地气”的,所以前瞻的顺应了潮流,当时是上当了,过几十年看未尝不是好事。这或许就是不可名状的世俗的智慧吧。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3 21:36 , Processed in 0.05270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