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连接你我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龙八部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2-8-20 11:28:18 | 只看该作者
  
  
        喜欢武侠小说,喜欢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喜欢亦正亦邪却又痴心不悔的杨过;钦慕正直,刚正不阿一生守一人的乔峰;嫉妒愚钝不化,运气偏偏是好到做梦都会笑醒的傻和尚虚竹。清丽绝尘的小龙女让人不忍亵渎,温柔漂亮的香香公主惹人疼爱,聪慧狡黠的黄蓉让人又爱又恨,怜惜大方敏丽的女子程灵素,但是最让我心疼的那个姑娘叫做阿紫,一生未曾幸福过的少女。她姓段,她是大理的郡主,有自己的父母,有亲生姐姐,也有同父异母的姐妹兄弟,有自己的师傅,有自己的师兄弟,还有一个爱自己到死的游坦之。但是她都不要,她只要一个人,那个人叫乔峰——自己的姐夫,姐姐的夫。
    阿紫的出现像是风铃一般,扫过江南楚楚烟雨,留下银铃一片。一袭紫衣,娇俏伶俐的漂亮面孔,心肠却又歹毒不仁。一出场就差点害死自己亲生的父亲。
    生来就是爹不疼娘不爱的女子,流落到星宿派,在狼窝里长大的少女从小就是学会了在夹缝中求生,面对一群无耻的师兄弟自小就是养成了百变娇娃的个性,左右逢源,惟利是图的禀性。
  她狡黠多变,可以脸不改心不跳的扯谎哄得星宿老怪那样的恶人都是可以讨好的眉开眼笑,对她另眼宠爱;她俏皮可爱,设计让虚竹破戒还笑的一脸天真无邪;她残忍自私,为了让乔峰留在自己身边不惜对乔峰痛下毒手。
  比武前阿朱和乔峰生告别那一段,看到心碎不已。“我走了世上又剩下你孤零零的一个。”她如是说,她爱乔峰,怕他一个人活着,但最后还是扔下他一个人。阿朱错了,世上还有一个人比她更加爱乔峰,她是阿紫,自己的妹妹。乔峰杀掉阿朱的那一刻,她就是死心塌地的爱着这个男人,哪管什么天理伦常,道德礼教,哪管你爱与不爱,我爱你只是我的事情,和你无关,和他人更加无关。阿朱爱乔峰只是把心分成了两半,一半给了自己的爱人,一半却是给了自己的亲人。而阿紫爱乔峰却是一颗心托付。她父亲受伤他可以不管;她兄弟姐妹遇难她可以冷眼旁观,幸灾乐祸;而康敏只是说了乔峰一句,她就直接把她折磨至死。她的爱,偏执又任性;她的爱,热烈又钟情;她的爱,焚尽一生,不离不弃。
  所有人都是说阿紫歹毒阴险,卑鄙无耻,却不知她的温柔只是愿意为一个人奉献,其他人于她不过只是陌生的甲乙丙丁,和她何关?阿紫是山涧的紫花一朵,只愿为一人开放,一人芳馨,一人凋落。那人不在了,她也是香消陨散了!
  契丹叛乱那一段,乔峰为了大王愿意只身犯险,阿紫执意的拉着乔峰要去。“姐夫陪大王去死,阿紫陪姐夫去死。”一句话就够了,这个姑娘的一生一命都是系在了这个不曾会爱自己的男子身上了,哪怕至死也不悔。阿紫将自己的眼睛挖出来陪给了游坦之,姐夫说自己欠着游坦之,要报恩。还了就是不欠了。她抱着乔峰的尸体了无牵挂的跳崖。“只有阿紫,才真正得待你好 … 姐夫,你现在才真的乖了,我抱着你,你也不推开我。是啊,要这样才好 … 姊夫,咱们再也不欠别人什么了 … 今日总算如了我的心愿。 ” 无论荣辱,无论身份地位,乔峰是汉人她愿意是汉人;乔峰是契丹人,她愿意是契丹郡主,她像只忠犬一样守护在乔峰身边,为他的快乐而快乐,为他的悲伤而悲伤,没有人懂得了乔峰,但是她懂了!
  这样一个敢爱敢恨敢打敢闹的少女如一粒流星坠入了天龙的湖心,惊起了涟漪却撼动不了江湖,但璀璨的足以让人心头一动,见过她的人没有谁可以轻易忘记这么一个女子,像电像雷又似雾,更像是一把弯刀刺伤了别人更将自己划得体无完肤。这样的女子,这样的爱情呵……
  
  
  
  
  
  金庸的小说真的让人欲罢不能,里面的女子更加是让我心疼不已。《碧血剑》的阿九公主,焦婉儿,《神雕侠侣》的陆无双,程英,郭襄,公孙绿萼;《倚天屠龙》的蛛儿,小昭,纪晓芙;《天龙八部》的阿紫,阿朱,阿碧,木婉清;《雪山飞狐》的袁紫衣,程灵素,《书剑恩仇录》的香香公主,霍青桐 ,《笑傲江湖》的仪琳;《白马啸西风》的李文秀;《侠客行》的叮叮当当,欢欢乐乐……每一个作为主角或者配角的女子都是赤诚的让人心动不已,她们美丽而骄傲;清秀而灵动,偏偏那个男人不爱她。理解不了爱情的真谛,心也许真的不会很大,有一个人驻扎了,其他人就是塞不进去吧!我且愿意愚鲁,不遇此人,今生是否安好康宁直至天明?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2-8-20 11:28:18 | 只看该作者
  摘书中首录:
  
    释 名
    “天龙八部”这名词出于佛经。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
    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如《法华经
    ·提婆达多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
    佛”。“非人”是形貌似人而实际不是人的众生。“天龙八部”
    都是“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以“天”及“龙”为
    首,所以称为“天龙八部”。八部者,一天,二龙,三夜叉,
    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
    “天”是指天神。在佛教中,天神的地位并非至高无上,
    只不过比人能享受到更大、更长久的福报而已。佛教认为一
    切事物无常,天神的寿命终了之后,也是要死的。天神临死
    之前有五种征状: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
    出、不乐本座(第五个征状或说是“玉女离散”),这就是所
    谓“天人五衰”,是天神最大的悲哀。帝释是众天神的领袖。
    “龙”是指龙神。佛经中的龙,和我国传说中的龙大致差
    不多,不过没有脚,有时大蟒蛇也称为龙。事实上,中国人
    对龙和龙王的观念,主要是从佛经中来的。佛经中有五龙王、
    七龙王、八龙王等等名称。古印度人对龙很是尊敬,认为水
    中生物以龙的力气最大,因此对德行崇高的人尊称为“龙
    象”,如“西来龙象”,那是指从西方来的高僧。古印度人以
    为下雨是龙从大海中取水而洒下人间。中国人也接受了这种
    说法,历本上注明几龙取水,表示今年雨量的多寡。龙王之
    中,有一位叫做沙竭罗龙王,他的幼女八岁时到释迦牟尼所
    说法的灵鹫山前,转为男身,现成佛之相。她成佛之时,为
    天龙八部所见。
    “夜叉”是佛经中的一种鬼神,有“夜叉八大将”、“十六
    大夜叉将”等名词。“夜叉”的本义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
    勇健、轻灵、秘密等意思。《维摩经》注:“什曰:‘夜叉有三
    种:一、在地,二、在空虚,三、天夜叉也。’”现在我们说
    到“夜叉”都是指恶鬼。但在佛经中,有很多夜叉是好的,夜
    叉八大将的任务是“维护众生界”。
    “乾达婆”是一种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
    服侍帝释的乐神之一,身上发出浓冽的香气。“乾达婆”在梵
    语中又是“变幻莫测”的意思,魔术师也叫“乾达婆”,海市
    蜃楼叫做“乾达婆城”。香气和音乐都是缥缈隐约,难以捉摸。
    “阿修罗”这种神道非常特别,男的极丑陋,而女的极美
    丽。阿修罗王常常率部和帝释战斗,因为阿修罗有美女而无
    美好食物,帝释有美食而无美女,互相妒忌抢夺,每有恶战,
    总是打得天翻地覆。我们常称惨遭轰炸、尸横遍地的大战场
    为“修罗场”,就是由此而来。大战的结果,阿修罗王往往打
    败,有一次他大败之后,上天下地,无处可逃,于是化身潜
    入藕的丝孔之中。阿修罗王性子暴躁、执拗而善妒。释迦牟
    尼说法,说“四念处”,阿修罗王也说法,说“五念处”;释
    迦牟尼说“三十七道品”,阿修罗王偏又多一品,说“三十八
    道品”。佛经中的神话故事大都是譬喻。阿修罗王权力很大,
    能力很大,就是爱搞“老子不信邪”、“天下大乱,越乱越
    好”的事。阿修罗又疑心病很重,《大智度论·卷三十五》:
    “阿修罗其心不端故,常疑于佛,谓佛助天。佛为说‘五众’,
    谓有六众,不为说一;若说‘四谛’,谓有五谛,不说一事。”
    “五众”即“五蕴”,五蕴、四谛是佛法中的基本观念。阿修
    罗听佛说法,疑心佛偏袒帝释,故意少说了一样。
    “迦楼罗”是一种大鸟,翅有种种庄严宝色,头上有一个
    大瘤,是如意珠。此鸟鸣声悲苦,以龙为食。旧说部中说岳
    飞是“大鹏金翅鸟”投胎转世,迦楼罗就是大鹏金翅鸟。它
    每天要吃一个龙王及五百条小龙。到它命终时,诸龙吐毒,无
    法再吃,于是上下翻飞七次,飞到金刚轮山顶上命终。因为
    它一生以龙(大毒蛇)为食物,体内积蓄毒气极多,临死时
    毒发自焚。肉身烧去后只余一心,作纯青琉璃色。
    “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
    但头上生一只角,所以称为“人非人”,善于歌舞,是帝释的
    乐神。
    “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头。
    这部小说以《天龙八部》为名,写的是北宋时云南大理
    国的故事。
    大理国是佛教国家,皇帝都崇信佛教,往往放弃皇位,出
    家为僧,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据历史记载,大
    理国的皇帝中,圣德帝、孝德帝、保定帝、宣仁帝、正廉帝、
    神宗等都避位为僧。《射雕英雄传》中所写的南帝段皇爷,就
    是大理国的皇帝。《天龙八部》的年代在《射雕英雄传》之前。
    本书故事发生于北宋哲宗元祐、绍圣年间,公元年前后。
    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虽是
    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欢喜和悲苦。这部小说里没
    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这个佛经名词,以象征一些现世人物,
    就像《水浒》中有母夜叉孙二娘、摩云金翅欧鹏。
  
  
  
  
  八部所对之人:
    
    1、“帝释天”乔峰
    在佛教中,帝释是众天神的领袖。乔峰虽出身异族、杀人如麻,但保境安民,救天下苍生于水火,此正侠之大者;且天人死前有五哀,乔峰正是哀莫大于心死,故八部之“天”非乔峰莫属。
    
    2、“沙竭罗龙”段誉
    段誉出身龙脉,自幼熟读经书,宅心仁厚、爱民如子,正是一代佛君,匹配八部之“龙”正得其所;而且段誉曾服莽牯,真是一条好大毒龙。
    
    3、“夜叉”虚竹
    “夜叉”者,捉鬼之神,实鬼王也。虚竹虽身源少林,却是前生旧业,非是本心。及至接掌灵鹫,振臂天山,以宅心神技统领三十六洞,七十二岛诸魔,使之弃恶从善,歼敌保国。可谓以魔向道,善哉虚竹!
    
    4、“迦楼罗”慕容复
    八部众之“迦楼罗”一生毒龙为食,体内积蓄毒气过多,临死时毒发自焚,状况极惨。而慕容复为求复国梦想,杀人无数,冤孽深重,最后终于痴呆,形如废人,报应报应!
    
    5、“紧那罗”木婉清
    “紧那罗”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木婉清论香无人过之,正得其所。
    
    6、“阿修罗”王语嫣
    “阿修罗”是八部众最特别的神道,男的极丑陋,女的却极美丽,天姿绝色,不染纤尘,恰如惊世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姐姐”。
    
    7、“摩呼罗迦”阿紫
    “摩呼罗迦”人身而蛇头,是八部众中的大蟒神。阿紫虽容貌可人,对乔峰一往情深,但她性情之怪、用心之毒,皆令人直思蛇蟒。
    
    8、“乾达婆”阿朱
    “乾达婆”是服侍帝释的乐神帝释天的乐神,梵语为“变幻莫测”之意,阿朱精通音律,善易容之术,人所难辨,且为乔峰(帝释天)生死爱侣,当居此位。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2-8-20 11:28:18 | 只看该作者
  一、乔峰的失业问题
  “万物一般,众生平等。圣贤畜生,一视同仁。汉人契丹,亦幻亦真。恩怨荣辱,俱在灰尘。”
  ——乔峰仇人智光大师
  乔峰,又名萧峰,为方便计,一律书作乔峰。出场时为民间社团丐帮的领袖,个把回合不到即遭遇失业,以后故事以窝心为主。
  乔峰失业之缘由,一是涉嫌谋杀马副帮主,二是外族血统。
  谋杀与否多涉及人品问题。乔峰自己认为慕容复可能无辜,也在于慕容家臣人品好。契丹血统却是一个重大品格证据,使嫌疑变为“证据确凿、无须审判”。其他证据则指出,谋杀也是为了掩盖血统问题。所以关键乃在于血统问题。民间抗日武装组织领袖,居然是鬼子,太过荒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汉人逻辑是:契丹人坏,坏人是契丹人,如同当今之本地外地人。所以相信乔峰人品很好的人,包括他本人在内,死不相信他是契丹人。
  随后的一路受冤的窝心情节中,大家用乔峰是契丹人证明了他很坏的同时,还能用乔峰的坏证明他是契丹人,可见逻辑学普及之必要。最终,乔峰被逼得兽性大发、聚贤庄杀人如麻,坐实了他是契丹人并且很坏。
  后来乔峰在边境上,看到了宋兵攻杀无辜辽人,看到了辽人攻杀无辜宋人。也看到了契丹人的逻辑:汉人坏,坏人是汉人。特殊的经历,使此人兼具了爱宋国主义和爱辽国主义,颇有几分国际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关怀。
  正因为如此,宋辽两国,怕是最终都容他不得。
  于是,他虽然再就业为辽国南院大王,却不免再次失业。雁门关下,进退维谷的不只是各路豪杰的人马,还有不容于宋辽的乔峰。他本还有再就业的机会:在他的简历上,有阻辽南征大功一件,有忠心报国的前丐帮帮主、弃暗投明的前南院大王等光辉履历,还有结拜兄弟大辽皇帝、大理皇帝、西夏驸马等复杂社会关系——回到大宋政治意义重大,必须高官厚禄!耶律洪基班师时一口恶气,自然要提及这段前程以示鄙夷,遂成就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早有很多理由自杀的乔峰,自杀了。
  乔峰死时不容于辽帝,但请不要忘记,此时宋帝也欲攻辽,乔峰不为阻止辽国南征而死,大约日后也会为阻止宋国北伐而死。死在两国的边界上,不入辽国不入宋地,倒也是个归宿。
  
  二、段誉的情感纠葛
  他原来的老爹段正淳以沾花惹草闻名,这个呆儿子却痴迷于王语嫣,往往被认为是不肖子孙。其实段誉“向来痴”是不假,所痴之物却可以转变。只要联想下钟灵和木婉清,便知在情感问题上段誉与段正淳本质相同:都是见一个爱一个,而且能做到每次都真情实意,实不容易。若单看段正淳之于甘宝宝,也是个痴情男子。不同在段誉能力不济,对付女人一点手段都没有,全不似段正淳挥洒自如、进退有据。不过仗着人品好迂腐得可爱,倒也颇受垂青。
  钟灵,还是孩子,不知段誉恋着钟灵时,会不会顺带暗骂自己心理变态、禽兽不如、居然打这样幼齿的小姑娘的主意……
  木婉清,个性叫人很是喜欢,但是与段誉生长环境太不相同,生活在宫中怕是不妥;段誉喜欢的东西如诗词歌赋她又一概不会,书呆子配上山野女子,共同语言都成问题。两人只能短期内闯荡江湖。
  王语嫣,多仗着前人荫护:她外婆李秋水和姨婆李沧海长得好看,而且她自己很像她们。于是无量山中神仙姐姐玉像夺了段誉的小心肝,王语嫣莫名其妙地跟着沾光。总之,长相。不过王语嫣倒是文化人,该与段誉有些共同语言。另一个优势,在于很晚才爆出她也是段正淳的女儿,随后立即爆出段誉是段延庆儿子,避免了如木婉清般被造化所弄。
  钟、木终究是太将段誉放在心上。而燕子坞中,王语嫣与慕容家一干家臣婢女所谈所想均是“慕容公子”,把从来都是众人呵护的段世子冷落得委屈至极,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这冷遇反而更提高了“神仙姐姐”的地位。但一旦得到,情形恐怕大不相同。段誉心中这块结以后能否放下,不可知也。
  后来段誉与钟灵、木婉清再见面,虽知道是亲兄妹,仍是余情未了,还忍不住有些暧昧言语。刀白凤临死又告知段誉,二女不是妹妹、尽可娶之。这两处细节令我一寒:日后段誉但凡过得了王语嫣寻死这一关,必然娶了钟、木二女……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2-8-20 11:28:18 | 只看该作者
  记得前两日,与常国庆谈起《天龙八部》,当时虽未全读,但也已经至尾声。书中大关目,大情节都看了。说实话,读金庸先选《天龙八部》,一来是自己对这个的电视剧熟些,一来是个人极喜欢段誉这一角色。读了大半却略有失望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说不出的憋屈,反正就是不痛快。于是便对常国庆发了几句牢骚,说了句大言不惭的话 “金庸,不过尔尔!”。
  这说来确是当时感受,全书矛盾十分集中,让人无时无刻不处在紧张之中,这无限的紧张反而使人觉得全书散漫凌乱,就好像一张弓紧得时间长了,紧便是松了。比如在金庸先生的书中,中极难发现路边的景物描写,就是路人店小二也舍不得略施笔墨。我看水浒这样英雄气十足的书,也是要说说杏林桃花的,也要侃侃风土人情,贩夫走卒的。更不要说如红楼者,尽往细处洒墨。须知一张一弛,才是大家本色。可金老先生这样时时要靠矛盾支撑全书,实是入了当下许多网络小说之流。另一个更显著的败笔,就是事事有巧合,处处见偶然。这又是我很不喜欢之处。且不说段誉遇着女孩就是他妹这样的小概率事件,单是全书的另一大关节马副帮主的夫人想毁掉乔峰,仅仅因为少看一眼。更别提凡是绝世武功,十有八九得误打误撞才能学得。这里还告诉我们一个定律:千万不要让你的敌人掉悬崖下面,那么他必然会更猛地回来。《指环王》中的甘道夫就深得此裨益。
  当时自信已经读懂了此书,不过是文笔稍好的通俗小说,离经典至少三个档次。慢慢地读到文末的附言中陈世骧先生写给金庸的信,前面说的两点不足与自己竟不谋而合,心中还窃喜。可是待读到“是情皆孽,是人皆冤”时,真如醍醐灌顶,顿时五体通透,仿佛全书重读一般。
  是情皆孽!段誉之情,虽爱极切,却兄妹相别。萧峰之情,虽爱极深,却生死相隔。虚竹之情,虽爱极炽,却佛俗相悖。全书尽是你爱我,我不爱你;我爱他,他不爱我;就算,两情相悦,却因总总而不能在一起。当真是情皆孽!再有游坦之这样的情痴情疯,爱恨情仇,又何错何对。
  是人皆冤!冤者如乔峰,一生行侠仗义却为天下所不容不信,到头来只能自杀于雁门关。冤者如虚竹,自幼佛门,得一日见生父生母,却双双死于面前,二十多年佛门清修,最后只是逐出师门。冤者如段誉,一生锦绣繁华,帝王之胄,却受情苦,一世修心向善,大德之士,却最后父死母丧,生父乃恶人之首。全书尽是求不得,舍不得;拿不起,放不下;行不信,志不达;贪嗔痴,妒恨怨。当是是人皆冤!再有段延庆这样奇冤奇惨,死生枯荣,又何失何得。
  是情皆孽,不孽何以破情障!是人皆冤,不冤何以破业障。当此迷嶂幻世,又岂能不至孽至冤,又岂能不偶然巧合,又岂能不步步紧逼,使人无暇逃脱。真真似一堵围墙,封的密密实实,所有人在墙内碰壁纠缠,在圈里蝇营狗苟,任你是荣华富贵,抑或神仙逍遥,都终不得墙外彼岸之光。纵是八部天龙,也只在六道之中,不得解脱(本人于佛法一知半解,定然有错,望见谅)。故武功越是高深,心性越需平淡。所以如萧远山、慕容博、天山童姥、鸠摩智、慕容复者,不能得至精至纯之武功,盖心有所负,意有所缚也。不弱萧虚段三者,洒脱自然,反得神功。就是庄聚贤这等天赋平凡者,只要心中无争,亦可大为也。然斯人仍有所放不下之物,又下扫地神僧千万有余。
  雨落青山荷满塘,身浮苦海尘皆嶂。一夜飞渡八万里,自此逍遥成虚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2-8-20 11:28:18 | 只看该作者
         听着《思君黯然》,却不知道该从何处评起,记得小时候反反复复看过97版的天龙八部很多遍。
     
       那个时候,觉得萧峰不够帅,一身粗布大衣,不似段誉那般玉树凌风。
        那个时候,反反复复看的大概都是从青石桥悲剧之前一点点开始,还不知,这样一个顶天立地、义薄云天的英雄是怎样背上弑父杀母的罪名。
       那个时候,还不懂,为什么汉人和契丹人的身份可以如此天差地别,为什么那样一个本应豁达淡定的男子为何会有无尽悲恸,最终却要以死救赎。
     
       这么多年之后再次重温,突然懂得了一些。
       那个一出场,和西夏一品堂正面对决的乔帮主,那个身负重伤却依旧垫后不让兄弟落单的乔帮主,那个面对美色,坐怀不乱的乔帮主。
     
       那一年杏子林,忽然之间,一切变得不一样了。
       我记得小时候,特别不能理解,汉人和契丹人,不都是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么,现在想来,那个时候的背景,决定了那是水火不容的两个民族,那是无法化解的民族恩怨,是胡是汉,也许在表面上看来只是一个身份,而背后所含有却是价值观的完全颠覆。
        在南朝长大的乔峰,接受的教育完完全全就是汉人的教育,忠君报国,蛮夷低贱,可是那然后呢?突然,有人告诉他,非我族类,定当诛之,而写下这几句话的,是他的授业恩师视之如父的前任帮主,而突然有人说,那些他以为有恩的人,刚刚相反是直接造成他的悲剧的那些人。
        
         错,一切都是错。
         错在命运,无法改写,没有如果。
         曾在想,是什么造成了萧峰悲剧的一生。
         三十年前,那场阴谋?这是自然,如果没有慕容博的复国阴谋,自然就没有那场血战。
        如果,萧峰曾经看上康敏一眼,那也许就不会逼得康敏为达报复而做出接下来的那些事情。当然,那样,萧峰也决绝不是萧峰了。
        所以萧峰必须面临这些,这个时候的萧峰是个让人景仰的丐帮帮主,深受兄弟爱戴,可是如果英雄只是如此,那萧峰就不会让这么多人痛到心里。
       这个时候的萧峰,各方面还太顺利,有少林得到高僧寒暑不断的教导,有丐帮前帮主作为授业恩师,尽管家境贫寒,但却从未缺乏父母关爱,闯荡江湖,建功立业,三十岁便成为天下第一帮的帮主。
        所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萧峰必须进行一次自我的救赎,与所受的教育,所形成的价值观不同,他要有更博大的胸襟,要有更广大的世界观和民族。
        
        于是,那年杏子林,萧峰远走丐帮,而在此,他遇到了这辈子他无法忘记的唯一,也许,初次见面的悲凉,剧情的急转而下,就在暗示着将来这段爱情的无法从平凡中幸福。
        在剧中,我最喜欢的场景,便是,萧峰来到雁门关,而阿朱仅凭对他的了解,便在此等候五天五夜。见到他,不是觉得自己辛苦难熬,而是想,谢天谢地你总算是平平安安的来了。
       这个时候的萧峰,身上已然背负着多条性命,却仍有人愿意不离不弃相信他景仰他。
      始终记得,当阿朱看到萧峰胸前的狼图腾时的震惊和恐慌,也许之前她一直都还有些希冀,他不是个契丹人,他是汉人,他是被冤枉的,而这个时候,两个人都必须面对现实,而阿朱显然更快的接受了这个现实。她在悬崖边拦下他,抱着他,更放言,如果你跳下去,那我也一定跟着跳下去,她爱他,怜他,懂他,知他。
        这大概是在他那三十年的生命里,最绝望最恐慌最无助的日子里,那唯一的一点温暖,似阳光,在那之前,阿朱还是个十六岁的小女孩,还会缠着大哥要听歌听故事,而那之后,她开始迅速成长,成为能与萧峰比肩的女人,她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依靠,最绝望时的支柱。
        寻找杀父仇人的那段时间,尽管不断有新的冤情让萧峰背负,但终究他还是平静的,他有世界上最爱他的那个人陪在身边不离不弃,为他出谋划策。
        这大概是上苍赐给萧峰最美好的一件礼物,然而,却在一个又一个错误下,被他错杀,那一掌,萧峰完成了对仇恨的救赎,却也从此哀默大于心死。
        
        我始终认为,小镜湖畔,青石桥边,萧峰的生命已然完结,从此之后,不过是答应阿朱要好好活着的一具行尸走肉。放下仇恨,从此远走他乡。
        长白山上,狩猎牧羊,却红颜已逝,佳人不在,塞上牛羊空许约。
    
        本以为不在踏足中原,却最终还是得回来,以为可以做个平凡人,可是萧峰怎么可能只是个平凡人,他是耶律洪基的结拜兄弟,是大辽的南院大王,他的义薄云天英雄气概,注定了他不会在任何人有难时不出手相助,注定了即使心已死却不可能弃他人于不顾。
        所以,他最终还是回到了中原,只为救那个给出的承诺,当面对当年的带头大哥,他选择了放弃复仇而只逼罪魁祸首。最后,当所有的真相揭开之时,他还是得背负那五条本与他无关的生命,还有他那一生最悔恨的聚贤庄之战。少林一战,从此,他真心再也了无牵挂,没有了父母之仇不共戴天,从此,阿朱完完全全成为了他心中唯一的痛和悔。
         曾有人问我,你觉得萧峰最后可能活着么?
        我说,不可能,因为死亡,是他唯一的解脱。
         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
        于天下,他有义,可最终难抵民族本义。
        于爱人,他真的无牵无挂。
         也许,所有的一切开始于雁门关,所有的一切也就结束在雁门关好了。
        “我在这里等了你五天五夜。”
        所以,阿朱,现在,我来陪你,从此不离不弃永不分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2-8-20 11:28:18 | 只看该作者
     小学毕业前看完全部金庸, 第一本是四年级时候的连城诀, 第二本是白马啸西风, 到现在都记得当时的惆怅。 这是我的童年中不能忘却的一部分, 前日去书店买了套天龙八部重新回顾, 看的时候就觉得不对,但还没有反应出改了, 我在想是我记得不对么, 毕竟是20年前的事情了, 丁春秋怎么和李秋水好上了, 李秋水死前和虚竹说, 我有个女儿嫁到姑苏王家。。。 这句话印象很深, 怎地忽然没了, 看到最后快结尾处, 才知不是小小的改而是大大的改了, 王语嫣要去山洞寻找永葆容颜之方时, 已经不是神仙姐姐, 而是阿紫了, 段誉记起语嫣过去对他的冷淡,每件事重复一遍, 更是情理不通, 一是当时语嫣本来心系慕容复, 二是以段誉的心胸气度去记起这些鸡毛狗碎, 哪里有半分皇子的潇洒, 简直是个市井俗女了。写西夏公主那段, 居然出了个晓蕾, 更是莫名其妙, 更莫名其妙的是这个晓蕾还成了段王妃。
    
        天龙八部的结尾阿碧和慕容复那段, 本来是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实在神来之笔, 现在却是画蛇添足, 徒费笔墨, 而且不知王姑娘如何得罪大侠, 被生生的从神坛上拉了下来, 本来王语嫣是不下于小龙女的神仙似的人物,到最后忽然变成了庸脂俗粉,衣着华贵, 涂着胭脂, 陪着一个既可怜又可恨的男人, 而阿碧和慕容复的那抹碧色里偏偏又多挤进了一个人, 阿碧还是成了个小丫头, 余音绕梁也终成了大煞风景。
  
    最后看了金大侠自己写的后记, 他的说法是大部分中国的读者讲究逻辑, 非要作者告诉你这件事情是这样的, 于是把空的东西填充上, 可能有读者喜欢以前空灵的写法, 但多数还是倾向实在的等。 我的反应却是包三哥的非也非也,中国人写文章画画最讲究的是留白, 这个道理无论放在唐诗还是中国画上, 任何人都一想便知, 反倒是西方的文学绘画才更周密严谨, 而且金大侠此次的改动, 也已经不是把留白处的墨着上,所谓的逻辑也是大侠后来的逻辑, 和原先的想法并不贴合。 众侠救萧峰那段, 本来一波三折,是全书最后的高潮, 但中间忽然填了段西夏公主把晓蕾交托段誉, 实在是不知所云, 整个的故事节奏也打乱了, 本来西夏公主到底是李秋水的什么人, 其实并不那么清楚, 毕竟宫中三宫六院的嫔妃, 也无所谓要很清楚, 和她的容貌一样, 朦朦胧胧是最好,本来就是“梦姑”么, 但忽然面纱揭开, 有名有姓, 再说些不知所云的话, 反而无甚意味。再说晓蕾这个名字, 哪里有半点美感, 实在是个90后的名字了, 即使和梅剑竹剑四姐妹比, 也是大俗了。  还有王语嫣和段誉, 一对神仙眷侣, 莫名被拆开,偏又还大费笔墨去为这个拆开找理由, 只是这理由又很牵强。 所谓的心魔破除, 本来神仙姐姐的出现也是为段誉痴恋语嫣埋个伏笔, 最后只能让语嫣自己推倒玉像, 殊不知这个推倒玉像的语嫣,整个的语言动作, 实不是语嫣了, 之前为显示两人感情生变, 还填上两人言语不和的段落,其实把名字换掉, 却更像是萧峰和阿紫间的对话。
  
    所谓旧事凄凉不可听,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了个乔峰, 段誉, 王语嫣, 和当时的所思所感, 而一霎那, 当旧人旧事不再时, 也只能留下思念翩翩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2-8-20 11:28:18 | 只看该作者
  本是想写写与《天龙八部》缘起缘深,怎奈历时过久,时间已经模糊了初初见那些人物的感情。现在想来,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看原著文字,看影视作品,各种形式都看过不止一遍,对人物的认识也不再是简单的坏人好人之分。渐渐长大,随着笔力增强,写过萧峰美人悲情,叹过段誉江山多秀,但对那个呆呆愣楞的小和尚却未曾有过多少笔墨匀他。前几日重温一遍03版《天龙八部》,情景故事依旧吸引,对小和尚虚竹倒是有了新鲜而浓烈的观感。
  
  这个小和尚,初见时,有些憨直呆愣,怯怯懦懦。但静静观察下来,却是执着的善良,连那一丝呆气,似乎也变得可爱可亲。
  
  大慈大悲的玄慈方丈和无恶不作的叶二娘的故事不知是如何的婉妙,而这善恶端点的结合便注定了虚竹一生的不平凡。初出少林,没见识过武林的小和尚像极了离家外读的新学生,带着新鲜和恐惧,走在未知的路上,懵懵懂懂地迎接着将要出现的一切。
  
  为了救人,他无意间解破“珍珑棋局”,说是无意,却也有因才有果,小和尚习惯性的善良让他以“自杀”的方式来成全棋局,“置之死地而后生”在此虽不恰当倒也贴切。解开了棋局,似是一个开启人生的契机,无崖子七十年的功力传入他的体内,逍遥派掌门的七宝指环套上他的手指。虽说不是心甘情愿,但这一刻,虚竹和佛、道两家均结下不解之缘,甚至是深深的羁绊。不知是劫是幸,却也义无反顾的开始成长。
  
  命运的轮盘开始运转,他带着师傅的遗命和少林的任务继续上路,理所当然的卷进逍遥派师门的多角恋情之中,在西夏冰室中还破了荤酒色杀几大佛门大忌。这里着实敬佩童姥,是她让虚竹小和尚从单一善良的刻板画变成了有心有情的立体雕塑,虚竹这一刻似乎才真正开始身心发育,懂了感情懂了人事,于是,小和尚渐渐成熟,开始蜕变。
  
  少室山大战,虚竹带着些许不同逼仄于我们眼前,大英雄萧峰一句:“你不畏艰巨、大义而出,足见是一个重义轻生的大丈夫、好汉子。”肯定了虚竹的英雄气概。俗语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虚竹的可爱可敬之处,不仅在于为灵鹫众人解生死符之宅心仁厚,还有这一份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生死的情深意重。经历浴血大战杀去仇敌,双亲骤得骤失的巨大起伏之下,小和尚不再是小和尚,他疯狂乃至残忍地蜕变,身心各个方面都有了英雄的模样。
  
  最终,解救大哥之后的雁门关大战,虚竹的英雄形象终于完满。英雄二字虽简,蕴含意义却深。英雄者,必有凌云之壮志,四海之心胸,拔山填海之力,气吞山河之势。神若悬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天龙八部》中侠义之人多不胜数,但可称英雄的却只寥寥几位。
  
  小和尚虚竹,历经万事,终成英雄。
  
  
  
  后附:《天龙八部》含义为佛教之中八种神道怪物,以象征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而八部众的人物呼应各有理解,其中,第八摩呼罗伽,曾有这样说明:摩呼罗迦,此云地龙。亦云蟒神。腹行之类也。由痴恚而感此身。聋呆无知。故乐脱伦。修慈修慧。挽回前因。脱彼伦类也。依我理解摩呼迦罗意欲所指就是虚竹。虚竹本是普通的少林和尚,是“腹行类”,但由于“聋呆无知”,反而得福,脱胎换骨,修慈修慧,最终挽回前因,成为身兼灵鹫宫主与西夏驸马的蟒神——亦即与“天龙”段誉相对应的“地龙”。当然,还有别的说法:夜叉对应虚竹,摩呼罗迦对应阿紫。此上不过我的理解,一家之言,不足置信。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12-8-20 11:28:18 | 只看该作者
         天龙八部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已经看过,只是那时根本不了解其内容,最近无聊再次看了一遍,对阿紫的命运很是上心....
         阿紫,名如其人,紫色不是很纯的颜色,但看起来给人很舒服的感觉。亲眼目睹其姐姐之死,看着抱着阿朱哭的甚是伤心萧峰,那一刻她阿紫心中已经只有他萧峰一人。
     “我拿毒针射你,就是想要你永远跟我在一起”,听着是的哟么霸道的话。可也从另外一面说出了对其姐夫的深爱。到后来的眼睛失明,不愿意回到他姐夫身边,是因为她姐夫不喜欢一个瞎子,再到后来萧峰死后,她挖出了双眼还给了铁丑,她姐夫欠他人情...仿佛在她心中,只有他萧峰,才会上她的心,她父母家里她都不愿意回...
      金老的小说中总有真么几个角色,李莫愁、阿紫、周芷若...他们从本质来说,本来并不坏,可是,都是因为种种原因,在别人眼中他们亦正亦邪,但他们那份执着的爱却始终足以让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能够画上等号...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2-8-20 11:28:18 | 只看该作者
          为消磨时间第二次细读了《天龙八部》且仍旧是旧版,金庸的十五本小说除《越女剑》其余都已翻过,它无疑是最让人荡气回肠的。虽然看完五味杂陈思绪激荡但若真想写下一些对此书的独到见地实为一件难事,一则数十年来各种评论浩瀚,再者此书本身鸿篇巨制,以数个国家民族互相纵横为背景的数百个鲜活人物因两代的恩怨及诡异的命运安排从而牵扯出的复杂关系,以及再深层次的也是金庸想真正表达的对于人性和感情略带佛家和道家色彩的理解。孔庆东称天龙八部为佛学的入门教材,而天龙八部这个书名正是取自于佛经以暗示人的各种非人面目和命运。
           至于哪八个人能典型代表天龙八部便有许多说法,正如形形色色的武功排名都是个人所见,且因新旧版本而不同。比如关于萧峰和段誉两人武功的高低,虽二人未曾交手但可根据书中内容参照比较,在少林寺藏经阁中,扫地僧在拍死萧远山时受了萧峰一掌后说“好俊的功夫!降龙十八掌果然天下第一!”,扫地僧是何等样的人物,这么说自是说明至少萧峰不输于六脉神剑,但在新版中好像这句话被删掉了,这便增加了比较的难度,段誉体内有超级变态的内力又有莽轱朱蛤百毒不侵再配以六脉神剑北冥神功一阳指,但是战斗经验值很低,且书中说段誉这一生都未完全掌握六脉神剑都是“时灵时不灵”,萧峰虽是硬汉形象但纵观全书却是粗中有细,让我想到德罗巴踢球时候还会玩点花哨细巧的技术呢,这就是经验,而萧峰若不是最后折箭自杀实在是一个无解的人物。
          
           当然如果仅把此书当做消遣的武侠读物就因小失大了,至少它是一次对各种感情的经历。它并非像其它书中一般宣扬大是大非,也没有明确的正反派,它要表现的只是世人皆有的“贪痴嗔”。书中人物各怀绝艺并非凡人,因贪因痴因嗔而所受的煎熬也超出凡人,这是一出悲剧,正如陈世骧对《天龙八部》的评价“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从书的内容结构上讲有三个较主要的主人公,段誉、萧峰和虚竹,因为书中所有人物关系都可由这三点发散连结,而段誉又起串联三人的作用,最后义结金兰。乍看很不合理,因为他们在社会上完全是不同的圈子而且人生乐趣生活目标大相径庭,但其实他们都是至情至性之人都是极品。
           段誉是名符其实的高富帅,但在王语嫣面前就是一副吊丝样。他以大理王子之尊却在无量山洞中对玉像(为王语嫣小姨)磕了一千个头后来又给阿朱磕头都是心安理得,为了能与王语嫣在一起宁愿永远困在枯井之下,为了让她开心又宁愿舍己幸福而撮合她与慕容复。他对王姑娘的痴迷更像是一种对美的崇拜。虽然熟读佛经但他始终参不透对美的贪痴。当然如果要讲《天龙八部》中真正的吊丝非游坦之莫属,他对阿紫的感情已经超出常人所能理解的范畴了。
           很多人包括我都认为萧峰是金庸武侠中的第一英雄,因为他太完美了,这种完美在我高中看这本书时还不能理解,那时不讨厌他但也不喜欢。他侠骨柔情豪放不羁为人正直,可惜一出生便带着那个时代的原罪,他是契丹人是夷狄。虽然七岁时便杀过人但随着武艺的增强武德抑制了他的血性,但这种血性又在屈辱和复仇中被唤醒,一直到阿朱舍身相劝之前他都被这种复仇的嗔念所控制。
           除了个人恩怨,金庸主要通过萧峰这个人物将故事铺展到民族国家的高度,以致让萧峰直面忠和义的选择,而忠义两难全让他最后不得不死。其实他只想和阿朱去雁门关外驰马打猎牧牛放羊,这是书中最让我感动的地方,但这小小的愿望永远都无法企及,这就是天生英雄的悲哀和代价。
           至于虚竹,表面看是一个穷丑挫碰到狗屎运翻身又娶了白富美的故事,但其实在他身上才最明显地体现出金庸的一些佛家观点。书中说万物众生皆可成佛。虚竹连破五戒又因各种机缘想做和尚而不得,但在大家心目中他仍然是一个好和尚。他破解珍珑棋局得无崖子毕生功力又成逍遥派掌门,有段延庆暗中相助的功劳,但这也是段延庆为了报答之前虚竹出手相助。天山童姥心狠手辣却对虚竹毫无戒备且传他天山折梅手等逍遥派功夫是因为她知道虚竹的本性。虚竹得西夏公主的芳心也全靠他自己在冰窖中的本色表现。
           所以破戒和成佛并不矛盾。虚竹的父亲方丈玄慈即带头大哥,受江湖人士的敬仰最后却也是个破戒和尚,只可惜未能参破所以选择自杀,使虚竹从喜剧变为悲剧。
  
           书中没有明确的正反面人物也没有明确的加害者和受害者,但因人人皆悲剧再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其实每个人都兼具加害和受害这两个角色。《天龙八部》涉及两三百个人物且都具有鲜活的个性,不能逐个解析,虽然如段誉所说“各有各的缘法”,但终究都难以勘破“贪痴嗔”而摆脱心魔的纠缠。
           想到当下中国社会被冠以“互害”实在毫不为过。我们当中能有多少人能摆脱贪痴嗔的心魔而洒脱生活,也许曾几何时会有逃避的念头,但终究无法对抗这世俗的力量。而我们的沉默和叹息正在为这违背人性的世俗添砖加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2-8-20 11:28:18 | 只看该作者
  “萧峰热泪盈眶,走到树旁,伸手摩挲树干,见那树比之当日与阿朱相会时已高了不少。一时间伤心欲绝,浑忘了身外之事。”兴许这个时候他就没打算活着,又或者是更早的时候。萧峰拾起断箭向胸口刺去,虎目含泪,最终还是倒下了。“只听得鸣声哇哇,一群鸿雁越过众军的头顶,从雁门关飞了过去。”也唯有归去的南雁能载着英魂归去。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6 14:19 , Processed in 0.32502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