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 0
|
鲤·变老 |
最新书评 共 2 条
violi
母亲对我说过的话总是很多的,近年来总是发生幡然醒悟这样的事,也许是因为成长的关系吧。
死亡这件事对我来说一直都是我从未不会花费时间去思考的事,即使我最爱的导演伍迪艾伦,他电影核心总是围绕着对变老和死亡的思索,但我还是相信人类永远坚信“体验大于结论”的原则活着。程亮说,马克尔斯有一个比方,说父母隔在我们跟死亡之间的帘子。只有当你的父母去世了,这个帘子被揭开,你才能直接看到死亡到底是什么。所以,我在想,外婆的过早离世其实对母亲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对于我没有体验过的事情,我总是很难感同身受。直到这次看书才突然回忆起母亲对我说,她没有感受过多少母爱,每每看见别人的母亲无私关爱自己的小孩时她总是格外羡慕。她辍学在医院照顾生病的外婆,看着外婆最后抗争不过恶魔而死去无疑是件残忍的事。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母亲对母爱的渴望。也许正是因为经历了她自己母亲死亡的事,她的人生观变了,对于死亡,似乎看的很释然。母亲不是一个高学历的人,甚至有时候她经常因为我无心的一句“你不懂”而生气,她觉得人生很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上过大学,所以对于我考上大学这件简单的事她觉得算是她人生值得记录的一件大事。其实她不知道,她的人生态度屡屡让我折服。我原不解,当我面对同学父亲突然死亡的消息时我哭的和泪人似的,我看着奶奶因为变老而满脸沟壑时啜泣哭诉时,她总是一副很淡定的表情告诉我,生老病死是人之常事,每一个人都要经历和感受,我们有一天也会这样。现在突然觉得她的隐忍和宽容,对待死亡的态度,无非是来自这样的修炼,或许正是因为缺乏母爱所以她给了我满满的母爱。
就算如今,我仍然不会对死亡充满好奇,生命就是父母恩赐给我们的体验,我只知道死后我什么也带不走,但是只有我自己明白我的人生到底过的怎么样,或许对于必然发生在自己身上不好的事情,我们的心里承受能力远大于发生在自己爱的人身上,又有多少人可以忍受失去的痛苦,思念的寂寞,回忆的残酷呢?想想书里说的确实,这就是生活赐予我们的,生命和死亡,成长和失去,性和情谊,悲欢和离合,这都是我们终将要体验的一部分,如果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的事情,那才是值得悲伤的事情。
详情
80℃
1.
我一般从“小说”部分开始看起,这一期小说除了我从来不看的国外小说外还剩四篇。其中有一篇是写过《人字旁》的默音的新短篇,《人字旁》我特别喜欢,算得上所有鲤里最喜欢哪一批次的小说。《犹在梦中》的故事和文字依旧同时带着质朴和神秘,这个故事却有点“太故事”了,看完很恍惚。《驮一个女孩去莫镇》很好看,想看后续。《相伴》这文太温情了,我总觉得这种鸡汤应该刊在《读者》之类。《什么的朱白》是一篇每期鲤都会出现的一篇东拉西扯文。
2.
“态度”是这期里最贴题同时文字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了,周嘉宁的《漫长》和张悦然的《爱荷华日记》都是一贯自剖式的写法,就像习惯看日记,那么直接和残酷。
这期刊同时因为她们,使得我相信和一直相伴。
3.
“小电影”18P“,镜子”20P,这些图片刮掉大块内容,很浅的内容蜻蜓点水抛出概念,真的很空。这一期荞麦的文字倒是很不错,介绍于佩尔那篇真是太官方了,一点儿感情都找不出来。我再次觉得这栏目的宗旨挺好但一直做得力不从心,文图不搭,或者说根本就不该牵强的结合在一起。
4.
“沙龙”记录了关于虹影、舒国治、伍迪艾伦等人的访谈和随笔。虹影那篇很轻松,聊得好像没啥意思(或者是单纯吧?),舒国治倒挺好玩,张怡薇的整理和对话都很有质,使得这篇文也值得收藏。其他几篇大概忘了。
5.
这一期整体不错也在水准之上,三星只是心愧于这一期的主题。“变老”实在敏感,而这本《鲤·变老》太中规中矩。
20121115记录。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9 20:17 , Processed in 0.220307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