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35|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十四史全译1-88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6-3 21:51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00:15: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是世界上以文字记载历史最长也最完整的国家,记载中国历史的史书,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珍贵宝藏,也是世界人民的珍贵宝藏。把从《史记》以来的史书予以整理推广,是时代对我们这一代研究者、出版者的要求,也是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408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0 19:58:32 | 只看该作者
      孔子与屈原。在看《孔子世家》时,我曾联想到一个与孔子的从政作风完全相反的人物——屈原。而司马SAMA在《贾谊列传》中所发表的感慨与我不谋而合,他说:“……屈原凭着自身的卓异才能,如果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能容身?何必非要自沉汨罗江水。”
      我并非对孔子和屈原的做法持褒贬态度,只是觉得,如果孔子能对君主再坚持一些,屈原对昏君楚怀王不要如此死忠,也许他们的人生会有不同的际遇吧。但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不是这样的性格,便造就不了历史上的孔子与屈原。
        
      屈原与贾谊。贾谊出仕很早,十八岁时便因才华横溢而闻名郡中,二十多岁便成为了博士,一年后官至太中大夫。贾谊有政治改革的热情,他的改革初衷是好的,但是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犯了一些仕途不顺之人都会犯的毛病。
      一是招嫉。这一点与屈原的经历何其相似,因为锋芒太露,在赢得君王宠信的同时,也得罪了许多官员。但是君王的宠信是最不靠谱的东西,否则怎么会说“伴君如伴虎”呢?小人的几句谗言,便让君王疏离了他。
      二是改革理想主义。他有改革的热情,但是没有制定好按部就班的改革策略,他想要大刀阔斧地让所有工作一步到位,却不曾想到过于激进的手段会得罪一些人的利益,导致这些人跳出来千方百计地阻挠他。
      三是自怨自艾的文人特质。在遭遇挫折之后,他像屈原一样,只知道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赏识自己、不重用自己,却没有从自身寻找问题。这也是文人从政的一大弊病,他们过于清高,不懂厚黑学。官场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屠宰场,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要进入官场、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首先要让自己在官场上生存下去,否则他的光芒就会像流星一般稍纵即逝。
        
      关于贾谊之死的疑点。贾谊英年早逝,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他担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骑马时不慎摔死,贾谊将罪责都归到了自己身上,哭了一年之后,也随之而去。
      这一段记载让我万分不能理解,贾谊与梁怀王只是师徒情谊罢了,他有必要为了学生而把自己哭死吗?他的理想、他的抱负,都不要了吗?还是说,其中的一些隐情不宜透露?司马SAMA在《贾谊列传》中对此一句话带过,并未多做解释,只是感叹他死时年仅三十三岁。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8-28 08:44:2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卢绾。
      卢绾列传这一段虽然篇幅不长,但看得我心惊肉跳。倒不是卢绾的人生有多么惊心动魄,而是刘邦与卢绾之间血红的基情太惊心动魄了。
      话说,原本我一直以为在刘邦心里分量最重的是萧何,现在我才知道,原来萧何只能算是为他持家操劳的正妻,他心里真正深爱的是一直与他携手相伴的小情人卢绾啊!(擦完鼻血再回来……)
      司马SAMA为了体现刘邦与卢绾的情深谊厚,特地选用了三个事例:
      其一,两人同年同月同日生,两家父亲交好,儿子关系更好,从小一起玩一起读书,后来刘邦犯了官司逃亡,卢绾就跟着他一起逃亡远走天涯……竹马竹马誓死相随神马的最萌了!
      其二,刘邦征战期间,卢绾以太尉身份时常出入刘邦卧室,注意,是卧室!刘邦每每有衣食封赏,赏给萧何、曹参都是因其职务较高而封赏,对于卢绾则是真心与他分享。话说司马SAMA,你此时此刻单单把萧何、曹参拿出来衬托卢绾究竟是存的什么心思啊,你这是在写赤果果的宫廷剧吗?!
      其三,刘邦建国之后分封异姓王,心里想封给卢绾,又怕大臣有意见,便故意抛出这个问题,向大臣们征询,大臣们果然眼睛明亮心思通透,立即提议封卢绾做异姓王,以迎合刘邦,于是刘邦心安理得地将卢绾封为了燕王。想当初,关于萧何和曹参谁是最高功臣这个话题上,众大臣们还有过不同意见,此刻封赏卢绾,大臣们竟众口一词地迎合刘邦,没人敢有异议,是因为他们心里知道,卢绾才是刘邦的真爱,如果阻挠刘邦封赏卢绾会死得很惨吗囧囧囧~
      但是卢绾的下场也跟韩王韩信差不多,同样是被刘邦怀疑通敌叛国,客死异乡。不过我个人觉得,造成这一结果,刘邦与卢绾各占一半,若不是刘邦后期疑心病太重,大肆剿灭异姓王,也不会让卢绾产生兔死狐悲之感;同样的,若不是卢绾采纳了张胜的谏言,动起了那些小心思,也不会让刘邦将怀疑的目光投到他的身上。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结果。不过这恰恰也说明他和刘邦之间的信任纽带已经随着两人地位的落差变得越来越脆弱了,这是一出多么狗血的耽美剧啊!
        
      关于夏侯婴。
      打个比方,如果说萧何是刘邦的正宫娘娘,卢绾是爱妃,那么夏侯婴就是随侍小妾。(请原谅我这不歪歪会死星人> <)
      纵观夏侯婴的列传,刘邦对夏侯婴不曾体恤多少,倒是夏侯婴对刘邦忠心耿耿到了忘我的境界,在夏侯婴的一片痴情面前,刘邦他简直就是个渣。(好吧,我情绪过于激动了)
      事例一,夏侯婴做驿站车夫的时候,每次送完客人回来,路过沛县泗上亭,都要与刘邦攀谈很久。可见,夏侯婴当时就已经成为刘邦的忠实粉丝了。
      事例二,刘邦与夏侯婴嬉闹时不小心打伤了夏侯婴,有人告发刘邦伤人之罪,夏侯婴还站出来为刘邦开脱,结果事情闹大之后,夏侯婴还陪着刘邦一起下狱,被打了几百板子。我晕,受害者不但为施害者开脱,还陪着他一起挨板子,天理何在。
      事例三,刘邦被项羽追杀时,眼看着要被追上了,刘邦急得六亲不认,屡次把自己的一双儿女踢下车去,夏侯婴骑马跟在后面,又数次将他的一双儿女救回来,宁愿自己跑得慢一点,也不愿丢下两个孩子,刘邦非但不感谢夏侯婴,还气得好几次想杀掉他。啊啊,看到这里我真想仰天长啸,刘邦你简直是渣中极品啊!
      事例四,刘邦称帝之后,很多有功之臣都被封了王,只有夏侯婴,一直到死都是太僕身份,先是侍奉刘邦,刘邦死了侍奉孝惠帝,孝惠帝死了侍奉高后,高后死了又去侍奉孝文帝。直到他年老去世之后,才被追封为文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9-2 18:17:41 | 只看该作者
      在看淮阴侯韩信列传之前,我对韩信的了解,仅限于“胯下之辱”与“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当时觉得韩信是一个谜一般的人物。看完他的列传之后,我依然觉得他是一个谜一般的人物。说他能忍吧,有的时候又不够韬光隐晦;说他聪明吧,有的时候又感觉缺根筋;说他性格耿直吧,有的时候又挺不讲义气的。不过话说回来,也许这样多面性的一个人,才是一个真实的人吧。
      当看到他不愿背叛刘邦而谢绝蒯通的谋反提议时,我对他还是蛮有好感的;但是后来看到他为了自保而献上了好友钟离昧的头颅时,又觉得他很渣;再后来,看到他失势之后去拜访樊哙,樊哙对他十分恭敬,他出来之后竟自嘲此生竟与樊哙等人为伍,明摆着就是瞧不起樊哙。我心里有些不舒服了,虽然我对樊哙此人了解不多,但当初鸿门宴刘邦遇难时,樊哙的出色表现一直让我印象深刻,我觉得一个人地位高下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没有骨气。韩信看不起樊哙,我却觉得,韩信的骨气不如樊哙。
      最后司马SAMA的那一番评论,很明显是站在汉室王朝的官方立场来看韩信的,他把韩信的下场归咎于他炫耀功勋、不够谦逊,虽然“功高盖主”之说向来都是功臣不得善终的一大原因,但作为史书记载者,司马SAMA应该承认,韩信的不谦虚不能与他最终的谋反直接划等号,所谓“三人成虎”,他的谋反,很大程度上是被谣言给逼的。
        
      韩王韩信,我以为他会比淮阴侯韩信要好一些,没想到他的结局更悲惨。但是我比较赏识他的是,当他投靠匈奴之后,柴将军以刘邦“宽仁”来对韩信进行劝降招安,韩信立即识破了这个陷阱,他先是列举了自己的三大罪状,然后引用了历史上文种、范蠡、伍子胥等人的下场,明白自己一旦投降,肯定难逃一死,与其窝囊地死在阴谋之下,不如堂堂正正死在沙场之上。于是最后他被柴将军所杀。
        
      话说刘邦在开国之初曾标榜自己善于用人,且用人不疑,事实上他的疑心病比谁都重,只是在争夺天下的时候他隐忍不发,等到天下平定了,他一个个来算账。什么叫腹黑,这才是真正的腹黑大BOSS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9-2 18:30:30 | 只看该作者
      《史记》读到此处,速度开始变慢。每读完一篇,都要掩上书卷,唏嘘感慨一番。张良与陈平,在司马SAMA的笔下似乎没有多大的交集,但是看完两人的传记之后,却发现他们其实是很相似的两个人,很有种殊途同归的味道。
        
      关于张良。在看《史记》之前,对于张良的印象,仅限于中学课本中的节选《史记》的“黄石老人”那一段。很早便知道张良是美人,但是在看到司马SAMA多次强调张良的美貌与体弱多病,还是有些惊讶的。看来司马SAMA非常在意张良的美貌,且不谈这种在意究竟蕴含着什么样的情愫。
      刘邦称赞张良能“决策于千里之外”,而在《张良世家》中对于这一种能力的记载却十分寥寥,飒飒在一篇关于张良的博文中表示对此有些失望。我倒觉得,其实纵观《张良世家》,与其说他能“决策于千里之外”,倒不如说他更懂得揣摩人心——这里指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这一点在他劝谏刘邦打消分封六国后人的念头时的那一段对话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里张良揣摩的是民心。(可以说,如果没有张良那个时候的劝谏,刘邦可能会从此在历史的洪流中销声匿迹,这个世界也将不会出现大汉,所以说,张良在刘邦的宏图大业“命悬一线”而不自知的时候及时地拉了他一把,所以刘邦感激他、看重他,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是题外话)后来刘邦因为宠幸戚夫人而想要废掉太子,吕后让张良帮忙保住太子之位,张良出的那一条计策,其实是同时揣摩了四位贤人和刘邦的心,一方面,他知道四位贤人隐居于山野是因为不喜欢刘邦,而非真正淡泊出世,所以请仁厚的太子出面邀请,成功率比较大;另一方面,他知道以刘邦的性格,虽然很想立戚夫人的儿子为太子,但相较之下,还是江山社稷比较重要,所以当他看到四位贤人都归附了太子,便断绝了废掉太子的念头,这一点也可看出张良对人心揣摩之精准。
      这里又要提到飒飒在那篇博文后回复的一句话,认为张良很早便投靠了吕后、帮助吕后夺太子位是在助恶。当初我因为没有看《张良世家》,所以没有正面与飒飒讨论这个话题。如今我看了这一篇,自认为有立场来讨论了。我要说,我不赞同这一看法。首先,当时张良已经病重,修习道家之术,几乎不理朝政,是吕后派人挟持了张良,逼迫他出谋保住太子之位。注意,是保住,而非夺太子之位。当时吕后的儿子已经被立为太子,而且太子十分仁厚,这是众所周知的。反而是刘邦因为宠幸戚夫人,多次想要废掉太子,却因遭到众大臣的反对而没有成功。所以在这一点上,吕后和太子是受害的一方,至少不是“恶”的那一方。其实按照正常的角度看,张良要保太子,都是非常正常的,只是也许他实在病重,不愿卷入刘邦与吕后的家庭纠纷,所以一开始并没有积极涉入,等到吕后胁迫他,他才无奈献计。而且此时他献出的计策也并非是让自己直接干预,而是建议太子去寻找刘邦寻之不得的四位贤人,得到这四位贤人的归附,他的太子之位就能保住,所以成败还是看太子自己。后来刘邦去世,太子登基,吕后掌权,张良一直称病不理朝政,甚至为了修习道家之术而近乎绝食,吕后看不下去,还曾经强迫他吃东西。最后张良还是病死了。这一段,怎么看都不像是在助恶,他只是极力地想让自己置身事外。
        
      说到这里,我就忍不住要提陈平。其实说起来,真正“助恶”的是陈平才对。但这里的“助恶”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我觉得对这一行为的评价结合陈平其后的举动,则有待商榷。刘邦死后,孝惠帝无能,吕后专权,想立诸吕为王,她曾询问过几个大臣,只有陈平非常干脆地附和了她的想法。所以吕姓揽权的那段时间,很多老臣都被吕后打压了,只有陈平反而平步青云。但是吕后死后,陈平又与周勃密谋,扶植代王登基为孝文帝,于是新帝登基,陈平非但没有被贬职,依然官居丞相。相比张良当初面对吕后挟持时的被动,陈平可谓是主动投靠吕后了,但依照司马SAMA的说法,陈平当初之所以投靠吕后,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他其实还是心向刘家的,可见司马SAMA对于他这种在动荡的时局之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为官之道还是持正面褒奖的态度的。
      司马SAMA在《陈平世家》中,也多次赞扬陈平的英俊外貌,与前一篇《张良世家》有遥相呼应的感觉,可见司马SAMA对于人的相貌还是相当看重的。而对于陈平为刘邦出的几次诡谋,因为过于机密,即便在当世也几乎不被外人知晓,这给陈平这个人又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从司马SAMA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崇拜之意,私以为司马SAMA不仅是外貌控,也是诡谋控。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9-6 04:36:01 | 只看该作者
      萧何与曹参是典型的文治武功,一文一武,可谓是刘邦的左右臂膀。
        
      先说萧何。大汉初建,封赏功勋时,刘邦不顾有些大臣发对,执意将萧何排在第一位,可见他对萧何的重视。当初看吕后本纪的时候,说刘邦在外征战,吕后坐镇汉中,现在看来,真正的贤内助其实是萧何啊(人妻神马的好萌啊>///<)后来刘邦多次担心萧何有逆反之心,萧何干脆将自己家族的人全部送去为刘邦卖命,这是怎样一种坚韧的忠心啊……萧大人,不枉刘邦一直将你放在心中首位啊,怀疑逆反神马的,就当做是过度的信任和依赖导致的强烈独占欲在作祟吧……囧rz
        
      再说曹参。相比萧何的后方支援,曹参一直跟随刘邦征战沙场身负重伤命悬一线,封赏功勋时,有人提出曹参征战最为勇猛,身上留下的伤痕也最多,应当让他位列第一,但刘邦最终还是选择了萧何(此时司马SAMA特别强调,萧何与曹参原是好友,只是后来一个做了相国,一个做了将军,才产生了间隙。不知为何感觉这段强调很有点弦外之音啊……)萧何死在相国之位,临死前推荐曹参接任相国,曹参继任之后一直信奉无为而治,并继续沿用萧何的所有法令,以此来表示他对萧何的敬重。这里提一下我对曹参的佩服之处,曹参半生戎马,习惯了严明的军纪,建立汉朝之后,担任了齐国的相国,却能采用黄老之说,实行无为而治,对于府内人犯下的小错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管束十分宽松。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他竟然还能游刃有余,这才是真正的元老胸襟呐。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9-9 07:27:04 | 只看该作者
      世家看到第十七,居然在众多王侯中看到了孔子的名字,可见司马SAMA对孔子老爷爷是怀着怎样森森的爱啊。
      我因为是先看的《论语》,然后才看《孔子世家》,对于史记中的许多记载,在《论语》中能零星找到,对于孔子的看法,没有因为《孔子世家》而增一分或减一分。
      也许是在看《论语》之前,对这位千年之前的传奇老人便没有什么敬畏之心,所以从看《论语》开始就用非常客观的眼光去端详。
      我在看《论语》的时候经常忍不住调侃,并不是对孔子有什么批判之意,反而觉得,透过《论语》,孔子这位老人的历史光环渐渐减弱了,我看清楚了他的轮廓,看清楚了他的眉眼,也看清楚了他喜怒哀乐。
      其实卸下了后人所加的神圣光芒后的孔子,也就和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抱负,只是他的信仰很坚定,他的抱负很远大。
      但同样的,他也有过失意,有过徘徊,有过抱怨,有过虚荣。他的信仰虽然坚定,但是他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实现它,所以他总是不停地失望,不停地被迫害,又不停地寻找新的国家、投靠新的君主,如此循环往复。
      从这一点上来说,他是一个没有根的男人,没有哪个国家能让他豁出性命去效忠、去奉献。他与屈原是两个极端。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9-9 22:29:59 | 只看该作者
      世家虽然是一个一个讲述的,但在横向上又是互相关联的。同一个故事,在不同的世家中以不同的视角叙述,使这个故事显得更加饱满。虽然我看得很粗略,还是被周武王、周公旦与召公奭之间的微妙气场萌到了。
        
      关于周公旦。周武王第二年,武王得了重病,周公旦就用自己的身体为质,向三位先王祷告:“……姬发因为勤劳国事,被疾病所害……就用我姬旦的生命代替国王姬发的生命。我姬旦又巧又能,多才多艺,能够侍奉鬼神。而国王姬发不如我姬旦多才多艺,他不能侍奉鬼神。但他是受命于天庭的,他要保护四方,使你们在世上的子孙都能过上平安的生活……”后来周武王的儿子成王继位,年幼时由周公辅佐政事。成王得了病,周公就向河神祝告:“国王年幼,没有知识,违背神命的是我姬旦。”周公死后,成王看见了周公以前留下的祷书,感动得泪流满面。——这是多么强大的又雷又萌的圣母玛丽苏气场啊跪~!
        
      关于召公奭。周公旦辅佐成王时,召公奭怀疑周公对成王不利,于是周公写了一片《君奭》来表明心迹。但是召公仍不满意,于是周公又例举了伊尹、巫咸等忠臣来自比,召公这才放心。——于是我莫名地被《君奭》这个含蓄又羞射的标题萌到内牛究竟是为哪般……OTL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9-11 02:42:17 | 只看该作者
      看完《吴太伯世家》和《齐太公世家》,大多是流水线的故事,但对其中的吴国四兄弟和齐国三太史印象深刻,甚至是觉得有些喜感。
        
      关于吴国四兄弟。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分别是诸樊、余祭、余眜、季札。寿梦最疼爱小儿子季札,想把王位传给他。但季札坚决不肯受。吴王只好传给大儿子诸樊,让季札辅佐诸樊。诸樊登基之后,想完成父亲的愿望,将王位传给季札,季札逃走了。诸樊没办法,只好在死后将王位传给二弟余祭,希望借兄弟顺位依次传给季札。于是余祭死后将王位传给余眜,余眜临死前想将王位传给季札,季札又逃跑了。【看到这里,我不禁感叹,真是神奇的四兄弟,拿王位当击鼓传花玩儿呢?】大臣们见季札死活不肯继承王位,只好拥立余眜的儿子僚为吴王,这回诸樊的儿子公子光不干了,于是篡了位,自立为王,成为了大名鼎鼎的吴王夫差他老爸,阖闾。果然夫差不是常人,从他爷爷那一辈开始就有点不太正常。
        
      关于齐国三太史。这三太史只是《齐太公世家》中的一段小插曲,却看得我直打滚。——前略。崔杼杀死了庄公,齐太史在史书中写道:“崔杼杀死庄公。”崔杼于是杀了太史。太史的弟弟又在史书中写道:“崔杼杀死太史。”崔杼于是又杀死了太史的弟弟。太史的小弟又在史书中写道:“崔杼杀死太史的弟弟。”崔杼无可奈何,只好放过了太史的小弟。果然,古人历朝历代的太史的命运都沾染着坚韧而悲壮的色彩……OTL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9-14 13:46:0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孝文帝。在看史记之前,我对于孝文帝和孝景帝的了解仅仅来自于初中历史课本中的短短四个字——文景之治。我知道这两位皇帝十分勤俭节约、仁治爱民,但没有什么深刻感受。
      孝文帝本纪里,描述群臣请求孝文帝继承皇位,他一再推让,这让我想起了当初刘邦称帝之前的一番作秀,于是我自然而然地认为孝文帝此举必定是在效仿汉高祖。然而看到孝文帝登基之后的某一年,他回忆起当初被邀入京登基时,他所在封国的下臣们都劝阻他不要冒险,唯独宋昌鼓励他接受帝位,为此他对宋昌表示感谢。这时我才明白,原来孝文帝当初的推拒,并非作秀,而是真心对自身命运的担忧。
      孝文帝在位二十多年,却时时谦恭、自省、勤俭、爱民,这让我觉得不可思议。我总是不太相信这天底下会有这样十全十美的人。即便一个人初始是出于真心谦恭,但当登上高位受万民景仰之时,难免都会在言行举止中流露出自己不经意间膨胀起来的自得自满。但是孝文帝没有,至少在我所能理解的字里行间,在我心怀恶意找寻的缝隙中,他并没有留下任何把柄来佐证我的猜测。
      直至看到本纪的最后,太史公大篇幅地引用孝文帝的遗诏,他说“天下万物出生后,没有不死的。死是天地的常理,万物的自然规律”,他说“我因为不聪敏,经常害怕做错事,以辱没先帝遗下的美德”,他说“(我死后)天下官吏和百姓只需哭悼三天,不要禁止娶妻、嫁女、祭祠、饮酒、吃肉这些事,不要让男女百姓到宫殿哭祭”,他说“后宫嫔妃,从夫人以下直到少使,都遣散回家”。他说了很多,能用文字表达的和无法用文字表达的。看完之后,我的眼眶早已湿润。
      人非完人,真正十全十美的人,也就没有萌点了。我原本觉得孝文帝完美得近乎虚伪,但后来我发现他谦恭自省的背后,其实隐藏着纠缠了他二十多年的焦虑和自卑。试想一下,一个做了二十多年皇帝的男人,居然还是会担忧自己不够贤明,害怕自己不能始终保持帝位,最后因为自己居然能享尽天年而感到侥幸,这让我萌到快要流鼻血呀,多么萌的一个男人呀。
        
      关于孝景帝。历史上总是将孝景帝与孝文帝放在一起称赞,但是在我看来,孝景帝本身并没有做出什么突破性的建树,只是比较好地延续了他父亲的仁政罢了。当然,能够有效地延续下去也是一种才能,只不过在孝文帝带给我的震慑余威之下,孝景帝的这些政绩就显得平淡无奇了,怪只怪他的父亲太耀眼。
      关于七国之乱,太史公将责任全部推到晁错身上,认为“是晁错办事不能循序渐进的缘故”。但我认为,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决策者,孝景帝也脱不了决断失误的责任。其余的我不再多说。
        
      关于孝武帝。也许是年少时期看了《大汉天子》的缘故,再加上历史书上对孝武帝的褒奖,让我先入为主地对刘彻非常憧憬。但是看完孝武帝本纪,我迷惘了,我甚至怀疑,我所了解的刘彻,与司马迁笔下的刘彻,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
      太史公在该本纪第一段末句就说:“孝武皇帝刚登位,就特别敬重对鬼神的祭祀。”然后接下来对于孝武帝的所有叙述,几乎都在围绕鬼神祭祀、方士蛊惑之类的案例,让我几乎以为这简直是秦始皇后期的加强版。而对于孝武帝的征战与政绩,则往往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
      司马大人,我知道您与孝武帝有说不清理还乱的私人恩怨,可是整篇孝武帝本纪写成这样,您究竟是有多恨他呀……囧rz
      后补:我去仔细比对了一下,太囧了太囧了,刘彻的本纪居然就是将《封禅书》中最后关于当今皇帝的这部分内容截出来,然后在第一段套了个刘彻的身世介绍……挂羊头卖狗肉啊啊啊,我居然被骗了,啊啊啊啊啊,司马SAMA,我冤枉你了,我向你磕头赔罪!!!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7 05:35 , Processed in 0.0786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