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 0
|
致加西亚的信 |
最新书评 共 2 条
superb
之前微博上有个经典的段子,小熊对小猫微博的好友怎么有那么多美女十分好奇,于是就问小猫到底有什么绝招,小猫说这很简单呐,你只要发个微博上去:“其实长得不是那么漂亮的女孩也很好啊,待人和善,没有大小姐脾气balabala…”,然后把在下面点赞附和的妹子都拉黑,反复几次,妹子均分自然就上去了嘛。小熊对小猫惊为天人,小猫淡淡一笑,深藏功与名。
《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之于现在,与其说是一本企业管理的经典著作,倒不如可以理解成对员工价值观的可见考量,当然,有趣的是企业在对的读后感评选中“拉黑”的到底是点赞符合的还是其他。
当我们在看过越来越多的书,面对过越来越多的现实之后,我们会变得越来越疑惑与不解,不解于对一件事的看法,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去看,但在很多情况下这些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事情本质却不尽相同。归根结底这只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丰富多彩的世界总有丰富多彩的答案,“大千”世界就是因为其“大”,才有那么多的“千”奇百怪,没有对错,只在于其到底符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
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本洗脑书,就像我第一眼看到封面时的感觉一样,但如果在热血上脑准备开喷之前静下心随便翻几页,除去非作者的序一、序二,后记之类而言,这本书本身也并没有那么讨厌嘛。一百年前作者面对当时美国社会的浮躁倦怠所发出的呐喊与呼吁现在看来还是那么用心良苦,虽然先哲们的成功不可复制,但先哲们的成功心得还是可以听其一二的,但当然咯,也不是所有成功者的心得都值得听取。对于这本可以算作成功学鼻祖的书,其实作者的本意并不是对我们讲述如何成功,而是一种价值观的灌输,价值观本无对错,错的是在价值观传播过程中有目的地对价值观的传播实例的曲解而造成的对价值观的绑架。
这是一本很美国式的针对一百年前美国的书,哈伯德可没想过自己的这本书以后会在中国企业中风靡,要是他知道,那他一定会出一篇中文版序,然后在里面写“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从小就对它很痴迷对听说自己的书在中国很风靡感到十分得惊喜所以特意对中文版进行了重新校对以适合中国读者的理解”。但是没有嘛,所以就有了特意解读的存在。哈伯德一步步的循循善诱到了中国读者这里,很多就变成了一步一坑:“什么嘛,在中国这一套根本走不同!”、“这样做根本不现实嘛!”、“我还有父母要养呢,怎么能让我倒贴?”、“你还让不让我娶媳妇了呀?”、“连个温饱都没着落,还谈什么理想”…说来也是,中国人的内敛含蓄现阶段终究还是适应不了欧美式的自然直接。就像柏杨老先生写过一本《丑陋的中国人》曾一度成为禁书,而在他之前有个美国人也写过《丑陋的美国人》,却被美国国务院拿来当行动参考。
群体心理学中有一种“自我辩解”的说法,我们观察和解释信息的方式取决于对某种信念和行为的赞同程度,为了减少不协调,个体会歪曲客观世界。当我们面对上面的一步一坑束手无策时,为了减少“我们还不够好,怎么这么没用”这个事实对自我肯定的不协调,其中的一条出路就是歪曲这条一步一坑的路的正确性。这本书现在的不受待见,这大概算是一个原因。
所以,这本典型美国式说教的书其实并不适合中国,或者确切地说现在的中国。豆瓣上这条评论感触很深:这书如果都能看出好来,中国就不是发展中国家了。
详情
贝斯特
《致加西亚的信》
失业者的吹毛求疵使他们摇摆不定,也使自己发展的道路越来越窄。杰出无需证明,更没必要挺身而出捍卫自己的错误。选择去过一个完美的生活。达到目的,做想做的梦。把信送给加西亚!
《邮差弗雷德》
要多想知道就得多留心、对自己工作中的人性因素有深刻认识的邮差弗雷德成功了!要仁慈!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在经历异常艰辛的战争。从平凡到伟大是一次一件事慢慢做起的,随着自我的不断重塑,逐渐从一日一事过渡到更多。做弗雷德应该被看成一种机遇、而不是责任!
《共好》
松鼠的精神:有价值的工作!海利的精神:控制实现目标的过程!大雁的礼物:互相鼓励!“即使在你最困难的时候也决不能放弃价值观,否则它就成了一时兴起的口号,是权宜之计”。
《细节决定成败》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认真可以把事情作对,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但注重细节不是吹毛求疵,否则会影响效率。
励志书籍,只是一种精神助推器。真正值得我们汲取的是那些经过岁月的洗礼,仍然不朽,仍然经典的作品。就像巴尔扎克。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相关帖子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10 05:52 , Processed in 0.409633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