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看书问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未央歌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3-9-16 21:53:12 | 只看该作者
       在习惯性摸出手机一刷刷一天的现在,于我而言能静下心读完一本不以重大题材和曲折的情节来刺激读者的恬淡作品好像特别困难,尤其是近700页的繁体版,陆陆续续花了近一个暑假才看完。
    
       《未央歌》是一部以西南联大和昆明的风光民俗为背景,讲述青年学生成长与理想的长篇小说。客观来讲,作者鹿桥刻意淡化了抗战时期殷红色的历史背景,所以《未央歌》里没有仇恨只有爱,没有丑陋只有美,虽有着过分理想主义的嫌疑,却意外使得全书笼罩在一片亲切和谐的友爱与古朴清淡的民风之中。毕竟我们看惯大时代中人来人往的爱恨离别与现实的沉重,偶尔透过玫瑰色的眼镜看待生活又有什么不好呢?
    
       在即将大四的时候读到它,对我来说恰恰好。大一、大二暑假,刚接触新的环境,内心浮躁,容不下如此优美的文句也耐不住性子看完这本厚的足以当枕头的书。大三的暑假,大学生活过去四分之三,却发现自己与象牙塔之外依旧处于半懂之交,心底难免矛盾彷徨,这和《未央歌》中的同龄人不谋而合。于是这部有笑有泪,热情洋溢又略带矜持情怀的作品,伴随着雨后清爽的风透过纱窗拂面而来,隐约的虫鸣,温暖的床头光,给予我美妙的阅读体验。
    
       如果给《未央歌》定色,底色一定是绿色,一如此书的封面,象征每个人都拥有过的苍翠年华,带着夏天一阵温柔的雨后冒出的青草气息。无论是风清月朗暖暖内含光的伍宝笙,众星捧月般的好比民国版“沈佳宜”的蔺燕梅,正直刚毅的大余,还是小孩子脾气的纯真的童孝贤,个个活得纯净,活得清澈。即使我与他们之间隔着半个多世纪的前尘往事,即使彼此面对的世界有着如此多的差异,但毕竟你我都拥有过十几二十岁的青春年少,这个年纪人的内心所必须经历的挣扎,大家也都经历过。相较自己,他们身上共同的特征就是纯洁,是完完全全的学生的纯洁。他们面临的选择和纷扰并不算少,但他们所拥有的一种坚持、一份从容却是我所不具备的。也正因如此,他们活得比我健康单纯而快乐。
    
       通过这本书,还有汪曾祺的文章,以及齐邦媛在《巨流河》中关于大学时期的回忆,令我对西南联大满怀好奇。每了解一点,就更好地感受一次当年联大的青春岁月。那个年代的故事啊,青春、纯洁、优雅,令人心向往之。
    
       所以,我也固执的相信,未央歌不停,弦歌不辍,我们心中的世外桃源则会一直存在。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3-9-18 00:34:20 | 只看该作者
  断断续续的阅读,因为是繁体字,有时看着很累,就放下了。过不久,又拿起来从头再看,反复多次,至今没有看完。。。。。。但每次都愿意从头开始,不舍得从上次看的地方接下去,好像我不希望他们毕业,不希望看到结局,不希望看到他们伤心。我喜欢陆桥先生对昆明城市的描写,我会按着书上的地图,去昆明查找真是的地方。去翠湖、去滇池、去金马坊、去文林街。。。。。。。去早点摊和豆浆,去找他们。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3-9-19 08:13:41 | 只看该作者
          夜半12:30,终于合上厚厚的书,心上有句话也一直在重复:终于看完了嗬!看这部《未央歌》花了很长很长时间,甚至已经记不清当初是因何机缘想看而买了这本书。全书是繁体文的,有些字是结合上下文猜测出来的,有些还特意查了字典。鹿桥先生拒绝使用简体字出版,真应该感谢他的执着,这本书和繁体字是绝配。所有的阅读时间,是在每天午后闲暇或夜晚的灯光下累积的,一直以来都把这段时光自诩为“最美好惬意的时光”,捧着厚实地书,钻进另一个世界,坚持下来虽有“艰难”之感,却隐不去欣欣然的喜悦,似乎不断地进行着现实与梦境的交替,不禁泛起一个念头——书是可以用来疗伤的。西南联大,玫瑰池,一群美丽纯洁的学子,积极向上的学风,温暖美好的交往...是啊,这才是理想中的大学之邦啊!
      书看到后半部分,对于蔺燕梅心境的突然转变,伍宝笙和大余的情感,也觉得不能理解,想着这些个事情凑在一起未免太矫情了吧!然后又看到有人在评论里对此书大大的批判,说书中之人物全是造作之极,虚妄而可笑。确实,我也产生过有一些疑问:是否因为我太听信于对此书的正面褒扬而丧失了自己的品味,模糊了自己的感受?坚持看完这本书是否值得?此中有些情景并非我辈能理解,是否影响了我对它的定位?直到此刻,继续有一些想法涌现出来:理想中的大学就应该是这样,博学慈爱的教授,单纯可爱的学生,积极浓厚的学术氛围,温暖有礼的友情,矜持互许的爱情,青春、理想、成长都要洒在这校园里,永远牵绕着人们,每一步都受着它的影响,走不出对它的回忆与流连。而太美好的事物总让人产生不真实的感觉,因为遥远而不可企及,但这并不影响所有人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啊!
      《未央歌》就是这样一部美之歌,“千秋万世,长歌未央”。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3-9-25 16:53:38 | 只看该作者
    我读一本书总想提前了解故事的结局是什么。悲剧抑或是喜剧,令我欢喜或者令我烦忧,都无伤大雅,只要合乎情理,符合人心。我会喜欢文中的人物,或者极力厌恶,在未来的某一天再想起时,感觉依旧,即使情感稍微淡薄,也会对丑陋的人厌恶,欣赏的人喜欢。而这本书的结局则让我躁动不安,心里开始组织语言,妄图尝试写出我认为的结尾。
    说道读这本书,是因为自己就要步入大学,而小说即描写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学生活,自觉读来会有借鉴意义。初读时同样也有些感受,对于当时大学生活的神往,干净纯正的人际关系的羡慕,有时代特色的语言风格的怀念。正如有些人所说,小说描绘了一个童话世界,理想乌托邦。人人都会对高洁脱俗之物怀有敬仰之情,理想的童话故事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相互映照,,会增强读者的阅读意识,深深地潜入到小说的情节中,更会有变换为小说人物的强烈欲望。在这一点上,小说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初印象。
    然而,当我不断深入阅读,我便越想知道故事的结果。因为在网上能搜索出的具体介绍甚少,我只有耐着性子往下读。读到后来我才发现,自己与作者相似,带着浓重的情感在对待它。鹿桥先生寄托在蔺燕梅身上太多东西,过于钟情与这个角色。我也抱有同样的心态,因为作者在前面给了我太多的铺垫,告诉我她的好,她的好。当我发现结尾部分,蔺燕梅会是做姑子的结局时诧异不已。我在追问是谁造成的一切。我发现了,很大程度上是大余。
    对待大余,我有了先入为主的思想。无论作者如何描写他的好,我的记忆里始终没有储存下来。留下来的是大余在结尾处的迅速改变,娶了伍宝笙,让我难以反应过来。相比之下,童孝贤在这时才得知了蔺燕梅对他的感情,在发觉自己长大了,让我为之可怜。说到底,蔺燕梅的出走正是她本性难移的症状,她在经受苦难,因为有人意图改变她,她在经受煎熬的痛苦;小童与伍宝笙在小说的大部分时间中都保持着原性情;只有大余在变,那一瞬的改变,给他带来了一个美满的结局。
    小说在结束之前好像在给我们一个启示——小童在成长为大童后回去找蔺燕梅。这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吧,对于那个时代的青年而言,仿佛给了我一剂安慰。可是若是我写,我首先会确定出小说的主要脉络,主要人物。童孝贤所用的笔墨实在过少,他的人物形象因此十分单调。因此他的结局也草草了事。我梦想着小童与蔺燕梅的久别重逢,这建立在两人的共同成长,而不是依附于那个人的思想。告诉人们他们相爱了,是为了什么,会经过何等苦难与快乐。而大余的命运,我不想他再受情感的干扰,就让他做一个圣贤,做一个大人物吧。放过伍宝笙吧。
    有人说你是在牵强附会,弄错了鹿桥先生的本意。这并不是一部爱情小说。然而小说中的情感是显而易见,不可忽视的事情,也是读者的寄望所在。我这样的横插一笔就当做是了却了我一个普通读者的私心吧,让蔺燕梅——作者寄托了无数情感的人物——不要有这么模糊的命运与模糊的爱情。让众位人物,有存在差异的精彩人生。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3-9-25 18:42:29 | 只看该作者
  另一种语境下的青春之歌.
  联系到如今对抗战的了解,不禁让人唏嘘不已。记得电视《大师》有集讲叶企孙,里面提到他的一个学生去抗战,制造地雷,最后却死于肃反还是什么?
  历史换一个人写,就把多少青春的歌轻轻放过,就让多少青春的血白白流过......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3-9-30 11:20:51 | 只看该作者
        有的得到,只是为了拿到手里来看一看,甚至也不是为了自己能看得更真切,而是为了让别人看一看——“嘿!这么美的东西现在在我手里了!“这样的得到,只能获得一种浅薄的感官刺激的快感,因为那得到者本身就是一种”不用情“的态度。而那些感情真挚深沉的得到,为了”得到“这个结果,付出了极多的精力,为了途程之中希望的飘渺,流下了很疼的眼泪,等终于”得到"了,他们才可以流出那种出自心底、深深而纯粹的快乐。但这“得到”并不是终点!对梦寐以求终于盼得的,他们不仅要捧在手心,还要拥在怀里扣进心里!
       他们知道,自己所求的是自己生命必须去求的。
       这段是读《未央歌》忽然生出的一点感想,好像和情节有点远,但,还是贴了上来。这书已经匆匆读完一遍了,因为很少读小说,本没想到自己会非常喜欢,现在却有点舍不得还了。可爱的人,可爱的书,真的值得好好去读。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3 14:51 , Processed in 0.10693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