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6| 0
|
村上广播 |
最新书评 共 4 条
进基的
虽然常常听到他人对林先生翻译的村上有所诟病,不如台湾地区的村上译者,但一来我不曾学过日语,二来林先生所译的东西读来还算有趣,也便承受了有些人承受不了的东西。
近期读了这本村上的小品集,都是村上先生的碎碎念,感觉饶有趣味。作为我自己来说,也常常会有一些小小的动机,譬如“发明色拉的人,真是聪明那”抑或“杜鲁门·卡波特是如何走到那一步的呢”,自觉想这些总比思考国家大事好些。但这些自认有趣的小动机也就是三言两语而已,构不成文章,况且若不是村上或其他知名的先生去写,而是我写,难免会被别人认为“这个人太奇怪了”。
这些小品文读得越来越多,连讲话的语气都不自觉地模仿起了村上先生,但其实之前已经说了我不曾学过日语,我所阅读的只是林少华所译的村上而已,所译我不自觉地模仿的讲话语气到底是村上先生还是林先生呢?
其实再往别的地方去想想,我们所见到的东西真的是我们自己想象的那样的吗?
详情
晚安小
有趣不有趣,除了写作功力和技巧外,作者本身的有趣度大致也重要,本身看事物不有趣很难伪装成那种“看起来就开心”的文字。相由心生,写作也与情趣有关在我看来。
广播嘛,一听这个题目就知道是短文,内容很杂,也好,不喜就换下一个频道。关键是喜欢的,看了几页,正想要说好戏入场时,整个人全身贯注起来。却换来呯的一声说要“时间已到,各位晚安!”不过瘾啊,真的到痒点挠不到的那种,真不想就这样停下来。
里面有些则刚到火候,但午夜什么的就不要看了吧。比方讲“苹果心情”,看时已是晚上,偏偏被村上诱惑到很想半夜出去,买袋苹果,冲冲水后,就嘎吱嘎吱咬起苹果。其实不是饿,却仍然被勾引到想大口大口咬苹果,那丝丝的苹果香也让人欲罢不能。所以只能想想,不断咽口水。他说等待APPLE电脑运作的那段时间,一边翻翻童话,一边身无旁骛咬起苹果。咬苹果的声响清晰传到这边,真是作恶啊。
还有就是“炸面圈”。书里写,顺路买上几个,有时干脆在车里吃起来,落下脆皮屑。那热度也好,颜色也好,还是那种脆口感又被很完整的传递过来,哎!!!里面讲了为何里面有个圈,这个解释很好。想起《租赁猫》里面一段,出租车公司租赁工小姐吃甜甜圈时,会先吃外面一圈,一圈一圈的咬,就不咬破那个圈。最后整个吞下那个圈!里面圈象征着内心的空洞,真的,就这样最后一口把那个圈吃掉了。
餐馆之夜,天上的血红玛丽,奇怪的动物园,世界就是旧唱片店,都很和自己口味。总之心情好或不好时,手边有本能翻翻的书,又不会担心增重的,看这个书蛮好。
详情
贝蕾妮
我读书向来很慢,这本是读村上春树最不累的一本,较之希腊之行的游记阅读的艰涩,是一件幸事。记得挪威的森林在大学暑期读花了一个星期来着。
前阵子去上海,就带着这么一本书去。住的是地板很脆似乎旧到用力踩就要翘起来的招待所,房间是小的,电视是坏的,却在里面很开心地看书。所谓旅行中看书的乐趣。微旅行晚上还赶上了上海bookfair。对书虫聚会是没什么想说,不过去的时候也是拿了这本去的,在去之前还和一位来过舟山的书虫朋友吃饭来着,席间聊书,聊看法,不错的时光。把bookfair没说的话在这里说吧?
在图书馆借的书,要好好保护才是(书皮上还贴了标签)。
在旅行途中看书是比较特别的读法。记得08年背了一本《劝导》去上海,彼时登着乔丹7奥运配色去看奥运会,轻2。《劝导》是完全没看,只是把背着它当作一种形式,那本书的封皮是全白色的。那天带着书去上海,登着三叶草星球大战白球鞋,同样2。不过这本书是看了,还挺能给旅程调剂。
不管干嘛,都容易浮躁。看书、会友,交换观点等等。那本书,看到里面的插图,就会觉得不浮躁。看介绍是版画来的。总之不浮躁。
看完之后才知道是村上为杂志作的连载专栏文章,怪不得会这么易读。总之读完了。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7 00:45 , Processed in 0.045238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