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4| 0
|
告别天堂 |
最新书评 共 7 条
喷嚏不
《告别天堂》就通过讲述几个中学生的爱情故事,揭示了当今中学生为爱痴狂、也因为爱的迷惘与幻灭而告别纯情的紊乱心态。
也许是因为时光飞逝而感到人生易老。因为走向成功的道路崎岖、漫长而感到青春易逝。还因为听多了许多少年出名早、“天上掉馅饼”的新闻故事而急于脱颖而出。还因为张爱玲那句“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而梦想着一举成名天下知。作家用海子的诗句“公元前我们太小”作为一章的题目,并在作品中不止一次地强调这一句,进一步突出了青春迷惘的情感。是呀,青春期,叛逆的青春期,自己也懵懵懂懂的青春期,格外敏感也格外不自信的青春期,常常一不小心就留下了悔恨与遗憾,也常常在一夜间猛然长大。
而小说中那些打上了他们的精神烙印的语言读来也有相当的玩世不恭感和粗鄙感:“高考的时候大家一窝蜂地在志愿表上把中国略有姿色的城市全体意淫了~遍。……我还将装蛋进行到底地在第一栏填上了‘中文’系。”“自诩小资或者追随小资的‘少女’们,是层次稍高些的傻叉。”还有“我已经背叛了你无数次,我以后还要再背叛你无数次,但是你知道吗?我他妈的,爱你。”还有“海子,我最爱的你,当你从容不迫地躺在铁轨上倾听遥远的汽笛声的那一刻,是公元前,还是公元后呢?……我只知道,从我第一次看到你的诗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了火车这东西,因为它撞死了你。”——这样的语言在“80后”中相当流行:性感,粗鲁,别出心裁也令人震惊,体现着他们的叛逆、浮躁与BT。这样的语言足以使人想起《麦田里的守望者》,还有王朔和韩寒。
有冲动,也有感伤;有悔恨,也有宽恕;有粗口,也有歌声……一切都在《告别天堂》中交织在一起,昭示着“8O后”的品格:有点“愤青”,也有点“小资”;有点“现代派”,也有点“浪漫风”。也就是说,仅仅用“狂欢”或者“冷漠”来概括他们都不那么合适。(以上只是原文评论的一部分,更全评论地址http://www.caizicheng.com/article/Art5078.html)
详情
珞薇
我这个年龄,已经距“青春”二字有一定的距离了。是以我不再对主人公高中的生活有太多的震惊与感动,也不复当年那些矫情的感慨了。
可是令我意外的是,我感兴趣的,是作者在书中对故乡的种种领悟。或许因为作者的故乡就是我的故乡,描述中的那丝亲切让我感到惊喜。我甚至能回想起书中的布景都藏在故乡的哪些角落。
我以为对我的故乡我已经了解的太多,我以为我的故乡就是那我看到的摸样了。
可是不是的。
我的故乡还有我不知道的容貌,有我不熟悉的姿态。
在看到以周雷的口吻叙述的那颗唐槐的故事的时候,突然有一丝动容。原来,在我的故乡,也有这样温柔的相待。
原来不是没有,只是,大家的温柔,平常都掩饰在日子的繁忙琐碎中,被人们忽略掉了。回首想想,这些年来的种种感动,都来源于或多或少的那一丝温柔,是我自己一直执着于之,贪恋于之。
最好的莫过于温柔地相待,我的故乡,即使你已经繁华落尽,我还是爱你。
详情
Numbly
我身边有两个男闺蜜,现在被高考这条河冲散了。一个在繁华匆忙的广州没日没夜的读医,一个同我在一座城同一所大学读经济,反正都比我强。他们是笛安的超级男粉丝,那时候在飞机上听其中一个说了不下20遍《东霓》《西决》多好看,我至今也懒得翻。
前几日闲来无聊看了这本书,可能这种青春文学对我来说已没多少韵味的关系,我觉得我的天堂好端端的在那,纹丝不动。佩服是笛安把没有生气的普普通通的字词句段编织在一起,有的话确实很有道理。我是想破头也想不到这些道理可以说的这么清楚。
或许是我少年的时候的生活的小镇太宁静,看完这本书想想按书里的年月当时我才6、7岁,那时候还在和隔壁楼的小朋友一起玩那种一片打翻另一片的圆形卡,还在和同桌画着三八线,而且这种孩子的游戏我们持续了好多年。我们那里也时常起沙尘天气,可怕是真的,离开了真的会想念。六年级的时候已经有男孩女孩接触社会上的小混混,也不过是骗骗同学的钱在网吧呆一下午。有女孩子第一次例假,自己说的像经历了什么不治之症活下来似的壮烈,可笑的是我当时竟然信了。后来轮到自己,吓得大哭了一场,被妈妈狠狠的耻笑了一次。
这书里的故事从高中开始,我不明白方可寒究竟为什么对自己那么残忍,我家教传统,从来没觉得这种不爱惜自己的女孩子有什么可爱的地方,说难听了就是贱,可是很多人非得来一句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但换做是你的生活中有这么一个人,她难道不会成为你茶余饭后闲来无事嚼舌根的对象?贫穷怎么了,不卖肉活下来的好女孩儿也不少。那么在我眼中江东也很贱,天杨也很贱,这本书都像是贱人们的聚会。既然天杨干净的江东都不忍心,男的为何去找方可寒,女的又为何把自己献给了肖强。最后的结局不管天杨回过头来拉着江东拔腿就跑还是礼貌的说声谢谢,难道感动人心的只有他们年少时温存的爱情,谁去在乎过等着江东回家的安妮。
这些青春的书,或许就是在年少无知中注射进成人的念头,好坏各半,既纯洁,又离不开性。把孩子的懵懂和好奇通过决裂和伤害体现出来,让看过它的孩子知道,自己内心的悸动是正常的而已。但是读过之后,便遗忘了。甚至多年以后,都不记得自己还读过这么一本。
因为长大了,经历了该经历的,发现书里实在离奇。
高中时候也听过别班男女恋爱故事,就好像他们那个圈子,每次都是一样的人出现,只是彼此的身份都不同。喜欢一个人腻了,便换一个。学习好的孩子没多少时间去早恋,那所重点高中到底有多重点?
故事发生的太不可思议,我总想多吐槽几句。
改日换换看《西决》,究竟能有多好看。
详情
Heidy_
看完《告别天堂》心里一直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影子。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却很在意。之前我是不读当代小说和散文的,像什么郭敬明、韩寒,我从未涉猎。也是近几日无聊,借了这本《告别天堂》,谁知一读就不肯放手,用了两天读了两遍。其实,我或许没有资格评价笛安的书,因为这是我读她的第一本书,我甚至连她的《西决》都还没读。但是这本书的文字,这本书的思想近乎把我征服。
我读到几十页的就开始难受了,这很不容易,我读书一向不会有什么情绪波动,不会像很多人一样看到哭,看到破口大骂(除了三毛的书之外)。突然发现,我也是有些有肉的活在这世上。笛安笔下的青春与太多人的回忆和太多人所要面对的未来相似,看了之后好像回到了昨天,并且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份痛楚,如今的我们,再一次想起从前,会不会是一样的心情。悲凉。或许这就是为什么那种伤感挥之不去的原因吧。
一般来说,一个会做梦的人落在一个不会做梦的人手里,会死的很惨。我觉得这句话在一瞬间刺痛了我,它简直可以没有理由地中伤任何人,因为它太现实。一个过于天真的人落在一个活的现实的人手里,会死的很惨。这句话有些过于真实,真实得让我觉得有些残酷。人际的复杂,社会的繁琐,都被这一句话戳中。
宋天杨,一个天真的让我觉得有点假的女孩,事实上她却又那么真实,她可以天真到可以和江东、方可寒三个人生活在一起,但是又为她在可寒生命终点时的坦然感到震撼。江东,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他,他确实喜欢可寒,但却爱着天杨,溶在血液中的爱,但是,不论那一方,他都不可以真正得到,可寒死了,成了他永远的伤,天杨还在,可两个人在一起却显得不现实。方可寒,一个可悲的角色,没有感觉她像书里人物说的那般“下贱”,只想说一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悲之苦。肖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正喜欢天杨,还是只为了肉欲,我不敢确定……周雷,可以说是天意,也可以说是巧合,让他出现在天杨的身边,一个永远的备胎,一个同样爱着天杨的男人。这些人,回忆着儿时、高中、大学,回忆着他们的青春,在回忆中舔舐自己的伤。
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这句诗出现了很多次,读到最后我才隐约体会到它的凄美。不仅仅是书中的人物,它说到了每一个人,每一个现实中的人。你,我。每一个人在现实面前都是那么渺小,但每一个人又都有各自不同的人生路,或者充实,或者温暖,或者悲哀……面对前方,面对现实,面对爱,我们无力反抗,同样无力挽留,所留下的只有回忆,但又不得不将它火化后抛入大海。回忆,留下的只是伤。
详情
echo03
第二次读告别天堂 比第一次读懂得多
像是天扬和江东那种爱到毁灭的情感 吵架 和好 轮番上演 都是因为相爱
记忆最深的一个片段是 多年以后 天扬再梦到江东 从睡梦中挣扎着坐起来的时候 看见了睡在旁边的现男友 笛安多会写 连名字都没提起 无论天扬经历过多少男人 唯一被反复提及 大段描写的 只有江东 那些年轻时候只懂付出 忍让和包容的爱情 可能以后都不会遇见了 所以我坚定地觉得 天扬最后那一笑 是答应了江东 他们可以回到手牵手吃冰淇淋的那个夏天
天扬 江东 方可寒 周雷 肖强 他们谁都没错 可是人是有命运的 天扬就该扮演温婉善良 讨人喜欢的角色 她演得很好 可我更爱方可寒 红玫瑰她演得更好 不屈服 那种藐视一切 看淡一切的态度 还有真真切切的感情 都是真的
告别天堂 我们开始长大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相关帖子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5 10:31 , Processed in 0.405508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