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6| 0
|
罗马人的故事2 |
最新书评 共 8 条
地中海
我历来看到战争史就头大,但这本书却看得我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前天去先锋书店看到那一套《大秦帝国》,跟老牛说起去年一整个暑假就光看这套书了。说着说着突然想起秦朝与罗马的相似之处来。我们常说与四大文明古国比,中国的文化多么渊远流长,然则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其胸襟气度能与中国想比的,也唯有古罗马。
本书名为《汉尼拔战记》,却通篇在写罗马的王者风范。
第一次布匿战争从264BC起,打了整整23年(“布匿战争”的意思就是与腓尼基人之间的战争)。这次战争以罗马的胜利而告终。在如此长的时间里,能够投入如此众多的兵力,在同时期的地中海世界,除了这两个国家,不可能再找出第三个。虽然战争已结束,但是决定地中海明日的既不是埃及,也不是叙利亚,更不是马其顿,而是迦太基和罗马中的一个。
在两次布匿战争之间又隔了23年,在这23年中,罗马最显著的一个变化是开始迷恋上了希腊文化。西西里长期受希腊殖民,希腊文化盛行,罗马虽用军事力量征服了西西里,却不以征服者自居,反而热衷于学习被征服者的语言文化,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当然这一做法也能让被征服者得到些许安慰,有利于征服者的统治)。
在这23年间,罗马也确立了统治西西里的新体系(即行省)。简单介绍一下罗马联盟的体系:盟主罗马,该国一切自由民均享有市民权,即参与国政的权利,他们需要纳的税为“血税”,即服兵役(无产者不需要);第二类为自治城市,民居享有“无选举权的市民权”,罗马也承认他们完全的国内自治;第三类为殖民地(这与现代意义上的殖民地完全不同)(分为罗马殖民地和拉丁殖民地),其实是新建的城市;第四类为同盟城市或同盟国,罗马承认他们完全的国内自治,并允许双重国籍。第二类到第四类都没有义务向罗马缴纳年贡和租税,罗马对它们的要求就是提供兵力资源(罗马人是出了名的“言必信,行必果”,即使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罗马也会拒绝同盟国的物资捐赠,而坚持要出资购买。一般来说,罗马希望同盟各国提供兵力援助,却不要求资金援助,在行军途中掠夺同盟国的情况更是闻所未闻)。这种视对象来定关系的做法,说到底只是“区别”对待,并不存在“歧视”。第五类是行省,接受罗马的直属统治(由罗马派出法务官),其领地为罗马的直属地,居民有义务缴纳什一税,但是他们没有服兵役的义务。(西西里渐渐成为罗马的粮仓,而罗马周边的农地从小麦种植地变成葡萄和橄榄种植地。)
219BC,汉尼拔攻打萨贡托,诱使罗马宣战,第二次布匿战争(即汉尼拔战争)拉开帷幕。这次汉尼拔选择在意大利本土作战,其策略是瓦解罗马联盟,却无法得逞(原因会在下文提到)。
那么,罗马到底为什么能称霸地中海世界呢?或者说,四大文明古国中,为什么说只有罗马具有王者风范呢?
首先,坚持权利与义务相一致。比如在发行战时国债时,要求购买国债的不是全体罗马市民,而是有产阶级和元老议员以及位居政府要职的这部分人。再比如说,即使在战事最吃紧的时候,一旦有机会,罗马就要让士兵轮换上前线,尽量每年轮换一次,不过,指挥官却没有轮换过。这一点更体现在服兵役这件事上,具有盟主地位的罗马,其市民服兵役的次数是同盟国人的3倍(罗马可以要求罗马市民兵一次又一次地服兵役,却不能如此要求罗马联盟各加盟城市的士兵。然而即使在各同盟城市的负担到极限时,拒绝提供兵源的同盟城市也不到一成)(这就是为什么与希腊比,获得罗马市民权要容易得多,却仍不那么具有吸引力)。在每次作战中,罗马的牺牲最大,而与罗马军团比,汉尼拔的部队中,牺牲的都是雇佣兵(高卢人),而自己从迦太基和西班牙带来的兵力却很少受损(这里也可看出汉尼拔缺少王者气概,充其量只是个战术家。)。作为罗马联盟的盟主,罗马认为有责任保护联盟的加盟者。如果他们看着联盟中的城市遭受涂炭,也会咒骂自己的无能,因为未尽到联盟盟主的职责深感懊恼。这就是为什么这一时期的罗马联盟如此稳固,不管汉尼拔再怎么强大,也几乎没有罗马联盟的加盟城邦背弃罗马而转投汉尼拔的帐下,只要汉尼拔不用武力强行攻取,罗马无须担心友邦判离。维持联盟的不仅是经济关系,更是盟主的“国格”魅力。罗马和各国盟城邦之间的关系,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而是共存共荣的关系,或者说,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榨取,也不是利用,而是信义。罗马在我们的观念中常是坚硬冰冷的,而实际上,信义和情理在罗马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责任。作为盟主,虽然身为异族,为了拯救深陷危机的希腊人的独立与自由,罗马曾自己出资,流血战斗。最后却无任何要求,撤出全部军队。
第三,宽容,这就是一个大国的风范了(虽然当时的罗马还是一个城邦国家而不是世界国家,但是这种气度已然存在)。这体现在对被征服者人民和文化的宽容。与当时大多数国家不同,罗马在征服一个国家后,不会轻易变民为奴。此外,在战胜后,指挥官一般会保护那些在掠夺中最易毁损的美术品和工艺品,运回罗马。另一方面,不管多么可恶、给本国带来多大的伤痛与损失的敌人,罗马人对他们都十分宽厚,在与失败国缔结和平条约时,从来没有报复的念头。
信任。罗马不对任何人追究战败的责任。这对阵亡者来说,若舍弃小我,为共同的长远利益着想,并无不公。因为一个国家,如果上下舆论不统一,会很难发挥国家的国力。只有国论统一,才能有效发挥国力,就可以减少牺牲。人是具备牺牲精神的,他可以接受自己牺牲,但是,无法接受自己的子孙也成为统治阶级无能的牺牲品。罗马人非常通情达理,如果战败的原因在于指挥官能力不足,那么他接受的唯一“惩罚”就是有兵役义务的所有罗马市民不会再选他担任执政官。即使在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的情况下,一方若连连败北,另一方也不会抱怨指挥官的阶级出身。很多国家在危机来临时,常常出现意见分歧,但是,在罗马没有出现过这种状况。正因为如此,在被汉尼拔打得一败涂地之后,罗马依然能够保持强大。另一方面,由于疆域过广,征服一个地方之后,罗马的指挥官常把保卫这座城市的任务交给当地居民再继续行进,他们认为用人不疑才会取得最大的效果。
坦然。即使在战争中被暗算,罗马人都会心甘情愿地承认自己的失败,并如实告诉全体市民,这也是一种大国的胸襟气度。
所以,在现代研究者中,几乎没有人认为公元前200年以前的罗马人不好(当时罗马的奴隶的境遇也与我们惯常认为的奴隶完全不同)。当时的罗马,在其共和政体下,堪称最美好的时代。
详情
Hannib
对这一部超期待,主要讲的是汉尼拔。汉尼拔的故事早有耳闻,记得看过耶鲁大学的一个公开课~博弈论,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汉尼拔的故事。
现在心情不太好,只说故事吧。
1一个人叫西庇阿在一场战役中失利,然而他没有收到任何惩罚。六年后,他成为了执政官(相当于半个元首吧)。他的儿子成为了唯一能战胜汉尼拔的人。
2一个被关押在迦太基的罗马俘虏他叫雷古鲁斯,他被任命帮助迦太基劝说罗马和谈,然后就能恢复自由。然而到了罗马,他却告知罗马人迦太基已经山穷水尽。回到迦太基,他被大象当球踢,惨遭虐杀。
3罗马人攻击迦太基,几年遭受两次大的海难,每次都使海军几近灭亡,然而罗马人会来第三次。反观蒙古人,一次神风就放弃。所以说罗马存在了1200年,元朝只存在不到一个世纪。
4当汉尼拔攻到意大利腹地的时候,罗马人可以说是束手无策。不过四次大的失利都没有摧毁罗马,罗马贵族这时候做的是放弃一切除不动产外的财产。
5相比西庇阿,汉尼拔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弄清什么是朋友。
就这些吧,对啦我以后想改我的英文名,叫做汉尼拔吧
12/10/29
寝室,初冬
详情
小学渣
哈尔滨的天气越来越冷了,冷的让人不想离开寝室。冷的不太容易进行户外运动了,所以没课的时候我就窝在寝室里面看看书。最近看了日本作家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2——汉尼拔战记》。
这套书可谓是毁誉参半,有的人说中信出的这本书翻译有问题,读起来全是语法错误,也有人夸这本书写的很好。不过我个人觉得这本书写的还不错,因为日本和我们同为东方国家,思想文化也比较相近,所以读起来没有读西方学者写的历史的那种隔阂。更多的是一种释然的快乐。
《罗马人的故事》是一套系列丛书,讲述了古罗马从建国到灭亡的历史。写的十分详尽,这让我想到了中国现在对历史的研究,给人的感觉是没有一部深入的研究著作。现在我们常看的介绍日本的书籍还是上个世纪美国人写的《菊与刀》而我们自己国家却没有一部在这方面大家耳熟能详的研究著作。这难道就是我们浮躁的社会影响了学术研究?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布匿战争,当然重头戏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主角的名字叫汉尼拔。
汉尼拔,一个伟大的悲剧英雄,他的一生可以说就是在和罗马对抗,对于罗马来说,汉尼拔是一个伟大的对手。对于汉尼拔来说亦然。请原谅我拿汉尼拔一个人来和整个罗马进行比较,虽然罗马也有被称为“罗马之剑”的马克卢斯和“罗马之盾”的费边。还有击败汉尼拔的西庇阿等名将。但是他们却面对的却一直是一个敌人——汉尼拔。这也是我为什么觉得汉尼拔是一个人在对抗整个罗马。
汉尼拔是一个悲剧英雄,和他基本在同时代的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和他相似的悲剧英雄。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同样是年少成名,同样的年少有为,同样的战无不胜,同样的只有一次失败,同样的都是因为那一次失败而完全的失败。他们有太多的相似处了,好像上天分别创造他们兄弟两人在东西方各自书写一段属于他们自己的战争神话。
汉尼拔是迦太基将领哈米尔卡尔巴尔卡的儿子。他的童年正处于第一次“布匿战争”时期。
他从小就经受着战火的锻炼,9岁时父亲命令他跪在祭坛前发誓“长大成人后,一定要成为罗马誓不两立的仇人”。他25岁成为了迦太基在西班牙部队的最高统帅。虽然年轻,但他却在父亲的培育下成长为一个意志坚强、富有军事才能的人。他具备了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胆识过人,善于用兵。平时,他生活简朴,与士兵同甘共苦;战时,他身先士卒,深受士兵拥戴。有人曾这样描写他:“没有一种劳苦可以使他的身体疲乏或精神颓丧。酷暑也好,严寒也好,他一样受得了。无论在骑兵还是步兵里,他总是把其他人远远地抛在后面,第一个投入战斗,交战之后,最后一个退出战场。”
汉尼拔上任后,就积极准备对罗马的战争。汉尼拔完成一系列对罗马人作战的准备之后,决定迫使罗马人首先向迦太基宣战。为达此目的,他首先进攻罗马的西班牙同盟者──富足的萨贡姆城。 公元前218年,罗马向迦太基宣战。第二次布匿战争正式开始。
罗马人本打算兵分两路:一路从西西里进攻迦太基本土;一路从西班牙登陆,以牵制汉尼拔的军队。可汉尼拔却惊人地避开了罗马人的主力,冒着极大的危险,率领大军,从小道翻越了人迹罕至的阿尔卑斯山,攻入意大利本土。给了罗马军队一个沉重的打击。罗马军队措手不及,作战计划全部被打乱了。
历史上有两位伟大的将领跨越阿尔卑斯山远征,一位是汉尼拔,还有一位是拿破仑。汉尼拔的大军克服了许多困难。只用了33天时间就越过阿尔卑斯山,走完这段异常艰苦的征程后,汉尼拔由9万步兵、1万2千骑兵和几十头战象组成的大部队只剩下2万步兵,6千多没有马的骑兵和一头战象了。但是这些战士都是经受住了严酷考验活下来的勇士,所以这支部队可以被称作精锐了。经过修整,精力充沛、斗志旺盛的迦太基士兵一举打败了罗马部队。
公元前217年6月,汉尼拔采取迂回战术,在意大利中部的特拉西美诺湖畔设下埋伏,把罗马4个军团近3万人的队伍引进了三面环山,一面临湖的峡谷中,不到3小时汉尼拔的军队结束了战斗。罗马损失惨重,执政官战死,1万5千人阵亡,几千人被俘,仅剩6千人冲出重围,逃入附近的一个村庄。汉尼拔的士兵穷追不舍,在缴械留命的条件下罗马士兵全部投降了。
公元前216年8月,著名的康奈战争爆发。当时罗马军队有步兵8万,骑兵6千,而汉尼拔只有步兵4万,骑兵1万4千。经过12小时的激战,罗马军大败,损失7万余人,而汉尼拔只损失不到6千人,创造了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
公元前196年,汉尼拔当选为迦太基最高行政官,实行了许多重大改革。但这些改革措施遭到贵族寡头们的强烈反抗。他们向罗马政府告密,诬陷汉尼拔准备发动新的反罗马斗争。他们想借此机会加害汉尼拔。已臣服于罗马的迦太基政府竟准备用汉尼拔来换取罗马人的欢心。汉尼拔万般无奈下连夜逃出家乡。罗马人不肯留下后患,跟踪追捕。公元前183年,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汉尼拔在异国他乡服毒自杀。一个为自己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就这样离开自己的祖国客死他乡,结局不免让人唏嘘感叹。
汉尼拔是一个伟大的英雄,当时的罗马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他们的对抗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确定了。汉尼拔注定失败,这样的结局让我想起了《大染坊》里藤井对陈寿亭的评价“个人太强,国家太弱,早晚会吃亏的”。
详情
carol
战争题材一直不是我钟爱的历史内容,然而这本书虽然三分之二的篇幅在写战争,但是意外地毫不枯燥。对于有人诟病的翻译粗糙问题,我认为除了某些地方地图上标注的地名和正文中提到的名字不对等外,其他方面我都能接受。
这本书讲述了两次布匿战争,第一次布匿战争是海战,迦太基VS罗马,内容关于西西里岛,战争的结局是迦太基落败,罗马完胜。这场战争在很多人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其中一个就是汉拔尼的父亲,他甚至让年幼的儿子发誓终生与罗马为敌。就这样,一个优秀将领诞生,一个宏伟的目标铸成。
第二次布匿战争开始于公元前218年。那一年,汉拔尼带着在西班牙建立的强大队伍和大象战队,翻越阿尔卑斯山,从北面对罗马进行进攻,至此拉开两个帝国长达几十年的持久战。由于第二次布匿战争中迦太基一方始终是汉尼拔独挑大梁,所以从人数在来看,就好比是汉尼拔单挑罗马众执政官的KO赛。虽然汉尼拔有出色的弟弟,忠诚的亲兵,坚定的追随者,但面对轮番攻击的罗马,“团结就是力量”的真理再一次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KO赛初期,胜利一方是牢牢掌握在汉拔尼手中的。年轻的汉尼拔信念坚定,意气风发,在战场上所向无敌,一度令大多数的罗马军队将领“不敢与之正面交锋”。然而在罗马方面,每年都需要重新选举执政官,也就意味着一个军队每隔一年都可能拥有不同的指挥官。虽然在文中没有提到管理上的差异,但是在我看来,频繁的更换指挥官难免对于队伍的战斗力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在初期,罗马方是节节败退的。
当然,初期汉拔尼的胜利也不仅仅是这个原因。我想还应该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来自于战前充分的准备。在第一次布匿战争后,罗马和迦太基双方签订停战协议,获利方罗马很大程度上都没有想过两者会再次挑起战争,防备上略有松懈。然而,迦太基方面,单凭汉拔尼在西班牙的“卧薪尝胆”这一点,足以体现了迦太基当面的不甘心和随时准备再战的想法。正是这样,当汉拔尼带着精神抖擞的部队踏上亚平宁平原的土地上时,他们是准备就绪严正以待的,而罗马方是恍然大悟后知后觉的。匆忙应战,失败也在所难免。
第二是全新的战术和战略布局让罗马方无从应对。说到战略布局,效果最明显的一战就是提契诺战役。这是一场骑兵的会战,如果说第一次布匿战争罗马能够胜利的最大原因是海军的强大,那么这个时候罗马根本没有认识到骑兵的作用。骑、步兵失调的比例造成罗马压根无法适从汉拔尼快速的骑兵队伍。另外就是全新的战术,包围圈式的全歼战术使得罗马付出了沉重的伤亡代价。后来,西庇阿的“以彼之道,还之彼身”大挫汉拔尼,也是在此战术基础上的灵活运用,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拥有再强大战斗力的队伍都离不开补给,所以深入罗马内部的汉拔尼队伍也同样遇到了这个问题,罗马也正是利用了这个问题,把战争拖入了相持时期。在这个时期,汉拔尼的策略主要就是抢占港口城市,以便于迦太基方提供军队补给和分化整个罗马联盟。这段时期来看,汉拔尼是成功的,三大重要港口城市都相继失守,不少同盟国的纷纷背弃,使得罗马有点“势单力薄”。这时候,被誉为“罗马之盾”的费边占据了罗马权力集团的主导位置。他著名的“费边战略”我总结来主要就是“游击”和“拖延”两个关键词(或许这就是毛爷爷的持久战观点的最早出处吧!)。具体说来就是两条:避开汉拔尼主力部队,进行小面积的突击战;对港口严防死守,把汉拔尼困死罗马内部。 不可否认,费边的策略在当时的环境下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罗马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也使汉拔尼丧失了一次又一次真正取得胜利的机会。
胜利的天平真正偏向罗马的转折点,我认为是西庇阿的走马上任。历史就是这样,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年纪轻轻的西庇阿,顶着元老院的强大压力,带着叔父的仇恨,从汉拔尼出发之地——西班牙,开始书写他的辉煌。然而这时候的汉拔尼已经被逼入了靴子的尖点上,等待补给。可以说,在西班牙的西庇阿有着当年汉拔尼的影子,同样的年轻气盛,同样的意气风发,同样的不按常理出牌,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然而,西庇阿与汉拔尼也有着截然相反的地方,文中提到,西庇阿是个随和没有架子的军队领导,与部下关系和谐;汉拔尼却古板不善言语,与下属不易亲近。或许正是这点,使得后来攻击迦太基的时候,西庇阿有两位忠实的战友协同作战,而汉拔尼只有亲兵。当然无论怎样,都不会影响他们个人魅力。因为双方都有太多太多不同类型的追随者来证明他们是当时顶尖的将领。相继西班牙,西西里岛、迦太基的土地上都书写了西庇阿的累累战功。16年的战争,以罗马胜利,迦太基失败失去战争权而告终。16年的战争,这片土地的霸主再次易主。
历史风轮滚滚,再伟大的英雄都将落幕。战场上力拔千钧智勇双全,但两位名将的结局却让人唏嘘。一边是,汉尼拔离开了为之奋斗一辈子的祖国——迦太基,最终自绝于异乡。另一边,西庇阿受到了罗马法老院的审判,以至于西庇阿失望透顶,直到去世都不愿意埋在自己家族的墓园里。原因仅仅是:那个地方属于罗马。这个连对战败者都可以万分宽容的国家,对“国家大英雄”却如此这般,难怪西庇阿的最后遗言竟是“一个不懂得感恩的国家,根本不配得到我的遗骨”。
这场艰苦卓绝的KO赛最大受益方是罗马,他终于把地中海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我的海”。这时候的罗马完成华丽转身,帝国雏形也初步形成。那第三部是不是"王者归来"?我将拭目以待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相关帖子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7 16:13 , Processed in 0.230548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