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0
|
门外汉的京都 |
最新书评 共 3 条
butter
舒国治的文字不是很喜欢,尤其是刚开始看。夹了点古文,可又不是很高雅的那种,接近《水浒》,跟他写的内容不匹配,看得几乎想扔掉。可是因为是在去医院的路上和等候大厅里看的,实在闲得无聊,又耐着性子看下去。倒是挺喜欢《京都的长墙》,以及他说在京都买三明治带到公园里去郊游那段,看得出是对旅游颇有心得的人。
想起在爱丁堡的时候总喜欢一个人在路上随便走,时不时抬头看云,看狗,要不就在路边或山顶的长椅上坐会,看草,看海。以前觉得羞愧,没去很多有名的景点,现在想来这或许是爱丁堡城市的精髓呢?尤其是看《南方与北方》,发现里面很多镜头是在爱丁堡拍的,很多地方我走过不止一次,那熟悉感真是很棒。这本书里也提到他看日本电影时发现有京都的镜头,不在著名景点上,就是一面墙一条路,想来他心里一定也很得意。
详情
kazuya
城市的生活节奏习惯了便也仅是习惯了,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偶尔抬眼,高大的建筑物挡住了视线,狭窄的天空被束缚得喘不过气来。许是本能渴望的吧,对宽广,对宁静,对如诗如画,所以会用无限的灵魂去畅游,另一个人间天堂。
舒国治先生无疑是天底下最会讲故事的人之一,这个无私的笔者一次又一次地前往京都,仅做一个徘徊的门外汉心便甘情愿被它俘虏。又用他简单但富有韵味的文字向人们描摹京都的景,还有在那里生活得分外自然的人们。于是,京都的一切就像白描的水墨一样铺陈在我眼前,恍惚间我也随着先生的脚步领略了一番京都的魅力。
先生说京都的长墙,“此长墙常是土色,色最宜人,质宜叫人觉着舒服,能在此墙下行路,总希望能走的久一些,别那么快断掉才好。”土色的墙,总让人觉得带着历史的厚重感,它淡然地伫立在那里,所有的时光都被它吸收沉淀,身在其旁的安稳大概是让先生不愿意轻易走到尽头的原因。先生说京都人们的生活,“顺着街道走,见一店有工匠低头在削竹器,粉扑扑白皮中透出隐约的豆沙影子。再没走几步,看到和服女将(女掌柜)至门口送客人,频频鞠躬。一直往下走,到街底,一弯,又是一巷,灯光依稀,仍是一家一家的业作,或者各自有各自的营生。”仿佛可以看到文字里描写的场景,傍晚时分并不十分热闹的街道,所有的人都在自己的时间轴上转动,橘色的光打下来什么都是温暖的,这样的画面似乎应只出现在电影里,先生也是这样的感觉,他说“像看电影一样地看,则全世界最好的地方时京都”。先生说京都的寺庙,他说“于门外汉而言,寺院之最美,在于古寺形制之约略”,京都的寺庙数不胜数,大的小的,华丽的破败的,却都仿佛就应该生长在那里一般,与周围景致相得益彰,登堂入室的观赏与之对比变失了色彩。先生说京都的水,“这个城市教我最佩服的、同时也是最羡慕的,是它的所有水流皆有来历,也皆有下落。这见出人类最崇高的宽容心。也是人类对于自然界尊敬之显现。”都说水是生命源泉,有活水的地方便有生气,而正视自然,不逆道而行,便成就了京都的生生不息,在强大又细腻的生命力面前任何辞藻都会显得苍白,也许当我面对京都的水便只有一声啊来感叹。先生说京都的吃,“且看日本米饭,质地恁美,粒粒清亮,又蒸煮得宜,总是松软适度,任何时候端来面前,一筷子舀起,便已知是大地恩赐,心中雀跃。”其实日本料理比起舌尖上的中国来说,是小巫见大巫的,甚至是简陋的,可他们却是专一地对待每一件食物,大抵是因为日本的土地狭小资源匮乏,造就了他们这样小心翼翼用感情去培养,生产出简简单单就能让人雀跃的食物。
先生还说了很多细细碎碎的京都,如穿梭在巷中不舍得不走路,如雪夜时分美得令人窒息,如沉迷于适宜野餐的大花园。他记录了很多有意思的店,美味的食物,给人惊喜的河川,还有在门外徘徊着观赏的院墙,看着一个个跃然于纸上的地名,不油感到这些名字都有一种吸引人的魔力,想亲眼见识一下这些名字具体的样子。
刚看到此书的题目时,很好奇作为一本介绍京都、略带游览引导性质的书,怎么会从门外汉的角度来写,或者说一个门外汉怎么能领略一个城市。读完此书时,倍感舒国治先生的独到之处,因为京都的花草树木、小桥流水、寺庙人家均自在地分布生存着,在门外浏览对于眼睛来说已是莫大的享受,且若试图融入其中的话恐怕会打破本已完满的美好。在京都,做门外汉,足矣。
我想应该要感谢舒国治先生,勾起了我想要拥有跟他一样的体验的欲望,却因为现实的限制而暂时由他的文字带领着体验了一回,心灵也是满足的。未来总有一天,会用自己的脚去丈量京都。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15 00:05 , Processed in 0.404427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