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59|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朗读者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3 19:45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01:1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战后的德国萧条破败,一个15岁的少年在电车上病倒了,他独自下车,行走在滂沱大雨中,最后在一个逼仄的过道里吐得一塌糊涂,一个36岁的陌生女人帮助了他……
      3个月后,少年伯格从突如其来的猩红热侵袭中恢复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001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3 11:46:40 | 只看该作者
      读《朗读者》是在一次周五的教研之后,在外图书店站着读完的。之前有人推荐过,而我读过后的感觉还不错。
      女主角汉娜是一名售票员,35岁。男主角是个15岁的小孩子。相处甚欢。但后来汉娜神秘消失,再也不见踪影。直到这个小孩子长大成人,读了大学,成为法官,终于他在一次实习的庭审上看到了汉娜。他陡然发现了事实的真相。她是二战时纳粹集中营的一名女看守,罪孽深重。
      书名之所以叫《朗读者》,是因为汉娜虽然不识字,可是喜欢听别人朗读。她从战犯中挑选柔弱的声音好听的女孩子为她读书。
      读到二战的那一段,不由感叹一个平凡的故事,因为有了这个历史背景而增加了厚重感。只字不识的女看守,白天抽打犯人,晚上躲在角落里听朗读,这是一种多么奇怪而美丽的组合。人性之中,有恶也有向往和美好,陡然就凸显出来了。
      二战的功过是非如何评说,借由汉娜的裁决和男主角的辩护和矛盾就可以体现了,深沉而厚重。
      但更感慨的是后面一段。当汉娜在监狱服刑,男主角这时已经离开了一段貌合神离的婚姻,坚持给她寄朗读的磁带。终于等到了出狱的那天,他却发现汉娜不是他心目中的样子,身上不再有好闻的芳香,而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老妇,散发着恶臭。不由得感慨时间的力量,和错失的两人。
      曾经在合适的年纪相逢,两情相悦,但是又在时间中错失,这个结局无限感慨。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9 16:59:02 | 只看该作者
             汉娜死了,变形的身体散发着老妇人的味道。她在短暂的篇幅中经历了如此漫长的囚禁岁月。
             这是这本书里我哭的唯一一次。
             集中营里让人恨之入骨的是她,让年少的米歇尔热烈的爱慕的也是她,胆怯而粗暴的隐瞒自己是文盲的事实的是她。
             书中的描述平淡而充满压抑。炙热的爱情没有直接喷发,它隐藏在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里,渗透进米歇尔的心,牵扯了他几乎一生。
             爱是个谜。他的味道——甜的苦的臭的酸的阳光味肥皂水烟味还是薄荷还是茉莉香——不知哪种诱惑着你,他的体态——是坚硬的胸还是柔软的屁股?味道或身体必是激发爱欲的一种。
             汉娜坐牢里,在时光里听着米歇尔的录音带,一笔一画的写信给从不回复的他。米歇尔在大学校园里逃避着终究会到来的一天。
            
             拥有那些惨痛回忆的德国人肯定看到了更多。
             看到一个女人的美丽 衰老和死去。真是说不出快乐还是痛苦,所有热烈的情感都欠奉,于是只能哭。
      
      书摘:
      但那一次,她的动作并非慢腾腾,相反,它非常麻利,妩媚和具有诱惑力。但诱惑人的不是乳房,屁股和大腿,而是吸引你进入她的内心世界而忘却外部世界的一种力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13 01:48:11 | 只看该作者
      《朗读者》无论如何不算是什么大部头的难啃的书籍,我的阅读过程却延宕多年。高中时心思浮躁,读了几页便束之高阁。今年夏天孤身赴美,看中它又轻又薄,一个转念便塞进了行李箱。从住处到工作的游乐场有大概四十分钟的车程,我就在车窗外异国的风景里翻完了已经开始略略泛黄的书页。我一遍遍读着少年米夏回忆中情欲的味道,读着他和老年汉娜的令人心碎的重逢,同时也是别离。心中回荡起看电影[洛丽塔]时,亨伯特与洛重逢的那一刹那。流年似水,佳人不再,但往日柔情仍历历在目,催人泪下。读完之后看施扎那茨的评论,竟然也不谋而合地提到了博纳科夫的《洛丽塔》,心中不由觉得惊喜。
      说回原书。作者本人说,作为一本世界畅销书,《朗读者》太德国了。不仅仅是书中的背景,同样也是作者自持而冷静的笔端。带着德国式的执拗和自己深深的过不去。《朗读者》被认为是德国的战后忏悔书,而贯穿全书的也正是一种深深的负罪感。从开头少年米夏在泳池旁边否认汉娜而形成的背叛,到成年后的米夏试图去集中营寻找答案,再到最后,我才终于明白,这种负罪感在于对罪犯深切而无法割舍的爱。汉娜代表犯了罪的人,米夏的父亲代表了战时袖手旁观,战后含糊其辞的大多数,他们都是有罪的,但也是米夏的至亲至爱。中国人骨子里是一种和稀泥的处世哲学,孔子也说,父亲有罪,做儿子的揭发他,是大不孝。这种扎根在潜意识里的思维方式让我在面对作者庄重到近乎冷漠的自省和审判时不禁感到有些心里不痛快。但是一气读完,作者透露出的一种自我诘问之后的沉痛忏悔和勘破之后的悲凉,却超越了德国式的思维,成为了单纯意义上人的困境,人的反思,人的忏悔。悲痛之下,不由感叹,生而为人,辛苦了。
      书中说到米夏对汉娜既理解又谴责,让我不禁觉得,其实他对于父亲,他的祖国,抱的都是这种矛盾的心态。汉娜在法庭上连问法官两遍,“如果是你的话你怎么办?”法官哑口无言,米夏同样哑口无言,所有站在审判者高度的人都哑口无言了。米夏谴责她犯下的罪行,同时又深深地为她一个人承担起历史的国家的错误而感到不平。就如同,米夏对于父亲在战时的表现失望透顶,虽然在与父亲交谈过后依然没有缓解这种失望,但是在他陷入迷惘挣扎时,还是希望能够从父亲那里得到指导。在研究第三帝国的法律史时,又发现了人类如同奥德赛一般地重复而无意义地运动。在这种近乎虚无主义的思索里,他审判着祖国的不堪和罪恶,同时又发现,他深深扎根于祖国,审判祖国也就是审判自己,推翻父辈也就是推翻自己。就如同如今多数的愤青,他们狠狠地审判着所有社会的不公,却不曾尝试过真正在异国时,无论你是说祖国的好,还是不好,其实都不会有人在乎。当正义无所附丽,人就只能在彻头彻尾的虚空里一遍一遍否定着自己,试问当剥离了故土带给你的归属感,你又能何去何从?这大概就是书中所说的,这一代德国人的命数吧!
      当米夏第一次去施图霍夫集中营时,那个司机说了这样一段话:“刽子手没有遵循任何命令行事。他是在完成工作,刽子手处死的也不是他所憎恨的人,他更不是向那些人报仇雪恨。杀死他们,也不是因为他们挡了他的道,或者对他构成威胁,或向他发起攻击。他们对刽子手来说根本无所谓。无所谓到什么地步?杀不杀他们都一个样!”这段话几乎让我触目惊心,也激怒了书中的米夏。在他尝试解救汉娜却最终退缩之后,他就陷入了一种麻木的精神状态,以至于滑雪的时候身体都无法感觉到寒冷。这种麻木帮助刽子手在集中营心安理得地活下去并接受自己,这无疑是一种较为简单的生活方式。也正是靠着这种麻木,米夏那一代的年轻人,把激情投入到盲目的正义感中去,他们用一种高高在上,绝不原谅的冷硬姿态来审判着自己的父辈,以此来摆脱同根同源的同罪感。同样是这种麻木感,曾经一次又一次席卷过我们自己的国家,带来过不堪回首的创痛。麻木给人以安全感,就像温暖的羊水又一次把人包围起来,有人在这种麻木里选择进攻,有人选择逃避。米夏从候补文官一路逃避到最后去研究法律史,最后却只能接受,人类的历史不过是徒劳。他同样逃避着去看望汉娜,给汉娜回信,最后只能在撕心裂肺的别离里一遍一遍重温几十年前汉娜给过他的那种情欲的滋味。人只能保持痛感。没有了痛感,只剩下麻木的人,最终也是无法轻松的。否则,鲁迅当年何苦上下求索,在黑夜的旷野中奔走呐喊。
      书后有几个问题,其中一个提到有一种观点认为,汉娜并非情愿参加希特勒的种族屠戮。她只是为了掩藏自己是个文盲的那种羞耻感一次次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最终将自己推进了无尽的牢狱生涯。而在这种情况下,汉娜到底是有没有罪的呢?《春秋》讲原心推罪,衍伸开来讲即是罪恶的动机和念头大于实际的罪行。但仍是不能为汉娜开脱。教堂里烧死的犹太人是汉娜无法开脱的罪行。只是这罪行太大,不该由汉娜一个人承受。战争是国家的集体的历史的,人却总是凭借着麻木的正义将罪责推到少数人身上以换取其他人的心安理得——而事实是,没有人能够真正心安理得。
      生而为人,辛苦了。但是感谢这生而为人的罪恶感和无法减轻的痛楚吧,因为这让你真正成为一个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16 16:04:40 | 只看该作者
      十五岁的少年米夏与三十六岁的汉娜展开了一场忘年恋,爱到浓烈之处却由于汉娜的不告而别戛然而止。多年后,成为法律系大学生的米夏在旁听一场纳粹的审判时,再次与汉娜相遇,而汉娜则成为了那个千夫所指的纳粹之一。
      
      汉娜在身为纳粹看守时负责挑选合适的犯人送往恶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折磨和死亡的代名词。
      
      法庭上那些身家清白许多的人,自然有权力,似乎也有责任去昭示自己的善良,去问一问:“你知道这样做的意义吗?”汉娜给出的答案是:“当然知道。但是新人要来,老的人要腾出地方。”
      
      没有迟疑,也够不上力量的解释,令所有的人错愕而不齿。一个人,怎么能这么轻而易举地无视生命的存在价值?
      
      但当汉娜困惑地反问审判长:“那么,要是您的话,您会怎么做呢?”这也的确是个两难的问题,一边是道德的操守,一边是掌握自己生杀大权者的命令。短时间的沉默之后,审判长也只得用法庭上惯用的小伎俩泛泛地糊弄过去。
      
      除此之外,汉娜还参与制造了一出致使数百名犹太人死亡的惨剧。一次在囚犯转移过程中,汉娜等看守带领犹太人夜宿在一间教堂。未料半夜遭遇轰炸,教堂着火,看守们却无动于衷,仍旧紧锁着教堂大门,以致数百名犹太人被活活烧死。
      
      另外五个同为纳粹看守的妇人一致将事件主谋推诿给汉娜。在面临法官需要笔迹来对照口供时,汉娜已有皱纹的脸上第一次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慌乱。最终,她放弃了辩驳与验证揽下了主要过错——一切应当与不应当她承受的罪责,只为了遮掩自己的阿克琉斯的脚后跟——文盲的耻辱。
      
      清醒自知的恶与平庸的恶,在应当公正的法律的审判下却没有给与真正公正的判决,这难道不是另一种程度上的恶?
      
      回述到审判的最开始,有这样几句话:“她(汉娜)对于前因后果,她对于游戏规则,一概都毫无感觉;她对于自己或是别人的表达方式也漫不经心。她根本不晓得,正是以这种或那种表达方式作为依据,决定着有罪或无罪的,判刑或释放。”
      
      作者施林克在作为作家的同时也是一名法学家。从这些话及联系后文另五个妇人构陷汉娜成功中,我们或许可以窥得法庭上的一些猫腻,并悲哀地发现:我们真的很难去还原历史的原貌。那么即使这样,我们还要一意孤行地去判罚可能并不公正原罪吗?谁给了我们这项权力?是因为现世安定而空前膨胀的“热情”和“正义感”吗?
      
      审判之余,那些旁听的大学生——作为二战后特别有反思能力的一代,亦随同案件的深入而激烈地讨论。他们愤怒,他们憎恶;他们愤怒犹太人被无辜虐杀,他们憎恶纳粹的麻木不仁、轻贱人命。一桩桩案件背后成河的血泪,震撼了他们柔软的心,他们恨不得将所有背负着罪恶的人一并送进监狱,付出应负的代价。
      
      米夏忘不了汉娜的柔情,无法将自己那样深爱的女子与麻木不仁的纳粹重合在一起。他望着那些澎湃的怒气,忍不住大喊一声:“让我们试着理解。”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说:“理解汉娜不是为了免除她的罪和罚,而是使真正和她的特殊性发生切身的、正义的关系,否则审判就会沦为暴力,甚至只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暴力。”
      
      让我们也试着理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希特勒统领的德意志民众暴虐,极其邪恶残忍。为什么他们同汉娜一样一齐泯灭了良知?所谓人的善良与道德职守,是敌不过鲜血喷张的豪情,是胜不了战火遍野的雄心,是赢不过一个政党的苍白神话,还是在那样的时代,生命岌岌可危,他们宁愿摒弃了大多属于人的“包袱”,仅有的,是作为一个追随者盲目的赤胆忠心?
      
      历史自古是胜者书写的辉煌史,一样可以皓白无尘,也可以扭曲难见原貌。蛛丝马迹,拼凑不出幽黯的原貌。今日一目了然的是非对错,在硝烟战火遮蔽了双目,死亡日复一日凌迟思想的当时,该是怎样的一片混沌?我们站在前人拨去迷雾的高端,再以道德的高度,去研判他人的罪责,就像我们事先知道了答案去嘲笑那些做错了题的人一样可笑。
      
      即便是大彻大悟如辛德勒,黑白荧屏背后,历史的真相,也不过是英雄败落,穷困潦倒,郁郁而终。为什么盛大的救赎,却挽救不了一颗苍老的心?
      
      换而言之,让我们大胆地假设一下,如果现在是法西斯主导的历史,那么汉娜的原罪便统统不成立了,也许还会有一个忠诚的荣誉称号。
      善恶的颠倒,是如此轻巧的吗?
      
      回归汉娜这个人物形象本身,她身上就没有“善”吗?显然不是的。
      幸存下来的一名犹太女子指认,汉娜对她们要比其他的看守都要好,会特别照顾老弱病残。晚上会让一些女孩子为她朗读。她们都认为她是不一样的,但她还是把她们送走了。她字字泣泪:“她是不是更好呢?”
      
      死亡的结局是既定的,微有善念的人对其更友善,我们该去责难对方给予的只是旦夕的仁慈,而非真正的拯救吗?
      
      同样,汉娜坦白地承认自己犯下的过错(哪怕她并不认为这是她的罪过),却不愿承认文盲的羞耻;在之后漫长的牢狱生涯里,她依靠着米夏的送来的录音带自己孜孜不倦地朗读和学习文字;为盲人援助中心捐献物资……无一不是在折射着她对艺术的敏感和她身上人性的另一种光辉。
      
      这也正是作者施林克把汉娜设计成文盲的原因吧,不是她没有善,而是文化的缺失使她愚昧,不分善恶地盲从而造就了这特殊的恶。
      阿伦特在《耶路撒冷的希尔曼》里将这种特殊的恶定义为“平庸的恶”;亦如施林克自己所言:“人不因为做过罪恶的事而完全是魔鬼。”
      
      连自小一直接受正当教育的米夏在顿悟了汉娜文盲的真相之后,为了保护自己的清誉仍选择沉默。谁没有犯过错?谁没有羞于启齿的过往?谁又能保证将来必定清白无辜?
      
      我们以清白的高姿态慷慨激昂地谴责,不如学习米夏试着去理解,试着去用平和的方式告诉她真正的善与恶。
      
      同名电影里有这样一句话:唯一的天使,你丢下生命时会比你拥有生命时更美,天堂会把你带走,看着你,对你说,只有一件事可以让灵魂完整,那就是爱。
      
      要不要用爱来宽恕这恶,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8-22 08:23:58 | 只看该作者
      没有读之前一直在猜测为什么叫朗读者 后来在书里面找到了答案 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给一个在监狱里面的文盲票务员寄朗读的磁带 一开始我并不看好他们 直到主人工离婚以后 他又给在监狱的汉娜寄他朗读的磁带 还给她安排好出狱后的生活 最后安娜却选择了自杀 我看到了一个文盲的自尊心 虽然她不会看不会读 但是她确买着书对着磁带学 这一幕让我觉得好感动 顺带要吐槽一下纳碎党 死了那么多犹太人 这本书里面让我对他们的憎恨又多一成。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8-22 15:22:01 | 只看该作者
              椅子背上搭着一双长筒袜,她用一只手抓起一只袜子,另一只手伸起去把它捅成圆筒状。她金鸡独立式的用一条腿平衡自己,另外一只脚跟搁在这条腿的膝盖上,接着就弯下身子把袜子套上。然后,脚尖踮在椅子上,把圆筒状的袜子卷上来。袜子卷过小腿肚,卷过膝盖,提上大腿。最后,她身子弯向一边去,把袜子扣在吊带袜上。
          有很长一段时间,那些写照对于我来说是不思量、自难忘,于是,我就把它们一幅一幅取出来,重复地放映到我心灵的屏幕上,独自欣赏。
          非常喜欢施林克的文字,似油画般的厚重与凝滞,却又有着热咖般的温存和流腻。当然这也少不了译者的功劳。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9-11 06:02:08 | 只看该作者
      为啥入狱一段时间后汉娜会突然失去人生动力,开始发胖,也不洗澡之类的?没看懂。。。
      
      为什么评论太短了发不出啊。。。
      发不出?
      发不出!
      还发不出?
      还发不出!
      发出发出发出发出
      发出吃醋出差很粗很粗出吃醋出吃醋吃醋出差发出发出发出长城长发出超负荷擦粗放很擦出啊出啊发发出啊好粗啊发出擦汗发ucahfucahfu发出发出发出啊发出阿发出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9-15 02:47:52 | 只看该作者
            从小说到银幕的颠簸旅程中,经常丢失一些作者的东西,又经常夹带进编剧和导演的私货。原作者经常丢失的东西,是“感觉”,文字所呈现的“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在银幕上只有前二者可以得到满足乃至大大的满足,可是对于后三者的表现,技术尚不到位,乏善可陈。编剧和导演经常赠送的东西,是“意义”,通过增强、放大某条情节线索,通过加重某几个符号,通过配乐的暗示和渲染,让观众向他们所指示的方向疾奔而去。唉,所以《香水》那样的以嗅觉为核心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并不讨好。同样,《朗读者》这样的小说,经过银幕上的一番改造,多了政治的意义,少了欲望的味道。
        
       小说中没有、而在电影中很重要的“意义结”有三个,一是汉娜在教堂里不可抑制地落泪,二是汉娜踩着书本上吊自杀,三是米夏最终向女儿坦白了自己的故事。罪恶终结于泪流满面的忏悔,朗读终结于以书为梯的死亡,代沟终结于剖明心迹的和解,设计得很高妙。而小说中有、电影里没有的东西也很多,比如一场场乱梦,比如青年一代反思纳粹的思潮运动,比如米夏想象中的党卫军制服汉娜、用皮鞭不耐烦地抽打着马靴,尤其重要的缺失是,小说里面那占据大量篇幅的“汉娜的味道”。
        
       汉娜是有洁癖的。第一次偶遇,主人公米夏因患黄疸病而呕吐,她并不轻柔体贴,而是干脆地“抓住我的胳膊,把我拖着走过门楼下黑咕隆咚的过道……旋开水龙头,一上来先给我洗手。然后,她窝着两只手掌掬着清水,泼在我脸上算是给我洗脸”,再就是拎着两桶清水将过道泼洗干净。最要留意的是下一段,汉娜同情地搂住“小家伙”,而小家伙米夏“在紧紧的拥抱中,我闻到自己嘴里那阵子难闻的味道,又闻到了她身上那股子新鲜的汗味。”再往下,主人公去找汉娜道谢的一节,作者再三描述“清洁剂的味道”,写汉娜熨烫衣物、连内衣裤也熨。又下一节,主人公沾染了煤灰,汉娜给他放水洗澡,就这样,15岁少年与36岁妇女开始了非常规的鱼水之欢。
        
       作者多次写到汉娜的味道、以及自己对这种味道的迷恋。“她爱干净成了癖好,早上一起身就洗澡。我喜欢闻那种香水味,新鲜的汗香味,还有她从工作里带回来的电车味”。是的,米夏所喜欢的汉娜的肉体,是“潮湿滋润、冒着皂香的肉体”。
        
        
       “以前,我总是特别爱闻她身上的气味。她闻起来那么清新,是才洗过了澡,是新洗过的衣服,是方才沁出的汗,是刚刚被爱过的余味。有时候她也用香水,可我不知道是哪一种。而且,就是她用的香水,闻上去也要比其他香水清新爽朗。就在这种闻上去清爽的气味之下,又流连着另外一种味道,很浓重,潜伏着,涩得刺鼻。回想那时候,我经常在她身上嗅来嗅去,就像一匹小动物似的。我从脖子和肩膀开始,嗅那新洗过澡的气息;从那两只乳房当中,嗅那新沁出汗的味道,那汗味儿在腋窝处又和别的气味混合在一起;从那腰部和腹部,嗅那浓重而说不出来的气息,不过倒是近乎纯正的;还从那大腿之间嗅出一种水果般的气味。我也在她腿上和脚上嗅来嗅去,嗅到小腿时,浓重的气味就消失了,膝盖窝又有新沁出的汗水,她的脚闻起来是香皂味、皮鞋味和身体疲乏的味道。后背和胳膊没有什么特别的气味,什么也闻不出来,或者说,就是她身体本来的滋味。她的手是白天干活的味道,带有车票的油墨香、钳子上的铁器味,以及洋葱头、鱼、煎肥肉、肥皂水、烫衣服的蒸汽等的味儿。如果她刚刚洗过澡,手上就什么也闻不出来了。不过,那也只是香皂味把其他气味都掩盖起来而已。过了一会儿,那些味道又会卷土重来,微弱地混合进一天干活的气息当中,那就终于是傍晚、回家和居家的氛围了。”
        
       关于汉娜,米夏知道什么?经过漫长的命运的缓缓揭示,他知道她有罪、也知道她最深藏不露的身为文盲的秘密。但是米夏所知道的汉娜,仍有大量的空白点,比如:她的父母亲是什么人?她有没有兄弟姐妹?为何一生形只影单?在他之前,她有没有过爱情?她对自己的纳粹行为真的忏悔了吗?那笔钱和那个茶叶罐的意义是什么?甚至最致命的:她爱过他吗?
        
       米夏试图理解汉娜,可是从另一个角度,导致这种空白点的原因,是他同时又逃避理解。审判期间,他的内心活动是:“一旦她锒铛入狱,就会从我的世界,从我的生活中彻底消失。我要她远远离开,我要她遥不可及,要她成为纯粹的回忆。”作为学法律的学生,他从来没有否认过汉娜的罪,但是,“爱上一名罪犯却使我罪责难逃”。这种“不应该的爱情”使他深感纠结,他没有向法官道出汉娜是文盲的真相,托辞是尊重汉娜本人的选择,但是其中亦有为自己的未来考虑、必须隐瞒事实的成分。逃避汉娜,逃避罪感,逃避理解,他当了一名不直接面对世界的“法学史教授”。在一个个失眠的夜晚,他高声朗读,继续充当汉娜的朗读者,可是,他没有给她哪怕回一封信、探一次监、聊一回天。
        
        直到没有退路,他才第一次去探监。而此时,汉娜的味道变了。在探监的时候,他闻到汉娜身上“老女人的体臭”。如果说原来有洁癖的汉娜,也许是在用肥皂和香水遮掩自己身上的“涩味”,就像她遮掩自己的文盲身份一样,维持着自己的尊严。在经过多年的狱中生活以后,“突然放弃了一切”,她很少洗澡、暴饮暴食,变得臃肿肥胖,闻起来也有股味儿。这其实是很关键的一笔,如果她爱着米夏,也许是会在乎自己的形象的吧,包括在乎自己的味道。快出狱了,她应该知道他会来。
        
       在两人简短的交谈中,米夏因为“问心有愧而冒出万丈无名火来”,毕生第一次,他诘问汉娜:“在法庭审讯之前,你难道从来没有想到过,有朝一日会上法庭、会成为话柄吗?我的意思是说,当我们俩在一起的时候,在我给你朗读的时候,难道从来也没有想到过这些吗?”这是米夏的正义感在说话,这也是米夏怯懦地转折地询问:到底,你爱过我吗?
        
       汉娜说:“我一直有一种感觉,就是人家不了解我,没人晓得我本是什么人,干过些什么事。你明白吗,如果没人理解你,那么,也就没人能要求你讲清楚,就是法庭也不可以要求我。不过,死掉的人却可以,因为他们理解我……”
        
       汉娜不爱。因为即便连米夏,也不了解她。她选择了死亡,没有给米夏留下片语只字,只是在遗嘱中告诉监狱长:“请您替我向他问声好。”
        
       最奇异的是,经过了这么多以后,在去执行汉娜遗嘱的路上,米夏再度梦到了汉娜——“我对于汉娜的情欲还是如此刻骨铭心,简直叫我悲痛欲绝。”
        
       出于感觉的爱情,比如“气味相投”的嗅觉,是最本能的爱情。汉娜也许不爱米夏,她把他当作“小家伙”、满足欲望的工具、朗读者。可是米夏深深地沦陷于汉娜。一般而言,我们将这种迷恋叫做情欲,尚未升华到生死以之的程度,可是,正是这种带罪的迷恋,有着一般人所难以想象的强度,终生不移。评论者克里斯托夫施扎纳茨说,如果让我在书架上找个地方放《朗读者》,我会把它和其他写疯狂的爱的书放在一起。我也是。
        
       作者在访谈中说:“人不因为曾做过罪恶的事而完全是魔鬼”,当然,汉娜不完全是魔鬼,而米夏,也并不完全不是魔鬼。人性、兽性与神性,经常以不同配方共存于常人身上,就像正义、残酷、宽容与惩罚,经常同在于这个复杂的世界。谁有权扔出手上的石头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9-20 19:45:16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一开始吸引我的是这段超越年龄的‘爱情’和‘朗读者’这个标题。读第一遍的时候,很捉急,仅仅被情节吸引。读完后,除了感觉到是一本以‘乱伦’为主的、且线索很跳跃的庸俗小说以外,丝毫未发觉她的魅力。时隔半年后,心境比较平缓的时期,重新翻阅起来,这一次读得很流畅,被书中的细节深深打动,渐渐发觉本书的灵魂所在。以下几点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1、米夏偷看汉娜,男性对美得定义也可这般。2、米夏因为汉娜,在学校变得自信、活泼,我不知道这是“爱情”的力量还是一个男孩得到承认后的成长与转变?3、汉娜的强势与米夏的退让,终于在米夏生日的时候爆发,深刻的感受到“相互”是什么涵义,或许汉娜就没有对米夏动过情。4、米夏的婚姻失败。第一个女人对男人的影响到底多大?一段感情里面过早的介入性的交融,是否对孩子将产生绝对负面的影响?5、在审判中,米夏突然想到汉娜应该被监禁,不然他们总会再有交集,逃避的念想使他一惊。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6 02:12 , Processed in 0.04921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