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麦田里的守望者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1 09:59
  •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霍尔顿是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
      霍尔顿几乎看不惯周围发生的一切,他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假装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要真正这样做,又是不可能的,结果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之中:他这一辈子最痛恨电影,但百无聊赖中又不得不在电影院里消磨时间;他厌恶没有爱情的性关系,却又糊里糊涂地叫来了妓女;他讨厌虚荣庸俗的女友萨丽,却又迷恋她的美色,情不自禁地与她搂搂抱抱。
      因此,他尽管看不惯世道,却只好苦闷、彷惶,用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安慰自己,自欺欺人,最后仍不免对现实社会妥协,成不了真正的叛逆,这可以说是作者塞林格和他笔下人物霍尔顿的悲剧所在。

    作者简介
      作者塞林格全名杰罗姆大卫塞林格,一九一九年生于美国纽约城,父亲是做于酪和火腿进口生意的犹太商人,家境相当富裕。塞林格十五岁的时候,被父母送到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军事学校里住读,据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关于寄宿学校的描写,很大部分是以那所学校为背景的。一九三六年,塞林格在军事学校毕业,取得了他毕生唯一的一张文凭。
      从一九四○年在《小说》杂志上发表他的头一个短篇小说起,到一九五一年出版他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止,在十余年中他共发表了二十多个短篇,有些短篇还在《老爷》、《纽约人》等著名刊物上发表,从而使他在文学界有了一点点名气。成名后他隐居到乡下,特地为自己造了一个只有一扇天窗的水泥斗室作书房,每天早晨八点半就带了饭盒入内写作,直到下午五点半才出来,家里任何人都不准进去打扰他;如有要事,只能用电话联系。他写作的过程据说还十分艰苦,从《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后,他写作的进度越来越慢,十年只出版三个中篇和一个短篇,后来甚至不再发表作品。偶尔有幸见过他的人透露说,他脸上已“显出衰老的痕迹”。他业已完成的作品据说数量也很可观,只是他不肯拿出来发表。不少出版家都在打他的主意,甚至在计划如何等他死后去取得他全部著作的出版权,但至今除本书外,作者只出版过一个短篇集《九故事》(195)和两个中篇集《弗兰尼与卓埃》(1961)及《木匠们,把屋梁升高;西摩;一个介绍》(1963)。

    最新书评    共 18 条

    anpopo    我17岁的时候看的这本书,那时自己还是个青少年,觉得和周围的世界隔着一道鸿沟,是霍尔顿的游荡让我找到了精神上发泄愤怒的出口,为那些难以捉摸的情绪找到了具体的依附。如今纯真已逝,才猛然惊醒,原来塞林格他真正要说的东西不在这里。      还记得施咸荣的译序写道,这本小说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空虚,作用在于教育广大青少年珍惜祖国给予的幸福。不知道施老是迫于那个年代的话语体系必须喊几个口号,还是他真的这么理解塞林格,但此序在我读来就相当于一句话:霍尔顿是代表着年轻力量反叛陈腐世界的精神英雄。我当时就是这么理解的,觉得它里面深深的疏离感浸透人心,觉得青春小说无出其右。热血的年纪过去之后,衣服上的卡通萌图让人不能再忍,这本书也随之成了一个逝去的符号。      直到最近看了一个美国袁腾飞的视频,在给米国中学生讲这本书。美袁老师说,你有没有注意到,霍尔顿一路上聊过天的所有人,同学、老师、妓女、修女、出租车司机……没有一个认真听他的,他们对他没有同理心。直到最后结尾处,老菲比帮他把猎人帽戴上,是第一个能感受到他的人。贯穿全书的红色猎人帽是一个符号性的避难所,每当尚存纯真的内心受到复杂世界的冲撞时,霍尔顿就戴上它,但又偷偷摸摸地不让熟人看见。而菲比说,如果这帽子让你觉得安心一点,能挡住雨水别流进眼睛,就戴着吧。      塞林格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已经三十几岁了,他的少年纯真在二战的前沿阵地上和残酷的现实对撞过了。一个伤痕累累的返乡军人,会为了表达内心叛逆而写一本单纯的青春小说么?未免有些奇怪。美袁老师说,塞林格是觉得在他生活的世界里,霍尔顿这样的少年只能死掉;而他想为他们,最终是为自己,找到一条出路——即为纯真找到一条出路。那么博物馆的藏品、鸭子到哪儿去了的问题、旋转木马旁边的金环,以及麦田和守望者的隐喻,都变得意义清晰起来。      塞林格显然是抓人内心的高手,他让读者读到的是故事中人讲述的故事,如此那个16岁的霍尔顿在同学、老师、妓女、修女、出租车司机……所有人面前都得不到理解的同时,却能在17岁的叙事中获得强烈的共情。霍尔顿看着一圈一圈旋转的木马说,真希望你也在那儿。可我们真真切切地就在那儿,和他一起。      美袁老师最后说,能够讲述一件曾把自己弄进疗养院的激烈事件,表明霍尔顿内心已经有所和解。他原先发表过一通议论说,博物馆之所以那么好是因为所有东西都停在那里不会变;而结局中的木马或许在暗示一切都是无法停留的,但纯真可以一圈一圈地回来。      也许这个解释有那么一点点牵强,但我觉得它比我自己的任何解释都要好。这本就不是一个青春小说,它老老实实在书名里说了,这是关于守望的故事。        详情 发表于 2013-9-17 05:20
    余时行     霍尔顿的颓废,厌世,几乎看不惯一切的行为。这就证明了他处于这一青春时期的思想碰撞中。    倘若我们将霍尔顿的年龄上调十年,再将这种认知形式赋予给他,那么有多少读者会同情霍尔顿?会有多少人说这SB到了这把年纪了还在怨天怨地怨社会?    因此,霍尔顿的这些行为完全可以用青春嘛,年少嘛bla bla bla 就此揭过。    而关于麦田的谈话,个人认为这也是虚幻的而非是霍尔顿的终身想法。他困顿,迷茫,心中始终幻想着未来的美好光芒,厌倦社会中那些复杂的形式,不想融入,其实就和小孩子的不想长大心理差不多,当个CATCHER的说法,就如同我们很多人苦苦工作许久后,下了班,和一两个朋友,点几碟小菜,拼几瓶啤酒,就开始诉苦,说自己其实多想怎样多想怎样,到最后,这些既不是最终的理想,也不是为之奋斗的目标,只是一些牢骚而已。  详情 发表于 2013-9-18 06:00
    追风筝      《麦田守望者》是塞格林唯一的一篇长篇小说。这本书的篇幅不长,主要描述的是霍尔顿在被学校开除之后从离开学校到曼哈顿游荡的三天时间内的经历,但是它却深深地打动了我。     应该说在大多数人的眼中霍尔顿都是一个十足的坏学生,他说脏话、抽烟、早恋、顶撞老师、不爱学习、不求上进。这本书着重描写霍尔顿的心理活动,将霍尔顿复杂纠结的心理世界描写的淋漓尽致。走进霍尔顿的内心,我们能够看见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的迷茫、懵懂,他们渴望爱情,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为自己喜欢的人留下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无论经历过什么,他们都对爱情有着纯洁的期待。他们内心充满了对性的好奇与幻想,内心充满渴望但是却又充满着恐惧。他们叛逆,厌恶周围人伪善的嘴脸,渴望真实地表达自我。他们寂寞孤独,渴望温暖,期待别人关注自己陪伴自己,但是却又不轻易地表现出来。他们在幼稚与成熟之间摇摆,拼命想要显示自己的成熟,但是却还没有将孩子的外壳脱落。孩子的内心本身就是一个无比纷繁复杂、充满各种色彩的世界,就算是所谓“坏孩子”的内心深处也会保留着他们属于孩子的一份纯真。     我喜欢霍尔顿这个坏孩子。他几乎每一话都带着脏字,但是他确实十分真实的,他毫不掩饰自己对于周围人的厌恶,他不掩饰自己蠢蠢欲动的性欲,自己对于家人的思念,对妹妹、对琴的爱,他用自己稚嫩的双手同这个充满着各种“假模假式”面具的世界抗争着。我喜欢属于他的那份纯真,他是善良的,他会看着妹妹坐在旋转木马上开心地笑而感到幸福,他想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他想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做一个又聋又哑的人,拥抱无邪的孩子们,我知道在他的内心深处一定有一块净土。在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他是孤独的,他装作不在乎,可是在他的内心深处又是多么地害怕这份寂寞。在寒冷的冬夜,他独自游走在街上,内心是无尽的空虚,他也曾自己一个人在深夜时分在空荡荡的站台里默默地抽泣,他叫来了妓女却只想她陪自己聊聊天。于是我明白无论怎样伪装,他还只是个孩子。     他是不幸的。年幼的弟弟夭折使得他的精神遭受严重的打击,周围人的不堪与伪善逼得他快要窒息,父母的冷落让她觉得孤独无从依靠,面对深爱的琴但是却不能够靠近她一步,唯一给他希望的妹妹却面临着恶俗环境的威胁。面对这样的现实,这个孩子感到无助了,他不知道该怎样选择,他的内心又忍受着怎样的煎熬啊。     但即便如此,他却依旧渴望着带给别人温暖。“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感动得一塌糊涂。这就是那个被全世界抛弃的坏孩子的愿望,他只想守护者纯真的孩子们,他只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他想逃离他已经熟悉了的令人厌恶的生活,他只想流浪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做一个又聋又哑的人,忘记过去,忘记那些让人不快的日子,简简单单地生活,守护着自己纯真的梦想。     现在的我也像霍尔顿一样经历着迷茫、懵懂与孤独,少不了自己走夜路的日子,抽抽搭搭哭泣的日子,对未来茫然不知所措的日子,对那些虚伪嘴脸深恶痛绝的日子,拼命想要证明自己的日子。长大了,想得也多了,心被纷纷扰扰的东西填塞着忽然间忘记怎么呼吸了。     我也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站在随风起舞的麦浪之中,没有迷人的外表,夺目的光彩,但是却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纯真,张开双臂去拥抱那些惊慌失措的天使。我希望可以保留着这份纯真,去为更多纯真的心而默默守护。太阳升起的时候,如果你听见沙沙的声音,那一定是我在快乐地笑。  详情 发表于 2013-9-23 21:44
    Maggie    一本书之所以有人欲罢不能,有人不屑一顾,在于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能否与读者产生共鸣,能否在人物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从而产生对自己的思考。   我爱读各类小说,把自己安插到小说的背景中去,找一个和自己最相似的人物,当然最有可能的还是主角。。想象自己在那个环境那个年代那个关系下会是什么样子的。我喜欢余华的小说,没有感觉像别人说的那样的压抑感,只是通过故事去了解当时的历史和当时的生存状况,然后感叹幸好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共鸣而言,所以读过之后也只当增长知识。   到目前为止,最爱的就是《追风筝的人》,因为在阿米尔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自己读过的这类的书不多,第一次以旁观者的角度看自己,发现自己是那么俗不可耐。自以为聪明,殊不知别人早已看穿你的小把戏,只是包容你没有揭穿而已。性格虚荣好强,争强好胜,回头看看,以前用尽心思争取到的东西不过是浮云,失去的反而更令人惋惜。我很庆幸自己在20几岁读了这本书,发现自己讨人厌的一面,并且也在不断改正,远离那个讨厌的自己,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真心没对麦田那句话产生什么特殊的感情,甚至都想不起来说的是什么,大概是作者的一个什么愿望。霍尔顿这个人,我一开始特别讨厌,为什么呢,因为他总是挑三拣四,看到别人的全部是缺点,谁都瞧不起。看到一半的时候,我突然醒悟到,我自己好像也是这样的人。。。喜欢挑剔,容不得别人的毛病,八卦别人的缺点,我一张口评价别人,一定是“某某最什么什么了”基本上是这一类的坏话,没有什么恶意,只是对别人的缺点特别敏感。。可能这样会让我感到自己比较优秀?我也不太清楚自己的心态,一直想改正,却偶尔还是意识到自己还是老样子。看到霍尔顿,我发现这样的自己真是让人腻烦,自己不完美,凭什么挑三拣四,别人身上的发光点为什么看不到。。对自己喜欢的人也是,霍尔顿对自己的小妹妹偶尔也会产生厌烦心理,和我一样一样的。。好像整个世界都围着自己转似的,好像自己多么好似的。这种说不清的自负还是自卑的东西在作祟。   成了文中的主角,我觉得我会记住这个文的。。  详情 发表于 2013-9-29 11:54
    favolo    “世俗的美好就是他不满意的对象,无处发泄的精力只好挑衅地找个出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一种年轻的蛋疼。年轻,总会伤痛的,青春,是残酷,是放肆,其实,回头再想想,不是每个人都有权力放肆自己的青春。能有伤痛与放肆的青春,亦是一种幸福。”         说来也奇怪,《麦田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才翻了几页,我便盲目地以为这个小说与电影《苹果派》相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对美国知之甚少,难得看到两个都是讲中学生的故事,而且还有相同的生在中产阶级家庭里的叛逆与那个年纪对“性”的一种好奇。事实上,两者并没有更多的相同之处,麦田守望者发生在更久远的上世纪50年代,那个年代的美国青年人似乎更迷茫,伤痛,努力地用奇特的外表和满口的脏话来彰显自己的个性。      霍尔顿是一个对一切都不甚满意的家伙,他叨叨地告诉你被潘西中学开除后几天发生的故事,就三两天的故事,他唠叨了几百页,可见他多能叨叨: 叨叨他在潘西中学里看不惯的假模假式的人,假模假式的事; 叨叨他与出租车司机讨论中央公园里鸭子的问题; 叨叨他在几个酒吧里看到各种假模假式的曾经认识或者陌生的人; 叨叨他假模假式的女朋友萨丽; 叨叨甚至让他可怜的妓女和可恶的皮条客; 也叨叨他怀念的已经过世的弟弟和惹人怜爱的小妹妹,还有让他心生爱慕的与他一起下棋的琴,这三个他唯独没有用上“假模假式”的人,是他心底里的柔软吧。      霍尔顿,这个十六岁自认为是成年人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心生厌烦,所以他对妹妹的质问“你不喜欢正在发生的任何事情。”时,除了不停说“我喜欢,我喜欢,我当然喜欢”外,找不出一丁点有力量的证据来说服他年仅十岁的小妹妹。当然,霍尔顿的对一切的厌烦不是因为受到根深蒂固的迫害,从世俗的眼光来看,他生活得非常美好:他生在中产阶级家里,父母能让他读著名的潘西中学,能让他用上真皮皮箱,能让他有钱挥霍;他有关爱他的老师,同学,父母和兄弟姊妹,甚至女朋友。但是他就是不厌烦,甚至可以说,这些世俗的美好就是他不满意的对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一种年轻的蛋疼,年轻的旺盛精力无所挥霍,又因为不愁柴米油盐,就轻易演变成一种对物质追求的鄙视。年轻,总会伤痛的。      还记得我的中学,那个正流行港产片“黑帮”“古惑仔”的年代,我周围一群又一群荷尔蒙分泌过剩的少年,学着电影里拉帮结派,这些“干部子弟”,因了管教的原因不曾砍人打群架,但其它一些释放精力的事情一件不少做:用足球砸黑板,玻璃窗,“八大金刚”甚至徒手比试拔掉铁窗里的铁杆儿;逃课,抽烟,喝酒,谈恋爱;蹦跳眩晕的霹雳舞……这些少年让老师家长一次又一次抓狂,甚至以为他们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劳改场!现在多年已过去了,当年的少年已经成为一个个成家立业的中年,甚至不少事业有所成,他们回想当年的种种,是不是只觉得那只是年少的一种放肆?      霍尔顿,虽然对一切的一切都不满意,然而对妹妹菲比,却装着满满的爱,妹妹的任何一个眼神,动作在他看来都是美好的,甚至想逃离的时候,也只想着跟妹妹话别,妹妹该是他青春年少的莽撞里最为温柔的一块吧。      想起大学校园里,有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写歌者,这人,给当年的同校的我们带来非常多美好的回忆。毕业多年后,无意间看到此才子的故事,才发现,原本的他,也是个浪子,读高中时的他,跟着“兄弟”一次又一次打架斗殴,一次拉着刀往外冲出去的时候,妹妹拉住了他,眼泪与哀求喝住了他前行,也因此挽救了他。妹妹送他一把吉他,希望他冲动的时候弹唱写歌,果然他做到了。当他上了大学,开始恋爱放肆的时候,因为恋爱的爱恨情仇,差点又让他抡起了拳头,还好,晃动在他眼前的妹妹让他抑制住了冲动。想来,这个才子的青春年少也是放肆的,只是再放肆,再热血,心底里总有一份柔软,那种血脉相连的柔软可以抑制一切邪恶的莽撞吧。只是,这个才子不如霍尔顿幸运,他的妹妹因为一场车祸永远离世。只是,我想,心底的温柔不会因为阴阳两隔而减少。      看豆瓣里一个人的评论说:“有一段时间甚至有人为此类文艺作品起了个类型名称,叫做“残酷青春”。简直没有比这更无赖的词了:什么叫残酷青春?老年残不残酷?残酷到人们都懒得理会它的残酷。童年残不残酷?残酷到都孩子们都无力表达它的残酷。更不要说倒霉的中年,残酷到所有人的残酷都归咎于它的残酷。所以说到残酷,青春哪有那么悲壮,简直可以垫底。”      我是极其不赞同这段话的,我以为,残酷的确实就只有青春。童年不残酷,童年是人一辈子总最最美好而且本身没有思想的年纪。老年,已经豁达到坦然面对一切,所以,在他们,没有残酷。中年,是最最倒霉,但是中年已经过了荷尔蒙分泌过剩的年纪,他们已经变成了霍尔顿眼中的“假模假式”的人了:他们假模假式地说话,做事,假模假式地与人交往,假模假式地喜欢着一切社会中认为是好的东西……是的,这个社会把大多数人都变成假模假式的虚伪人,心甘情愿地追求着脚踏实地的世俗利益。唯独青春,唯独这自认为有了思想的年轻人,还没有被社会改造的荷尔蒙分泌过剩的人,他们批判性地面对一切,但是他们又渺小地连自己都做不了主,他们只有自虐似地把自己装扮成与众不同,尝试着世俗一切不赞许的行为:抽烟喝酒谈论性,甚至是逃课打架斗殴。他们只不过是不满意被包围的一切,无处发泄的精力只好挑衅地找个出口。他们心不甘情不愿,却如一头困兽不知道如何是好,所以,残酷的只有青春。      青春,是残酷,是放肆,其实,回头再想想,不是每个人都有权力放肆自己的青春。只有生在中产阶级家庭里的青春,他们衣食无忧,又无太多家族所羁绊,才能这样放肆。试想,位高权重家庭里的青春,除了规矩,允许造次么?贫困家庭里,不说年少,或者童年开始就要为三餐分忧了,他们又如何能放肆?能有伤痛与放肆的青春,亦是一种幸福。         —   声明:   原文发表于FAVOLOVE.COM,作者是Betty。本文由FAVOLOVE.COM在豆瓣douban.com注册帐号favolove转载发表,遵循豆瓣版权规范。   原文出处:http://www.favolove.com/the-catcher-in-the-rye-reading-notes-232/     详情 发表于 2013-10-1 11:31
    骑狮子    描写16岁少年迷茫的心态。主人公有着善良的一个心,对家人,对关系他的长者都表现出爱或尊敬。因为对现实中虚伪的反感而叛逆,因为性冲动而又对女友虚伪表现出妥协。 这是对一个从青春期走出来的男孩最真实的描写,充满迷茫,叛逆与现实的妥协,每个人或多或少会发现当年自己的影子。 如果作者再能写点怎么去应对这些那就更好了!  详情 发表于 2014-8-29 10:50
    吴逸仁    时间在我现在这个年龄阶段,多得跟空气一样,抽取部分拿去满足呼吸,剩下的,就等着谁的烟头来污染了。    ——写点什么在前面   不知道你有没这种情况了,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会不自由地坐在一片烟雾缭绕之中,笑脸迎接着那些抽烟的人,刺激性雾霾吸入肺中,我们知道自己被毒害着,却不好意思开口说点什么,因为在你面前坐着的都是你的至亲,而且都认为这东西是理所应当。      尤其是,当你有了一个抽烟很凶的父亲。      《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文字枯燥乏味,即使是骂人的话都显得干涩突兀,我想翻译也许是为了尊重原著而不敢过多修饰,以至于我看这本书应该会有好几次想要睡着的冲动,不过都是刚开始几页会这样了,之后就好了很多。      我必须要在说什么其他话之前,把全书最经典的一部分拿出来跟你分享。      Anyway,I keep picturing all these little kids playing some game in this big field of rye and all.Thousands of little kids,and nobody's around—nobody big,I mean—except me.And I'm standing on the edge of some crazy cliff.What I have to do,I have to catch everybody if they start to go over the cliff—I mean if they're running and they don't look where they're going I have to come out from somewhere and catch them.That's all I'd do all day.I'd just be the catcher in the rye and all.I know it's crazy,but that's the only thing I'd really like to be.I know it's crazy.      不管怎么样,我老是想象,有那么一大群小孩儿在一块麦田里玩一种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旁边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会站在一道破悬崖边上。我要做的就是抓住每个跑向悬崖的孩子——我是说要是他们跑起来不看方向,我就得从哪儿过来抓住他们。我整天就干那种事,就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得了。我知道这个想法很离谱,但这是我唯一真正想当的,我知道这个想法很离谱。      看完书以后,这句话即使不想记住都很难,一个满口脏话的孩子终于在谈到自己未来的时候,描绘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图画。在小说里,主角霍尔顿颠沛流离,在被学校开除后内心复杂地思考着,愤恨着,遇见的每一个人都跟看怪物一样。所有真实存在的人,被物质冲垮以后,都成了残留下来的一些行尸走肉。      最要命的是,恰好他们掌握了这个世界的规则。      父母不再有时间安下心来聆听霍尔顿的心声,简单粗暴地逼着他无路可走,这个堕落不堪的孩子又是去酒吧又是找妓女,可悲的是,就连妓女都懒得跟这个少不经事的孩子聊会天。      寂寞,空虚,漫无边际,妈了个逼的。      我自以为是地认为作者不过是想塑造一个精神世界丰沛的人无法找到一个说得来话的人。可到了后来,故事推进,才又更为清晰地勾勒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悲哀,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物质和精神的断层罢了。这种情况在我们的今天早已司空见惯了。甚至,更让人恶心了。            到这里,心情就必须要沉重了。      我就这样想啊,我以后或许可以忍受老板的剥削,忍受同学会时大家的攀比,忍受拥挤的公交车地铁,忍受贪官又私吞了几百几千几亿,甚至我可以忍受这个漏洞百出的社会体制。      可人毕竟是行走在这片鱼龙混杂的土地上的,谁都无法,安然无恙地过来。而那些还没来得及同化的,还不愿同化的,还跟一个小毛孩子一样跑来跑去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带着一颗单纯善良的心,只好站在雨里,看见面前有一座五光十色的旋转木马,哭着骂一句,f**k!      最孤独的是,你最爱的人要逼你去做你认为错误的事情。      嗯,多说无益。      我爸吃烟吃的很凶,即使不抽的时候,跟你说话都是一嘴巴烟气,牙齿被烟熏得变了色。每次当我恍然大悟发现他在抽烟的时候,他都已经抽了半天了。不知不觉,就已经吸进了好多好多二手烟了。      无论在屋子里怎么走,都跑不掉的。      或许我应该出去散散步。      还是算了吧,那无非是吃二手烟还是吃汽车尾气的区别。      看看帝都吧,空气都什么样子了。      你在的时候,纽约只有一个人。      霍尔顿。           详情 发表于 2014-9-23 23:55
    奶糖妹    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买这本书,只是偶然在《格言》里偶尔看到J.D塞林格的一句出自麦田守望者的名言,因为很喜欢那句名言,于是就买了这本书,可是一直看,怎么看也看不懂,一直觉得主人公是个神经病,整天絮絮聒聒,根本不知道这本书的重心在哪里,刚才看了一点书评。觉得:还是要再看几遍...  详情 发表于 2014-10-6 21:33
    飞鸟    其实一部伟大的小说常常是一个多面体,我们可以从不同方向去观察,并得到自己想要的,所以,喜欢这书的人,想比心中就有一个霍尔顿,是逃避主义也好,理想主义也好,他都曾在我们的心中存在过,但只是人们把那一部分给隐藏起来。  详情 发表于 2014-10-9 05:21
    清风的    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一个反叛期的孩子。可有意思的是,我在与他相仿的年龄时,没有读懂他。反而是现在长大成人了,经历了社会的总总,再一次看他,才听懂他的抱怨。      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那时倒是可以过得比较开心。可长成大人就全完了,实际上自从人类有了思想以来,好象就没完全快活过。你最多只能快活一小阵子,然后就又开始郁闷了。人类就是这么个东西。而成长的过程就更是痛苦。因为你不能拒绝成长,当然你可以选择逃避,但最后你会发现逃避的结果其实是更加糟糕的。      这应该算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主人公霍尔顿,十六岁的美国中产阶级少年,删去那些腻烦的家庭介绍之类的东西,从他第四次被学校开除开始讲,他在外面四处晃荡不愿回家,可能是怕被父母骂,也可能是想寻找些什么。他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遇到很多人,每一个都是造作得要死的傻瓜蛋。不过他只是在心里骂上几句。然后又继续去遇上更造作的傻瓜蛋。因为他自己一个的人呆着的话,会很孤独。可最后他终于烦了,决定逃离现实世界,去穷乡僻壤里做个又聋又哑的人。当然,只是想想而已,最后他还是回家了。不知道最最后他怎么样了,听说被送进了疗养院住了段时间,再后来就不清楚了。      这个故事其实无聊透了。我是说,谁愿意花这么多时间去看一本书,而书里讲的,全是些假模假式的人与事呢?可我又想说,这本书真是好看极了,用塞格林的话来说——这简单要了我的命。虽然我觉得好看得让我想骂他,但我尽量不讲粗口,看他的文字很容易把人带坏,好多这本书的书评,都带着混帐的抱怨。无时无刻不在的抱怨。看得我觉得空气的味道都变得像是刚刚呕吐过一样。      大家都在呕吐。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垃圾。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段文字,被引为本书的经典,可是这本身就是个空想。虽然美好,但只是空想。这不应该是一个十六岁孩子的心声,而应该是作者塞格林的心声,他真是个混帐到可爱的梦想家。      我更喜欢另一段话,“每次我要穿过一条街,我的脚才跨下混帐的街沿石,我的心里马上有一种感觉,好像我永远也到不了街对面。我觉得自己会永远往下走,走,走,谁也再见不到我了。嘿,我真是吓坏了。你简直没法想象。”      成长的岁月那么急促,我看不到世界的尽头。我们真是吓坏了,我们真的怕,自己会消失不见了。     详情 发表于 2014-10-14 19:34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5 13:03 , Processed in 0.441232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