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小书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岛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4-6-9 11:14:50 | 只看该作者
  前半本书我差不多是咬着牙看下来的,每天几页几页的翻,就像是给自己制定的任务。
  读到中间玛利娅生病开始,才算有了兴味读下去。
  前半本书花了几个月,后半本只花了三个睡前。
  
  读完不知道该怎么描述心情,有点怅然若失,有点愤愤,还有一点意犹未尽。
  毋庸置疑,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只要熬过了前面的铺垫和背下了众多拗口的外文名字,后面的情节是如此的真实,扑面而来。
  
  对于索菲娅的行为,我真心为玛利娅感到难过,她真是像十足了安娜,这般无情。
  
  没有英雄主义,但他们都是英雄。凡世的英雄”大抵就是这样子“。认清生活的样子后,依然热爱生活。苦难来临时艰难生活,苦难过去后继续明媚地生活。勇于面对过去,但其实这些过去也没有什么好令人羞愧的。
  
  喜欢玛利娅,喜欢佛提妮,还有那些我实在记不住名字的勇于面对人生的斗士。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4-6-26 13:13:07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刚开始读有很多比较乱的地方,像一个简单的剧本构想,那时我不断怀疑作者的意图,又不断怀疑译者的原汁原味呈现到底有没有打折扣。
      读了6个小时,了解了一段历史,四星给的是这个还有那个自成一体的美丽世界。很少去细读一些句子,大体有个结构非常散漫的印象,有时细读也能看到译者的一些文字功力,想来在呈现希腊风情这块,已经做过努力了,我是对海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人,对于书中风景的描写,更多的倾向于用电视剧中的场景嫁接,同样鉴于冬天下午室内温度的巨变,得承认自己并没有那么专注于句子和句子里的画面。因为在四分之一处,大概有什么不能解释的东西堵住了我继续探索的乐趣。我心里是在鄙夷的,确实,但害怕说出来让人骂。就是关于伊莲妮被送到岛之后,安娜和玛利亚竟然从没有去看过她,500米的隔岸距离,父亲驾驶的船只几乎每天都在往返,那么小的女孩竟然在失去妈妈之后没有去过一次,多么神奇的处理。
      很多东西我怕说出来就浅薄了,因为历史的厚重感不容忍轻易践踏,也许这是事实,也许那段历史真实存在过,作者在如实描述而已,但是我就是接受不了,待到伊莲妮死,或者说从她被送到岛上,她就已经死去了。这是作者给安娜和玛利亚设置的人生。后来我就更没法专注于那些人物的跌宕人生,直到最后一页,我觉着眼眶湿润,读一个故事能这样结尾,所以还是原谅了前面。
       比如说别人看你像看怪物的眼光,那种被判死刑般的疾病症状,那就是基督教熏染出来的社会文化,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丝疑问,这种思想在我们的前朝历代到底有没有类似的呢?或者说我们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里到底有没有这种蛮荒的观念?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投递到有道云笔记去,让罗胖解读一下,反正我一下子也看不到那么多?
      每个人物切进去就是一个传奇,医生和玛利亚的爱情,另外一个医生的无私付出,安娜的贵妇生涯等等,最终被抛弃的岛,有了对比之后,我忽然对于不同作家的写作功力差别在哪,有了一点点模糊的概念,我不该像看韩剧那样去找硬伤,轻率地质疑故事构造,记住前几天看到的那句话就好:Literature can remind us that not all life is already written down,there are still so many stories to be told.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4-6-28 03:40:37 | 只看该作者
  索菲亚吃惊的看着女儿问道:”阿丽克西斯,埃德在哪儿?“
  阿丽克西斯想说:”都结束了,我觉得没意思,没什么热情。“
  当听了妈妈家庭时,他们经历的事情,让我那么震撼。真正打动我的是他们彼此的爱那么强烈,经过了疾病与健康,顺境和逆境,到死才能分离......我知道我对埃德没有那种感觉——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后,我也肯定对他不可能产生那种感觉。
  看了书中结尾的这段话的时候,我很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份爱。带着这份疑惑,我在书中的文字中寻找着这份如此伟大的爱!也许是我太过愚钝,或者说实际上是因为我还太年轻,入世不够太深,没有好好的爱过,始终理解不了作者所说的这份爱的伟大!每个人都想拥有这么一份爱——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后看到自己的另一半都会心中温暖如春,不用太多言语,相视一笑都能了解彼此!这样的爱果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究竟是如何一个样子呢?人生苦短,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平平淡淡,真正伟大的爱,是否真的就存在这样的生活当中呢?也许真的是那样——大爱无形!
  
  看到这个家族曲折婉转的生活经历,我一直在想,如果有那位导演把这本书搬上荧屏,也许更能表达出这份爱吧!跨越四代人的一个故事,搬上荧屏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剧情,这也是本书我唯一感到有价值的收获吧!如此好的一段故事情节,作者写的过程中,却处理的不是很好。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伏笔,结尾又是如此的草草了事,合上书本之后,我只记得一个家族故事。麻风病,斯皮纳龙格岛是贯穿整部小说的两个刺眼的词语,书中能感受到如果跟这两个字扯上关系就会带来的伤害和难受,却不是那么的强烈!也许,我们对麻风病了解的不够多,我们仅仅有的是理解一点,它真正所带来的那种悲伤和伤痛,我们却不能体会!就像一位作家所说:“理解和体会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当然,书中不乏也有很多优美的地方!
  
  “如果你爱她,你就会了解他!“——也许就是这样吧,当你发至内心去喜欢一个人,去爱她的时候,你就会想知道所有跟她有关的一切,了解她的各种性格品行和优缺点,甚至有时候她本人都不记得事情,你比他们自己还要清楚呢!
  
  我们不乏听过这样的一句话:”故事的开始是这样的....."。故事真的有它开始的地方吗?可其实并没有一个真正的开始,因为你母亲的故事就是你外婆的故事,是你曾外婆的故事,也是你姨外婆的故事。他们的生活纠缠在一起。这是一种宿命,不是由某种不可知的迷信决定的宿命,而是因为我们的先辈决定的宿命。当我们谈到古代历史,我们常常说命中注定——可是我们并不是指不可控制的事情。当然事件可能突如其来地改变了我们生活的轨迹,但真正决定什么会降临在我们身上的,是我们周遭那些人的行为,以及那些生活在我们之前的人的行为”不知道的现实果真是这样的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4-6-28 17:20:38 | 只看该作者
  故事结束在蔚蓝色的大海上,带着壮阔辽远的美丽,让人心神摇荡。
  两天半的时间,与主人公共同走在回忆里。小说的画面感极强,我想它很有可能被某个导演看中,拍成电影。
  《岛》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维多利亚希斯洛普,此部长篇为作家处女作,一经出版便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风靡欧洲。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作者讲述了一个绵远悠长又感人肺腑的故事。故事围绕吉奥吉斯一家展开,一家三代人的悲欢离合同当时欧洲大陆上的麻风病、世界大战联系在一起,让故事有了一种真实得足以撼动人心的力量。此外小说的时间跨度长,从1939年到2001年,足足半个多世纪,这使得小说中沧海桑田的变迁感、相似悲剧在不同人身上同时上演的宿命感得到很好的彰显。
  小说涉及人物众多,贯穿全书的只有两个:故事的讲述者佛提妮和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吉奥吉斯。佛提妮是吉奥吉斯一家人的朋友,与吉奥吉斯的女儿玛利娅关系甚密;吉奥吉斯则是这场生死悲欢的见证人,上帝未曾予他疾病和死亡,却让他饱经失去亲人的痛苦,妻子女儿一一从生活中离开,他无力改变。
  故事要追溯至1939年希腊克里特岛上的布拉卡小镇,吉奥吉斯是镇上渔夫,靠往斯皮纳龙格岛——专门用来隔离麻风病患者的岛屿运送东西补贴家用。那一年厄运降临到妻子——乡村女教师伊莲妮身上,她被查出患有麻风病。留下两个女儿安娜和玛利娅,她与患同样病的学生迪米特里一同去往斯皮纳龙格,有去无回。伊莲妮死于麻风病。凑巧的是十几年后,当二女儿玛利娅即将和范多拉基世家的侄儿马诺里结婚时也被查出患了此病。但她比母亲幸运,被医生治好最终回到布拉卡。大女儿安娜在玛利娅回来的当天,因婚后与马诺里偷情的事败露,被丈夫安德烈斯杀死。留下幼女索菲娅被玛利娅和丈夫克里提斯收养。索菲娅在十八岁那年得知这些秘密,远走他乡,人到中年才向女儿阿丽克西斯敞开心扉,让姨妈玛利娅的好友佛提妮告诉女儿事情的全部。
  有生命力的故事才能长久地打动人心,全书自始至终有一股向上的精神,类似绝处逢生的植物,不顾一切生长,即使到了最底处,枝桠也依然指着天空。这种挣扎着的力量让人惊叹。
  所以略显仓促的阅读使一些情节成了苍白的背景,映衬这些伸展着的枝桠,让它们在读者头脑中投下清晰的影像。
  第一处是伊莲妮来到斯皮纳龙格岛之后。那里生活的不是普通公民,而是身患绝症的、被社会遗弃的人。他们像垃圾一样被遗弃。这些人是被上帝判了死刑的囚犯,只是行刑日期未知。本以为斯皮纳龙格岛会成为病人们的监狱,令人渐渐绝望,自生自灭,但若随着伊莲妮的脚步来到这座岛屿,会发现并非如此。一座不大的小岛上设施一应俱全——房屋、商店、酒馆、医院……岛上的居民会为新人举行欢迎仪式,任何一个生命在这儿都将被尊重。岛主是岛民共同选举出来的,为岛民服务。至此会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触,路的尽头原来可以另辟蹊径。突然出现的恶劣转折会让人生朝向另一条路,是否朝向绝路不在于转折本身,而是自身和周围人对待转折的态度。斯皮纳龙格是囚禁他们的小岛,同时也是这些人的家。它囚禁了他们,但也收留了他们,包容接纳了他们。在这里没有嘲笑,殊途同归的一群人更能体谅彼此脆弱敏感的心,在病情好转的日子里,他们打理院子,收拾房间,听宝贵时光安然流转的声音。庆幸日子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坏。
  雅典人的加入使小岛活力倍增,他们带来了新的科学技术,解决了岛上水电紧张的问题。复活节那天,岛民们进行了庆祝活动。节日的盛大狂欢让读者为之一震:布置得井井有条的会场、精致可口的食物、热情的舞蹈。文中写道,除了手脚受麻风病侵袭的病人,几乎所有人都加入到了舞会中。这一晚斯皮纳龙格灯火通明,他们的节日不逊色于克里特岛的任何一个城镇。很难想像一群绝症病人能肆无忌惮的狂欢,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生命之韧性和强度令人敬畏。也许人在到达谷底之后会看淡看破一些东西,同时悟得生之珍贵,从此生命长出翅膀,飞翔在每一片阳光下,每一场落雨中。即将抵达死亡边缘时,发现没有什么比死更糟糕,那么趁时光还在,起舞吧。
  第二处是玛利娅来到斯皮纳龙格。她与母亲伊莲妮有相似的性格和经历,像同一命运的两次轮回。玛利娅的前半生如一支渐入高潮的曲子,自姐姐成家,她身心便放松了许多,之后遇到心仪的男人马诺里,他的能言善辩,散发着快乐的气息。马诺里让玛利娅如水的生活掀起微澜,从此甜蜜快乐占据心头,她的倾世容貌亦使他神魂颠倒。然而就在两人结婚前一周,玛利娅查出患上麻风病。曲子在最高潮处戛然而止。人需要怎样的力量才能从极欢喜从容抵达极悲伤?窃以为此处作者对玛利娅的心理描写有所欠缺,心理过渡略显轻快。
  玛利娅搬到小岛居住,浮华美丽的梦想像海上泡沫一样消散,生活显现出海水般冷凉的气息。她渐渐适应岛上生活,亦渐渐领悟到嫁给马诺里与居住在斯皮纳龙格殊途同归。此前,得知玛利娅染疾的他沮丧但不绝望,她便知道他想要的只是一份炽热的情感,这份情感的给予者可以是任何美丽女人。如果与马诺里长相守,除却新婚伊始的欢愉,两人之间还能剩下什么呢?原本就是不同世界的两个人,交集甚少。所以与之结合,极可能是使她进入一个精致华美的牢笼,从这方面看,它与待在小岛上无甚差异。
  忽然逆转的生活让年轻女子看到欢乐表象背后的真实,我们为她未嫁得心仪男子可惜,更为她看清生活的本质庆幸。也许人生就是如此,当你处在某一阶段,被繁花迷眼,乐不思归而不自知,只有站在另一处看走过的这段路时,才会发现是其中藏匿的悲剧因素,明白顺着那段路往下走,等待你的不一定是心中期待的幸福。
  整本书的魅力全在这一宏大的故事,不得不承认,作者有很强的叙事天赋,写出史诗般的作品。然而将其赞誉为史诗,未免有夸大其词之嫌。错综漫长的故事发展淹没了人物性格的塑造。作品中的人只给我们留下了一团模糊的影子----他们性格特征并不突出。人物的扁平化单一化无疑是这部小说的败笔。若加以锤炼,作品将臻于完美。
  本书的封面上写着一句话:你多久没有因为一个纯粹的故事感动了?
  小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里面蕴藏着的爱、勇气与希望如同最清澈的泉水,涤洗每一颗落满尘埃的心。这些东西是构成我们本心的最原初因素,所以我们能为故事感动,从中汲取力量,不分种族,不分国籍。
  一切开始于厄运,结束于释然和谅解。斯皮纳龙格岛依然在,岛上人的生死悲欢成了诗,被希腊的风长久吟诵。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4-6-28 19:51:46 | 只看该作者
  “真正打动我们的是他们彼此的爱那么强烈,经过了疾病与健康,顺境与逆境,到死才能分离。”
  
  “最后,她看不到耻辱,只看到英雄主义,没有不忠,只有激情,没有麻风病,只有爱。”
  
  -- 语言很平实,没有太多文字上情绪的渲染,但是整个故事的背景、发展、冲突让人揪心于每个人物的命运。
  
  那个岛隔阂得了某些特定的人群,却无法隔阂爱的存在。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4-6-29 01:51:24 | 只看该作者
  貌似小说都喜欢用一种倒叙来展开,先写一段当前的再引入到过去,然后结尾又回到现在。
  这本书宣传的“令整个欧洲都潸然泪下的生死悲欢”,我倒是觉得有些言过其实了,但是开头的那个悬念还是蛮吸引人的,对于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充满了好奇。上网查了一下麻风病看了一些图片,发现麻风病确实挺恐怖的。难怪当时的人认为麻风病人是“不洁净的”。书中对那个年代那个地域的风土人情的描写还是很到位的。
  再谈谈书中情节,其实看了不到一半对情节的发展和结局就已经猜得差不多了,所以结局并没有什么惊喜。不过这种朴实的叙述或许也正是这个作品的动人之处。在最悲凉的情节里,也始终能看到希望。玛丽娅就是那永不暗淡的希望之光,她的善良及她身上所包含的人性的美好,即使是在最悲凉最绝望的日子里,都会感受到她带来的温暖与希望。再加上安娜和她形成的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玛丽娅的人性之美。当看到她快要和马诺里结婚时,我就觉得像马诺里那样的登徒浪子一点也不适合她,她的幸福并不是马诺里。果不其然,故事的转折开始了,她也不幸的患了麻风病,但这个不幸只是一时的,最终不幸转变成了幸福。在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后,她最后肯定会拥有属于她自己的幸福。
  至于结局,是一个美好的大结局。阿丽克西斯从母亲那个充满传奇家族的历史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她说,“当我坐在那里听佛提妮描述你的家庭时,他们经历的事情,让我那么震撼。真正打动我的是他们彼此的爱那么强烈,经过了疾病与健康,顺境与逆境,到死才能分离.....我知道我对埃德没有那种感觉——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后,我也肯定对他不可能产生那种感觉。”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4-7-3 05:33:19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是2013年12月3日,就在晚饭六点钟左右,我第一次的表白,正式宣告失败。
  维多利亚.希罗普斯的《岛》我不是第一次听,却是第一次认认真真捧起来看。
  这本书我看了几天,今天正好收尾。结局是美好的:困扰迷茫的青春期少女多年的迷解开了,她对爱情和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好的认识和把握,并作出了自己认为的正确的决定,从此清晰了今后生活的方向,开始认真勇敢、充满希望地生活下去。
  我能不能做到像她那样?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人人性之美。书中充满温情与善良,充满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当然,也不乏可恶的一面,可是最终,那些不好的事情犹如污垢,最后被大雨洗刷地干干净净,唯留下人性中的闪光点。
  人自出生开始,努力活下去,直到慢慢老去、死去,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我们想获得的,不过是快乐地活下去而已。有亲人互相照顾、一家人平静地生活在一起;有好友互吐衷肠、互相体贴照顾;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生活平平淡淡波澜不惊,感到满足,这就够了。改变不了就接受,能原谅的就原谅,得不到的不奢望,努力过后,自己该得到的一定能得到,得不到的说明不是你的,不必太奢望。
  真诚对待自己,真诚对待他人,伤口暴露在空气里,总有一天会痊愈。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想去远行,因为我们还太年轻,父母在背后看着我们桀骜不驯的背影越来越远,失望而又担心,害怕我们再也不会或者再也不能回头。
  这世上真的有很强烈的爱,很想谢谢我的亲人和朋友们,没了爱情,可是我还有强烈的亲情和友情。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14-8-13 17:20:54 | 只看该作者
  两周前,在一部文字晦涩的大部头中艰难挣扎期间,无意中浏览了一小段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处女作《岛》中的文字,清新、简单,就如闷热的房间吹进的一股凉爽的空气,让我不舍放下。作为放松,花了一点时间看完这本小说,算不上一部十全十美的作品,但值得一写的东西还是不少的。
  
  关于《岛》,亚马逊的介绍、评论有许多角度迥异的说法,但在我来说,更愿意将这部小说作为一个成长的故事来理解。
  
  谁的成长?Maria。全书序言中那个灰冷的早晨,女孩踏上赴往Spinalonga的小船那一刻——It was the beginning of a one-way journey to start a new life. Life on a leper colony. Life on Spinalonga——正是Maria真正成长的第一步。
  
  成长为什么样的人?Giorgis。这个沉默寡言的渔夫,Maria的父亲,有着全书最闪亮的灵魂。这种光辉不来自于什么丰功伟绩,是的,他没有像Dr. Lapakis自愿为Spinalonga上的麻风病人服务,没有像Dr. Kyritsis在暴民要冲击Spinalonga时挺身而出(这两个医生应是书中人格很高尚的人了)。但Giorgis,他有对妻子Eleni的爱,一如既往深爱因麻风的侵袭而日渐毁容的Eleni;他有对女儿的庇护,女儿年幼时他最大限度保护她们免受目睹母亲病情逐渐恶化直至死亡的打击,女儿长大后可以获得幸福时,他甘于承受孤独放手让她们自由去飞;他有对麻风病人的尊重,虽然他的知识不足以让他真正理解麻风的传染途径,但他知道Spinalonga上的人和大陆上的居民是没有区别的,疾病并没有剥夺他们作为平等的人的尊严;他有对人宽恕的心,那个极可能是Eleni感染麻风病原因的小男孩,在Spinalonga上接受Eleni母亲般的照顾,此事并没让Giorgis觉得有任何不妥;他有面对命运打击挺身担当的坚忍,妻子、小女儿接连因麻风被放逐,大女儿被枪杀,家庭在一次次团聚的希冀中破为碎片,他没有抱怨没有怨恨,默默承担和完成自己的责任,维系着这个残破的家庭在暴风中抗争。他懂得爱、懂得尊重、懂得怜悯、懂得宽恕、懂得坚持,他是一个英雄!
  
  作为Maria,与她的姐姐Anna相比,确实已经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不过要闪现出如她父亲般的光辉,痛苦磨练的成长历程是必要的。Maria在母亲被放逐和去世时无疑经历过苦难,但那时年幼,加上有父亲的庇护,对她影响有限。直至与Manoli相遇时,Maria不过与一般情窦初开的少女无异。带着身边姊妹纷纷脱光而自己默默无闻待字闺中的小焦虑,在突然得到Manoli这个风流倜傥的浪子的垂青后,那种喜悦就像干涸沙漠中遇到甘泉一样深深将Maria抓住,她分辨不出这是真正的爱情还是甜蜜的陷阱。订婚后赌气般地拜访Anna,追讨她未为自己祝福;婚前向好友抱怨“现在理应轮到Anna尽点女儿的义务了”,无不透着不成熟的孩子气。幸运和不幸运地,命运之手在婚礼前夕将她推进了黑暗的深渊——和母亲一样Maria因感染麻风而被流放到Spinalonga——在这场灾难中开始了成长。
  
  Maria在Spinalonga目睹欣欣向荣的一切让她理解到可怕的疾病并没有改变人生的意义,积极乐观的态度让岛上的麻风病人有胜于外面世界的精彩。没有了对麻风病人的偏见以及那些遭受疾病毁容的人的恐惧,Maria开始承担起照顾行动不便者的工作,用草药在岛上治疗疾病也为她赢得了尊敬。最重要的是,和Dr. Kyritsis的相处让Maria找到了真正爱情的感觉,她所爱慕的是纯粹的Dr. Kyritsis,而不是那些表面的虚荣和花言巧语,而且这个男人是舍得为她作出放弃的人,是理解和支持她的人。收获了人生乐观态度和爱情的Maria最后得以离开Spinalonga。随后,因为Anna被丈夫Adreas杀死,Maria记恨Adreas一家。当他们家写信来和解时,她曾愤怒地叫喊“Does he accept no responsibility? Where is the remorse? Where is the apology?”,不过,父亲Giorgis的一句话让她释然,最终做到了宽恕,甚至在多年后Adreas病逝时作为唯一一人出席了丧礼。在此后抚养侄女Sofia的岁月里,Maria学习到作为母亲对女儿的责任和庇护,但她在Sofia需要独自闯荡时也经历了一番所有父母都经历的不舍和忧愁。对这个与生母Anna有着相似叛逆天赋的Sofia以及其忘恩负义的行为,她有着深深的无奈和痛苦,不过她最终还是选择了接受和原谅,这实际上也代表她同样原谅那个从小桀骜不驯、自私势利,并为家庭带来不幸的亲姐姐Anna,最终完成她一生最漫长痛苦的历练。在Dr. Kyritsis先她去世后的五年,Maria可能是孤独的但绝不会是凄凉的,我可以想象黄昏中她独自坐在海边眺望Spinalonga时,夕阳在她身上闪射出的耀眼光辉。
  
  这是一个动人的关于成长的故事,但最令人惋惜的是在维多利亚.希斯洛普这个新作家的笔下,故事应有的出彩部分被极大地淡化了,这也是造成书评中众多一、二星评价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小说的整体布局失衡,严重削弱了主题的鲜明性。故事的主体情节其实是从Manoli这个花花公子回乡后才正式展开的,可这个部分居然开始于全篇的50%以后。小说的前面一半,花了大量的篇幅在许多无关紧要的叙事上,包括居民反抗纳粹、来自雅典的麻风病人、Spinalonga上的选举和建设等等。使得整个小说虽然时间上延续和连贯,但在主题方面变得十分零散。这个“成长”的主题,也是我读完全书后反复咀嚼了很长时间才理出的头绪。而网上商业化的宣传自然不会花费这些时间去琢磨的思考,且看这些简介:“A richly enchanting novel of lives and loves unfolding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Mediterranean during World War II”;“这是一处禁地,一个令布拉卡、爱琴海,甚至整个欧洲都谈虎色变的禁地,更是母亲的禁地”。在维基百科的“麻风病”词条下,更将《岛》列为与麻风病相关的著名故事。自身结构的散乱加上商业煽情错位的宣传,让大众带着错误的期待去读书,有些想看二战动荡下的幸存,有些是想看麻风病如何被战胜,有些甚至想看Spinalonga上雅典派和本地派的政治斗争。这些错误的定位,让人更难去发现和理解小说的真正主线。
  
  其次是内容前后缺乏有效呼应。例如在二战期间有一段文字:“Levels of starvation in Crete were, by now, reaching such high levels that it was not unheard of for local people to accept what was known as the ‘Deutsche drachma’ for a tip-off about the whereabouts of resistance fighters. Famine and hunger could corrupt even honest people, and such betrayals led to some of the worst atrocities of the war, with mass executions and the destruction of whole villages.”这里很像是在暗示村庄Plaka会因抵抗组织的暴露而被毁灭,但实际上作者后面话锋一转,大谈Spinalonga上的平静生活,对那段话中的“背叛”“毁灭”等问题从此只字不提。小说最大的呼应问题还在于:一开始Alexis决心探寻其母亲身世秘密的动机在于她自己在感情问题上的困扰,所以想知道母亲为何年纪轻轻就能确定自己的Mr. right。可实际小说在说到Sofia找到真爱的那部分时文字极其稀少,连Alexis父亲年轻时的形象都非常模糊。根本没有回答Alexis最初的问题,然后Alexis就突然下决心和男友Ed分手了,理由就是Ed不听她说话。可Alexis妹纸啊~,从你谈恋爱开始Ed不就一直是那副对你爱理不理的欠揍的死样子么?你决心分手和这次经历有毛关系啊?小说这个最大的缺陷,让Alexis、Sofia、Maria三个本应联合支撑起整个故事结构的重要女人缺乏有机的关联,把Alexis和Sofia变为引出Maria的龙套角色实在是不应该。
  
  再有是人物的刻画欠缺火候,一些心理的关键转变也缺乏铺垫和支撑。小说关键几个人物的形象是很鲜明的,但这些人都太有特点,要表现出来难度不大。但对于一些比较相近的人物,作者就显然缺乏将其辨别的功力了。例如两个医生、前后两任岛主的妻子,从行文上看作者是想将他们区别开的,如Dr. Lapakis可能友善一点,Dr. Krysistis可能严肃一点,Elpida可能圆滑一点,Katerina可能长舌一点,但实际读完小说后印象并不明显。还有一些其他比较次要的人物,就更谈不上刻画了,绝大部分都只是NPC而已。个别人物心理的转变也显得很突然,例如Adreas的父亲从将Giorgis扫地出门到突然提出与其和好,Sofia从叛逆不羁突然悔悟到自己的忘恩负义,Sofia从严守自己身世秘密到突然敞开心扉,这些态度的根本性变化缺乏足够理由。尤其是Sofia,年轻时是如Anna一样的热烈性格,后来却变成比Maria更深居简出的老妇人,判若两人啊!我觉得作者无法驾驭这种人物心理上的挣扎和幡悟,所以反正是这样了,也就这样了。
  
  宣传上将《岛》与《达芬奇密码》、《追风筝的人》相提并论有哗众取宠的嫌疑,情节文字远不如“达”,深刻感人远不如“追”,评论为“感动欧洲”更加是不着边际了。但在动人方面,小说应该是及格的,在Eleni、Maria被放逐的描写中,还是有些泪点的。有些书评说完全没有感动,有可能是翻译问题吧,我没看中文版,不好评论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4-8-14 16:04:02 | 只看该作者
  它一点也没有戳痛我。看完了闭上眼睛想想,基本没留下什么,最后只记得书中形容佛提妮的一句话:“阿里克西斯在想什么样的脸才能发动千艘战舰呢?一定就是这样的容颜。”
  
  极好的题材成就了一个枯燥的小说。它给我的感觉如同一个温室里长大的人强迫自己从一个历尽苦难的角度去叙述一个宏达的故事,情感爆发点一度虚弱到觉察不到,所有感人的元素都被不肯避免地被淡化了。
  
  如果不是原著的问题,那就是翻译把整本书的文风翻没了。第二部的翻译基本不能忍。
  
  同样写了疾病和人性,还不如《大流感:历史上最致命瘟疫的史诗》中的前世今生、恩怨情仇来得动人心魄。虽然后者分类为科普读物,但其对宏大叙事和细腻感情的把握很有一套。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4-8-15 09:34:38 | 只看该作者
  和《岛》意外结缘是在京东推荐栏里偶然看到,当时推荐语可谓狂酷拽吊炸天,所谓的令整个欧洲都潸然泪下的生死悲欢,可是对噱头造势已完全免疫的我已毫无影响,我看中的却是书的标题,不知为何,对于此类单字节的书,对我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也正是这难以抵抗的天然的吸引力让我下了单,由此收获了一段无与伦比的“电影”。
   这里我将此次阅读比作电影,不仅仅是因为《岛》采用了电影里常见的颠倒式蒙太奇手法,更关键在于整个故事本事,可以说,这是今年我听过的最好看最动人的故事了,整个“电影”,没有激情澎湃的高潮,没有错综复杂的情节,有得只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温暖。那种温暖该怎么形容呢,就好像,熬好几天夜终于搞定大作业知道第二天不用早起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换上新睡衣洗了个澡外面下着大雨开着小灯看会儿书然后放心把头挨上松松软软的枕头的,那一秒钟。说实话,当时在图书馆一口气看完整本书的,一次次感动得想流泪,只能趴在桌子上偷偷埋头掉眼泪,我不知道是悲伤还是感动,但我知道,是他,吉奥吉斯。他的一举一动触动了我的泪腺。  
  吉奥吉斯,这个有些木讷的克里特男人却用最深沉的情感,将爱情,亲情,友情用温暖串联起来,他的一生都在守护和等待。伟大的男人,在绝望与希望之间,用沉默和苦痛书写人生的史诗。对于吉奥吉普这么寻常的一个男人,他最希望的莫过于有一个温暖的家庭,一个朴实得不能再朴实得理想,然而命运却残忍地让他承受三次家的破灭,他亲手将自己生命里最重要的两个女人,送上残酷的斯皮纳龙格岛。而自己只是默默在心中承受。而爱和希望让他一直坚持着走下来。如果说《岛》是关于四个女人的辛酸故事,那么请不要忘记,有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男人在他们的背后默默承受着更大的痛苦。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对于他的悲哀,作者几乎没有煽情,寥寥几笔都让人鼻酸。作者安静的描述让他的苦痛在每位读者心中发酵,得到的更多是关于人性美的温暖与感动。关于吉奥吉普,我想大家看到之后,肯定会想起一个人,余华笔下的老汉,同经苦难,不过相比而言,对于老汉我读到更多的是对于生活苦难的无奈与默默承受,而对于吉奥吉普,我读到的更多是温暖。
  同样是基于苦难的故事,对比《唐山大地震》的哭天抢地的表现,我更喜欢《岛》的这种不动声色的悲痛与温暖。这本书,从头至尾都是安静的,总感觉昏暗的气氛中带着暖暖流动的温情。包括岛屿的描述,美丽而悲伤。甚至爱情,都少了我们腻了的张扬浮华的纠结,甚至负面的战争,安娜的骄横,马洛里的放荡,范多拉基的强势,战争的可恶,以及对麻风病的偏见,都在作者安静的笔下流出的爱的暖流中淹没,无论过去多么晦暗,因为爱,我们都能看到希望。
  岛,一个注定充满故事的名词,真的承载了太多太多……但正如文章最后一句所传达的,克里特的灯光逐渐消失在远方,所有的过去只是让我们可以更好的面对现在与未来。
  
  读书笔记
  吉奥吉斯注意到她说话是用的是“我们”,一阵嫉妒袭来,他想,从前的“我们”包括安娜,玛丽娅和他。接着更痛苦的想法钻进他心里,让他十分惭愧:现在的“我们”却意味着含有那个可恶的孩子,是他把依莲妮从他们身边带走的。他家的“我们”不再有了,“我们”被分开,被重新定义,坚若磐石的家被他这种几乎不敢想的脆弱取代了。(P72)(妻子玛丽娅被送入斯皮纳龙格岛时)
  
  吉奥吉斯像一块拧干的布,随着第一阵强烈的悲伤如潮水般褪去,他筋疲力尽,心里却出其不意的放松了。(P141)(妻子依莲妮发病死亡)。
  
  吉奥吉斯一言不发,在开回布拉卡的路上,他悲痛欲绝,胸口闷得呜咽哭号。这个家最后还是破碎了,永远毁了。(P230)(女儿玛丽娅被确诊了麻风病)
  
  即使在这样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房间里还是哟一点阴郁。所有熟悉的旧家具全在原处未曾动过,可是墙壁好似吸取了一直萦绕他们的痛苦,散发出父亲早些年的孤独。一切看似相同,一切又与原先大不相同。(P327)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5 15:15 , Processed in 0.04927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