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抑郁症的自我治疗-找回真我的旅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7-30 12:3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81#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8:42:49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敢于冒险
    要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从可以努力的地方开始努力。接受挑战,给自己机会去尝试,去面对未知。
    李梦是一个高中辍学的女孩,虽然这次失败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她依然对自己很没有信心。在工作中她很怕出错,她认为出错就意味着自己能力差,反应慢,所以在工作中她变得谨小慎微。当她发现自己做得不好,表现得不够出色的时候,她就担心周围人会看不起她,老板会把她开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她就会在老板没有开除她之前先把老板炒掉。这样虽然会让她丢了饭碗,却让她感到安全——这样的结果总比被开除,在他人轻视的目光中灰溜溜地离开要来得好。所以“六个月”成了她工作上的梦魇——从离开学校到现在,她没有干一份工作超过六个月。
    经过治疗,她选择了冒险。在工作中她不再轻易地放弃,无论她多么担心被开除,表现不好被他人发现,这次要用事实来说话,一定要等老板先来炒自己的鱿鱼,而不是像过去一样提前退出。
    经过努力,她终于在一份工作上坚持了一年多,虽然她并没有因此奇迹般地摆脱抑郁,但最终她找回了工作的信心。
    当然,是挑战就有风险,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不要因为事情进行得不顺利而责怪自己,不要逼着自己一定成功,也没有必要把失败当成否定自己的依据。毕竟,敢于尝试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成功,一种进步了。很多的时候我们是被恐惧所打倒,因为恐惧我们错过了很多本来可以去努力,去追求的事情,又因为错过和放弃让我们对自己更加失望,更加抑郁。所以,当我们可以面对最坏的结果,敢于面对失败和不如意,不再仅仅把成功当成唯一可接受的结果的时候,我们就会更加自由和自信。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7-30 12:3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82#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8:43:05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积极的自我暗示
    有时用自我暗示来对抗消极思维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抑郁的时候我们往往“中毒”太深,只能听进自我否定的声音,这种声音更符合我们的“口味”,而与之相反的声音会被我们选择性地忽略。就算有人对我们说:你很好,很棒!我们都会把这种话当成一种恭维或者虚伪的客套话,而不会认为自己真的就是这样的。所以,当我们对自己感到不自信,对未来绝望的时候,就可以试着对自己说一些积极和鼓励的话,要尽量简短,实用,便于记忆。
    •我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我能一点一点地把事情做好!
    •人要为现在而活,不要为明天而抑郁不乐!
    •我诚实、善良、诚恳、勤奋,所以我是个好人,虽然不完美!
    •有时成功的关键在于,尽管前景不容乐观,我们仍不放弃努力!
    •获得爱情最好的方法是过好一个人的生活!
    •敢于冒险,如果不能冒任何风险的话,必须在生活中剔除:友情、爱情、事业、梦想等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的东西!
    •先扛起解决问题的担子,才能解决问题!
    •只有战胜惰性,人生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能熬得过昨天,我就能够熬过今天,没有必要想明天会如何!
    •绝不放弃;绝不,绝不放弃;绝不,绝不,绝不放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我很好,很正常,一切都很好!
    ……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7-30 12:3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83#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8:43:20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当大脑对我说不行,劝我放弃的时候,我也曾无数次地怀疑过这些鼓励自己的话,并且有时也会觉得上面的话是一种自我欺骗。但后来我意识到:既然看待事物的角度有不同,为何我不能从最美的角度来欣赏自己呢?一件事情在没有结果之前总会有成功和失败,为何我不能给自己勇气呢?为何不帮自己一把,反而拆自己的台呢?当我在点滴中取得进步,当我在进步中看到希望,当我从希望中获得力量的时候,就不再怀疑上面的话了,这些话反而成了我面对困难时的“座右铭”。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7-30 12:3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84#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8:44:25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第三篇    抑郁的深入分析…………………………………… 83
            抑郁与完美主义 …………………………………………………84
            探究完美主义  …………………………………………………88
            创伤性经历导致的“完美主义”………………………………91
            维系优越感导致的“完美主义”………………………………95
            完美主义的表现………………………………………………101
            病态要求:“应该”和“必须”……………………………101
            自卑与自负…………………………………………………106
            放弃:逃避生活…………………………………………………109
           自残与轻生:深深的自恨………………………………………112
            迷失自我   …………………………………………………117
            如何摆脱完美主义………………………………………… 119
           停止战争:摒弃理想化自我……………………………… 119
           现实:敢于面对不再逃避    ……………………………… 123
    不再“表演”,活出真实的自己……………………………… 126
    纯真之心:不再为荣誉而活……………………………… 130
    “战略方针”的改变      ……………………………… 132
    “知道”不等于“领悟”  ……………………………… 138
      真正的治愈:回归真我………   ……………………… 146
    一例抑郁患者的心理分析……   ……………………… 148
            抑郁与人际关系 …………………………………………………153
            别人都看不起我?………………………………………………154
            一切都是我的错?………………………………………………157
           挥之不去的“伪装感”…………………………………………160
            无法停止的“愤怒”…………………………………………162
            社会比较:我是一个失败者…………………………………165
            我找不到朋友!    …………………………………………168
            爱与性……………………………………………………… 171
            抑郁与工作……………………………………………………181
           学校与工作的选择……………………………………………183
           工作中的完美主义……………………………………………184
           只能成功,不能失败……………………………………………187
            工作为了什么?……………………………………………190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7-30 12:3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8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8:44:58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抑郁与完美主义
    上文谈到,一个人对待事物的看法会影响情绪,所以通过改变负性思维与信念就可以改善情绪状态。但有时负性思维与信念非常固执,无法轻易地用理智说服,这时我们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的根源。真正地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改变自己。
    对负性思维与信念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负性思维与信念的产生,很多时候都源自一个人的“追求”——正是因为一个人有被所有人接受的追求,所以才会过于担心别人的看法;正是因为一个人有使自己变得十全十美的追求,所以才会对自己哪怕一点缺点而耿耿于怀;正是因为一个人有超越所有人的追求,所以才会对自己的失败及不如人之处无法释怀;正是因为一个人有成为理想中的自己的追求,所以才会对现实中的自己百般挑剔与不满……
    对自己的苛责与否定越加强烈,也就预示着“追求”越远大。患者只有达到这种“伟大的追求”,才能停止自贬与自我憎恨。负性思维与信念来自于“追求”受阻,或者说是对没有实现理想化自我的一种惩罚。只有成为幻想中的自己,只有达成幻想中的生活他才能真正停止这种自我攻击。所以自我攻击有时也是一种逼迫自己达成理想化自我的一种手段。就好像皮鞭一样,虽然抽在身上很痛,但也只有这样才能让“驴”跑起来像一匹“马”,如果放弃这种手段,那么“驴”只能是“驴”了。正是因为无法面对这样的现实,患者才会不断地苛责、攻击、憎恨现实中的自己,这样总可以维系成为一匹“马”的幻想。例如,负性信念“如果我做得不够好,那么我就是一个失败者”。以前的我只会逼着自己做到“足够好”,当做不到的时候就会否定及苛责自己,却没有反思这种价值观的错误之处。做得“不够好”,那什么才是“足够好”?世上真的存在这种“足够好”吗?别人都达到了这种“足够好”吗?这种“足够好”是否是过于理想化而非现实。是否正是因为这个“足够好”过于脱离现实,才显得自己“不够好”?当我放弃了对这种“足够好”的追求,放弃了这种做人做事的价值观的时候,这种“不够好”的感觉才慢慢变淡,我的心态才慢慢变得平和。我后来发现,这个“足够好”正是内部暴君的期待,它想把我变成一个没有缺点,受到所有人欢迎的“成功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7-30 12:3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86#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8:45:12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而这个“不够好”,正是现实中的自己,那个“奴仆”,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暴君的要求。只有放弃这个“足够好”的幻想,脱离暴君的统治,才能真正地同自己和平相处,才能真正地爱自己——这个“不够好”的自己。
    有句话说得好: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负性思维与信念表面看来是自贬,其实也蕴含着巨大的“希望”。如,只有被人爱,我才是可爱的人;只有成功,我才有价值;只有完美,生活才有意义;只有超越他人,才能抬起头做人;只有不犯错误,才能被他人接受……如此“希望”其实正是来自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活在幻想的完美当中,总比残酷的现实要来得好。试想,一个从小备受苛责或成长经历中有太多的创伤性经历的人,自然心中会对现实充满恐惧,对现实中的自己产生不满。“需要”没有在现实中得到满足,就很容易在幻想中去满足。对现实中的自己不满,就容易在幻想中创造出一个完美的自己,来应对这残酷的现实。在他的世界中或许会认为:如果自己“足够好”,也许他人就不会如此对待自己了。一位女性患者,极为在意他人的看法,并且容易责任内化(别人欺负她,她不会认为这是别人的错,反而认为是自己不够好)。在人际中她总是很“善良”,害怕得罪人。同样,做事情她也尽量做到尽善尽美,因为她害怕遭到别人的否定。就算她如此“努力”,依然整日活在紧张不安当中,害怕别人“了解”她之后就会离她而去。从中我们可知她“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善良”、“完美”的人,所以才对现实中的自己如此不满,甚至隐藏真实的自己以讨好他人,博得他人的肯定。这种“解决法”成了她应对现实的生存法则,但可悲的是,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反而成了问题的一部分,让她活得不真实,整日处于紧张不安之中。
    很多患者在头脑当中都存在一个理想化自我的幻想,幻想如果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人,那么自己就可以接受自己,人生也会变得有意义。他在无意识中对自己苛责,也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正是因为一直抱有这种病态的追求——把自己变成完美、没有失败及缺点的人——所以才会形成这种“有条件”的自我接纳。如,只有被他人肯定,我才能接受自己。在这种“有条件”的自我接纳作用下,一个人越来越远离真我,越来越陷入对理想化自我的幻想之中。但可悲的是:人总逃不过现实。不能放弃幻想,“自我的战争”就此被激发。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7-30 12:3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87#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8:45:33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我们不禁要问:一个人为何不能接受真我,反而要逼迫自己达到理想中的自我?为何不能平静地生活,而是要不停地进行“旧城改造”?这其实和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及监护人(主要是父母)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深入分析,我们往往会发现患者有着一个容易苛责与吹毛求疵的父亲或母亲,从小无论他如何努力都很难达到父母的要求与期待。当然,就算父母不那么具有攻击性,仅仅是忽视或冷漠也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在缺乏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是很难意识到这是父母的错,反而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父母才不爱自己。之后他就会更加努力做得“足够好”以博得父母的爱,越加无法接受真实的自己。当家庭中有不止一个孩子时,如果父母更喜欢其中的一个(如,重男轻女),抑或是其中的一个更为优秀,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那么另一个孩子就会感到受忽视,就会努力在其它方面取得优势。比如,一个孩子学习好,另一个如果无法在学习上取胜,也许就会对体育或音乐等发生兴趣。当父母爱的天平过于倾斜的时候,受忽视的孩子就需要更加努力——努力成为一个“乖乖女”或“乖乖男”,通过把自己扮演成一个“懂事”的孩子以寻求父母的关注与认同。这时的“他”已经不再是他自己,为了取悦父母他已经从小就开始“表演”,不再是真实的自己了。还有一种相反的情况,当孩子从小过于受关注、重视、溺爱或太早就取得了“成功”,成了周围人讨论的话题,关注的中心。这时他就会认为:我就应该是“中心”,就该受到他人的关注,就该比别人强,就该拥有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当这种自负一旦形成,他就很难容忍被他人超越,就很难接受不再受人关注的事实,也无法面对自己不如人之处。当病态的自负被现实击破,当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难以维系,他“生命的意义”就成了再次找回那个受人关注、与众不同、超凡脱俗的自己。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会发现:脱离真我,追求理想化自我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毕竟,当一个人没有得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肯定与爱的时候,内心中就会产生强烈的焦虑与恐惧。而追求幻想中完美的自己,最起码可以给自己带来一点希望——也许成为了理想中的自己,就可以得到父母的肯定与爱。渐渐地,这种自我保护的“追求”,成为了做人的内在驱力,生存的最高准则,就算扭曲真实的自己也在所不惜。而对于在溺爱与备受关注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维系理想化的自我,不是自我保护,而是“圆梦”——如果自己足够完美,就可以再次找寻到君临天下、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他不能面对现实,因为现实只会让他知道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7-30 12:3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88#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8:45:47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自己仅仅是只“丑小鸭”,而不是万众瞩目的“白天鹅”。
    有人可能会反问:人难道不应该变得更完美?人难道不应该追求一个更好的自己?人难道必须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人是应该对自己负责,也应该有追求,而不是混沌度日,但我们必须反思这种追求的内在动力,是发自对事物本身的热爱,还是出于恐惧与逃避现实的努力。如果是后者,那么这种追求本身就好像“夸父追日”一般悲剧,因为他正在追求一个永远都达不到的结果。也正是因为“现实”无法接受,“理想”无法达成,所以他才成为理想与现实夹缝中生存的人,所以他永远无法对自己满意——无法对真实的自己满意。
    所以,解决之道在于:放弃幻想中的完美,放弃病态的追求,接受现实与现实中的自己,而不是一味把自己变成理想中的样子;接受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局限性,而不是活在对幻想的追求及对现实的逃避当中。
    下面我将借用“完美主义”这个概念来详细阐述上述观点。当然这里的“完美主义”不仅仅是指一种做事情过度认真,在意细节,更多的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完美主义——无法接受与面对现实,投身于理想化自我的追求与捍卫之中,沉浸在幻想的国度中。
    三个自我概念的说明:理想化自我、真实自我、现实自我
    理想化自我:乃是为了逃避现实而在内心中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形象。因此对个人而言,它是绝对完美的,必是生活的最高标准。但它产生的基石是幻想,而非现实,是一种把幻想当成现实的自我陶醉状态。
    真实自我:乃是个人所具有的天赋潜能的一部分,是活生生的,是一个人真正的生命的中心。它使人按照个人的天性及天赋潜能,自由、健康地发展,沿着自我实现的方向成长。
    现实自我:是真实自我受环境的熏陶炼铸,所表现出的状况之综合,它是实际的,是现实的。简而言之,它是真实自我的外在表现。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7-30 12:3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89#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8:46:02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探究完美主义
    人生没有完美,也不可能完美,我们都是不完美的人,这就是生活。我们要带着不完美走进这不完美的生活,而不要期待把自己变得完美才可以活。因为那一刻永远也不会到来。
    每个人都有对生活的期待与向往,正是因为人有理想和目标,所以人类社会才得以发展和延续。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希望是件好东西,也许是所有事物中最美好的。而美好的事物永远不会消逝。)《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中的台词也道出了希望与追求的重要性。但人总归是人,有些事情是无法达到的,有些事情也绝无完美。当一个人去追求本不存在的完美,就会坠入深渊。
    每个人都有成为“更好自己”的心愿,但我们也能面对自己的局限。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会去追求那些可以实现的方面,放弃一些非我们所能及的目标。在这种弹性的努力下,我们有成功,有失败;有长处,同样也有不足;有朋友,当然也有不喜欢我们的人;有超越他人之处,也有被他人超越之时;有可以控制的事情,当然也有一些事情非我们所能控制。当我们在希望和现实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点,就会把自身所具有的潜能发挥出来,把自己可以做好的事情做得好,当然也可以欣赏他人的过人之处,不会因为自己的失败或缺点而自卑。毕竟我们知道这是作为人的局限性的一种必然,而非能力不足。在这种心态下,我们的努力与追求,仅仅是一种实现自己潜能的努力,是一种兴趣与爱好,而非迫不得已。所以,成功的时候我们会很高兴,失败的时候也能坦然面对,就算一些事情没有按照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也不会因此而怀疑自己的价值。在现实中,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并真实地活。因为不用害怕失败,所以我们不会逼着自己只能成功;因为清楚自己的能力与价值,所以也不会恐惧他人的否定。所以我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敢于失败,敢于让他人发现自己的缺点及不足,敢于面对生活的现实与生命的必然……
    但由于成长经历的差异,一些人虽然表面上也是在追求完美,但此时的追求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7-30 12:3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90#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8:46:16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却不是为了自我实现,也不是因为兴趣爱好,而是通过“吾必完美”来维系理想化自我的幻想,进而满足内心中病态自负的需要(所谓病态自负是指:把幻想中的优点集于一身,进而找到一种优于他人及高人一等的自命不凡)。因为他的“目的性”,所以他极其害怕失败,害怕挫折,害怕不可控之事,害怕不完美之处。因此,他必须做到完美,必须用完美的结果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就算他成功了,也不会有真正的成就感,要不就是一种逃过一劫的暂时的放松,要不就会陷入一种飘飘然的自大当中。
    当“完美主义”成为一种手段,就会变成一种病态的完美主义。他要么就对自己百般挑剔,要么就会自以为了不起。当“吾必完美”成了人生的最高追求,他就容不下自己不如人之处,并认为自己就应该在任何事情上高人一等。当完美主义成了一种病态的追求,成为一种“必须”及“应该”之事,这种追求就会成为一个人沉重的枷锁。这时,在这种现实与幻想的矛盾中,他往往会迷失真我。达不到理想中的自己就会让他恐惧,受到这种焦虑与恐惧的驱使他会不断地鞭策自己,不断地向“理想”努力。在这种病态完美主义的作用下,他就会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无法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继而他会去追求荣誉,追求优越感,无法面对现实,产生病态的自负或因为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样子而自卑及自恨,一步一步地陷入深渊。
    当一个人迷失了真我,他将不知道自己是谁,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整个人会陷入到一种病态的追求当中,不是为了摆脱自卑,就是为了维系自负。为了摆脱自卑,他会试图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他会试图用成功证明自己;他会无意中去模仿别人,以摆脱这个无能的自己;他会希望和所有人都处好关系,为此不惜委屈自己;他有时也会依附于他认为强大的人,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为了维系自负,他会努力追求成功,不是对事情本身的热爱,仅仅是通过做到最好来证明自己鹤立鸡群。他会变得极其宽容或狭隘,“宽容”是维系自己良好的形象,“狭隘”是他不能容忍被伤害。如果他对自己的小的缺点及错误无法容忍,不是因为爱自己,而是因为恨自己,恨自己没有达到想象中的完美。当他无法表现得如自己所认为的那么完美的时候,他要么就会强迫性地努力,要么就会选择逃避。
    在这种病态完美主义的作用下,一个优秀的女孩可能会因为没有得到他人的关注而焦虑;一个成功的男士可能会因为缺点而羞于见人;一个优秀的学生可能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7 04:36 , Processed in 0.04725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