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 0
|
学习要像加勒比海盗 |
最新书评 共 8 条
柳二白
毕业的那一天,几乎认定离开学校是学习的终结,终于可以不用学习、不用考试,过自己想过的天马行空的生活。可是,没过多久,就发现不学习是不行的。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如果不学习就适应不了社会的进步、工作的需要。现在回想,我现在所用的知识几乎都是在毕业后学习所来的,学校教育只是给了我一个学习的基础,更多的学习需要自我认知的学习。
《学习要像加勒比海盗》是一本适合成人读的自我教育书籍。作者是一位软件工程师,他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在学校外学习取得的。这个成功不可复制,但是其方法却有可借鉴之处。
就像他所倡导的那样,他认为讲故事的能力很重要,这是一个对知识自我整理更新的过程。因此他总结的学习方法、学习心得都是通过一个又一个事例得来的,读起来不枯燥、生动有趣。本书的核心是海盗学习者俱备的11个要素。这11个要素看似简单,但真要深入下去,把每个要素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则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在作者看来,学习是如影随形的,时时刻刻都会有学习的机会,都能学习到想要的知识。
作者为了让读者更能清晰的理解他所提倡的方法, 在每一章都会以“我的大秘密”方式重点提示,把这些大秘密贯穿起来,就是作者的思路所在。这些大秘密就像隐藏的珍珠,散落在书页中,需要读书人把它串成一串项链,为我所用。
这本书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就是主线不清晰。作者把心得用各种故事来表现,但是很难看出作者是以何种顺序记述的,比如:时间、地点或是逻辑顺序?这些似乎都不是记述的主线,感觉作者的思维跳比较大。造成这种阅读主线不清晰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作者为软件工程师,写作时没有照顾到阅读的便利性,只是为了把事件叙述清楚来谋篇布局;二是翻译的原因,因文化差异,写作者、翻译者、阅读者的理解均有不同,可能造成了理解的碍障。
暇不掩玉,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自我教育之书,不只适合成人教育,也适合学校教育——这里并不是鼓励都去辍学在家学习,而是在学校中转变学习方式,由填鸭式学习改为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如果在学校就培养了这样好的习惯,那么在日后的工作中将是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
详情
saphro
《学习要像加勒比海盗》中的学习方法其实与其他类似的学习书籍所写的方法相比并没有神奇之处,关键是作者所传达的一种学习思想——自我教育。
我们当前绝大多数的学习都是围绕着考试来的,为了获得学历、为了获得证书、为了获得职称.......我们因为这些而学习,也因为这些而学习的压抑、痛苦。本书作者讲述了自己的“海盗式”学习法,为我们的学习思想打开了一个新的方向,由一种被动式的学习,养成有激情的、快乐的、持久的、有效的、相互联系的学习方式。
另外作者也在书中说:我不认为有天生懒惰的人,之所以懒惰,那是因为你还没意识到自己非常渴求的东西是什么.....我的成功在于找到了一个让我非常感兴趣的领域...
那么,我们绝大多数的人的另一个困惑就是:我究竟对什么感兴趣我自己也不知道。不过,你也别指望读完这本书你就能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应用作者在书中所总结的11个海盗式的学习要素,用来指导我们的学习,别问管不管用,海盗不就是别人有什么我们抢什么,我们缺什么就抢什么呗,总之,抢来了再说。
最后,我特别喜欢本书第三章的副标题:拥有技能和知识的自由人。我一直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突然明白了。
详情
凛可乐
我承认我是这本书的大粉丝。我疯了,我买了三个版本的,除了第一本简体中文,俗称大陆版的全书通读,其余两本在慢慢阅读中。
一直把中国式教育这个概念扩大成教育,把对中国式教育的不满转移到教育的不满,觉得上学学习的意义不明,可惜没勇气退学,书里一开始就提到的一句话把学校教育那种所谓的上学考试和教育区分开来,“学校是暂时的,当教育是永久的。(School is temporary. Education is not.)”,看到这句话就有种顿时被敲了一下的感觉。当然这段话句句真言哈,自己看去。
在台版的序中看到一句喜欢的话“学习一定是从错误开始的,经过一错再错,N次之后成功了,本来就是这样,尝试成功。”(开始关注这篇序作者黄春明)
曾经我和作者巴哈先生一样认为看书是要一本一本看,很认真的看,有始有终,而相对自己同时在看N本书,每本都只看了一点,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事情,不是一个好的阅读者。这要扯到对于知识的获取途径,一般认为是运输,传达,看来的,当也许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运输过程,而是从经验建构来的,若知识是通过建构来的,那看似跳动的注意力就拥有合理的解释,心智在主动获取它需要的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顿时我很高兴,原来也有人这样哈,也找到合理的解释,从此我再也不纠结我又几十本书都只看了一点开头,那是因为要么我还不需要它,要么目前对那方面好奇心不够了。
其中作者提出的十二个学习要素,很荣幸我已经拥有几个“着魔般的搜索(scouting obsessively)”“透过故事了解事实和意义(stories)”“他人的智慧(other minds)”“字和图(words and pictures)”
最让我喜欢的是关于“保证不是笨蛋-我怎么知道我有用?”这一章节,小时候那种绝望的想法真的很痛苦,用另外的词来说就是这种痛苦由于使用的是“固定性思维”,那什么是固定性思维呢?简单来说,就是觉得人的能力始终都是固定的,改变不了,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在证明自己的能力。看起来有点好笑,可是这个好笑的思维让不少人痛苦了半辈子一辈子。作者在自问自答中找到了出路,我只能在作者的引导中进进出出,想要真正走出来,投奔到“成长性思维”的怀抱中,文章中的出路略繁琐,最后就成为一句话,“智慧只是一种工具,爱才是重点(Intelligence is just a tool. Love is the point.)。”(对于出路个人认为看《思维定向与成功》和《看见成长的自己》)
最后摘抄一小段自我教育方法的特点
投入和撤出主要是做而不承诺的方法,它使我开始动手做。
循环式学习主要是容忍不懂和混淆,慢慢让工作通过黑暗隧道,一旦我开始动了,它帮助我继续往前走。
跟随能量主要是做我感觉想做的事而不是跟感觉唱反调,它帮助我知道应该往哪走。
长皮带主要是分心的好处,它帮助我找到我需要知道的未知领域。
着魔和遗忘主要是放弃知识以得到更好的知识,它帮助我在走了一段长路之后,觉得停顿休息一下也不错。
拖延和鞭策主要是尊重和支持潜意识创造性工作,当我们已经停顿一阵子时,它帮助我觉得停步不再做也不错。
我写这篇书评的时候是翻着三本书的,很愉快的过程!
详情
波西米
1,这本书是一个自学成才的软件测试专家写的。首先,它就让我知道了, 软件测试工作很重要,很独特,需要创造性。
2,自学总是从搜寻开始, 有时搜寻的范围很大, 时间也很长, 但这是必然的过程, 只有这样具体的自学者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方法和安排。
3,每个自学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路径和学习诀窍, 但自学也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的规律。比如都要自己确立具体的目标。比如都要面对自信心的问题。比如, 自学者也要有家人朋友的支持,也要有自己的小圈子(说白了, 自学者不是孤立的, 也不能自我孤立, 他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求属于他们的小圈子以及周围人们的帮助)再比如, 自学者都要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
4,目前的学校教育, 根本的问题在于,不自觉地运用了一种大规模的长时期的系统的方式,最终绞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乐趣。这是个巨大的损失。因为它使学生无法热爱学习,相伴随地,没能学会如何学习。
5,以自学者认为必要或感兴趣的具体问题为核心确定学习的方向和标的,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规划合理的学习进度。这是自学者必然的目标、方法、计划三位一体的基本学习模式。它也成了自学者的优势。使自学者既专又博。
学校教育由于无从配合每个具体学生的社会状况和心智模式,无从发扬学生的主动性,无从关照每个学生关心的具体问题。不是堵在专业化狭窄、呆板的死胡同里出不来,就是陷于素质教育宽泛、肤浅的泥坑里无法自拔。
6,每个从学校出来的学生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终究会成为一个自学者,而且必须克服长期的学校教育带给他们的严重学习问题。比如,不热爱学习,没有主动性,不会学习。
7,教育界面临着深刻的变革的需要和前景。
8,书中提到,与批评自己的人交朋友。对我来说这提出了一个如何面对批评的问题。
9,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忽然想到一个点子:以一种系统的方式来面对失败。这个点子我个人觉得挺好。因为这样或许能让我们以一种松弛、自信的心态来面对自己和世界。正如李小龙的功夫哲学所揭示的那样。
详情
microt
非常感谢@孙小小爱学习 的推荐,我才看到这本书。这本书作者以他自身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写的,小故事蕴含大道理的感觉。读来趣味性很足,又很能激发共鸣。
读了此书,我才发现,真正的学习不在学校,不在社会,而是在内心,!“被需要和被尊重的感觉如同蜜糖一样滋润着我,它们是我的精神动力” “除非我觉得我的工作能使别人生活得更好,否则即使再小的事情也会使我感觉疲惫”。好吧,我承认跟作者一样有点犯贱,不过,这真的是我内心的写照啊! 读了此书,我才发现,我好奇心重,往往看到一些新奇的事物都要凑个热闹不是我不专注的表现,恰恰相反,这是我绝大的优势!这跟@罗振宇 说的一样,学习就是从自己出发,自己的兴趣,自己想要弄明白这个事物,才会去寻找,寻找的过程,会发现各种各样有趣的信息,越深究就会发现越多的惊奇。 我当初玩微博,加了@秋叶语录 老师,受他影响,关注了很多爱读书、爱时间、爱实践的人士,自己也受影响不断的提升。
现今网络时代,各种信息、数据都可以找到,书中作者也写到,要运用各种途径自学,不管是请教他人,自己研究,阅读最新的报道和研究成果。书中的知识很多都已经过时了(此处作者写的是计算机软件测试方面, 深有同感)。
不完全依靠学校,要激发自己内心动力学习,还要活到老,学到老,顺从自己的内心,允许他游离但不偏离学习的轨迹,暂时学不透的,先搁置,等其他信息补充后有信息量才学。 这些我都觉得写的很好。
详情
李撒欢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天下无贼》
因为@孙小小爱学习在微博上的极力推荐,所以买来读了一下。写一下看此书的一点感悟。
首先讲一下这本书的缺点,感觉本书并没有一条清晰的主线来将自我教育的方法穿插起来,感觉第四章是全书主旨,但是其他章节只是一点技巧的补充而已。
其次将书中第四章关于自我教育的11个因素(其更多的给予了方向而不是具体的做法)做个排列:
1.搜寻资源和工具
包括用到搜索引擎、维基百科、请教他人等等方法。但是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还需要自己不断探索。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保持探索其原理的好奇心。
2.自己关心和在意的问题
只有一件事关系到自己的生存和快乐时,学习这件事的动力才是最大的。如何来判断呢?书中给出的建议是,那些忽略的事情就会产生痛苦的事情,就是重要的事情。
3.认知式理解
按照内心节律来工作。
其关于人类的心智影响的探讨并不是很深入,这个还需要自我的专题学习。
4.知识相吸
知识之间自有其相互联系,知识不断学习,掌握下一个知识的速度就会加快。
这种方法论推荐整体学习理论。
5.实验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一些学科的学习中,要亲自动手验证研究,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
6.闲暇时间
尝试和学习新的知识。
所有的知识其都遵循在一定的规律和意义,不断了解新的知识,可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及理解力。
7.讲故事
对于一件事,赋予其意义。
简单一点就是:①学会创造故事。比如将学习比喻为加勒比海盗,作者用了三章来描写这个比喻。②学会分析故事。这个故事的真正内涵在哪里?③复述故事,或者教授别人来提高自己。
那具体操作?需要自己再拓展学习。
8.碰撞思维
用相反的角度来挑战自己。
提到了三种思考方式:①怀疑精神②水平式思考③系统化思考
三种思考的介绍层面还是比较浅。
不过让我想起了读到的一个故事:讲述在一所国外大学中,将两个观点迥异的教授交叉教授同一门课的故事,用来刺激学生拥有自己的思考力,效果明显。只有差异,才会引起思考。
9.他人的智慧
借助他人的力量学习。
10.文字和图片
写作方法。如何来编排文字。
11.系统的思维
①建立模型
②动态思维,事物如何变化及相互影响
③观察(我们从系统中可以发现什么,以及如何才能发现)
④综合效果(事物有可能出现1+1>2的综合效果)
⑤审视错误和失败
本书重点强调要进行自我教育和学习推进,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恰恰应该是自我教育的加强。当然,作者鼓励离开学校来进行学习,这点并不是特别赞同。作者因为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自我学习能力,才达到今天的成就,而未成年人很少能有如此的觉悟,难免不走上歧途。
自己感觉真正对于学习有较高段位的书,五星推荐《学习之道》。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相关帖子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10 05:50 , Processed in 0.247973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